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道教的兴起与扩散

海南史志网 符和积

2011-03-09 08:51:55

道教,是中国惟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渊源于中国古代宗教信仰,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以“道”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过修炼有可能长生不老、成为神仙。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奉先秦道家老聃为教祖,以《老子千字文》为主要经典,道教渐臻形成。唐宋时期,因唐高宗、宋徽宗诸帝的扶助提倡,道教大盛。道教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影响深刻且广泛,至今一般民众传统风俗的祠奉灶神,以及民间流传的占、星、斋、戒等仪式,均带有道教性质。道教在海南岛的历史情况如何?对海南社会影响如何?迄今尚未有此专论。笔者从史志资料中,试图勾划出海南道教兴起、发展的历史过程,以抛砖引玉,求教于行家。

一、唐代海南道教的出现与宋、元时期的勃兴

道教在海南最早见之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时期。唐代尊崇道教,唐太宗册封老子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玄宗则将老、列、庄三子之书,改名为道教真经:《老子》改为《道德经》,《列子》改为《清虚经》,《庄子》改为《南华经》。玄宗还亲受道教法 ,具有道士身份,以此开后来唐历代帝王受 的规矩。故唐代宫廷内外,朝野名流,崇道之隆,前无其盛。

据清光绪《昌化县志寺观》载:“景昌观,《九域志》唐乾封中(667年)置(通志)”。初唐高宗时的昌化县景昌观,是见之于方志的海南最早的道观;又据明正德《琼台志庙》载:中唐时,代宗(762—779年)梦见一上帝者,授于八宝,以镇兵乱。代宗因此改元应宝,“以是知天亦分宝以镇世也”。此宝乃海南昌化县西北二十里山秀峙海上的石峰,石峰宛若巨人,冠帽西南而坐。这是道教在唐代涉及海南的又一史载。说明开唐后,道教已在海南出现,有了道教场所和活动。

宋代承袭唐代之例,皇帝亲自提倡道教,以真宗与徽宗为最,使之持续兴盛。时海南虽地处南荒,但道教亦随之勃兴。北宋真宗(998—1022年)在全国大修道教宫观,海南奉诏在琼州、万安州等建有天庆观,这是海南最早的一批官立道观,促使海南道教的迅速兴起。时琼州天庆观中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等三尊大型三清石雕像至今尚存。至徽宗(1101—1125年)时,自称教主道君,被尊为道君太上皇帝,下《神霄玉清万寿宫诏》,传谕从京师至全国各州府建立神霄玉清万寿宫。琼州城(今府城)因此亦设万寿宫,以徽宗瘦金体书刻碑,于宣和元年(1119年)立于府城北郊万寿宫中,推动了海南道教的发展。于是,海南州(军)、县多设观造庙者。见之于上述志书者,琼州就建有万寿宫和社稷坛、风云雷雨坛、城隍庙、灵山祠、南宫庙、雷庙、琼崖神岭庙、五娘庙、箩氏庙等具有道教性质的 庙多所,其中有官府修建,亦有乡人捐建。各州县道观有:琼山县天庆观,临高县永兴观、玄庙观,儋州玄娜观,万州天庆观、佑圣堂,崖州玉皇庙、真武堂等。元代在宋代基础上,海南道观祠庙又有新添设立。如琼州新建有黑神庙、峻灵行祠、雷庙、东岳庙、晏公庙、水仙庙、陈村庙、黎母庙、天妃庙,文昌县建有真武堂、文昌宫,昌化县建有玄妙观,崖州建有玄妙观,临高县建有宝林堂、崇德堂,澄迈县建有三圣堂等。宋元时期海南大批道教宫观庙堂的出现,反映了道教在海南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且有固定经费来源的播道场所。据明正德《琼台志寺观》载:琼州“玄妙观,在城北一里,宋建,为天庆观,元改今名,乃郡祝厘之地。天历二年(1329年)立海南营缮提点所,秩正四品,隶隆祥总营府,有正一道士百余员”;明万历《琼州府志寺观》载:“有田一十八丁”。又据明正德《琼台志寺观》载:万州“玄妙观,在城东,宋建,为天庆观。正一道士五十余名”。宋元时期海南道教宫观定品秩级别,最高为四品待遇,属官府管辖,且规模有几十以至上百名道士,有固定田丁经费来源,说明了海南与全国各地一样,道教社会地位之尊隆,发展势头之兴旺,成为当时封建统治上层的重要精神支柱。

