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玄先生吴筠

网络 佚名

2011-11-23 12:47:01

吴筠,唐代著名道士。字贞节(一作“正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少通经,善属文。性高洁,不随流俗。因举进士不第,乃入嵩山,师事潘师正为道士,传上清经法。开元(713~741)中,南游金陵,访道茅山。后又游天台,观沧海,与名士相娱乐,文辞传颂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召见于大同殿,令待诏翰林。问以道法,答曰: “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费纸札耳”。又问神仙修炼之事,答以“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适意”。天宝(742~750)中,李林甫、杨国忠用事,纲纪日紊,知天下之将乱,乃坚求还嵩山,屡请不许,乃诏于岳观别立道院。不久,安禄山欲称兵,又求还茅山,玄宗许之。既而中原大乱,筠乃东游会稽,隐于剡中,逍遥泉石,与李白、孔巢父等相酬和。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卒于越中。弟子邵冀元等私谥为“宗玄先生”。

吴筠在京城,每当朝会之时,经常与文武官员一起列位就座,朝臣们的启奏,吴筠的陈述,只不过是名教世务罢了,间或有些言词过激的以此来表达对国家的忠心,所以,玄宗很器重他。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李林甫、杨国忠辅政,朝廷政纪日乱,吴筠预测天下将发生大乱,向玄宗上奏,坚决要求返归嵩山,多次上奏,都未被批准,于是玄宗下诏于京城岳观内另建道院,让吴筠住持,修炼传道。

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前夕,吴筠又向玄宗上奏,请求允准回茅山,玄宗同意了。吴筠回到茅山不久,中原大乱,玄宗逃蜀,而江淮间盗贼蠭起,于是,吴筠又东游会稽,常于天台剡中,逍遥于泉石之间,常与诗人李白、孔巢父往来,以诗歌相酬和。在这段荒乱岁月中,有很多文人参与了他们的活动,生活过得较为平静。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吴筠在越中去世。其弟子邰冀元等共同商议取谥号为“宗玄先生”。

吴筠一生擅长文辞,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玄纲论》和《神仙可学论》,还有《心目论》一卷,《复淳化论》一卷,《形神可固论》一卷,《坐忘论》一卷,《明真辨伪论》一卷,《辅正除邪论》一卷,《契真刋谬论》一卷,《道释优劣论》一卷,《辨方正惑论》一卷。今有《宗元先生文集》上中下三卷传世。

真诚严谨少年时举儒子业,《旧唐书》称其为“鲁中之儒士也”,因进士不第乃入嵩山,依上清派宗师潘师正为道士,而修持“上清经法”。吴筠入道后在师父的指导下,他存思观想,内实精神,究谷神元妙;符咒语,印剑导引,存想内神以卫身;苦心钻研,乃深得“上清经法”之精髓。吴筠尤其善于诗歌著述,所著歌篇,传于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徵之。既至,与语甚悦,令待诏翰林。

面对社会,在关于道学精神的阐释和修身方式之指迷,吴筠从来不含糊应付,而是真诚严谨。据说,唐玄宗曾向他问以道法,他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费纸札耳。”唐玄宗又向他问以神仙修炼之事,他的问答更为客观,但很深刻且辩证。吴筠应对唐玄宗关于神仙修炼时说:“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适意。”《旧唐书》记载:吴筠在朝堂上“每与缁黄(释徒)列坐,朝臣启奏,筠之所陈,但名教世务而已,间以讽咏,以达其诚。”试想帝王不谋君国民生大事,而在神仙修炼,就是不务正业.可见吴筠为人之客观、无畏、不谀与实事求是。当然,知时识务也是道士的机警,史书记载:唐天宝(742-750年)中,朝庭中李林甫、杨国忠用事,朝政纲纪日渐紊乱;吴筠知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唐王朝将要由内忧而引发外患的混乱局面。

吴筠对道教基本理论多所阐发。所著《玄纲论》,上篇明道德;中篇辩教法;下篇析凝滞。自谓因“重玄深而难赜其奥,三洞秘而罕窥其门,使向风之流,浩荡而无据,遂总括枢要,谓之《玄纲》”。他将“道”解释为“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而“德”则为“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诗人携道士吴筠共居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共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他又以“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来阐发“道”与“德”的关系;以“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莫归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联,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来表述“道”、“德”、“自然”三者的关系。他继承和发挥了老庄自然无为的哲学,认为“道”为宇宙万物之根源,称“道”生成宇宙万物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进而认为道德、天地、帝王三位一体。“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他把社会治乱的原因,归结为“天地之道,阴阳之数”和人情世风是否淳朴,主张加强封建道德教育。强调 “父不可不教于子,君不可不治于人。教子在乎义方,治人在乎道德”。

