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刘松飞:尊道贵德 和谐共生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刘松飞     时间:2012-11-16 17:47:04      繁體中文版     

尊道贵德,不尚空谈,全在清静心思,太上道祖之教理,全在《道德经》。要以此经立论为根基,此经启迪中华文化发展,永垂不朽,全经不过五千余字,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至今还没有一本经,能够简洁地启示出宇宙及人间的真理,全书81章,道祖指示化解俗世红尘困扰之妙方,对于国际论坛所出之主题,皆有妙理解答,实践而行之,定必“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今宣道组同修,趁此机逢缘合,简述十二点精华及机要处,互相研讨,获益无穷。

一、道之玄妙

《道德经》第1章,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是表示宇宙万物尚未形成之前的真理,也表示虚空之间一切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能源,人类除非能修证,否则很难使用语言与文字去形容它,与描述它,人的心灵没有妄念而能清静,没有欲望,才能如实地观察出一切万物的本来面目。“致虚极,守静笃”(16)致知复命的问题值得详细研讨,能清能静,天地悉皆归,如果在心中充满欲望的时候,所能观察到的,只是万物的外表而已。

二、德之精义

《道德经》第10章,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育万物,养育万物,做了天下的事,仍然还不仗恃自己的才能,长养育万物,还不认为自己是主人翁,像天地这种玄德是最厚的,最高最深和最远的。对于那些人做了一些自以为是功德的事,而沾沾自喜,骄傲于人,可以说是棒喝当头。“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24)

三、道德之精义

老子《道德经》之道,偏重形上,其德,偏重形下,此是无争辩之论。故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2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道虽然伟大,德虽是尊贵,却不以伟大与尊贵而自命不凡,仍然以自然相处,因此反而得到永恒自然的尊贵。人学道,当以此为金科玉律,视作座右铭。

四、尊道立德贵能解大学篇之金句(节录吕祖之浅解)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此节非从皮面来论,须先向心性探讨,富者人人皆富,人人性中各具五常八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有何富贵之别。

然落于后天,被声色湮没,虽富而不知其富,圣人觉性故富,凡人迷性故穷。富穷之分,在人觉与迷耳,如吾人能原性复明,亦则如圣人之富矣,富者性圆明也。

屋者体也,性光圆明,流溢于外,岂不润我体乎。德润身之德,即性中之五德,率五德实践力行,而亲民渡众,则我菩提之身,枝叶丰荣,花蕊怒放。菩提者,身中五炁三花耳。此所谓外功圆满,五炁不炼自朝元,三花不修自聚顶也,内外之功具足,则我心台广大,性体安舒矣,故心广者,心止性耳,体胖者,性体圆明也,故君子欲心广体胖,必须先诚其意,意皈心,心止性,始觅其本矣。

五、和谐共生,必要明白和实践中和之道

中者,中和也,喜,怒,哀,乐,人之情也,未发谓之性,不偏不倚谓之中,发皆中节者,情亦正矣,无所乖戾谓之和,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故曰:天地万物合吾一体,《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动静,配合适宜则合乎中道,中为静中之和,和为动中之中,动静合度中和命节,可谓合乎正道矣。

中者,正道也,君子守中,无固无执,无阻无碍,无弯无曲,有无如是,不污其本心,人我一体,从容中道,和谐共生共存之道,必能达成。“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乃尧传舜,舜传禹之正道也,亦为历代圣贤相传之心法。《中观论》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中者,心中之天地根也,天地根者,道教谓之谷神。《道德经·谷神章》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5)。

六、道教与各宗教和谐之道

道家三宝,光辉真理,永垂不朽。《道德经》第 67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一要有慈祥的爱心,元始天尊在修道49章有云:“慈悲之力最大,能化一切,所 向无敌!世人如逢不如意,多生慈悲心,多修善悲行,喜悦来临,法喜充满。”第二要节俭纯朴,第三不敢自大高傲,自认自己信奉的神是万能,居于别人前。满招 损,谦受益,道祖训示谦让柔和与慈悲,是道教徒应守的美德,因宗教自大狂而引起战斗,血流成河,是传道者错传教旨,借宗教迷惑他人,他们怀有不可告人之目 的,世人应反思,勿作盲从,万法归宗,道生一,一化万,万归一,世界各地人民文化风俗不同,教理有异,应互相包容,道德经说,“容乃公”(16)。

诗曰:

儒足道首释作身,耶心回口皆是真,五教圣人阐性理,一本散万理归真。明此列表,和谐共存,理归大同。

五教本心自性修炼合一化人

儒教

明德

存心养性

执中贯一

忠恕

释教

金刚舍利子

明心见性

万法归一

慈悲

道教

谷神

修心炼性

抱元守一

感应

耶教

灵团

洗心移性

默祷亲一

博爱

回教

真宰

坚心定性

清真还一

仁爱

道祖说:“三教哲人同抱一,普天朗朗一婵娟。”

吕祖说:“红荷白藕青莲叶,忠恕慈悲感应同。”

七、老子道德经对政治、治国、法令经济等等的启示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 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49);“治大国,若烹小鲜”(60);“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57);“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57)在法令设立最多时,不以德治国,盗贼恐怕越来越多。“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4)。

《道德经》54章“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 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与儒家之“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互相呼应,一理相同,治国者,要合乎吕祖训示之九美德(“忠孝廉节义仁信礼惠”),忠于 国家,遵守宪法。老子这些话,已经说出了治国平天下的纲要,而且是积极的,谁说老子之道是消极的,充满出世的思想,太上道祖对国家领道者,更劝勉他们要勤 政爱民,如昔日夏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公后私,老子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主。”(78)执政者视人民之苦难如自己之苦 难。

八、国与国应尊道贵德,和平共存

老子关怀国与国的相处,弃绝以强凌弱,弱肉强 食。《道德经》第61章中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大国应该学大海的卑下自处,唯有居于下流,才能成为百川众流交汇的归处。老子又说:“故大国以下 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大国若能谦卑自处,更能以诚信有礼对待小国,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服,取得小国归向之心。今天国际,争取霸权, 抢夺资源,互相研究核子武器,军备竞赛,不知共存共荣的宝贵!危机四伏,世上执政者值得深思反省这些严重问题。国与国间,互相仇视,恐怖自杀式袭击,处处 皆是,冤冤相报。若能细参老子之言,实践“报怨以德”(63),定能化解今日之危机,老子真谛,教化俗尘,世人宜重视之!

道教亦提倡“虚怀若谷,齐同慈爱,社会和谐,宽容融和,和平共处”。道教徒宜宣扬此格言。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