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符的文学意蕴与思想

道教之音整理 蒋振华

2012-12-27 11:35:31

符原本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通常用竹板或金属制成,上面刻着文字,剖分为两半,一半留在朝廷,一半由将帅持有。它是权力的象征,具有绝对服从的意义。是故《老子》第七十九章云: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种契,具有“法律的效应,是必须遵守执行的。因此,符,又称符契,或符节。汉代盛行天人感应说,进一步弘扬了古代的君权神授思想,帝王国君的行为举止,都是上天意志的体现,纤纬之说风行,认为天会赐祥瑞予人君,以为受命的凭证,这种凭证,叫做符命,《汉书·燕剌王旦传》云:王莽时,皆废汉藩王为家人,(刘)“嘉独以献符命封扶美侯,赐姓王氏。”⑴人臣僚属对天赐祥瑞征兆予以载录,并撰文对应瑞者——最高帝王进行歌功颂德,于是作为文体的“符命”也就产生了,故《汉书·扬雄传》有京师语云:爱清静,作符“命”⑵,后来萧统编《文选》,特立“符命”一体,置于卷四十八。另外,符又叫“符传”,《后汉书·窦固传》云:明年,复出玉门击西域,诏耿秉及骑都尉刘张皆“去符传以属国。”⑶

符所具有的这些内容和形式特点,在汉代就被巫师、方士和道士借用到鬼神世界,从而创造了道符,又叫神符或天符。他们模拟现实社会符信的绝对权威,认为神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有资格颁布灵符,施之于鬼神社会,可以召劾鬼神,镇压精怪,正象人间帝王调遣将帅,统领万民一样。如果说在人世间符体现了最高统治者的绝对权力的话,那么,在鬼神世界,佩带道符的法师则具有崇高不可抗拒的法力。《后汉书·方术传》中所载费长房得符弃符一事就是这种权力意义的最好说明。据传云:“长房辞归,翁……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汝南岁岁常有魅,伪作太守章服,诣府门椎鼓者,郡中患之。时魅适来,而逢长房谒府君,惶惧不得退,便前解衣冠,叩头乞活。长房呵之云:‘便于中庭正汝故形!'即成老鳖,大如车轮,颈长一丈。长房复令就太守服罪,付乞一札,以敕葛陂君。魅叩头流涕,持札植于陂边,以颈绕之而死。……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⑷

道教正式产生以后,道符越来越被道士所重视,以至成为他们的三大秘术之首。表现在对符的概念、来源和体式的认识加深;结构渐趋复杂;创作要求愈趋严格;写作技巧也愈益讲究,越来越具有文学意蕴,并包含着一些文学思想。

葛洪把道符界定为一种天文,并阐述了符的来源。他说:抱朴子曰:郑君言符出于老君,皆天文“‘也。老君能通于神明,符皆神明所授。今人用之少验者,由于出来历久,传写之多误故也。'”⑸所谓天文,就是自然现象诸如日升月落,斗转星移,风云雷电……符就是根据这些自然现象、天文地理创造的一种“文体”,这无疑是道教取法老子“道法自然”的表现。为了使这种“文体”具有神秘性、权威性,葛洪就把它依附于道教所尊崇的始祖——老子身上,因此,道符所具有的不可抗拒力也就被道士们接受了。后来刘勰在阐述文学的起源时说文源于道,就是文源于自然的意思;源于道,就是源于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就是指天地之文,动植物之文,等等,人们创造的各种“文”,都是以天地之文、动植物之文为源泉的。不但如此,刘勰又进一步推论说,以此而来的人为之文则为经,为文之人则为圣,从而使这种来自“天文”的“文”具有了巨大的权威,所以他主张征圣、宗经。对此,青木正儿指出,刘勰把六经看成是所有文学的根源&。如同葛洪把老子摆在神圣威严的神坛上一样,刘勰也把儒家经典、儒家圣人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我们说,刘勰的这种文学观无疑是受葛洪的这种“天文”观影响,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刘勰有意抬高儒教以与道教抗衡的排道思想,反映了当时儒道斗争的一个侧面⑺。