宋元时期,特别是宋代,海南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道士。见之于明正德《琼台志仙释》和清道光《琼州府志仙释》者有刘遁、白云片鹤、僧和靖、白玉蟾、林道玖、僧佛功等人。另据白玉蟾所作《翠虚陈真人得法记》载:白玉蟾师传道师、南宋道教金丹派南宗第四世祖陈楠(1110—1213年) ,“家世为琼州人”,幼年师事金丹派南宗第三世祖薛世光,得太乙火符之秘,丹道既成,复归故里。嘉定戊辰(1208年) ,陈楠游黎母山,遇一道人,得《都天大雷法》。陈楠把内炼金丹与外用符 合而为一,其丹法在道教金丹派南宗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有《翠虚篇》、《紫庭经》等传世。随着海南道教的兴起,一些莽山野岭、傍海山涯也有了道教活动的踪迹,出现了一批海南道教名山胜境。昌化大岭,俗名神山,又名峻灵王山。在今昌江县西近海处,海拔419米。遍山秀岩叠起,峻峭壁立,树奇花异,云缭雾绕,清雅古朴。因临峰顶巨岩石峰为唐代宗梦得镇国平叛之八宝而负山神盛名。后汉时,此峰被封为“镇海广德王”,以镇海除妖。五代时,乡人建山神峻灵王庙祀之。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应部使者承议郎彭次云之请,诏封山神为峻灵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 ,苏轼遭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曾前往祭拜。元符三年(1100年)诏还北归时,再次前往,并题刻《峻灵王庙记》,感念山神峻灵王的庇护,“自念谪居海南三载,饮咸含腥,凌暴雨飓雾,而得生还者,山川之神实相之,谨再拜稽首,西向而辞焉,且书其事碑而铭之”。苏轼在碑记中称“方壶蓬莱此别宫,峻灵独立秀且雄;为帝守宝甚严恭,庇阴嘉谷岁屡丰”,将此地喻为道教蓬莱仙境别宫。自此,由于峻灵王山神石峰及峻灵王庙盛名,昌化大岭成为海南历代道教胜地,昌化县及周边地区以至跨海内陆渔、农民众笃信道教者,多往其烧香供奉,求神祈佑,长盛不衰。黎母山,海南五指山脉的古称。南宋道教南宗四祖陈楠、五祖白玉蟾均修炼得道于此。北宋时期,正统道教南宗开始崛起。正统道教嫡派丹道中心人物,是后世道教所称的南宗丹道祖师张紫阳,著有《悟真篇》,成为正统道家千古丹经的名著。历经北、南两宋时期,单传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故有南宗金丹派有“五祖”之说。四祖陈楠师事三祖薛道光,得传内丹修炼法,后入黎母山遇神人,受《景霄大雷琅书》而得雷法秘诀。白玉蟾事从陈楠受其道要后,遵其师命,至黎母山“遇神人授上清法洞玄雷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道教南宗“五祖”中,有四、五两祖均在黎母山得神霄雷法,可见黎母山深居高道真人,是神霄雷法的传播地,也是南宋时期国内知名的道教名山。松林岭,又名儋耳山,乃儋州北境主山。海拔 193米。顶峰圆耸入云,青松掩映,山上琪花瑶草,馥郁蓊茸;山下分八脚伏地,宛如八足撑巅。山顶有一石室,巨石凿成,高达3米,名“博望台”,可容人站立,傲倪西天;室内有石刻神像一具,乡人称“白衣公祠“。祠左侧小山有一残碑(碑文模糊不清) ,北有岩石洞。据旧县志山川载:“仙人白玉蟾与高僧和靖皆曾修炼于此。乡人刻有神像奉祀,名‘白衣公’,祷叩殊验。”。北宋大文豪苏轼贬儋时,从临高入儋路过此山,诗云:“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自古文人骚客为之题咏不少,属海南名山。南宋名道白玉蟾、僧和靖在此修炼,使之成为道教名山。文笔峰,在定安县境。