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道教:灵性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讲座”近日在京举行

中国宗教学术网 佚名

2013-12-25 16:36:00

道教之音北京讯    2013年12月18日上午9:30-12:0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人类学名家讲座”第8讲在该所会议室举行。本次学术讲座由该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与巴哈伊研究中心共同举办。该系列讲座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开始重点扶持的“交叉学科”——宗教人类学的项目之一,系由金泽研究员和陈进国博士共同主持,目前共举办了三届“宗教人类学学术论坛”,出版了多本《宗教人类学》年刊,已经成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宗教人类学者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宗教人类学名家系列学术讲座最终也会结集出版。

本次受邀的主讲嘉宾是香港大学社会学系著名人类学家――宗树人(DAVID A. PALMER)博士,讲座的主题是“洋人道教:灵性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各个科研院所、中国道教协会、国际友谊促进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青岛大学、西藏大学、《炎黄地理》杂志等机构和单位的20多人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

宗树人博士是法国国立高等实证研究院(EPHE)宗教人类学博士,现为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全球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宗教与当代社会研究员、法国远东学院研究员及香港中心主任。他本人还同时兼任巴哈伊社团亚洲顾问团助理。其著作《气功热》(Qigong Fever: Body,Science and Utopia in China)曾获美国人类学学会东亚人类学许烺光最佳书奖、与法国国家科学院高万桑教授(Vincent Goossaert)合著的《现代中国的宗教问题》(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曾获美国亚洲研究会最佳中国研究列文森书奖及美国出版社协会最佳宗教研究书奖。合编的书《中国人的宗教生活》(Chinese Religious Life)和《永恒与现代之间:二十世纪道教》(Daoism in the 20th Century:Between Eternity and Modernity)的中文版即将出版。他的研究范围包括现代中国社会中的信仰转变、道教的全球化、粤北地区的民间信仰与仪式传统、华人地区的巴哈伊信仰研究、信仰背景的民办社会团体、当代中国志愿者文化的形成等学术专题。

宗树人博士主要介绍了当代美国“洋人道教团体”——“治疗道”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组团来华山开展“中国梦之旅”(China Dream Trips)的朝圣历程,叙述了洋人道教在宗教全球化进程中呈现的“灵性个人主义”和“超级现代性”等文化特征,以及中西的道教团体直面在地“传统”的不同处境。

首先,宗树人博士回顾了中国道教传入北美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道教经典《老子》《庄子》等被引介翻译到北美;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港台及东南亚华人移民开始将道教传统带入美国及其他地区,形成了在地的新道教流派,甚至被视为“美国宗教”的一部分;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之后,中外的宗教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洋人又以自己的信仰方式来中国观摩道教圣地的信仰传统,开始面对面的文化大碰撞。

其次,宗树人博士透过“治疗道”团体的朝圣实践,从而思考了以下问题:西方灵性主义与中国传统道教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宗博士先行回顾了灵性主义在现代西方的兴起,灵性主义与个体主义之间的关系,灵性主义与美国现代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随后分析了道教与个体主义之间的关系,道教与中国主流文化的关系。以灵性主义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超现代主义)提出了对美国现代文化的质疑与批判,强调一种个体主义的灵性维度。而道教作为中国文化根柢的组成部分,一直保持着对儒释文化的再反思张力,从而延续着自由主义和个体主义的维度。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以个体主义的方式来修炼道教功法的思想背景,主要是凸显一个反现代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维度。然而,在当代中国,道教的身心修炼却是一个再传统、接近传统的问题,而非类似西方人的去传统化的批判趣味。因此,中西之间的道教处境出现了一个相悖的情况。

再次,宗树人博士提出了一个当代灵性团体在全球化的话语构建中的困境问题。在美国,以追寻灵性个体主义为中心的道教团体成员往往渴望有真正的弘道师傅和有系统的传承谱系,然而在中国本土却很难再寻获,“梦之旅”往往变成“梦之殇”或“梦之飘”;而在当今中国,道教的文化传统早已因近现代的政治因素等走向支离破碎的境地,在这种越来越“体制化”的道教生存语境中的出家道士显得并不开心,不少有灵修的道士反而又返回世俗社会,去寻求个体的精神自由。在这样一个双重文化的困境之下,居然出现了一个中外道教团体相互碰撞的尴尬局面:美国道士团体虽然喜爱来中国的道教圣地来“求道”,但往往发现“此道”非“彼道”;而中国圣地的道士们在从洋人道教团体“原道”的执着中获得一点安慰之际,却对洋人道教偏执于身体技术而忽视道体和心性感到些许的无奈。

宗树人教授讲演结束之后,现场参加者进行了约1个小时的热烈讨论与提问,涉及洋人道教的发展前景,中国道教的全球化处境,道教与佛教、苯教、一贯道等中国宗教在西方传播的差异性,洋人道教团体追寻的“中国梦”究竟是什么梦等议题。两个半小时的精彩讲座,在大家的合影留念中结束。

本次学术讲座由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副主任、“宗教人类学交叉学科”项目负责人之一陈进国博士主持。演讲结束后,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卓新平研究员、巴哈伊研究中心副主任邱永辉研究员与宗树人博士就“巴哈伊信仰与可持续性社会”合作研究项目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友好的磋商,并达成了共识。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洋人道教:灵性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讲座”近日在京举行

