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举办关于儒佛道三教学术讲座

佛教在线 佚名

2014-04-14 11:29:05

道教之音陕西讯    2014年4月3日下午,应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的邀请,南京大学哲学和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洪修平先生,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做了一场题为“儒佛道何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主干”的学术讲座。

此次讲座系由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主办,北京金珂书画院协办的金珂文化讲堂第十四讲。李利安教授做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荆三隆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吴言生教授做评议,来自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相关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与部分教师等聆听了此次讲座。

洪教授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在上千年的演变发展中,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那么,儒佛道三教何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主干?洪教授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来说明,三教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需求;第二,它们能够满足这种需求。洪教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首先,洪教授谈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特质的基本看法。洪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是其最根本的特点,表现在:中国传统宗教都是以现世现生的生存与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与一些西方宗教以彼岸世界为现世人生价值之目标明显不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同样没有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绝对否定,也没有否定此生此世自我存在的价值以回向神的倾向,有的只是对人的生活的肯定;外来佛教之所以能赶超中土原有的诸子百家学说而与儒、道并列为三,其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它具有一套独特的人生哲学,以超越生死的眼光对人的“生从何来,死向何处”以及对现实的生老病死等问题作了探索,这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传统儒、道对人的生死问题关注或解决不够的缺憾。

接着,洪教授对三教进行了分析。洪教授说,儒家重视人的社会性,因而在宗法社会中比较强调宗法伦理,主张从人的社会关系中来实现人的本质;道家重视人的自然性,比较强调个人的自主、独立和自由。在实现“人”的途径上,儒家讲入世有为而“成圣”,故有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等一套理论;道家讲避世无为而“归真”,想挣脱社会伦理的束缚,通过效法自然的无为来实现人生,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进可儒,退可道,儒、道互补,现实的人生似乎就能进退自如了。但是,如何从人的自身来解释这种进退现象的必然性?儒、道两家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而外来的佛教却从业报轮回的角度对此作了专门的说明。另外,外来佛教在儒、道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充分拓展了其本身蕴涵的却又被整个思想体系窒息着的对人和人生的肯定,同时又以此得以与儒、道相异互补、相通互融,共同发挥作用。儒家所提倡的积极入世有为有时会在现实中遇到挫折,甚至难以实现,那么道家和道教避世法自然的人生理想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其提倡的随顺自然常常可以成为调控心境的重要手段。若入世不行,避世也不成,佛教则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既可以给逆境中或欲求得不到满足的人以精神安慰,也可以帮助人以出世的心态来超然处世,化解入世与避世的矛盾对立,使人不至于过分沉溺于世俗的物欲而不能自拔,不至于为此生此世的不如意而过分地烦恼。儒道佛三教分别以不同的人生哲学来满足现实生活中的人同时可能具有的多方面的需要或不同的人在复杂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的不同需要,这在历史上曾对中国人的心理调控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发生过重要影响,其正负作用值得认真研究。

最后,洪教授谈了几点启示:第一,中国文化并不保守,突出的体现就是她成功吸收了外来佛教;第二,不同的文化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第三,人生问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重视现实的社会和人生的儒佛道在现在与未来将继续突现其特有的价值和生命力,为人类幸福发挥积极作用;第四,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与现代价值也有待于我们今天的挖掘、改造和创新活动,要批判地继承;第五,中国文化自身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历史上,吸收不同的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活力,今天,仍需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民主法治等。

洪教授主讲结束后,荆三隆教授和吴言生教授分别进行了点评。荆教授以自己认识洪教授三十年的变化为主,谈了三教文化对洪教授以及自己人生的影响,慷慨激昂;吴教授则引经据典,对洪教授讲到的佛教文化给予引申,最后送给听众八个字——“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超然洒脱。评议之后,现场听众积极提问,互动热烈。

最后,李利安教授对讲座做了总结,李教授非常感谢洪教授的精彩演讲以及两位评议人的点评,对于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文化多元发展态势,他特别强调,“三教合一”的历史经验已经不能应对新时期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西方思想持续传入并发挥其日益重要的影响、基督教继续迅猛传播、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诉求不同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的格局与走向会怎样发展变化,还是值得我们冷静观察与热切关注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西北大学举办关于儒佛道三教学术讲座