山非高险,地质结构却显奇特,山体属水成岩构成。方圆百里之内,此峰一柱擎天,遥指东、西、南、北,有乌盖岭、龙门岭、金鸡岭、旧州岭,皆火成岩。山下周遭亦火成岩,惟独此峰水在火上,所以山上岩石呈灰黑色,而山下岩石显赫红色。相传当年白玉蟾真人以此感悟水火相济的炼丹道理,所以此山虽不高,却有异常灵性。白真人因此灵性而感悟,也为此灵性而归隐于此。峰顶有一块状若腾空的巨石,系巨石平台,传说是白真人的“礼斗台”。白玉蟾在台上瞻星拜斗,挥动五雷,扶正祛邪。巨石面临陡峭悬崖处,称之“升天崖”,一侧有两只巨大脚印,相传是白玉蟾登踏以飞升成仙的印痕。白玉蟾何处归终,至今仍是道学界一大历史悬案。但白玉蟾的老师、道教南宗四祖陈楠功成身退,归终故里。白玉蟾有浓郁乡恋情结,在坚毅求道的途中曾写下许多情恋故里的诗篇,如在《华阳吟》写道:“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乘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白玉蝉修道成真后,步师后尘,重归纯朴清静的故里,是一个合理的说法。且明正德《琼台志仙释》有载:“玉蟾吾乡人,少闻诸父兄云,元末父老犭酋及见其还乡者,道其事甚详。”大小洞天,在崖州古城十里南山依山傍海处。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九九重阳日,崖州郡守周康阝发现,淳佑七年(1247年)崖州崇道郡守毛奎精心经营而成闻名于世的道教胜境。其主体皆石,有石室、剑岩、仙梯、石洞、钓台、石船等,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居于半山腰三面壁立处有“石室”,室壁镌有“海山奇观”四大字,下有毛奎《大小洞天记》,今人有以为石室(海山奇观岩洞)系大洞天者(见《海南日报》2004年6月1日7版)。石室前濒海处有一石洞,传为神仙居宅,入口处有三个斗方大字“小洞天”。“小洞天”石洞后有一石舟,石船西侧湾头垒石上有两块如屏峭石,上有两个清晰的特大脚印,掌指留备。据清光绪《崖州志宦绩志》载:郡守毛奎任满离去,走到南山便“不知所终”。民间传说是毛公得道升仙,石屏上的脚印是毛公游临洞天时的足迹。传说归传说,但毛奎笃信老庄、崇尚自然和神仙道教,在其游小洞天诗及叙记中就流露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恍若身在五云而到三岛之上也”。三岛者,仙境也,即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道教的理想境地。居此得道成仙可外生死、极虚静,超脱自在,不为物累,过仙人生活。“大小洞天”依偎南山岭,传说是个怀灵抱异之地,毛奎诗云:“云似苍梧常突起,山疑蓬岛忽飞来;中藏蛟蜃虚无市,时露神仙缥缈台。”毛公是否得道升仙,无关紧要,但说明古代士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总是蕴含着对山水之美的情趣追求,虚无的神仙世界美妙生活,其实是在现实的人间丘壑之美中得到满足的。郭沫若1962年春游“小洞天”时曾咏道:“我言洞天小,康阝奎亦小仙”。点明了“小洞天”胜地的道教色彩。宋代道教经典《云笈七签》云:世上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皆在名山洞府,为神仙所居,还有七十二福地,合称“洞天福地”。洞天福地乃道教圣地,修炼得道的最佳处所。崖州南山大小洞天系宋代发现,并负盛名,是否在宋代道教经典大小洞天之列,且当别论。但南山“大小洞天”却因此成为宋以降海南又一道教胜地。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海南道教的兴起与扩散

