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月祖师的传说故事(2)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1-12-02 09:04:23

康熙此念一动,早被白云观的神仙们知道了。吕洞宾对王常月说:康熙皇帝要来私访,明天巳牌时分来到(上午九至十一时)。你去接见他。直道出他是康熙皇帝,使他不能小看于你。他要叫你走,你就说得带走我们道家五行中的水火。他要答应,就教他在你手中写下水火二字。他只要这样作了,保你日后收他这么个皇帝徒弟,了你宿愿。王常月一一记下,到第二天巳牌时分果有一堂堂汉子随同二三人龙行虎步来到白云观,径真朝方丈堂走来。王常月已早知他是何人,也不理睬他,看他张口说啥。康熙转了一阵,见道士们一个个打坐,没一个人理他,他便到王常月跟前说:老道长,你好!王常月把眼一睁,看了看康熙,便谦虚的让康熙坐下,康熙也就大模大样的坐下。问道:老道长在哪座名山出家,今到白云观几时了?王常月说:在华山出家,来白云观才数月。康熙见王常美髯过腹,说话谦恭,不觉油然起敬,说:我想求老道长算一卦,不知肯赐教否?王常月说:请施主说个字,待贫道算来。康熙随便说了个什么字,王常月假装推算一阵,忽然看着康熙说:这来的人可是同行?康熙说:是。王常月说:不便直言,我写个纸条你看。王常月写下纸条递给康熙,康熙展开一看,只见上写四字“御驾私访”。康熙猛的一惊,心想,京师之中容不得这等高人,必须除出境,以免后患。遂说道:道长既视破朕躬,留京师恐多不便,道长还是回华山去吧!王常月笑道:回山何难,不过我不能空回,得带些东西走。康熙说:不管要什么我都赐予你。王常月说:世上之物我无所要,只要我们道家自己的东西。康熙问:什么是你道家的?王常月说:金、木、水、火、土五行乃我们太上老君留给世人的,圣上教我离开北京,我就把它们带出北京如何?不过我也不想全带走,只带走水火二物也就够了。康熙一听,简直要发笑,想这水火岂能带走。说道:好吧!你就带走。王常月说:请圣上在我手上写下水火二字,我就离开北京。康熙提笔便在王常月掌上写了水火二字,掷笔于案昂首阔步的去了。康熙去后,铁拐李便在葫芦里装了点水,韩湘子往花篮里放了些火,便同王常月走了。他们数人来到芦沟桥,吕洞宾说:不要走啦,再走的远,北京城就要乱啦。于是便坐下来休息。

却说北京城里第二天早上,纷纷嚷嚷,都道出了怪事。井里明明是水提不出来,就是水缸里的水也舀不出来,一舀一空瓢。用火镰取火甭说取不出,就连火塘里未熄的火也不发热,也燃不着别的柴草。皇宫里更是一团糟,康熙夜间喝水没水,要吃东西没火做,宫里黑黑古冬冬一夜连个灯光全无。康熙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便赶快派人去白云观看。派去的太监到白云观一看,见道士们啃乾馍。这太监也许是饿急了,便要了一个吃。问道:你们方丈哪里去了?道人们说:昨天被圣上赶走啦。方丈走时还说什么?道人们说:方丈走时说:“要得水火,谁撵谁请”。太监听了急忙回宫报知康熙。康熙一听也低下了头无可奈何。他知道他的威风对这些神仙是没用的,硬着头皮顽抗也抗不了许久。不说康熙在发愁,再说这群王公们,有些知道康熙撵道士这桩事的,没一个不抱怨康熙——混旦。康熙的太后、后妃、宫眷等都哭哭啼啼,闹闹嚷嚷,有的披头散发,有的污手垢面,那个狼狈像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平时的那套礼仪、尊严全不顾了,简直是乱了套。齐来找康熙,要他赶快把这些神仙们请回来。康熙在娘肚里就过的是养尊处优生活,当了皇帝更是颐指气使,开口即圣旨,人人得照办,他何曾给人下过话,可这些小小道士们却把他弄得凤凰落架了。他知道再不去求情,连他自己也活不成啦,只好打肿脸充胖子的说:为救万民,朕只得御驾亲迎他们回来。这时已有人报知有几个道士在芦沟桥坐着,康熙和文武大臣便直奔芦沟桥来。来到桥头见王常月等正要动身走去,康熙急忙上前拦住去路,承认自己过失,请王方丈回去,以后再不敢节外生枝了。铁拐李过来说,你是一朝天子,何不晓事如此!想我们出家人,一不争名,二不夺利,以慈悲为本,以方便为门,有个吃饭地方得以安心修道与愿已足,那有你帝王家这样心地狭隘。我们出家修道之人视富贵如同花间露、草上霜,真草芥不如,你竟容不得我们,真个好笑。康熙知道他和这些人是争强不得的,只好忍耐着徒步一道回了北京城。康熙受了这番教训,倒悟出来个道理来:凡事光凭高压手段是不行的,得恩威并用。光驰不张,光张不驰,都不是治国之道。