佛教在线 佚名

2014-04-14 11:29:05

|
西北大学举办关于儒佛道三教学术讲座
|

道教之音陕西讯    2014年4月3日下午,应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的邀请,南京大学哲学和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洪修平先生,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做了一场题为“儒佛道何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主干”的学术讲座。

此次讲座系由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主办,北京金珂书画院协办的金珂文化讲堂第十四讲。李利安教授做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荆三隆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吴言生教授做评议,来自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相关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与部分教师等聆听了此次讲座。

洪教授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在上千年的演变发展中,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那么,儒佛道三教何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主干?洪教授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来说明,三教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需求;第二,它们能够满足这种需求。洪教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首先,洪教授谈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特质的基本看法。洪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是其最根本的特点,表现在:中国传统宗教都是以现世现生的生存与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与一些西方宗教以彼岸世界为现世人生价值之目标明显不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同样没有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绝对否定,也没有否定此生此世自我存在的价值以回向神的倾向,有的只是对人的生活的肯定;外来佛教之所以能赶超中土原有的诸子百家学说而与儒、道并列为三,其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它具有一套独特的人生哲学,以超越生死的眼光对人的“生从何来,死向何处”以及对现实的生老病死等问题作了探索,这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传统儒、道对人的生死问题关注或解决不够的缺憾。

接着,洪教授对三教进行了分析。洪教授说,儒家重视人的社会性,因而在宗法社会中比较强调宗法伦理,主张从人的社会关系中来实现人的本质;道家重视人的自然性,比较强调个人的自主、独立和自由。在实现“人”的途径上,儒家讲入世有为而“成圣”,故有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等一套理论;道家讲避世无为而“归真”,想挣脱社会伦理的束缚,通过效法自然的无为来实现人生,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进可儒,退可道,儒、道互补,现实的人生似乎就能进退自如了。但是,如何从人的自身来解释这种进退现象的必然性?儒、道两家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而外来的佛教却从业报轮回的角度对此作了专门的说明。另外,外来佛教在儒、道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充分拓展了其本身蕴涵的却又被整个思想体系窒息着的对人和人生的肯定,同时又以此得以与儒、道相异互补、相通互融,共同发挥作用。儒家所提倡的积极入世有为有时会在现实中遇到挫折,甚至难以实现,那么道家和道教避世法自然的人生理想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其提倡的随顺自然常常可以成为调控心境的重要手段。若入世不行,避世也不成,佛教则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既可以给逆境中或欲求得不到满足的人以精神安慰,也可以帮助人以出世的心态来超然处世,化解入世与避世的矛盾对立,使人不至于过分沉溺于世俗的物欲而不能自拔,不至于为此生此世的不如意而过分地烦恼。儒道佛三教分别以不同的人生哲学来满足现实生活中的人同时可能具有的多方面的需要或不同的人在复杂曲折的人生道路上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的不同需要,这在历史上曾对中国人的心理调控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发生过重要影响,其正负作用值得认真研究。

最后,洪教授谈了几点启示:第一,中国文化并不保守,突出的体现就是她成功吸收了外来佛教;第二,不同的文化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第三,人生问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重视现实的社会和人生的儒佛道在现在与未来将继续突现其特有的价值和生命力,为人类幸福发挥积极作用;第四,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与现代价值也有待于我们今天的挖掘、改造和创新活动,要批判地继承;第五,中国文化自身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历史上,吸收不同的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活力,今天,仍需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民主法治等。

洪教授主讲结束后,荆三隆教授和吴言生教授分别进行了点评。荆教授以自己认识洪教授三十年的变化为主,谈了三教文化对洪教授以及自己人生的影响,慷慨激昂;吴教授则引经据典,对洪教授讲到的佛教文化给予引申,最后送给听众八个字——“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超然洒脱。评议之后,现场听众积极提问,互动热烈。

最后,李利安教授对讲座做了总结,李教授非常感谢洪教授的精彩演讲以及两位评议人的点评,对于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文化多元发展态势,他特别强调,“三教合一”的历史经验已经不能应对新时期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西方思想持续传入并发挥其日益重要的影响、基督教继续迅猛传播、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诉求不同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的格局与走向会怎样发展变化,还是值得我们冷静观察与热切关注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