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二)(2)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3-08-11 20:25:56

道学当念游遨留秦阆台昆仑。

道学当念游志斋堂讲肄圣道敷释渊赜。

道学当念游上清金阙礼见真人太上。

道学当念游玉清七宝宫礼三元天尊。

道学当念游玉清丹霞宫礼太上二十四高圣。

道学当念游太上玉京七宝流霞台荫盖玉林礼太上天尊十方大圣终劫复始。

道学当念游紫云宫礼洞真三十九高圣。

道学当念游三十六天黄金宫礼天帝君。

道学当念游九天黄金晖宫礼无上至真。

道学当念游诸天宫宅与真人问道论经。

道学当念游六天七宝官观化大魔王见我符籍以入仙品示离泉曲簿。

道学当念游日月宫殿光明焕赫礼见日月王饮以日月华金液之浆。

道学当念游大梵天流景宫礼四天帝王听诸天诵咏霄绝雅妙。

道学当念游诸天七宝林反生灵香流芳

逆风闻三千里外师子飞龙呜啸其羽。道学当念游诸天浴池安座莲华之上香

洁自然流汨诸天池百千池皆如一处人人快乐。

道学当念游诸天听诸天妓乐无世间之想。

道学当念游十方外天礼大圣象元上正真人。

道学当念游下方无极金刚天宫礼诸元老真人。

道学当念游天地名山隐宫洞室礼圣众先得道人。

道学当念以心为道终无邪见异念当令心虚意泰不思不虑安思空寂。

道学当念隐秘天真名讳不出我口。

右观身戒,从第一至三百首,太上无极之道,名高上玉清智慧上元戒品。

元始天王曰:夫《高上洞真智慧经》,不宣世上学士,皆多传已成真,人见故难,见而难尽,是以希见於世矣。是戒尊重,不可以言宣。观历人身诸神三百关节,真灵不得妄出,魔试不能得犯。人受诵此戒,不违其禁,亦可不学而出云霞,碧舆自然迎子,白日升天,浮身空浪,放十方项生圆光,焕耀太无,率天众圣,莫敢不敬仰於子也。六天大魔王,是时即举奉戒之士东华宫,言名大梵天宫,大梵天宫言名玉京金阙,刻以上仙之品。

元始天王曰:《大洞真经》诵咏之万遍,云驾下迎。《灵宝洞玄经》有度劫之文,其人修之而或不仙,及金丹灵液不成,何也?故由不得修奉《智慧观身戒》耳。故是戒众妙之妙,威神极尊,金华仙人九百,立侍烧香焉。是真秘之道,不传於文,当诵习而已。夫学道不受此戒,终不成仙。或造业,随於声色;或始勤末懈;或入山居家,为众魔所试败;或生异念,疑惑真经;或还从俗,无复道心;或轻慢师友,毁辱同学;或卒发狂痴,性气倒错;或贪财爱色,反薄三宝;或家道轗轲,怨对悉会;或恶梦乱想,精神愁闷。皆由无大戒以摄其心神,三毒浮尸狡诈,五府是知斯患也。魔王不削泉曲死名,三界不过仙品也。

元始天王曰:是戒因灵仙而见,令诸天诸地名山仙人,悉奉而行焉。每至朔望八节,本命元辰,诸天斋日,同学师友入室说戒一周。先礼十方,每方一拜,诸天闻说戒日,皆各作礼焉。弟子愿欲奉戒,当资上金五两,以为五帝之信,丹锦十丈,为十方质代。夫落簪之盟,不泄戒律,以奉有戒之师,对斋三日,思念戒旨。是夕当然十灯,供养光明十方大圣,以表我心矣。若其时风雨雷霆激迅,未可得受也。当更斋戒,重自恭肃,临时亦将神开意散矣。奉戒九年,神烛自明,日月华丹,金容内发,童颜充肌,神通四达,与高仙齐德,出入无间。能奉此大律戒,则濯缨流汨之池,解拎于七宝之台,游观华池之上荫,以反生香林,金光鲜蔚,从劫到劫,永享道真。本命日正中若夜半,北向诵《太上徊玄大品章》,以洞十方太上。