康熙在王常月手下栽了筋头,得想法挽回面子,便问王常月有什么愿心。王常月说:我想放千人大戒。康熙问:啥叫千人大戒?王常月说:就是要住满一千个道人,我来开坛演教,使这些道人受戒守规,去务修行。康熙说:这个容易,你就广招道众来京受戒,我赐给白云观三百六十顷地供养你们,到时我也来看看这道家威仪。王常月当即谢过。

这王常月存心要教这个不可一世的满州统治者拜倒在他的脚下做徒弟,一直三年老是满不了千人之数。康熙也有点等急啦,一天便问起这放戒事,咋三年啦还不见行动。王常月说:衣钵早已齐备,就是老差一人满不了千数,故而迟迟,这又有何办法?康熙说:那么我算一个行不行?王常月说:你享惯了宫中富贵,那能受得了这清贫拘束。康熙一心要想知道这千人大戒是何模样,便一定要算上一个。王常月说:既然圣上一定来此受戒,那就满了千数,明日即可开坛。但教门规矩,凡受我戒者即我之戒子,须得皈依我的门下,分予教门职务,恪守清规,严守戒律,不得妄为。圣上自度能行否?康熙一心要摸这些神仙们的底,也就满口答应了。

王常月斋戒临坛,说法演教,偌大个白云观千人齐济,却鸦雀无声。人人诚敬,个个严肃,庙内除钟鼓声、颂经声外,别无杂音。这时给康熙分派了个看守山门的门头职务。

戒坛之中有个纠察大师,这纠察大师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先夭主将,一气神君,都天纠察大灵官,三界无私猛烈将”王灵官王天君。王常月登坛说法,千个戒子跪了黑鸦鸦一大片,康熙也在其中。只见王常月戴上清冠,穿玉罗萧台袍,手捧如意,一派仙风道骨坐上宝座,启口说道:道门清静,非清静不能证道;法门广大,非守法无以得法。欲证无上大法,须得心地清静。说罢随手拿一个长条朱漆木板,约三尺长二寸宽五分厚,曰:尔众须知,此乃“清规戒尺也”。此只有四句谒语,尔众静听:清者,清以洁其道;规者,规以范其众;戒者,戒以防其过;尺者,尺以量其罪。命尔纠察大师持此戒尺,巡视戒坛内外,有心猿不守意马不拴者,以此尺责之。康熙在坛下跪着一一聆听,心想这心猿意马乃内心活动,别人怎能得知,这倒神乎其神了。一日王常月讲道毕,戒子们退下坛来各归本位。康熙回到门头房内,心想,这是为着何来?好好的皇宫不住,却来此看大门。整天磕头礼拜,清水白饭。嫔妃不得见,珍馐不得尝……。正在想他宫中快活,想得出神时,不料啪的一戒尺打在他身上,他猛一惊,看时是纠察大师打了他一戒尺。便问道大师何故打我?纠察大师说:我何尝打你,我打的是你跑回宫中去的心猿意马。康熙一听,心想:好家伙,白云观尽是神仙,我心中想的他都知道,这苦我真受不了,不如溜回宫中去吧!康熙越想越受不了,便偷偷的逃之夭夭溜跑了。

因康熙这次受过戒,所有同来受戒者都是戒兄弟。他们的《登真籙》(注)上都有康熙的名字,这一下可忙坏了各州县的官老爷。他们见到白云观出来的道士都得当千岁爷接。北京城原来那个“在京啦嘛出京官”的谚语,现在后边又续了句“白云观道士大似天”。你想,这千把道士一天又没事干,到处游山玩水,那些地方官员,每日接道士不暇,那来功夫理他的地方政事。各地因接“千岁”忙不过来的告急文书,像雪片般往北京飞。康熙接到这些文书也实在没法处理,便去找王常月想法。王常月说:以金钵换瓦钵。凡持《登真籙》来者即换给,收其《登真籙》不就得了。康熙照这办法收回了九百九十七个《登真籙》。除康熙以外,还有两个收不回来。这两个就是李来仙、徐复阳。他们两个出了白云观根本没拿出过《登真籙》,后来都成道了。王常月自然了成了道,他还著有《龙门心法》一书传世。

