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水杯

《西游记》百回详注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0-11-01 12:59:11      繁體中文版     

悟元子曰:上回言得丹以后,加以防危虑险,静观密察之功 ,方能保其原本矣。然而知之不真.用之不当.则原本非可易得。故此回合下二回,批破诸 家旁门之妄,指出修待原本之真,使学者细为认识耳。

篇首呆子因色欲而捆缚, 行者百般笑谑,是笑其昧本伤身,自取罪祸。《西江月》一词极其明白。其中所言“只 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语浅而意深,读者须当细辨。盖此原本,乃生天、生地 、生人之根本,顺之则死,逆之则生。修道者不过修此本,返本者不过返此本,还元者不过 还此本,归根者不过归此本,复命者不过复此本。始终一个原本.亦无可增,亦无可减。其 有增减者,以其未至于原本,而增之减之耳,并非原本之外,而可增可减也。“行者道 :‘你可认得那些菩萨么?’八戒道:‘我已晕倒昏迷,认得那是谁? ’是乃迷本而不识本,不识本而晕倒昏迷,亦何足怪?行者与简帖,沙僧称好处,真是 穴上下针,痛处用药,呆子能不追悔前非,死心踏地乎?三藏道:“如此才是。 ”言不如此,而原本不能复,不能保也。

“忽见一座高山,花开花谢 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此天地造化之机,阴阳消息之密,为万寿山五庄观之影, 而非闲言混语,读者大要辨别。三藏欢喜,盛夸好景,亦可谓识得原本矣。虽然知其好, ”尤当行其好,倘知之而不行之,则好者自好,于我无与,而原本终非我有。此三藏疑 为雷音不远,而行者笑其早哩也。“八戒问要走几年才得到,行者道:‘这些路 ,若论二位贤弟,便十来日也可到;若轮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还见日色;苦论师父走 ,莫想!莫想!”’此等处,人多略过.而不知实有妙理存焉。修真之道,有上 中下三法.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生而知之者,安而行之 也;学而知之者,利而行之也;困而学之者,勉强而行之也。八戒、沙僧学而知,利而行者 ,故往西天“十来日也可到”;行者生而知,安而行,顿悟圆通,直登彼岸,故 “一日也好走五十遭,还见日色”;唐僧困而学,勉强而行,必须步步脚踏实地 ,方能得济。若有怠慢,大道难成,故曰:“若论师父,莫想!莫想!”又曰: “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可谓提醒世人者多矣。然见性志 诚,念念回首,特为学人入门之道,而非仙佛堂室之奥。若谓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 山,又何必向灵山取经?此可晓然而悟,勿为作者瞒过。以上师徒问答,总以见欲上灵山, 必经万寿山;欲到雷音寺,必历五庄观;欲见如来面,先食人参果也。

山名 “万寿”,乃万物资始而资生;现名“五庄”,乃五行并行而不停; 仙号“镇元子”,乃真金永劫而常存;混名“与世同君”,乃混俗和 光而不测。“观里有一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件灵根 。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名唤草还丹,又名人参果。”“天 灵根”者,先天真一之气也、此气生于天地之先,入于五行之内,藏之则为真空,发之 则为妙有,亘古常有,坚刚不坏,故曰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草还丹”者, 草乃蒙昧之象,丹乃圆明之义,言当于蒙昧之处,而还其圆明,已包五行在内矣。“人 参果”者,“参”与“生”同音,犹言为人生之结果。又 “参”与“参”同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言人 与天地为参之结果。此果在儒门为一善,在释门为一义,在道门为一气。是一者乃生人之原 本,得此一本,散之而二仪,三才、五行、八卦,万事万物无不流行;归之摄万而八卦,八 卦而五行,五行而三才,三才而二仪,二仪而一本。正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归于一本。 总之,一在五中,五在万中;万本于五,五本于一。此人参果出于万寿山五庄观也。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才得熟”,九 九纯阳之数也。“只结三十个果子”,即《参同契》所谓“六五坤承,结括 终始”,五六得三十也。“其形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即三日一阳生于 庚也。“四肢俱全,五官咸备”,四象五行无不藉此而生也。“人若有缘, 得闻一闻,就活了三百六十岁”,三百六十,《坤》阴六六之数,真性之地,若能闻的 ,顿悟圆通,可以了性也。“吃一个,就活了四万七千年”,四者金数,七者火 数,金火同宫,九还七返,造命之道。若能修而服之,长生不死,可以了命也。噫!此中滋 味,闻得者千中无一,而况吃得乎?