在对符的体式的认识上,道符除了借用如前所述的现实社会中朝廷作为信物的符契、符节、符命、符传等文体外,还使用“策”作为对“符”的称呼,这在古灵宝派的经典如《灵宝五符》中经常出现。如《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下云:“三天太上伏蛟龙虎豹山精文,名之曰‘八威策'”。《灵宝五符》是一组有系统的神符的汇集,现保存在《太上灵宝五符序》的下卷之中(9)。据东汉袁康《越绝书》所载,汉末已有《灵宝五符》的流行,后来道教出现的系统的符书就是在《灵宝五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抱朴子内篇·登涉》亦云:“执八威之节,佩老子玉策,则山神可使,岂敢为害乎?”庾信在他的《步虚词》中,也用策来称呼符,如第二首有云:“龙泥印玉策,天火炼真文。”这种符策,其实就等同于现实社会中皇帝的诏策,《文心雕龙·诏策》云:“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默黼扆,而响盈四表,其唯诏策乎?”这种文体愈到后来愈具文采,所谓“符采炳耀”“、体宪风流”,道教借用这种诏策来称呼道符,除了说明它具有权力的象征意义外,也为道符的制作在形式上提出了更高的更具观赏价值的要求,因此,后来“云篆”的出现就是这种要求的体现。

就符的构成来看,早期的道符是由单个的文字构成的,到了太平道兴起的时候,开始把多个文字拼合而成,这在《太平经》里被称为复文。据《太平经复文·序》云:“(复文)凡四部,九十五章,二千一百二“十八字,皆太平本文。其三百六十章是干君从本文演出,并行于世,以复相辅成教而传授焉。”(10)符字慢慢增多,也就为符的种类、形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到魏晋之际《三皇经文》的出现,符的创作则更趋复杂化,由字的篆体和多字重叠而成,同时认为,符系宇宙天空中的云气自然结成,故称“云书”或“云篆”,因此,在画符的时候,多仿篆体及虫书鸟迹的古文,笔画故作曲折盘纡如云气缭绕之状。又约成书于西晋末至刘宋初的《太上洞渊神咒经》亦云:天书玄妙,“皆是九气精像,百神名讳,变状形兆,文势曲折,隐韵内名,威神功惠之所建立。”(11)由此看来,符完全是一种由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神秘莫测的精神产品。就内容来讲,它宣传的是道教世界的旨义、思想,比如《太平经复文·序》中所说的“太平本文”,即太平主旨。这种旨义、思想常人是不能解识的,因为“此文非世上文也,乃三天八会之大章也,一字有三十三字”(12),所以陆修静在《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卷上指出:“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识之。若解读符字者,可以录召万灵,役使百鬼,无所不通也。”(13)葛洪也说:“昔吴世有介象者,能读符文,知误之与否,有人试取治百病杂符及诸厌劾符,去其签题以示象,皆一一据名之。其有误者,便为人定之。自是以来,莫有能知者。”(14)又《太上灵宝五符序》云:五符下流通泗之沫耳,其天辞虚籥,非凡贤所闻”,又云:真经言所不解者,盖上天之气,归此一身耳。”(15)由此看来,只有像介象这种道教专业人士才能解识。这些深奥的内容,又借助那种回环曲折、风诡云谲、朦胧隐约的外观形式来承负,从而给符蒙上一层神秘奇诡的审美观照,以显示神灵仙真的无比威力,这样,道符所包蕴的奇特的文学效果也就跃然“纸”上。道符的这种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表现出来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效果,我们认为是接受《庄子》诡谲文风的影响造成的,道教把《老子》、庄子》作为原典,也有出自对其形式、风格的审美要求。

魏晋以后,道教对符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将符的形成与精气说结合起来,最具代表性的是南朝梁朝孟安排的《道教义枢》(16),“神符者,明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气行乎其中。万物既有,亦以精气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气也”(卷二)。这种符由精气结合而成的观点,是在云气说的基础上的一个发展,更为道符的魔力添上了一层神化色彩。因为云气只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有形的,看得见的;精气既包含了作为物质之构成因素的客观属性,具体对人来说,是指人的血气、底气、功力等,又带有主观神秘色彩,含有“灵气”的意思,这两者的结合就更具有超现实的力量,所以,道士们认为,在构造这种“神符”时,必须“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真教,召会群灵,御制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17)“以道之精气”“会物之精气”,这就明白地提出了符的创作必须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对此,道法会元》说得更为精《辟: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符,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18)(卷一)我们常说文学创作如杜诗能惊天地、泣鬼神,就是这种主客体的高度融合和统一所造成的感染力,“神符”在这一点上与文学创作是一致的,或者说,这就是神符所包含的文学思想。

