•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对《以无知为知——<老子>“知不知”辨正》之辨正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     作者:王西平     时间:2020-10-17 22:23:29      繁體中文版     

      2015年7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2版(哲学版),发表了徐山教授题为《以无知为知——<老子>“知不知”辨正》的文章,言曰“辨正”,实则是错解。故而不得不再做辨正。

一、关于“问题的提出”与所谓“梳理”

      徐文的第一部分是“(一)问题的提出”,认为“‘知不知’见于《老子》第七十一章章首”,“‘知不知’一句以及其后的‘不知知、病病’的构成有其特点”,“学者对此语言现象研究尚嫌不足。‘知不知’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从而重新梳理《老子》第七十一章的文脉,揭示该章的章旨所在。”因此,徐文转入“(二)《老子》第七十一章章首‘知不知’应结合第七十章理解”。徐文引出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七十章的内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的解释,徐文引人王弼注:“可不出户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故曰甚易行也。惑于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迷于荣利,故曰莫之能行也。”徐文认为“王弼注得之”。进而,又对“言有宗,事有君”作解,笔者皆无异议。接着,徐文对“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的“夫唯……是以(故)……”为表示因果关系的固定格式,用来表示“正因为……所以……”之义,进行了诸多讨论,这些可说是节外生枝,我们无需花费笔墨,关键是结论。徐文认为:综上所述,“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应理解为正因为(我奉行的是道的宗旨)无知(智),所以(天下人)不知道我。“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其中“则我者贵”,帛书《老子》乙本和北京大学所藏的西汉中期竹简本《老子》均作“则我贵矣”。“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义即知道我的人稀少,所以我就显得可贵。“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是紧承前文“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而来,义即“可叹的只是人们不知道我的‘言有宗,事有君’,而且‘言甚易知,甚易行’,因此不知道我”。

      “无知”,不是徐文说的“(我奉行的是道的宗旨)无知(智)”。也不是徐文说的“‘无知’为动宾词组”。无知,就是不知道。“无”,在这里作副词用,与“知”合用,组成名词词组。再则,“道的宗旨”也不是一个“无知(智)”所能概括得了的。这个问题,需要撰写一篇长文才能够说清楚,此文难以承载,我们只能回到原题。《老子》此章的语言意蕴,充分显示了“吾言甚易知”的风貌。根本不像徐文分析的那样,曲里拐弯的复杂化。徐文认为“‘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义即知道我的人稀少,所以我就显得可贵”。其实,“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意思是,“因为知道我的人太少,少数知道我的人,就显得很珍贵。”这里特别要注意“则我者贵”中的“者”字。此“者”,明确地是指“天下人”中的“则我者”。绝不是徐文所理解的“我就显得可贵”的“我”。老子能这样地自我欣赏、洋洋得意地说“我就显得可贵”吗?老子绝不是自我贵高的浅薄之辈。老子是按“道”行事,一切都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他没有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去传播思想学说,而是西行隐遁,因关尹子请求著书,才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最后,像太史公说的“莫知其所终”。“被褐而怀玉”,是老子对他不显示自己、不着意传播自己的思想学说的最真实、最准确的描述和表白。

二、关于“知不知”之所谓“正解”

        徐文第三部分开头认为:“第七十一章章首的‘知不知’紧连上章的文脉,是第七十章的核心句‘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中的‘无知’的进一步讨论。‘知不知’的句型是动宾结构,其句型特点为‘动词(意动用法)+ 不 + 动词’,其中的两个‘动词’是同字关系,‘知不知’义即以不知为知。……”说“知不知”是动宾结构,“义即以不知为知”。如果是“义即以不知为知”,那“知不知”就不是动宾结构了。“以”和“为”成为词句的动词,而“不知”、“知”皆成为名词。 “动宾结构”之说,在这里是不能成立的。其实,“知不知,上”的真正意思是: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这是上德上智之人。“知”就是知道、晓得,“不知”就是不知道、不晓得,皆为名词。我们再联系后文来分析,“不知知,病”,老子认为,原本不知道,却装作知道,这是一种病。老子尖锐地批评这种人的滑稽可笑行为是一种“病”。后世一些注家将这里的“病”多作“毛病”解,算是没有离题。但老子批评得很重,直言为“病”,是一种很难疗治的心理病、思想病、精神病。《说文》曰:“疾,病也。”“病,疾加也。”即言病是疾之加重也。徐文认为:“第七十一章章首的‘知不知’中的‘不知’从其意义来源上讲,是第七十章中的‘无知’含义的延续,所以首句‘知不知,上’当结合七十章文脉理解为‘以(我奉行的道的宗旨)无知为知,最好’。”

        我们前文已经分析清楚,“无知,就是不知道”。根本没有“以(我奉行的道的宗旨)无知为知,最好”的意蕴。第七十章“无知”,与第七十一章的“不知”,意思几乎完全是相同的。

三、关于“正言若反”

        徐文为了解释“知不知”,又拉出第七十八章来,作为佐证,我们不得不随之而与其讨论。徐文引出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的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有关“正言若反”的含义,徐文引出高延第《老子证义》:“此语并发明上下篇玄言之旨。凡篇中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柔弱胜坚强’,‘不益生则久生’,‘无为则有为’,‘不争莫与争’,‘知不言,言不知’,‘损而益,益而损’,言相反而理相成,皆‘正言’也。”徐教授认为:“高说‘正言’之义,得之。”高延第《老子证义》所说的“皆‘正言’也。”的确没有错。然而,徐文接着所作的阐发却颇值得商榷。徐文说:“正言若反”,义即(老子认为是)正常的言论好像(与世俗价值)相反,这样老子便自我阐明了老子式“正言”的产生途径。老子是世俗价值的颠覆者,老子式的“正言”是在世俗价值的判断基础上加以否定而产生的。