    海南史志网 符和积

    2011-03-09 08:51:55

    |
    海南道教的兴起与扩散
    |

    道教,是中国惟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渊源于中国古代宗教信仰,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以“道”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过修炼有可能长生不老、成为神仙。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奉先秦道家老聃为教祖,以《老子千字文》为主要经典,道教渐臻形成。唐宋时期,因唐高宗、宋徽宗诸帝的扶助提倡,道教大盛。道教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影响深刻且广泛,至今一般民众传统风俗的祠奉灶神,以及民间流传的占、星、斋、戒等仪式,均带有道教性质。道教在海南岛的历史情况如何?对海南社会影响如何?迄今尚未有此专论。笔者从史志资料中,试图勾划出海南道教兴起、发展的历史过程,以抛砖引玉,求教于行家。

    一、唐代海南道教的出现与宋、元时期的勃兴

    道教在海南最早见之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时期。唐代尊崇道教,唐太宗册封老子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玄宗则将老、列、庄三子之书,改名为道教真经:《老子》改为《道德经》,《列子》改为《清虚经》,《庄子》改为《南华经》。玄宗还亲受道教法 ,具有道士身份,以此开后来唐历代帝王受 的规矩。故唐代宫廷内外,朝野名流,崇道之隆,前无其盛。

    据清光绪《昌化县志寺观》载:“景昌观,《九域志》唐乾封中(667年)置(通志)”。初唐高宗时的昌化县景昌观,是见之于方志的海南最早的道观;又据明正德《琼台志庙》载:中唐时,代宗(762—779年)梦见一上帝者,授于八宝,以镇兵乱。代宗因此改元应宝,“以是知天亦分宝以镇世也”。此宝乃海南昌化县西北二十里山秀峙海上的石峰,石峰宛若巨人,冠帽西南而坐。这是道教在唐代涉及海南的又一史载。说明开唐后,道教已在海南出现,有了道教场所和活动。

    宋代承袭唐代之例,皇帝亲自提倡道教,以真宗与徽宗为最,使之持续兴盛。时海南虽地处南荒,但道教亦随之勃兴。北宋真宗(998—1022年)在全国大修道教宫观,海南奉诏在琼州、万安州等建有天庆观,这是海南最早的一批官立道观,促使海南道教的迅速兴起。时琼州天庆观中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等三尊大型三清石雕像至今尚存。至徽宗(1101—1125年)时,自称教主道君,被尊为道君太上皇帝,下《神霄玉清万寿宫诏》,传谕从京师至全国各州府建立神霄玉清万寿宫。琼州城(今府城)因此亦设万寿宫,以徽宗瘦金体书刻碑,于宣和元年(1119年)立于府城北郊万寿宫中,推动了海南道教的发展。于是,海南州(军)、县多设观造庙者。见之于上述志书者,琼州就建有万寿宫和社稷坛、风云雷雨坛、城隍庙、灵山祠、南宫庙、雷庙、琼崖神岭庙、五娘庙、箩氏庙等具有道教性质的 庙多所,其中有官府修建,亦有乡人捐建。各州县道观有:琼山县天庆观,临高县永兴观、玄庙观,儋州玄娜观,万州天庆观、佑圣堂,崖州玉皇庙、真武堂等。元代在宋代基础上,海南道观祠庙又有新添设立。如琼州新建有黑神庙、峻灵行祠、雷庙、东岳庙、晏公庙、水仙庙、陈村庙、黎母庙、天妃庙,文昌县建有真武堂、文昌宫,昌化县建有玄妙观,崖州建有玄妙观,临高县建有宝林堂、崇德堂,澄迈县建有三圣堂等。宋元时期海南大批道教宫观庙堂的出现,反映了道教在海南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且有固定经费来源的播道场所。据明正德《琼台志寺观》载:琼州“玄妙观,在城北一里,宋建,为天庆观,元改今名,乃郡祝厘之地。天历二年(1329年)立海南营缮提点所,秩正四品,隶隆祥总营府,有正一道士百余员”;明万历《琼州府志寺观》载:“有田一十八丁”。又据明正德《琼台志寺观》载:万州“玄妙观,在城东,宋建,为天庆观。正一道士五十余名”。宋元时期海南道教宫观定品秩级别,最高为四品待遇,属官府管辖,且规模有几十以至上百名道士,有固定田丁经费来源,说明了海南与全国各地一样,道教社会地位之尊隆,发展势头之兴旺,成为当时封建统治上层的重要精神支柱。