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后,在具体的符的写作或书画时,道教又主张运笔之前要意念专注,保持存思,收视反听,储气充足,笔端饱醮精气;运气之时要一气呵成,信笔扫去,毫无滞碍,故《三洞神符记》云:“收视反听,摄念存诚,心若太虚,内外贞白,元始即我,我即元始,意到运笔,一气成符。若符中点画,微有不同,不必拘泥,贵乎信笔而成,心中得意妙处。”(19)这里谈到了符的构思问题,与文学创作中的构思问题完全一致。它强调构思时不受外界干扰,无视无听,凝思寂想,虚心静气,达到庄子所说的“心斋”之境,完全体现了道家虚静的主体艺术精神。陆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同样是受道家这种艺术精神的影响,他说构思之前: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20)《文心雕龙·神思》亦云:“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有感于物就能引起创作欲望,作符也是如此,当把“我之精气”与“物之精气”会合时,或者说“物之精气”碰到“我之精气”时,符的创作欲望就被呼唤出来了。创作的欲望一旦掀起,灵感的火花一旦爆发,就赶快抓住这个机会运笔疾书,一气呵成,稍有松懈,瞬息逝去,符的灵验与否,就在这刹那之间。

符的这种创作原则或者说艺术技巧,与书法绘“画也是相通的。魏晋南北朝书画艺术的繁荣,固然与那个文艺繁荣的大背景有关,但也与道教艺术的兴盛相联。王羲之的书法理论,顾恺之的绘画理论,都与道教的画符或书符原则有一致之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有云:“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21)他在《书论》中又云:“大抵书须存思,……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22)这与“符”的意在笔先,符在笔后,何其乃尔,而其源头则在“梓庆削木为鐻”(23)之中,又直接影响了苏轼的“胸有成竹”论。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符的文学意蕴与思想

    道教之音整理 蒋振华

    2012-12-27 11:35:31

    |
    道符的文学意蕴与思想
    |

    符原本是古代朝廷调动军队或发布命令的信物,通常用竹板或金属制成,上面刻着文字,剖分为两半,一半留在朝廷,一半由将帅持有。它是权力的象征,具有绝对服从的意义。是故《老子》第七十九章云: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种契,具有“法律的效应,是必须遵守执行的。因此,符,又称符契,或符节。汉代盛行天人感应说,进一步弘扬了古代的君权神授思想,帝王国君的行为举止,都是上天意志的体现,纤纬之说风行,认为天会赐祥瑞予人君,以为受命的凭证,这种凭证,叫做符命,《汉书·燕剌王旦传》云:王莽时,皆废汉藩王为家人,(刘)“嘉独以献符命封扶美侯,赐姓王氏。”⑴人臣僚属对天赐祥瑞征兆予以载录,并撰文对应瑞者——最高帝王进行歌功颂德,于是作为文体的“符命”也就产生了,故《汉书·扬雄传》有京师语云:爱清静,作符“命”⑵,后来萧统编《文选》,特立“符命”一体,置于卷四十八。另外,符又叫“符传”,《后汉书·窦固传》云:明年,复出玉门击西域,诏耿秉及骑都尉刘张皆“去符传以属国。”⑶

    符所具有的这些内容和形式特点,在汉代就被巫师、方士和道士借用到鬼神世界,从而创造了道符,又叫神符或天符。他们模拟现实社会符信的绝对权威,认为神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有资格颁布灵符,施之于鬼神社会,可以召劾鬼神,镇压精怪,正象人间帝王调遣将帅,统领万民一样。如果说在人世间符体现了最高统治者的绝对权力的话,那么,在鬼神世界,佩带道符的法师则具有崇高不可抗拒的法力。《后汉书·方术传》中所载费长房得符弃符一事就是这种权力意义的最好说明。据传云:“长房辞归,翁……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汝南岁岁常有魅,伪作太守章服,诣府门椎鼓者,郡中患之。时魅适来,而逢长房谒府君,惶惧不得退,便前解衣冠,叩头乞活。长房呵之云:‘便于中庭正汝故形!'即成老鳖,大如车轮,颈长一丈。长房复令就太守服罪,付乞一札,以敕葛陂君。魅叩头流涕,持札植于陂边,以颈绕之而死。……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⑷