太微天帝曰:是戒名《智慧观身戒》,一名保仙灵文,一名高上洞真度命灵丹。自非有宿世功德垂庆累业,福祚所延者,终不令见此宝秘矣。东华无金简玉名,亦不使与是师相遇也。能奉之者,是子命应仙矣。有经而无戒,犹欲涉海而无舟楫,犹有口而无舌,何缘度兆身耶?夫学者不知寻经,知寻经而不知寻戒,是未悟真要之根,长梦而不觉,可为痛心矣。皆当量己能奉者,资信受之。受者九百年得口授一人,不得过一人,若过一人,是为泄戒。泄戒罪及七祖,父母幽厄地狱,身履三涂五苦八难,终劫复始,转轮恶道,去仙日远,冤家债主因时亦会,各慎身焉。

太微天帝曰:敢有窃听戒者,即为诸大魔所纠,中必至之祸,万无疑矣。若奉戒弟子,独处山林可畏之地,呜天鼓十二通,心存戒神,戒神卫己三重,妖魔鬼魅不敢近,福德当随身,诸天善神各各拥护也。先是冤家债主,皆生慈心矣。

太微天帝曰:我昔始学之时,唯知请经,不知寻戒,乃历劫生死。太上愍我道心,高圣哀我不懈,见告云:子学弥勤,而不知奉《观身大戒》,当何由得仙乎?我於是稽首金阙之下三千日,太上见授要戒,奉而修之,九年之中,云舆来迎,三界十方真人,交会於玄虚矣。故道学当以戒律为先,道家之宗尊焉。法应习诵上口,古圣皆秘而尽书也。今奉之亦然,弗令文脱凡俗矣。

太上明灯颂:

未见然灯,皆当诵此文,不但受戒时也。叩齿三通,微为之,勿使他闻声,凡叩齿悉尔。

太上散十方,华灯通精诚,

诸天皆亦然,诸地悉朗朗。

我身亦光彻,五藏生华荣,

炎景照太无,遐想繁玉清。

丹精寄太无,玄阳空中向,

含形灭苦根,幽妙至真想。

垂华不现实,因缘示光象,

我身亦如之,乘化托流景。

夜光表阳丹,迢迢照灵室,

诸天普光显,诸阴即已灭。

我神亦聪明,常玩智与慧,

逍遥适道运,迁谢任天势。

举形踊空洞,夜烛焕流萃。

太微天帝曰:徒然灯而不知此诵,六天魔府不过人死命,八方诸天不遣玉童玉女、飞天真人降於子矣。十方三界不度兆仙名於东华南宫,不受子七祖父母化生之道。

太微天帝曰:道举不奉《观身大戒》,而诵经万徧,隐处山林,升仙之举,恐未可希耶。若能戒全於内,和光於外,犹庶几乎灵标之涯也。非道举难,奉戒难耳。子能全戒,余乃十方太上将保登仙也。戒全而诵宝经,佩大符,若复不仙,天下元有不死之道矣。我之戒所慨,世求其人难得耳。末世多托声名於浮华,罕见道德之真心,是以三宝沉昧,圣人潜处,岂道之不弘耶?受戒若全,十方大圣自然见於子也,是不学而仙道成矣。此不虚言,不虚言欲何为哉?正愍世间之志士耳。因缘会当有可教者乎?子其勖之,子其勤之,仙道既就,何乐如之,逍遥于太上玉京,放任于自然之域,是为欢乐太上前,万劫犹未始,此之谓矣。真非翰札所能宣也。

太极真人曰:吾昔闻於太上言,诵三宝洞经而不是大戒,仙道众妙胡缘而成耶?故口口而已,不宣於文,将独逸於三宝之苑囿矣。宿无上仙之相好者,亦终不令见也,自非七祖积庆,繁华垂条,因缘累叶,冥功弥劫,岂知愿乐《太上观身之戒》乎?能奉是者,便为太上大法师,三宝之宗焉。十方皆敬子於云汉,群仙将引子於东华,坐召天魔。魔王举兆符命於三界六天泉曲之府,太山主者地官无复有应死之录籍也,青宫仙名乃定於是耳。将当为玉京之高仙,太上之真人焉。

