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论马钰在全真教中的作用与地位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     作者:张晓松     时间:2012-12-20 09:57:48      繁體中文版     

马钰(1123-1183),山东宁海(今山东烟台牟平)人,原名从义,字宜甫。师从王重阳后,王重阳为之改名钰,道号丹阳子,又称山侗。

在全真教中,王重阳创其始,至丘处机而达鼎盛。而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的就是马钰。马钰在全真教中的作用与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马钰在王重阳逝世后,赴长安打开局面,开创了陕西基地,奠定了全真教在整个西北地区的基础。

王重阳在1167年(金世宗大定七年)七月创立全真教,1170年(金世宗大定十年)正月在回陕西的路上仙逝于南京(今河南开封),那时,全真教创立仅两年多,陕西的局面尚未打开,全真教能否兴旺发达尚未可知。王重阳临终托命,将掌门人之位传给马钰。这样,在陕西开创全真教事业,并将全真教进一步发扬光大的重任就落在马钰肩上。

马钰深知责任重大,全力以赴而不敢稍有懈怠,曾赋词一首,以示决心:

卜算子 出家入道

山侗舍俗投玄趣,结正良因,深谢师真,便做逍遥自在人。我今誓不东归去,死在西秦,骸骨虽尘,不与儿孙葬海滨。①

当年王重阳得道后,在陕西四年,也未曾打开局面,故而东行收徒。马钰经过仔细分析考虑后,认为不能局于终南,要到长安去。长安是西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才荟萃、影响广泛,如果能在长安打开局面,那么势必对整个陕西、甚至西北造成影响。在这一点上,马钰显然胜过师父王重阳,王重阳当年在陕西打不开局面,显然同他局限于终南一隅而乏马钰这样的战略思考有关。事实证明,马钰的战略眼光是十分正确的,以后随着长安局面的打开、影响的扩大,不仅远至陕西陇州(宝鸡)、坊州(今黄陵)和延安等地的人纷纷来拜师学道,甚至连山西、甘肃等地亦有不少人远道慕名而来。

1171年(金世宗大定十一年),48岁的马钰来到长安,住在信徒赵恩等建的蓬莱庵中,马钰深知此行的重要性,全力以赴地传教宣道,积极结交长安名流,与官吏、僧道、文人、富绅等密切往来,宏道传法,扩大影响。马钰自己儒雅大度、沉稳慈和,非常有亲和力,且兼学识渊博、能言善道,能将教义作深入浅出、简明生动的阐述。同时衣着简朴,一年四季露腿赤脚,不畏严寒,饮食清素,以苦行感人,所以很快声名大振,成为长安城中的著名人物,全真教的影响也迅速扩大。马钰有《赠长安孔公昆仲彭子元》诗云:

四旬有八到长安,深谢诸公异眼看。

今日伸于知己者,修行说破龙虎蟠。

又有:

赠长安众道友

家家门下长安道,户户庭前极乐乡。

一脚不移超法界,三焦俱透得清凉。

赠长安郭子聪机宜韵

清净神光灿有余,自然猿马不驱驱。

转增开悟通玄路,未审汾阳信也无。

题京兆统军司王令史钦古堂

王公赋性常钦古,堂里闲调龙与虎。

日就月将得倒颠,自然显出胎仙舞。②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马钰结交的有庵主孙公兄弟、彭子元,有名门之后郭子聪、有官员王令史等,而且得到他们“异眼看”。说明长安之行是成功的。

王重阳仙逝后,马钰与丘处机等扶柩西归,本应在终南守丧三年,但马钰深知时不待人、时机难得,所以在守丧的第一年就赴长安开创局面,局面打开后,又回终南守丧。三年守丧期满,谭处端刘处玄赴洛阳,丘处机至虢县磻溪,只有马钰留下来继续开创局面。他在终南刘蒋村搭盖了一座简易的庵居住,并手书一额“祖庭心死”,以示从此将继承师父衣钵、一心修道。以后全真弟子在此庵址上修建了一座雄伟壮观的“重阳万寿宫”,号为祖庭。随后,马钰奔走于樗县、醴泉、昌乐、华亭等地传道收徒,并曾一度迁居陇州的佑德观。马钰为传教宣道,不畏艰辛、不辞劳苦,有时甚至差点丧命。比如一次他到虢州靖远镇传道,去时就听说那里发生了兵乱,大家都劝他别去,但马钰毅然独身前往。结果刚到靖远镇,就被交战一方的士兵误认为是探子抓了起来,差点被处死,后经再三解释,并找了当地的道友担保,才被放了出来。还有一年夏季到华亭县传道,不幸中了热暑,又咳嗽又吐血,差点一命呜呼。

在马钰的努力下,全真教很快在陕西打开局面,且影响远及山西、甘肃,从者如云,弟子众多,仅有名有姓、有生平事迹和成就的就达二十多人③。其中的于通清是山西隰州(今隰县)人,生性恬淡,一心想出家学道,一天有一道人上门乞讨,于通清问他要去哪里? 他称要到陕西终南山参拜马钰,于通清一听大喜,与道人一起奔赴陕西终南山拜马钰为师。而赵九古则是从甘肃平凉来投。这说明全真教的影响已远及山西、甘肃。

由于马钰以长安为起点打开局面的正确战略思想及坚韧不拔的努力,全真教得以在陕西打开局面并发展扩大,与山东的据点遥相呼应,从而使得王重阳开创的全真教得以巩固并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