康熙皈依了道教,后来在施政上也有些改变,富贵寿考享尽人间快乐,为中国史上独一无二的年数多达六十一年的皇帝。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王常月祖师的传说故事(2)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1-12-02 09:04:23

    |
    王常月祖师的传说故事(2)
    |

    康熙此念一动,早被白云观的神仙们知道了。吕洞宾对王常月说:康熙皇帝要来私访,明天巳牌时分来到(上午九至十一时)。你去接见他。直道出他是康熙皇帝,使他不能小看于你。他要叫你走,你就说得带走我们道家五行中的水火。他要答应,就教他在你手中写下水火二字。他只要这样作了,保你日后收他这么个皇帝徒弟,了你宿愿。王常月一一记下,到第二天巳牌时分果有一堂堂汉子随同二三人龙行虎步来到白云观,径真朝方丈堂走来。王常月已早知他是何人,也不理睬他,看他张口说啥。康熙转了一阵,见道士们一个个打坐,没一个人理他,他便到王常月跟前说:老道长,你好!王常月把眼一睁,看了看康熙,便谦虚的让康熙坐下,康熙也就大模大样的坐下。问道:老道长在哪座名山出家,今到白云观几时了?王常月说:在华山出家,来白云观才数月。康熙见王常美髯过腹,说话谦恭,不觉油然起敬,说:我想求老道长算一卦,不知肯赐教否?王常月说:请施主说个字,待贫道算来。康熙随便说了个什么字,王常月假装推算一阵,忽然看着康熙说:这来的人可是同行?康熙说:是。王常月说:不便直言,我写个纸条你看。王常月写下纸条递给康熙,康熙展开一看,只见上写四字“御驾私访”。康熙猛的一惊,心想,京师之中容不得这等高人,必须除出境,以免后患。遂说道:道长既视破朕躬,留京师恐多不便,道长还是回华山去吧!王常月笑道:回山何难,不过我不能空回,得带些东西走。康熙说:不管要什么我都赐予你。王常月说:世上之物我无所要,只要我们道家自己的东西。康熙问:什么是你道家的?王常月说:金、木、水、火、土五行乃我们太上老君留给世人的,圣上教我离开北京,我就把它们带出北京如何?不过我也不想全带走,只带走水火二物也就够了。康熙一听,简直要发笑,想这水火岂能带走。说道:好吧!你就带走。王常月说:请圣上在我手上写下水火二字,我就离开北京。康熙提笔便在王常月掌上写了水火二字,掷笔于案昂首阔步的去了。康熙去后,铁拐李便在葫芦里装了点水,韩湘子往花篮里放了些火,便同王常月走了。他们数人来到芦沟桥,吕洞宾说:不要走啦,再走的远,北京城就要乱啦。于是便坐下来休息。

    却说北京城里第二天早上,纷纷嚷嚷,都道出了怪事。井里明明是水提不出来,就是水缸里的水也舀不出来,一舀一空瓢。用火镰取火甭说取不出,就连火塘里未熄的火也不发热,也燃不着别的柴草。皇宫里更是一团糟,康熙夜间喝水没水,要吃东西没火做,宫里黑黑古冬冬一夜连个灯光全无。康熙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便赶快派人去白云观看。派去的太监到白云观一看,见道士们啃乾馍。这太监也许是饿急了,便要了一个吃。问道:你们方丈哪里去了?道人们说:昨天被圣上赶走啦。方丈走时还说什么?道人们说:方丈走时说:“要得水火,谁撵谁请”。太监听了急忙回宫报知康熙。康熙一听也低下了头无可奈何。他知道他的威风对这些神仙是没用的,硬着头皮顽抗也抗不了许久。不说康熙在发愁,再说这群王公们,有些知道康熙撵道士这桩事的,没一个不抱怨康熙——混旦。康熙的太后、后妃、宫眷等都哭哭啼啼,闹闹嚷嚷,有的披头散发,有的污手垢面,那个狼狈像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平时的那套礼仪、尊严全不顾了,简直是乱了套。齐来找康熙,要他赶快把这些神仙们请回来。康熙在娘肚里就过的是养尊处优生活,当了皇帝更是颐指气使,开口即圣旨,人人得照办,他何曾给人下过话,可这些小小道士们却把他弄得凤凰落架了。他知道再不去求情,连他自己也活不成啦,只好打肿脸充胖子的说:为救万民,朕只得御驾亲迎他们回来。这时已有人报知有几个道士在芦沟桥坐着,康熙和文武大臣便直奔芦沟桥来。来到桥头见王常月等正要动身走去,康熙急忙上前拦住去路,承认自己过失,请王方丈回去,以后再不敢节外生枝了。铁拐李过来说,你是一朝天子,何不晓事如此!想我们出家人,一不争名,二不夺利,以慈悲为本,以方便为门,有个吃饭地方得以安心修道与愿已足,那有你帝王家这样心地狭隘。我们出家修道之人视富贵如同花间露、草上霜,真草芥不如,你竟容不得我们,真个好笑。康熙知道他和这些人是争强不得的,只好忍耐着徒步一道回了北京城。康熙受了这番教训,倒悟出来个道理来:凡事光凭高压手段是不行的,得恩威并用。光驰不张,光张不驰,都不是治国之道。