太极真人曰:夫道要在行合冥科,积善内足,然后始涉大道之境界耳。自弗能尔者,皆为徒劳於风尘,无益生命之修短也。道在我,不由彼,惟慈惟爱,惟忍惟辱,能行此四等,亦与道为邻矣。能勤能信,能始能终,能谏诤,能弃色酒,是为六度之法,亦与真为俦矣。能受非不自申,能让於人,能不欲,能容无理不争,能远无道藏身幽处,能不违心,能不负经戒,能不伐口戒,所谓此八能,亦善善为友矣。

太极真人曰:戒律之为道,威严神妙,恐人不能有心归奉,故当秘而不书耳。是以智慧经篇,终不能悉显於末学之士矣。口口相传。将亦何由而泄耶?当其说戒之时,十方天人叉手敬听,鬼神皆礼,於所闻岂可轻而为哉。

太极真人曰:夫古人之为道也玄寂,静神念真,自然不动,坐忘真道,已成端拱,云车立迎矣。或乘风凌空,驾龙骋虚,举身踊无,飞升太极,体於空洞而无待也。是以迹不可见,世无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此之谓乎。合符契矣。若为师友恃诡言而为固,非上古之法,末学所制耳。若必是学士愿请宝经,审观其人,意既洞悟,便对经於太上前,启告而付之,令案文而宗奉焉,乃合太上玄科大法矣。苟无弘道之才,胡以七祖证十方,而当违此哉?自可先深思省,子身能奉与否。三涂地狱、十苦八难,岂可轻耶。视之令心寒,於诸贤善慎明戒,则福自然矣。背尔之心,祸亦自然矣。苦痛切身,时刻叵过,何死弥劫乎。

太极真人曰:虽复终劫始劫,是戒不易之道。古人曰:受而身行,道成之日,边或显或否於外,世故不测其所修为矣。是上古以披衣坐忘而得道,轩辕陶鼎而龙迎,故能洞观十方,超凌三界。王乔、赤松所以乘紫烟而高翔天庭,皆其类也。不能具说具记,此岂非所谓不学而仙道成者乎。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二)(2)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3-08-11 20:25:56

    |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二)(2)
    |

    道学当念游遨留秦阆台昆仑。

    道学当念游志斋堂讲肄圣道敷释渊赜。

    道学当念游上清金阙礼见真人太上。

    道学当念游玉清七宝宫礼三元天尊。

    道学当念游玉清丹霞宫礼太上二十四高圣。

    道学当念游太上玉京七宝流霞台荫盖玉林礼太上天尊十方大圣终劫复始。

    道学当念游紫云宫礼洞真三十九高圣。

    道学当念游三十六天黄金宫礼天帝君。

    道学当念游九天黄金晖宫礼无上至真。

    道学当念游诸天宫宅与真人问道论经。

    道学当念游六天七宝官观化大魔王见我符籍以入仙品示离泉曲簿。

    道学当念游日月宫殿光明焕赫礼见日月王饮以日月华金液之浆。

    道学当念游大梵天流景宫礼四天帝王听诸天诵咏霄绝雅妙。

    道学当念游诸天七宝林反生灵香流芳

    逆风闻三千里外师子飞龙呜啸其羽。道学当念游诸天浴池安座莲华之上香

    洁自然流汨诸天池百千池皆如一处人人快乐。

    道学当念游诸天听诸天妓乐无世间之想。

    道学当念游十方外天礼大圣象元上正真人。

    道学当念游下方无极金刚天宫礼诸元老真人。

    道学当念游天地名山隐宫洞室礼圣众先得道人。

    道学当念以心为道终无邪见异念当令心虚意泰不思不虑安思空寂。

    道学当念隐秘天真名讳不出我口。

    右观身戒,从第一至三百首,太上无极之道,名高上玉清智慧上元戒品。

    元始天王曰:夫《高上洞真智慧经》,不宣世上学士,皆多传已成真,人见故难,见而难尽,是以希见於世矣。是戒尊重,不可以言宣。观历人身诸神三百关节,真灵不得妄出,魔试不能得犯。人受诵此戒,不违其禁,亦可不学而出云霞,碧舆自然迎子,白日升天,浮身空浪,放十方项生圆光,焕耀太无,率天众圣,莫敢不敬仰於子也。六天大魔王,是时即举奉戒之士东华宫,言名大梵天宫,大梵天宫言名玉京金阙,刻以上仙之品。