吴筠在修炼过程中,对道教理论有很多阐发,并有自己独特的修炼实践经验。这就是他的内丹思想,也是神仙道教思想。

首先,守静去躁。吴筠认为人依靠精、气、神,唯一的要则是“守静去躁”。他引用了《龟甲经》上的“我命在我不在天”后解释说,“不在天者,谓知元气也。人与天地各分一气,天地长存,人多夭折,”是“役气”的结果。役气就是劳损生气。役气主要表现在 “躁动”,躁动的根源在“情欲”。情欲表现有生活上就是对色、声、香、味的态度,如果使这些东西“快其情”,那么就会“惑其志”“乱其心”,其结果就会败身丧道、亡形沉骨,到达死亡的境地。所以只有宁静去欲,才能得道成仙。

吴静为了说明守静去欲,他提出“恬淡无为”“不悲不乐”,这样才能使元气畅和,这就是通往仙界的重要步骤。其次,守静去欲在于持久以恒,这样才能将起动的躁欲,制止在萌芽状态,长此以往,就能达到泰然忘情,超然物外的境界,自然可达长生久视了。

其次,神仙可学,吴筠认为自古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孜孜以求,始终不得其法,神仙是否可学,甚至产生了怀疑。他认为神仙之道,比儒、墨更高,儒墨所宗,仅只忠孝慈爱,而仙家所为,则庆及王侯,福荐祖辈,延及子孙。仙道既然如此之高贵,他进一步阐述了神仙存在,并且可学的道理。指出自古成仙的几种情况;有的人不学自然成仙,这是禀承天地间的特异之气所形成的;有的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成仙,这是功成圆满的结果;有的人学而不得,开始勤奋,中途荒废,结果无成。这三种情况都存在,所以不可以一种来概括全部。

吴筠为了强调仙道可学,他提出了远于仙道和近于仙道的七种表现的区别。

在修炼方术方面,吴筠认为,人依靠自身体内的精气、神而生存,若要长生成仙,就必须注意精、气、神的修炼。认为修炼精、气、神,应当“守静去躁”,把“躁动”的原因归结于“情欲”,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宗玄先生吴筠

    网络 佚名

    2011-11-23 12:47:01

    |
    宗玄先生吴筠
    |

    吴筠,唐代著名道士。字贞节(一作“正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少通经,善属文。性高洁,不随流俗。因举进士不第,乃入嵩山,师事潘师正为道士,传上清经法。开元(713~741)中,南游金陵,访道茅山。后又游天台,观沧海,与名士相娱乐,文辞传颂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召见于大同殿,令待诏翰林。问以道法,答曰: “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费纸札耳”。又问神仙修炼之事,答以“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适意”。天宝(742~750)中,李林甫、杨国忠用事,纲纪日紊,知天下之将乱,乃坚求还嵩山,屡请不许,乃诏于岳观别立道院。不久,安禄山欲称兵,又求还茅山,玄宗许之。既而中原大乱,筠乃东游会稽,隐于剡中,逍遥泉石,与李白、孔巢父等相酬和。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卒于越中。弟子邵冀元等私谥为“宗玄先生”。

    吴筠在京城,每当朝会之时,经常与文武官员一起列位就座,朝臣们的启奏,吴筠的陈述,只不过是名教世务罢了,间或有些言词过激的以此来表达对国家的忠心,所以,玄宗很器重他。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李林甫、杨国忠辅政,朝廷政纪日乱,吴筠预测天下将发生大乱,向玄宗上奏,坚决要求返归嵩山,多次上奏,都未被批准,于是玄宗下诏于京城岳观内另建道院,让吴筠住持,修炼传道。

    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前夕,吴筠又向玄宗上奏,请求允准回茅山,玄宗同意了。吴筠回到茅山不久,中原大乱,玄宗逃蜀,而江淮间盗贼蠭起,于是,吴筠又东游会稽,常于天台剡中,逍遥于泉石之间,常与诗人李白、孔巢父往来,以诗歌相酬和。在这段荒乱岁月中,有很多文人参与了他们的活动,生活过得较为平静。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吴筠在越中去世。其弟子邰冀元等共同商议取谥号为“宗玄先生”。

    吴筠一生擅长文辞,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玄纲论》和《神仙可学论》,还有《心目论》一卷,《复淳化论》一卷,《形神可固论》一卷,《坐忘论》一卷,《明真辨伪论》一卷,《辅正除邪论》一卷,《契真刋谬论》一卷,《道释优劣论》一卷,《辨方正惑论》一卷。今有《宗元先生文集》上中下三卷传世。

