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自然”:道教饮食养生思想浅论

黄信阳博客 蔡林波

2011-01-20 08:19:27

蔡林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在现代社会,道教的饮食养生文化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然而,这不单单是因为道教中积累了大量的可供今人借鉴、利用的饮食方法和技术。实际上,道教的核心饮食养生思想及原则,更张显出了其永久性的价值和魅力。从某种意义而言,更加清晰、深入地了解道教饮食养生思想内核,并把握其内在的科学精神实质,是进一步把道教饮食养生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前提之一。

在道教视阈中,“饮食”不仅仅是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学概念,更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哲学和修道实践范畴。按《太平经》有言:

万物须雨而生,是其饮食也。须得昼夜,壹暴壹阴,昼则阳气为暖,夜则阴气为润,乃得生长。居其处,是其合阴阳也。……故古者圣贤饮食气而治者,深居幽室思道,念得失之象,不敢离天法诛分之间也。居清静处,已得其意,其治立平,与天地相似哉!真人深惟思吾道言,岂知之邪?

可见,道教思想家并不是局限于人类自身的生存活动境域中来谈“饮食”,而是把它归置在一个整体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来加以审视和认识。在此意义上,“饮食”实质上应该被作为一种普遍的生态行为或运行机制来理解。就其目标而论,道教思想家们乃把人类对合理“饮食”行为规范的遵守,视为实现个体、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一体之世界的重要环节。而其具体的实践原则,即为执守阴阳和合之“道”。换言之,在饮食活动中执守阴阳和合之“道”,是所有生命个体皆须遵循的普遍“饮食”法则。是故,“天下人乃俱受天地之性,五行为藏,四时为气,亦合阴阳;以传其类,俱乐生而恶死,悉皆饮食以养其体,好善而恶恶,无有异也” 。

追根溯源,“饮食自然”可谓道教观念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命题之一。所谓“饮食自然”,并非简单地顺应自然,消极采取纯天然的饮食方式,而是指根据自身之“本然”——基于自身生命运动的本来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互动关系,而对其饮食行为及方式作出的合理化设计和选择。

关于“饮食自然”一词,较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南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此所讲“凤凰”,其饮食、歌舞皆发乎“自然”,乃指它的整个生命活动是基于自身生命本质而显现,是合乎其本来面目的存在状态。因而,在古人看来,“凤凰”的出现也即成为了天下和谐、安宁的象征隐喻。

“饮食自然”的思想在先秦道家那里,得到了更深刻地说明。老子在对“饮食”的规定上坚持强调“辅万物之自然”原则。他认为,人们确实应该“甘其食”,但应坚持“味无味”的自然原则,反对过分追求“五味”,则必然“令人口爽”。庄子更提出,“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实际上是强调人类的“饮食”活动应该合乎“自然”。

历史来看,“饮食自然”的思想在道教及其信仰者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展开。古代道人在长期的修道实践过程中,正是在“饮食自然”思想的指导下,不仅积累了极为丰富的饮食养生知识、经验,而且总结、提炼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饮食养生智慧。

一、和谐性

在古代道人看来,人类的生存活动只有在与周围环境及生命万物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自然之道,何所不知,何所不化,动错自无所私。饮食天厨,衣服精华,欲复何求,是太上之君所行也。

此所谓“饮食天厨”,即“饮食自然”思想的一种整体和谐性的表达。把人类的饮食活动与天地的运行秩序、规律联系起来,这导致了一种追求生态和谐性的饮食行为理念与精神境界的产生。是故,道书有论:

寂尔孤游,翛然独立。饮木兰之坠露,衣鸟兽之落毛。不求利于人间,绝卖名于天下,此山居之道士也。

很明显,这是一种追求生命和谐性、本然性的饮食思想的反映。事实上,在道教看来,只有在保持良好生态状况下的大自然环境中,才有着可供人类维系自身生命健康的丰富的“绿色”食物资源。《太平经》强调:

有德之人,无所不照,无所不见,上下中和,各从其宜。就其德,各不失其名,是为顺常。长生之文,莫不被荣:万物岩牙部甲而生,垂枝布叶,以当衣裳;雾露霜雪时雨,以当饮食……是德人承天统,成天形,于地以给民食,行恩布施,无不被德。

与此同时,物种的丰富多样性是维系良好生态的主要因素,也是道人为求长生而需要的食物、药物来源。古代道人把“洞天福地”视为修道长生的理想境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环境处所可以提供诸如泉水、芝草、祥禽等有利于养生的丰富自然资源。例如,道书《玄览人鸟山经图》有一段话说:

无数诸天,各有人鸟之山:有人之象,有鸟之形;峰岩峻极,不可胜言。玄台宝殿,尊神所居;林漳鸟兽,木石花香,芝草众药,不死之津,难以具陈……。太上曰:人鸟山之形质,是天、地、人之生根,元气之所因,妙化之所用。

抱朴子》载,“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者无不老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今所在有真菊,但为少耳,率多生於水侧,缑氏山与郦县最多,仙方所谓日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根茎花实异名,其说甚美,而近来服之者略无效,正由不得真菊也。夫甘谷水得菊之气味,亦何足言。而其上居民,皆以延年,况将复好药,安得无益乎?” 可见,古代道人非常提倡在大自然中寻求天然、绿色的养生资源。

当然,要获得大量天然的绿色食物,就必须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阴符经》对自然界的和谐生态运行机制,作出相当简洁而有力的宏观概括: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在此,“盗”的含义是指一方从另一方汲取或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用以维系和保持自我的生存和延续。可以看出,《阴符经》实质上从宏观上来把握了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机制。《阴符经》关于平衡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机制的基本要点在于:“三盗相宜”。

何谓“三盗相宜”?就是指在由天地、人、万物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各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量的、合理的能量输入-输出流动机制,才能使整个系统维系好一种良性的状态,从而能保证人类和生物界得以更好生存和延续。高道李筌在阐释“三盗相宜”时,明确地指出:

万物盗天而长生,人盗万物以资身。若知分合宜,亦自然之理也。

问题是,人类如果不能“知分合宜”的话,则势必给生态系统,包括人类自身带来危害。

因此,李筌特别针对人类的过度攫取行为,提出了警示:鞠养身命,必须饮食衣服,此亦天然自合之理。……然在于俭约处中则吉,若纵恣奢溢过分则凶,反害其生也。事实上,《太平经》早就提出:人们应“助天地帝王养万二千物,各乐长生;人怀仁心,不复轻贼伤万物,则天为其大悦,地为其大喜,帝王为其大乐而无忧也,其功增不积大哉?在这里,道教赋予了“长生”以普遍的生态学意义,提醒世人在追求自我的长生过程中,应该深刻意识到其它生命物种存在的价值重要性。因为,没有整体的生态系统的“长生”,也就不可能有人类自己的“长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饮食自然”:道教饮食养生思想浅论

    黄信阳博客 蔡林波

    2011-01-20 08:19:27

    |
    “饮食自然”:道教饮食养生思想浅论
    |

    蔡林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在现代社会,道教的饮食养生文化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然而,这不单单是因为道教中积累了大量的可供今人借鉴、利用的饮食方法和技术。实际上,道教的核心饮食养生思想及原则,更张显出了其永久性的价值和魅力。从某种意义而言,更加清晰、深入地了解道教饮食养生思想内核,并把握其内在的科学精神实质,是进一步把道教饮食养生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前提之一。

    在道教视阈中,“饮食”不仅仅是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学概念,更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哲学和修道实践范畴。按《太平经》有言:

    万物须雨而生,是其饮食也。须得昼夜,壹暴壹阴,昼则阳气为暖,夜则阴气为润,乃得生长。居其处,是其合阴阳也。……故古者圣贤饮食气而治者,深居幽室思道,念得失之象,不敢离天法诛分之间也。居清静处,已得其意,其治立平,与天地相似哉!真人深惟思吾道言,岂知之邪?

    可见,道教思想家并不是局限于人类自身的生存活动境域中来谈“饮食”,而是把它归置在一个整体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来加以审视和认识。在此意义上,“饮食”实质上应该被作为一种普遍的生态行为或运行机制来理解。就其目标而论,道教思想家们乃把人类对合理“饮食”行为规范的遵守,视为实现个体、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一体之世界的重要环节。而其具体的实践原则,即为执守阴阳和合之“道”。换言之,在饮食活动中执守阴阳和合之“道”,是所有生命个体皆须遵循的普遍“饮食”法则。是故,“天下人乃俱受天地之性,五行为藏,四时为气,亦合阴阳;以传其类,俱乐生而恶死,悉皆饮食以养其体,好善而恶恶,无有异也” 。

    追根溯源,“饮食自然”可谓道教观念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命题之一。所谓“饮食自然”,并非简单地顺应自然,消极采取纯天然的饮食方式,而是指根据自身之“本然”——基于自身生命运动的本来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互动关系,而对其饮食行为及方式作出的合理化设计和选择。

    关于“饮食自然”一词,较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南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此所讲“凤凰”,其饮食、歌舞皆发乎“自然”,乃指它的整个生命活动是基于自身生命本质而显现,是合乎其本来面目的存在状态。因而,在古人看来,“凤凰”的出现也即成为了天下和谐、安宁的象征隐喻。