“大仙因元始天尊邀他到上清天弥罗 宫中,听讲混元道果。”此混元道果,即人参果,非人参果外,别有混元道果。其所谓 “混元道果”者,乃“无,名天地之始”;“人参果”者 ,乃“有,名万物之母。”总是一物,不过就有无而言之;“听讲” 者,即听讲此也。“大仙门下出去的散仙,也不计其数。”言万事万物皆本于一 也。“现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当日带领众仙弟子上界听讲,只留 下两个最小的看家。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噫!此处仙翁 妙义.数百年埋没而不彰。虽悟一子慧心妙解,未能见到,而况他人乎?四十八而共大仙, 则为四十九,七七之数,隐示“七日来复”之旨。“带领众仙弟子上界,只 留下两个”,四十八而留两个,则带领四十六上界,乃《乾》之初、二、三、四、五爻 ,五九四十五,并大仙则为四十六。上界则下虚,《乾》五虚一实为《剥》卦爻图略。 “留下两个最小的”,“两”为阴数,“小”为阴象。 “留”者,止而不进之义,言止其阴而不上进也。“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 岁”,统《剥》之初六、六二、六五、六四也。初六、六二,二六一千二百岁;六三、 六四,二六一百二十岁,乃共合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乃 《剥》之六五、一六为六百岁;上九一爻,变一六为六百岁。“才交”者,将交 上爻,而犹未交也。隐寓期《剥》之上爻,“硕果不食”。“留而为故人赠 馈”,待其一阳来复也。“提出奉唐王旨意取经,不可怠慢他,特以故人久不相 见,偶一来此,不可怠慢而当面错过”者,此仙翁不但为后人指示真宝,而且为后人指 示大法,其如人不识者何能?大仙者,命也;金蝉者,性也。原人自受生之初,性命一气, 是即天命之谓性,故曰:“兰盆会相识”也。

“四众来到门首 ,果然是福地灵区,蓬莱云洞。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仅以写清虚寂静,即道心 灵根所生之处,即老子所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 ”“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以见灵根出于万万五行之中,为一定不易 之理也。能知得此处,镇于此处,即是“生长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非说大话吓人,乃说实话告人也。“正殿上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 二大字。”“五彩”者,五行也,五行乃天地之所生。“灵根” 者,所以生天地,天地既生,而灵根又藏于天地五行之中。一气而五行,五行而一气,天地 适成其天地。夫天者一气浑论,统阴阳,运五行,生万象,礼当供奉。地者,重阴之物,乃 顺承天,故曰:“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谄佞出来的。”说出谄佞 ,则不宜供奉也明矣。

人参果非真金之击不落,非圆虚之盘难接 。清风上树敲果,明月树下接果,此清明在躬灵根可得之机。二童前殿奉献,唐僧远离三尺 ,以为孩儿。此遇而不识,当面错过,真是眼肉胎凡,不识仙家异宝也。“那果子却也 跷模,又放不得;若放多时,即僵了,不中吃。”噫!此又是决中之决,妙中之妙,直 示人以火候端的。先天之气,如露如电,易失而难寻,若一稍放,即失其中,生中带杀,非 复固有。《悟真篇》云:“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后不堪尝。”正此不中吃之 妙旨。

“八戒知其为宝,叫行者取金击子去偷”,是遇之而能识也。 “行者使隐身法取金击子”,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窗棂上挂 着一条赤金”,乃明哲而果断也;“有二尺长,指头粗”,执两而用中也; “底下是一个蒜头子”,圆成而不亏也;“上边系一根绿绒绳儿”, 一气而运转也。“推开两扇门”,打破玄牝之门也;“却是一座花园 ”,空花而无实果,下乘也;“过花园,又是一座菜园”,食之而无滋味, 中乘也;“走过菜团,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只见那正中间有株大树”,此中 有一宝,秘在形山.不在心肾,而在乎玄关一窍,上乘也。“叶儿似芭蕉模样” ,至洁至净而无浊质也;“直上去有千尺余高”,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也; “根下有七八丈围圆”,七八一十五,圆成之象,本乎太极也;“向南枝上 ,露出一个人参果,钉在枝头,风过处似乎有声”,即《剥》之硕果,《剥》极而《夏 》,恍惚有象、杳冥有精也。“金击子敲下果子,寂然不见”,是不得其火侯之 真,而丹不能遽食也。行者疑为土地捞去。土地道:“这宝贝乃是地仙之物,小神是个 鬼仙,就是闻也无福闻闻。”盖还丹者,地仙之事。大丹者,天仙之事。然天仙必由地 仙而始,地仙即是天仙之根,彼鬼仙顽空小乘,安有此果?观此而天下道人,若有闻闻此道 者,便是无量之福焉,敢望其得道乎?“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 焦,遇土而入。”言此果虽出五行之中,而不得犯五行之器也。“敲时必用金器 ”者,贵于果断也。“打下来,却将盘儿用丝帕衬垫接果”者,丹盘示其虚 心,丝帕示其严密,以虚心严密为体也。“吃他须用磁器,清水化开食用”者, 破器示其光明,清水示其清净,以光明清净为用也。此仙翁借土地现身说法,示人以收服金 丹之作用,既知作用,下手可得。

““敲了三果,兜在襟中” ,会三家而入中央,令其住而不令其去也。“三人一家一个受用”,人人自有, 家家现成,不待他求也。噫!金丹不易得,既得之后,尤不易保。倘不知止足,持盈末已, 便是囫囵吞下,莫有尝出滋味,与不吃者等,其祸即不旋撞而至。此八戒嚷吃,二童查出人 参果缺少,大骂之所由来也。古人谓还丹最易,火候最难,信有然者。

提纲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者,言当于此万有之中,留其现在之原本也;“五庄 观行者窃人参”者,言当于此五行之内,窃其未来之原本也。篇中三藏身经五庄现不识 人参果,而当面错过;八戒既识,行者能窃,已得原本,而不能防危虑险,以致得而复失。 俱是不知留故友,窃人参之妙旨。不知留,不知窃,原本已失,取何真经?结尾处,行者道 :“活羞杀人”,堪为定评。

诗曰:

五行精一是灵根, 生在乾家长在坤。

君子得舆留硕果,趁时窃取返阳魂。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图文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