    康熙在王常月手下栽了筋头,得想法挽回面子,便问王常月有什么愿心。王常月说:我想放千人大戒。康熙问:啥叫千人大戒?王常月说:就是要住满一千个道人,我来开坛演教,使这些道人受戒守规,去务修行。康熙说:这个容易,你就广招道众来京受戒,我赐给白云观三百六十顷地供养你们,到时我也来看看这道家威仪。王常月当即谢过。

    这王常月存心要教这个不可一世的满州统治者拜倒在他的脚下做徒弟,一直三年老是满不了千人之数。康熙也有点等急啦,一天便问起这放戒事,咋三年啦还不见行动。王常月说:衣钵早已齐备,就是老差一人满不了千数,故而迟迟,这又有何办法?康熙说:那么我算一个行不行?王常月说:你享惯了宫中富贵,那能受得了这清贫拘束。康熙一心要想知道这千人大戒是何模样,便一定要算上一个。王常月说:既然圣上一定来此受戒,那就满了千数,明日即可开坛。但教门规矩,凡受我戒者即我之戒子,须得皈依我的门下,分予教门职务,恪守清规,严守戒律,不得妄为。圣上自度能行否?康熙一心要摸这些神仙们的底,也就满口答应了。

    王常月斋戒临坛,说法演教,偌大个白云观千人齐济,却鸦雀无声。人人诚敬,个个严肃,庙内除钟鼓声、颂经声外,别无杂音。这时给康熙分派了个看守山门的门头职务。

    戒坛之中有个纠察大师,这纠察大师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先夭主将,一气神君,都天纠察大灵官,三界无私猛烈将”王灵官王天君。王常月登坛说法,千个戒子跪了黑鸦鸦一大片,康熙也在其中。只见王常月戴上清冠,穿玉罗萧台袍,手捧如意,一派仙风道骨坐上宝座,启口说道:道门清静,非清静不能证道;法门广大,非守法无以得法。欲证无上大法,须得心地清静。说罢随手拿一个长条朱漆木板,约三尺长二寸宽五分厚,曰:尔众须知,此乃“清规戒尺也”。此只有四句谒语,尔众静听:清者,清以洁其道;规者,规以范其众;戒者,戒以防其过;尺者,尺以量其罪。命尔纠察大师持此戒尺,巡视戒坛内外,有心猿不守意马不拴者,以此尺责之。康熙在坛下跪着一一聆听,心想这心猿意马乃内心活动,别人怎能得知,这倒神乎其神了。一日王常月讲道毕,戒子们退下坛来各归本位。康熙回到门头房内,心想,这是为着何来?好好的皇宫不住,却来此看大门。整天磕头礼拜,清水白饭。嫔妃不得见,珍馐不得尝……。正在想他宫中快活,想得出神时,不料啪的一戒尺打在他身上,他猛一惊,看时是纠察大师打了他一戒尺。便问道大师何故打我?纠察大师说:我何尝打你,我打的是你跑回宫中去的心猿意马。康熙一听,心想:好家伙,白云观尽是神仙,我心中想的他都知道,这苦我真受不了,不如溜回宫中去吧!康熙越想越受不了,便偷偷的逃之夭夭溜跑了。

    因康熙这次受过戒,所有同来受戒者都是戒兄弟。他们的《登真籙》(注)上都有康熙的名字,这一下可忙坏了各州县的官老爷。他们见到白云观出来的道士都得当千岁爷接。北京城原来那个“在京啦嘛出京官”的谚语,现在后边又续了句“白云观道士大似天”。你想,这千把道士一天又没事干,到处游山玩水,那些地方官员,每日接道士不暇,那来功夫理他的地方政事。各地因接“千岁”忙不过来的告急文书,像雪片般往北京飞。康熙接到这些文书也实在没法处理,便去找王常月想法。王常月说:以金钵换瓦钵。凡持《登真籙》来者即换给,收其《登真籙》不就得了。康熙照这办法收回了九百九十七个《登真籙》。除康熙以外,还有两个收不回来。这两个就是李来仙、徐复阳。他们两个出了白云观根本没拿出过《登真籙》,后来都成道了。王常月自然了成了道,他还著有《龙门心法》一书传世。

    康熙皈依了道教,后来在施政上也有些改变,富贵寿考享尽人间快乐,为中国史上独一无二的年数多达六十一年的皇帝。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