    宋元时期,特别是宋代,海南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道士。见之于明正德《琼台志仙释》和清道光《琼州府志仙释》者有刘遁、白云片鹤、僧和靖、白玉蟾、林道玖、僧佛功等人。另据白玉蟾所作《翠虚陈真人得法记》载:白玉蟾师传道师、南宋道教金丹派南宗第四世祖陈楠(1110—1213年) ,“家世为琼州人”,幼年师事金丹派南宗第三世祖薛世光,得太乙火符之秘,丹道既成,复归故里。嘉定戊辰(1208年) ,陈楠游黎母山,遇一道人,得《都天大雷法》。陈楠把内炼金丹与外用符 合而为一,其丹法在道教金丹派南宗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有《翠虚篇》、《紫庭经》等传世。随着海南道教的兴起,一些莽山野岭、傍海山涯也有了道教活动的踪迹,出现了一批海南道教名山胜境。昌化大岭,俗名神山,又名峻灵王山。在今昌江县西近海处,海拔419米。遍山秀岩叠起,峻峭壁立,树奇花异,云缭雾绕,清雅古朴。因临峰顶巨岩石峰为唐代宗梦得镇国平叛之八宝而负山神盛名。后汉时,此峰被封为“镇海广德王”,以镇海除妖。五代时,乡人建山神峻灵王庙祀之。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应部使者承议郎彭次云之请,诏封山神为峻灵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 ,苏轼遭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曾前往祭拜。元符三年(1100年)诏还北归时,再次前往,并题刻《峻灵王庙记》,感念山神峻灵王的庇护,“自念谪居海南三载,饮咸含腥,凌暴雨飓雾,而得生还者,山川之神实相之,谨再拜稽首,西向而辞焉,且书其事碑而铭之”。苏轼在碑记中称“方壶蓬莱此别宫,峻灵独立秀且雄;为帝守宝甚严恭,庇阴嘉谷岁屡丰”,将此地喻为道教蓬莱仙境别宫。自此,由于峻灵王山神石峰及峻灵王庙盛名,昌化大岭成为海南历代道教胜地,昌化县及周边地区以至跨海内陆渔、农民众笃信道教者,多往其烧香供奉,求神祈佑,长盛不衰。黎母山,海南五指山脉的古称。南宋道教南宗四祖陈楠、五祖白玉蟾均修炼得道于此。北宋时期,正统道教南宗开始崛起。正统道教嫡派丹道中心人物,是后世道教所称的南宗丹道祖师张紫阳,著有《悟真篇》,成为正统道家千古丹经的名著。历经北、南两宋时期,单传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故有南宗金丹派有“五祖”之说。四祖陈楠师事三祖薛道光,得传内丹修炼法,后入黎母山遇神人,受《景霄大雷琅书》而得雷法秘诀。白玉蟾事从陈楠受其道要后,遵其师命,至黎母山“遇神人授上清法洞玄雷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道教南宗“五祖”中,有四、五两祖均在黎母山得神霄雷法,可见黎母山深居高道真人,是神霄雷法的传播地,也是南宋时期国内知名的道教名山。松林岭,又名儋耳山,乃儋州北境主山。海拔 193米。顶峰圆耸入云,青松掩映,山上琪花瑶草,馥郁蓊茸;山下分八脚伏地,宛如八足撑巅。山顶有一石室,巨石凿成,高达3米,名“博望台”,可容人站立,傲倪西天;室内有石刻神像一具,乡人称“白衣公祠“。祠左侧小山有一残碑(碑文模糊不清) ,北有岩石洞。据旧县志山川载:“仙人白玉蟾与高僧和靖皆曾修炼于此。乡人刻有神像奉祀,名‘白衣公’,祷叩殊验。”。北宋大文豪苏轼贬儋时,从临高入儋路过此山,诗云:“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自古文人骚客为之题咏不少,属海南名山。南宋名道白玉蟾、僧和靖在此修炼,使之成为道教名山。文笔峰,在定安县境。