        老子所说的“正言若反”在第七十八章中主要是针对“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而言。这几句话翻译成现代语言,意思是:能忍受国家的耻辱、人民的辱骂,这才真的叫做“社稷主”;能承受国家的大灾大难,才真的叫做“天下王”。老子说“正言若反”,意思是:这本来是正面的话,一般人不理解,却看作像反面话一样。这里特别要注意“若”字。即好像是反面的话。所以,高延第《老子证义》说“皆‘正言’也。”徐文也认为“高说‘正言’之义,得之。”不知徐文按照什么逻辑竟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老子是世俗价值的颠覆者,老子式的‘正言’是在世俗价值的判断基础上加以否定而产生的。”“老子的‘正言’与世俗价值相反”。这就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老子》的整部书都要从反面去解读,因为老子的价值观“与世俗价值相反”。这可是个学术界值得认真讨论的大问题,我们此文的篇幅难以承载。只能表示:徐教授的这一“新见解”,不能认同。我们还是回到关于“知不知”的讨论中来。徐文认为:“就‘知不知’而言,在世俗的眼光里只能是‘知知(义即以知为知)’或‘不知不知(义即以不知为不知)’,因为‘知’和‘不知’是对立的。然而老子的‘正言’与世俗价值相反,认为应是‘知不知’。”关于“知不知”,我们前文已有解读,其真正的意思是:“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就这么直白、明瞭,怎么能像徐文所说的文字游戏式的曲里拐弯,难读难懂呢?

四、关于《老子》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之后诸句的讨论

        徐文认为:“‘不知知,病’,其中的‘不知知’和上句中的‘知不知’一样,都属于动宾结构。‘不知知’中的‘知’义承上句中的‘知不知’的‘知’,‘不知知,病’义即(天下人)以(我奉行的道的宗旨无知的)知为不知,则是病。”“不知知”、“知不知”,都不属于动宾结构。“不知”和“知”,都作名词用,义即“不知道的却自以为知道”。老子批评这是一种“病”。《老子》说“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徐文认为“病病”是“动宾结构”,这是对的。但是,说“‘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义即正因为是以(天下人的)病为病,所以不病”,却否定了他自己所说的动宾结构。“以(天下人的)病为病”,前一个“病”字,在句中是动词吗?这是什么样的动宾结构啊!

        为什么徐教授的翻译不能到位?因为他对“病”字,特别是前一个“病”字理解、解释不到位。前一个“病”字作动词用,是不满、厌恶的意思。《左传·宣公十年》:“公谓行父曰:‘澄舒似女。’对曰:‘亦似君。’澄舒病之。自其厩射而杀之。”所以,“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应该译为:只是因为厌恶这种病,因此不得(或作“不患”)这种病。最后结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义为:“圣人不患这种病,因为他厌恶这种病。”这一章老子主要批评那些不懂装懂的人,而且把这看作是一种病。可见他对其厌恶之深切。这种病,一般人容易患,最高统治者更容易患。因为他手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若演起“不知”却装作“知”的滑稽剧来,下属当笑也不敢笑,只能一本正经的应和。这种病,便病入膏肓,难治了!老子以“知道自己之不知”的清醒者作对比,并以圣人之“病病”——厌恶这种病——作为疗病之法。圣人不得这种病,因为他厌恶这种病。老子这一章是“论学”的,是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的具体化阐释。全章所言,都是充满哲理的正言,主旨十分明确,没有“若反”的味道。徐教授离开,甚或是不顾全文主旨,而仅作字句分析、解读,怎么能不误读误解呢?!

五、关于“文脉”问题

      徐文认为:“为了正确把握第七十一章章首‘知不知’的确切含义以及该章的文脉走向,《老子》第七十章和第七十一章应结合起来理解才能奏效。”徐教授在他的多篇老子研究文章中都以《老子》的“文脉走向”为关键、枢纽,来阐发他《老子》研究的“新发现”、“新见解”。香港道教学院主办的国际性刊物《弘道》2016年第一期,发表了徐教授撰写的长文《<老子>“故去彼取此”和“以此”辨正》,涉及《老子》文本12个章次,都以前后章次的所谓文脉走向为枢纽、关键,确定《老子》文句的正与误,是与非,全是误读误解。笔者所写商榷之文,将在《弘道》发表。《光明日报》2017年3月25日 11版“国学”栏,发表了徐教授的“《老子》‘宠辱若惊’辨正”一文,文章结构与思路,几乎完全和《以无知为知——<老子>“知不知”辨正》的这篇文章相同,以“文脉”定正误。笔者已撰文投给《光明日报》,与其商榷。

        《老子》的分章,虽然不是像现在著书般的“一气呵成”,但却是经过编者精心安排的。只要仔细研究,都能找到章与章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老子》分章,甚至也考虑到阅读心理,层层深入,揭示道之体用等问题。《老子》的分篇、分章,非老子、关尹子,后人不可能做到像现在这样的连贯缜密。如果看不出章与章之间内容的联系,那首先要考问自己,真的读懂了《老子》没有?要说文脉,那就是“章与章之间内容的联系”,而不是像“徐文”所说的章与章之间某些语句的联系。只抓住个别语句,不对全章的主旨、文义,进行全面分析,就会对个别语句错解、误读,把老子的思想阐释的支离破碎。徐教授的《以无知为知——<老子>“知不知”辨正》一文,就是眼下可见的典型的一例。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