    “饮食自然”的思想在先秦道家那里,得到了更深刻地说明。老子在对“饮食”的规定上坚持强调“辅万物之自然”原则。他认为,人们确实应该“甘其食”,但应坚持“味无味”的自然原则,反对过分追求“五味”,则必然“令人口爽”。庄子更提出,“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实际上是强调人类的“饮食”活动应该合乎“自然”。

    历史来看,“饮食自然”的思想在道教及其信仰者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展开。古代道人在长期的修道实践过程中,正是在“饮食自然”思想的指导下,不仅积累了极为丰富的饮食养生知识、经验,而且总结、提炼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饮食养生智慧。

    一、和谐性

    在古代道人看来,人类的生存活动只有在与周围环境及生命万物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自然之道,何所不知,何所不化,动错自无所私。饮食天厨,衣服精华,欲复何求,是太上之君所行也。

    此所谓“饮食天厨”,即“饮食自然”思想的一种整体和谐性的表达。把人类的饮食活动与天地的运行秩序、规律联系起来,这导致了一种追求生态和谐性的饮食行为理念与精神境界的产生。是故,道书有论:

    寂尔孤游,翛然独立。饮木兰之坠露,衣鸟兽之落毛。不求利于人间,绝卖名于天下,此山居之道士也。

    很明显,这是一种追求生命和谐性、本然性的饮食思想的反映。事实上,在道教看来,只有在保持良好生态状况下的大自然环境中,才有着可供人类维系自身生命健康的丰富的“绿色”食物资源。《太平经》强调:

    有德之人,无所不照,无所不见,上下中和,各从其宜。就其德,各不失其名,是为顺常。长生之文,莫不被荣:万物岩牙部甲而生,垂枝布叶,以当衣裳;雾露霜雪时雨,以当饮食……是德人承天统,成天形,于地以给民食,行恩布施,无不被德。

    与此同时,物种的丰富多样性是维系良好生态的主要因素,也是道人为求长生而需要的食物、药物来源。古代道人把“洞天福地”视为修道长生的理想境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环境处所可以提供诸如泉水、芝草、祥禽等有利于养生的丰富自然资源。例如,道书《玄览人鸟山经图》有一段话说:

    无数诸天,各有人鸟之山:有人之象,有鸟之形;峰岩峻极,不可胜言。玄台宝殿,尊神所居;林漳鸟兽,木石花香,芝草众药,不死之津,难以具陈……。太上曰:人鸟山之形质,是天、地、人之生根,元气之所因,妙化之所用。

    抱朴子》载,“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甘菊,菊花堕其中,历世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者无不老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今所在有真菊,但为少耳,率多生於水侧,缑氏山与郦县最多,仙方所谓日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根茎花实异名,其说甚美,而近来服之者略无效,正由不得真菊也。夫甘谷水得菊之气味,亦何足言。而其上居民,皆以延年,况将复好药,安得无益乎?” 可见,古代道人非常提倡在大自然中寻求天然、绿色的养生资源。

    当然,要获得大量天然的绿色食物,就必须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阴符经》对自然界的和谐生态运行机制,作出相当简洁而有力的宏观概括: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在此,“盗”的含义是指一方从另一方汲取或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用以维系和保持自我的生存和延续。可以看出,《阴符经》实质上从宏观上来把握了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机制。《阴符经》关于平衡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机制的基本要点在于:“三盗相宜”。

    何谓“三盗相宜”?就是指在由天地、人、万物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各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量的、合理的能量输入-输出流动机制,才能使整个系统维系好一种良性的状态,从而能保证人类和生物界得以更好生存和延续。高道李筌在阐释“三盗相宜”时,明确地指出:

    万物盗天而长生,人盗万物以资身。若知分合宜,亦自然之理也。

    问题是,人类如果不能“知分合宜”的话,则势必给生态系统,包括人类自身带来危害。

    因此,李筌特别针对人类的过度攫取行为,提出了警示:鞠养身命,必须饮食衣服,此亦天然自合之理。……然在于俭约处中则吉,若纵恣奢溢过分则凶,反害其生也。事实上,《太平经》早就提出:人们应“助天地帝王养万二千物,各乐长生;人怀仁心,不复轻贼伤万物,则天为其大悦,地为其大喜,帝王为其大乐而无忧也,其功增不积大哉?在这里,道教赋予了“长生”以普遍的生态学意义,提醒世人在追求自我的长生过程中,应该深刻意识到其它生命物种存在的价值重要性。因为,没有整体的生态系统的“长生”,也就不可能有人类自己的“长生”。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