    道教正式产生以后,道符越来越被道士所重视,以至成为他们的三大秘术之首。表现在对符的概念、来源和体式的认识加深;结构渐趋复杂;创作要求愈趋严格;写作技巧也愈益讲究,越来越具有文学意蕴,并包含着一些文学思想。

    葛洪把道符界定为一种天文,并阐述了符的来源。他说:抱朴子曰:郑君言符出于老君,皆天文“‘也。老君能通于神明,符皆神明所授。今人用之少验者,由于出来历久,传写之多误故也。'”⑸所谓天文,就是自然现象诸如日升月落,斗转星移,风云雷电……符就是根据这些自然现象、天文地理创造的一种“文体”,这无疑是道教取法老子“道法自然”的表现。为了使这种“文体”具有神秘性、权威性,葛洪就把它依附于道教所尊崇的始祖——老子身上,因此,道符所具有的不可抗拒力也就被道士们接受了。后来刘勰在阐述文学的起源时说文源于道,就是文源于自然的意思;源于道,就是源于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就是指天地之文,动植物之文,等等,人们创造的各种“文”,都是以天地之文、动植物之文为源泉的。不但如此,刘勰又进一步推论说,以此而来的人为之文则为经,为文之人则为圣,从而使这种来自“天文”的“文”具有了巨大的权威,所以他主张征圣、宗经。对此,青木正儿指出,刘勰把六经看成是所有文学的根源&。如同葛洪把老子摆在神圣威严的神坛上一样,刘勰也把儒家经典、儒家圣人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我们说,刘勰的这种文学观无疑是受葛洪的这种“天文”观影响,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刘勰有意抬高儒教以与道教抗衡的排道思想,反映了当时儒道斗争的一个侧面⑺。

    在对符的体式的认识上,道符除了借用如前所述的现实社会中朝廷作为信物的符契、符节、符命、符传等文体外,还使用“策”作为对“符”的称呼,这在古灵宝派的经典如《灵宝五符》中经常出现。如《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下云:“三天太上伏蛟龙虎豹山精文,名之曰‘八威策'”。《灵宝五符》是一组有系统的神符的汇集,现保存在《太上灵宝五符序》的下卷之中(9)。据东汉袁康《越绝书》所载,汉末已有《灵宝五符》的流行,后来道教出现的系统的符书就是在《灵宝五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抱朴子内篇·登涉》亦云:“执八威之节,佩老子玉策,则山神可使,岂敢为害乎?”庾信在他的《步虚词》中,也用策来称呼符,如第二首有云:“龙泥印玉策,天火炼真文。”这种符策,其实就等同于现实社会中皇帝的诏策,《文心雕龙·诏策》云:“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默黼扆,而响盈四表,其唯诏策乎?”这种文体愈到后来愈具文采,所谓“符采炳耀”“、体宪风流”,道教借用这种诏策来称呼道符,除了说明它具有权力的象征意义外,也为道符的制作在形式上提出了更高的更具观赏价值的要求,因此,后来“云篆”的出现就是这种要求的体现。