    真诚严谨少年时举儒子业,《旧唐书》称其为“鲁中之儒士也”,因进士不第乃入嵩山,依上清派宗师潘师正为道士,而修持“上清经法”。吴筠入道后在师父的指导下,他存思观想,内实精神,究谷神元妙;符咒语,印剑导引,存想内神以卫身;苦心钻研,乃深得“上清经法”之精髓。吴筠尤其善于诗歌著述,所著歌篇,传于京师。玄宗闻其名,遣使徵之。既至,与语甚悦,令待诏翰林。

    面对社会,在关于道学精神的阐释和修身方式之指迷,吴筠从来不含糊应付,而是真诚严谨。据说,唐玄宗曾向他问以道法,他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费纸札耳。”唐玄宗又向他问以神仙修炼之事,他的问答更为客观,但很深刻且辩证。吴筠应对唐玄宗关于神仙修炼时说:“此野人之事,当以岁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适意。”《旧唐书》记载:吴筠在朝堂上“每与缁黄(释徒)列坐,朝臣启奏,筠之所陈,但名教世务而已,间以讽咏,以达其诚。”试想帝王不谋君国民生大事,而在神仙修炼,就是不务正业.可见吴筠为人之客观、无畏、不谀与实事求是。当然,知时识务也是道士的机警,史书记载:唐天宝(742-750年)中,朝庭中李林甫、杨国忠用事,朝政纲纪日渐紊乱;吴筠知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唐王朝将要由内忧而引发外患的混乱局面。

    吴筠对道教基本理论多所阐发。所著《玄纲论》,上篇明道德;中篇辩教法;下篇析凝滞。自谓因“重玄深而难赜其奥,三洞秘而罕窥其门,使向风之流,浩荡而无据,遂总括枢要,谓之《玄纲》”。他将“道”解释为“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而“德”则为“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诗人携道士吴筠共居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共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他又以“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来阐发“道”与“德”的关系;以“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莫归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联,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来表述“道”、“德”、“自然”三者的关系。他继承和发挥了老庄自然无为的哲学,认为“道”为宇宙万物之根源,称“道”生成宇宙万物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进而认为道德、天地、帝王三位一体。“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他把社会治乱的原因,归结为“天地之道,阴阳之数”和人情世风是否淳朴,主张加强封建道德教育。强调 “父不可不教于子,君不可不治于人。教子在乎义方,治人在乎道德”。

    吴筠在修炼过程中,对道教理论有很多阐发,并有自己独特的修炼实践经验。这就是他的内丹思想,也是神仙道教思想。

    首先,守静去躁。吴筠认为人依靠精、气、神,唯一的要则是“守静去躁”。他引用了《龟甲经》上的“我命在我不在天”后解释说,“不在天者,谓知元气也。人与天地各分一气,天地长存,人多夭折,”是“役气”的结果。役气就是劳损生气。役气主要表现在 “躁动”,躁动的根源在“情欲”。情欲表现有生活上就是对色、声、香、味的态度,如果使这些东西“快其情”,那么就会“惑其志”“乱其心”,其结果就会败身丧道、亡形沉骨,到达死亡的境地。所以只有宁静去欲,才能得道成仙。

    吴静为了说明守静去欲,他提出“恬淡无为”“不悲不乐”,这样才能使元气畅和,这就是通往仙界的重要步骤。其次,守静去欲在于持久以恒,这样才能将起动的躁欲,制止在萌芽状态,长此以往,就能达到泰然忘情,超然物外的境界,自然可达长生久视了。

    其次,神仙可学,吴筠认为自古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孜孜以求,始终不得其法,神仙是否可学,甚至产生了怀疑。他认为神仙之道,比儒、墨更高,儒墨所宗,仅只忠孝慈爱,而仙家所为,则庆及王侯,福荐祖辈,延及子孙。仙道既然如此之高贵,他进一步阐述了神仙存在,并且可学的道理。指出自古成仙的几种情况;有的人不学自然成仙,这是禀承天地间的特异之气所形成的;有的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成仙,这是功成圆满的结果;有的人学而不得,开始勤奋,中途荒废,结果无成。这三种情况都存在,所以不可以一种来概括全部。

    吴筠为了强调仙道可学,他提出了远于仙道和近于仙道的七种表现的区别。

    在修炼方术方面,吴筠认为,人依靠自身体内的精气、神而生存,若要长生成仙,就必须注意精、气、神的修炼。认为修炼精、气、神,应当“守静去躁”,把“躁动”的原因归结于“情欲”,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