中国宗教学术网 佚名

2013-12-25 16:36:00

|
“洋人道教:灵性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讲座”近日在京举行
|

道教之音北京讯    2013年12月18日上午9:30-12:0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人类学名家讲座”第8讲在该所会议室举行。本次学术讲座由该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与巴哈伊研究中心共同举办。该系列讲座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开始重点扶持的“交叉学科”——宗教人类学的项目之一,系由金泽研究员和陈进国博士共同主持,目前共举办了三届“宗教人类学学术论坛”,出版了多本《宗教人类学》年刊,已经成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宗教人类学者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宗教人类学名家系列学术讲座最终也会结集出版。

本次受邀的主讲嘉宾是香港大学社会学系著名人类学家――宗树人(DAVID A. PALMER)博士,讲座的主题是“洋人道教:灵性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各个科研院所、中国道教协会、国际友谊促进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青岛大学、西藏大学、《炎黄地理》杂志等机构和单位的20多人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

宗树人博士是法国国立高等实证研究院(EPHE)宗教人类学博士,现为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全球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宗教与当代社会研究员、法国远东学院研究员及香港中心主任。他本人还同时兼任巴哈伊社团亚洲顾问团助理。其著作《气功热》(Qigong Fever: Body,Science and Utopia in China)曾获美国人类学学会东亚人类学许烺光最佳书奖、与法国国家科学院高万桑教授(Vincent Goossaert)合著的《现代中国的宗教问题》(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曾获美国亚洲研究会最佳中国研究列文森书奖及美国出版社协会最佳宗教研究书奖。合编的书《中国人的宗教生活》(Chinese Religious Life)和《永恒与现代之间:二十世纪道教》(Daoism in the 20th Century:Between Eternity and Modernity)的中文版即将出版。他的研究范围包括现代中国社会中的信仰转变、道教的全球化、粤北地区的民间信仰与仪式传统、华人地区的巴哈伊信仰研究、信仰背景的民办社会团体、当代中国志愿者文化的形成等学术专题。

宗树人博士主要介绍了当代美国“洋人道教团体”——“治疗道”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组团来华山开展“中国梦之旅”(China Dream Trips)的朝圣历程,叙述了洋人道教在宗教全球化进程中呈现的“灵性个人主义”和“超级现代性”等文化特征,以及中西的道教团体直面在地“传统”的不同处境。

首先,宗树人博士回顾了中国道教传入北美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道教经典《老子》《庄子》等被引介翻译到北美;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港台及东南亚华人移民开始将道教传统带入美国及其他地区,形成了在地的新道教流派,甚至被视为“美国宗教”的一部分;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之后,中外的宗教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洋人又以自己的信仰方式来中国观摩道教圣地的信仰传统,开始面对面的文化大碰撞。

其次,宗树人博士透过“治疗道”团体的朝圣实践,从而思考了以下问题:西方灵性主义与中国传统道教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宗博士先行回顾了灵性主义在现代西方的兴起,灵性主义与个体主义之间的关系,灵性主义与美国现代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随后分析了道教与个体主义之间的关系,道教与中国主流文化的关系。以灵性主义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超现代主义)提出了对美国现代文化的质疑与批判,强调一种个体主义的灵性维度。而道教作为中国文化根柢的组成部分,一直保持着对儒释文化的再反思张力,从而延续着自由主义和个体主义的维度。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以个体主义的方式来修炼道教功法的思想背景,主要是凸显一个反现代主义和反传统的精神维度。然而,在当代中国,道教的身心修炼却是一个再传统、接近传统的问题,而非类似西方人的去传统化的批判趣味。因此,中西之间的道教处境出现了一个相悖的情况。

再次,宗树人博士提出了一个当代灵性团体在全球化的话语构建中的困境问题。在美国,以追寻灵性个体主义为中心的道教团体成员往往渴望有真正的弘道师傅和有系统的传承谱系,然而在中国本土却很难再寻获,“梦之旅”往往变成“梦之殇”或“梦之飘”;而在当今中国,道教的文化传统早已因近现代的政治因素等走向支离破碎的境地,在这种越来越“体制化”的道教生存语境中的出家道士显得并不开心,不少有灵修的道士反而又返回世俗社会,去寻求个体的精神自由。在这样一个双重文化的困境之下,居然出现了一个中外道教团体相互碰撞的尴尬局面:美国道士团体虽然喜爱来中国的道教圣地来“求道”,但往往发现“此道”非“彼道”;而中国圣地的道士们在从洋人道教团体“原道”的执着中获得一点安慰之际,却对洋人道教偏执于身体技术而忽视道体和心性感到些许的无奈。

宗树人教授讲演结束之后,现场参加者进行了约1个小时的热烈讨论与提问,涉及洋人道教的发展前景,中国道教的全球化处境,道教与佛教、苯教、一贯道等中国宗教在西方传播的差异性,洋人道教团体追寻的“中国梦”究竟是什么梦等议题。两个半小时的精彩讲座,在大家的合影留念中结束。

本次学术讲座由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副主任、“宗教人类学交叉学科”项目负责人之一陈进国博士主持。演讲结束后,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卓新平研究员、巴哈伊研究中心副主任邱永辉研究员与宗树人博士就“巴哈伊信仰与可持续性社会”合作研究项目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友好的磋商,并达成了共识。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