    元始天王曰:《大洞真经》诵咏之万遍,云驾下迎。《灵宝洞玄经》有度劫之文,其人修之而或不仙,及金丹灵液不成,何也?故由不得修奉《智慧观身戒》耳。故是戒众妙之妙,威神极尊,金华仙人九百,立侍烧香焉。是真秘之道,不传於文,当诵习而已。夫学道不受此戒,终不成仙。或造业,随於声色;或始勤末懈;或入山居家,为众魔所试败;或生异念,疑惑真经;或还从俗,无复道心;或轻慢师友,毁辱同学;或卒发狂痴,性气倒错;或贪财爱色,反薄三宝;或家道轗轲,怨对悉会;或恶梦乱想,精神愁闷。皆由无大戒以摄其心神,三毒浮尸狡诈,五府是知斯患也。魔王不削泉曲死名,三界不过仙品也。

    元始天王曰:是戒因灵仙而见,令诸天诸地名山仙人,悉奉而行焉。每至朔望八节,本命元辰,诸天斋日,同学师友入室说戒一周。先礼十方,每方一拜,诸天闻说戒日,皆各作礼焉。弟子愿欲奉戒,当资上金五两,以为五帝之信,丹锦十丈,为十方质代。夫落簪之盟,不泄戒律,以奉有戒之师,对斋三日,思念戒旨。是夕当然十灯,供养光明十方大圣,以表我心矣。若其时风雨雷霆激迅,未可得受也。当更斋戒,重自恭肃,临时亦将神开意散矣。奉戒九年,神烛自明,日月华丹,金容内发,童颜充肌,神通四达,与高仙齐德,出入无间。能奉此大律戒,则濯缨流汨之池,解拎于七宝之台,游观华池之上荫,以反生香林,金光鲜蔚,从劫到劫,永享道真。本命日正中若夜半,北向诵《太上徊玄大品章》,以洞十方太上。

    太微天帝曰:是戒名《智慧观身戒》,一名保仙灵文,一名高上洞真度命灵丹。自非有宿世功德垂庆累业,福祚所延者,终不令见此宝秘矣。东华无金简玉名,亦不使与是师相遇也。能奉之者,是子命应仙矣。有经而无戒,犹欲涉海而无舟楫,犹有口而无舌,何缘度兆身耶?夫学者不知寻经,知寻经而不知寻戒,是未悟真要之根,长梦而不觉,可为痛心矣。皆当量己能奉者,资信受之。受者九百年得口授一人,不得过一人,若过一人,是为泄戒。泄戒罪及七祖,父母幽厄地狱,身履三涂五苦八难,终劫复始,转轮恶道,去仙日远,冤家债主因时亦会,各慎身焉。

    太微天帝曰:敢有窃听戒者,即为诸大魔所纠,中必至之祸,万无疑矣。若奉戒弟子,独处山林可畏之地,呜天鼓十二通,心存戒神,戒神卫己三重,妖魔鬼魅不敢近,福德当随身,诸天善神各各拥护也。先是冤家债主,皆生慈心矣。

    太微天帝曰:我昔始学之时,唯知请经,不知寻戒,乃历劫生死。太上愍我道心,高圣哀我不懈,见告云:子学弥勤,而不知奉《观身大戒》,当何由得仙乎?我於是稽首金阙之下三千日,太上见授要戒,奉而修之,九年之中,云舆来迎,三界十方真人,交会於玄虚矣。故道学当以戒律为先,道家之宗尊焉。法应习诵上口,古圣皆秘而尽书也。今奉之亦然,弗令文脱凡俗矣。

    太上明灯颂:

    未见然灯,皆当诵此文,不但受戒时也。叩齿三通,微为之,勿使他闻声,凡叩齿悉尔。

    太上散十方,华灯通精诚,

    诸天皆亦然,诸地悉朗朗。

    我身亦光彻,五藏生华荣,

    炎景照太无,遐想繁玉清。

    丹精寄太无,玄阳空中向,

    含形灭苦根,幽妙至真想。

    垂华不现实,因缘示光象,

    我身亦如之,乘化托流景。

    夜光表阳丹,迢迢照灵室,

    诸天普光显,诸阴即已灭。

    我神亦聪明,常玩智与慧,

    逍遥适道运,迁谢任天势。

    举形踊空洞,夜烛焕流萃。

    太微天帝曰:徒然灯而不知此诵,六天魔府不过人死命,八方诸天不遣玉童玉女、飞天真人降於子矣。十方三界不度兆仙名於东华南宫,不受子七祖父母化生之道。

    太微天帝曰:道举不奉《观身大戒》,而诵经万徧,隐处山林,升仙之举,恐未可希耶。若能戒全於内,和光於外,犹庶几乎灵标之涯也。非道举难,奉戒难耳。子能全戒,余乃十方太上将保登仙也。戒全而诵宝经,佩大符,若复不仙,天下元有不死之道矣。我之戒所慨,世求其人难得耳。末世多托声名於浮华,罕见道德之真心,是以三宝沉昧,圣人潜处,岂道之不弘耶?受戒若全,十方大圣自然见於子也,是不学而仙道成矣。此不虚言,不虚言欲何为哉?正愍世间之志士耳。因缘会当有可教者乎?子其勖之,子其勤之,仙道既就,何乐如之,逍遥于太上玉京,放任于自然之域,是为欢乐太上前,万劫犹未始,此之谓矣。真非翰札所能宣也。

    太极真人曰:吾昔闻於太上言,诵三宝洞经而不是大戒,仙道众妙胡缘而成耶?故口口而已,不宣於文,将独逸於三宝之苑囿矣。宿无上仙之相好者,亦终不令见也,自非七祖积庆,繁华垂条,因缘累叶,冥功弥劫,岂知愿乐《太上观身之戒》乎?能奉是者,便为太上大法师,三宝之宗焉。十方皆敬子於云汉,群仙将引子於东华,坐召天魔。魔王举兆符命於三界六天泉曲之府,太山主者地官无复有应死之录籍也,青宫仙名乃定於是耳。将当为玉京之高仙,太上之真人焉。

    太极真人曰:夫道要在行合冥科,积善内足,然后始涉大道之境界耳。自弗能尔者,皆为徒劳於风尘,无益生命之修短也。道在我,不由彼,惟慈惟爱,惟忍惟辱,能行此四等,亦与道为邻矣。能勤能信,能始能终,能谏诤,能弃色酒,是为六度之法,亦与真为俦矣。能受非不自申,能让於人,能不欲,能容无理不争,能远无道藏身幽处,能不违心,能不负经戒,能不伐口戒,所谓此八能,亦善善为友矣。

    太极真人曰:戒律之为道,威严神妙,恐人不能有心归奉,故当秘而不书耳。是以智慧经篇,终不能悉显於末学之士矣。口口相传。将亦何由而泄耶?当其说戒之时,十方天人叉手敬听,鬼神皆礼,於所闻岂可轻而为哉。

    太极真人曰:夫古人之为道也玄寂,静神念真,自然不动,坐忘真道,已成端拱,云车立迎矣。或乘风凌空,驾龙骋虚,举身踊无,飞升太极,体於空洞而无待也。是以迹不可见,世无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此之谓乎。合符契矣。若为师友恃诡言而为固,非上古之法,末学所制耳。若必是学士愿请宝经,审观其人,意既洞悟,便对经於太上前,启告而付之,令案文而宗奉焉,乃合太上玄科大法矣。苟无弘道之才,胡以七祖证十方,而当违此哉?自可先深思省,子身能奉与否。三涂地狱、十苦八难,岂可轻耶。视之令心寒,於诸贤善慎明戒,则福自然矣。背尔之心,祸亦自然矣。苦痛切身,时刻叵过,何死弥劫乎。

    太极真人曰:虽复终劫始劫,是戒不易之道。古人曰:受而身行,道成之日,边或显或否於外,世故不测其所修为矣。是上古以披衣坐忘而得道,轩辕陶鼎而龙迎,故能洞观十方,超凌三界。王乔、赤松所以乘紫烟而高翔天庭,皆其类也。不能具说具记,此岂非所谓不学而仙道成者乎。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