山非高险,地质结构却显奇特,山体属水成岩构成。方圆百里之内,此峰一柱擎天,遥指东、西、南、北,有乌盖岭、龙门岭、金鸡岭、旧州岭,皆火成岩。山下周遭亦火成岩,惟独此峰水在火上,所以山上岩石呈灰黑色,而山下岩石显赫红色。相传当年白玉蟾真人以此感悟水火相济的炼丹道理,所以此山虽不高,却有异常灵性。白真人因此灵性而感悟,也为此灵性而归隐于此。峰顶有一块状若腾空的巨石,系巨石平台,传说是白真人的“礼斗台”。白玉蟾在台上瞻星拜斗,挥动五雷,扶正祛邪。巨石面临陡峭悬崖处,称之“升天崖”,一侧有两只巨大脚印,相传是白玉蟾登踏以飞升成仙的印痕。白玉蟾何处归终,至今仍是道学界一大历史悬案。但白玉蟾的老师、道教南宗四祖陈楠功成身退,归终故里。白玉蟾有浓郁乡恋情结,在坚毅求道的途中曾写下许多情恋故里的诗篇,如在《华阳吟》写道:“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乘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白玉蝉修道成真后,步师后尘,重归纯朴清静的故里,是一个合理的说法。且明正德《琼台志仙释》有载:“玉蟾吾乡人,少闻诸父兄云,元末父老犭酋及见其还乡者,道其事甚详。”大小洞天,在崖州古城十里南山依山傍海处。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九九重阳日,崖州郡守周康阝发现,淳佑七年(1247年)崖州崇道郡守毛奎精心经营而成闻名于世的道教胜境。其主体皆石,有石室、剑岩、仙梯、石洞、钓台、石船等,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居于半山腰三面壁立处有“石室”,室壁镌有“海山奇观”四大字,下有毛奎《大小洞天记》,今人有以为石室(海山奇观岩洞)系大洞天者(见《海南日报》2004年6月1日7版)。石室前濒海处有一石洞,传为神仙居宅,入口处有三个斗方大字“小洞天”。“小洞天”石洞后有一石舟,石船西侧湾头垒石上有两块如屏峭石,上有两个清晰的特大脚印,掌指留备。据清光绪《崖州志宦绩志》载:郡守毛奎任满离去,走到南山便“不知所终”。民间传说是毛公得道升仙,石屏上的脚印是毛公游临洞天时的足迹。传说归传说,但毛奎笃信老庄、崇尚自然和神仙道教,在其游小洞天诗及叙记中就流露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恍若身在五云而到三岛之上也”。三岛者,仙境也,即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道教的理想境地。居此得道成仙可外生死、极虚静,超脱自在,不为物累,过仙人生活。“大小洞天”依偎南山岭,传说是个怀灵抱异之地,毛奎诗云:“云似苍梧常突起,山疑蓬岛忽飞来;中藏蛟蜃虚无市,时露神仙缥缈台。”毛公是否得道升仙,无关紧要,但说明古代士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总是蕴含着对山水之美的情趣追求,虚无的神仙世界美妙生活,其实是在现实的人间丘壑之美中得到满足的。郭沫若1962年春游“小洞天”时曾咏道:“我言洞天小,康阝奎亦小仙”。点明了“小洞天”胜地的道教色彩。宋代道教经典《云笈七签》云:世上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皆在名山洞府,为神仙所居,还有七十二福地,合称“洞天福地”。洞天福地乃道教圣地,修炼得道的最佳处所。崖州南山大小洞天系宋代发现,并负盛名,是否在宋代道教经典大小洞天之列,且当别论。但南山“大小洞天”却因此成为宋以降海南又一道教胜地。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