    就符的构成来看,早期的道符是由单个的文字构成的,到了太平道兴起的时候,开始把多个文字拼合而成,这在《太平经》里被称为复文。据《太平经复文·序》云:“(复文)凡四部,九十五章,二千一百二“十八字,皆太平本文。其三百六十章是干君从本文演出,并行于世,以复相辅成教而传授焉。”(10)符字慢慢增多,也就为符的种类、形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到魏晋之际《三皇经文》的出现,符的创作则更趋复杂化,由字的篆体和多字重叠而成,同时认为,符系宇宙天空中的云气自然结成,故称“云书”或“云篆”,因此,在画符的时候,多仿篆体及虫书鸟迹的古文,笔画故作曲折盘纡如云气缭绕之状。又约成书于西晋末至刘宋初的《太上洞渊神咒经》亦云:天书玄妙,“皆是九气精像,百神名讳,变状形兆,文势曲折,隐韵内名,威神功惠之所建立。”(11)由此看来,符完全是一种由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神秘莫测的精神产品。就内容来讲,它宣传的是道教世界的旨义、思想,比如《太平经复文·序》中所说的“太平本文”,即太平主旨。这种旨义、思想常人是不能解识的,因为“此文非世上文也,乃三天八会之大章也,一字有三十三字”(12),所以陆修静在《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卷上指出:“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识之。若解读符字者,可以录召万灵,役使百鬼,无所不通也。”(13)葛洪也说:“昔吴世有介象者,能读符文,知误之与否,有人试取治百病杂符及诸厌劾符,去其签题以示象,皆一一据名之。其有误者,便为人定之。自是以来,莫有能知者。”(14)又《太上灵宝五符序》云:五符下流通泗之沫耳,其天辞虚籥,非凡贤所闻”,又云:真经言所不解者,盖上天之气,归此一身耳。”(15)由此看来,只有像介象这种道教专业人士才能解识。这些深奥的内容,又借助那种回环曲折、风诡云谲、朦胧隐约的外观形式来承负,从而给符蒙上一层神秘奇诡的审美观照,以显示神灵仙真的无比威力,这样,道符所包蕴的奇特的文学效果也就跃然“纸”上。道符的这种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表现出来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效果,我们认为是接受《庄子》诡谲文风的影响造成的,道教把《老子》、庄子》作为原典,也有出自对其形式、风格的审美要求。

    魏晋以后,道教对符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将符的形成与精气说结合起来,最具代表性的是南朝梁朝孟安排的《道教义枢》(16),“神符者,明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气行乎其中。万物既有,亦以精气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气也”(卷二)。这种符由精气结合而成的观点,是在云气说的基础上的一个发展,更为道符的魔力添上了一层神化色彩。因为云气只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有形的,看得见的;精气既包含了作为物质之构成因素的客观属性,具体对人来说,是指人的血气、底气、功力等,又带有主观神秘色彩,含有“灵气”的意思,这两者的结合就更具有超现实的力量,所以,道士们认为,在构造这种“神符”时,必须“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真教,召会群灵,御制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17)“以道之精气”“会物之精气”,这就明白地提出了符的创作必须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对此,道法会元》说得更为精《辟: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符,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18)(卷一)我们常说文学创作如杜诗能惊天地、泣鬼神,就是这种主客体的高度融合和统一所造成的感染力,“神符”在这一点上与文学创作是一致的,或者说,这就是神符所包含的文学思想。

    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后,在具体的符的写作或书画时,道教又主张运笔之前要意念专注,保持存思,收视反听,储气充足,笔端饱醮精气;运气之时要一气呵成,信笔扫去,毫无滞碍,故《三洞神符记》云:“收视反听,摄念存诚,心若太虚,内外贞白,元始即我,我即元始,意到运笔,一气成符。若符中点画,微有不同,不必拘泥,贵乎信笔而成,心中得意妙处。”(19)这里谈到了符的构思问题,与文学创作中的构思问题完全一致。它强调构思时不受外界干扰,无视无听,凝思寂想,虚心静气,达到庄子所说的“心斋”之境,完全体现了道家虚静的主体艺术精神。陆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同样是受道家这种艺术精神的影响,他说构思之前: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20)《文心雕龙·神思》亦云:“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有感于物就能引起创作欲望,作符也是如此,当把“我之精气”与“物之精气”会合时,或者说“物之精气”碰到“我之精气”时,符的创作欲望就被呼唤出来了。创作的欲望一旦掀起,灵感的火花一旦爆发,就赶快抓住这个机会运笔疾书,一气呵成,稍有松懈,瞬息逝去,符的灵验与否,就在这刹那之间。

    符的这种创作原则或者说艺术技巧,与书法绘“画也是相通的。魏晋南北朝书画艺术的繁荣,固然与那个文艺繁荣的大背景有关,但也与道教艺术的兴盛相联。王羲之的书法理论,顾恺之的绘画理论,都与道教的画符或书符原则有一致之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有云:“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21)他在《书论》中又云:“大抵书须存思,……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22)这与“符”的意在笔先,符在笔后,何其乃尔,而其源头则在“梓庆削木为鐻”(23)之中,又直接影响了苏轼的“胸有成竹”论。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