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研究所赴江西、安徽调研“新时期的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课题组

中国宗教学术网 李志鸿

2014-04-19 08:27:26

道教之音安徽、江西讯    2014年4月8日至18日,世界宗教研究所“新时期的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课题组赴江西、安徽调研道教文化。课题组在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王卡研究员的带领下考察了江西婺源至真观,婺源五显灵官祖庙,安徽齐云山道教,同时,还对婺源傩舞,安徽徽州宗族祭祀等进行了了解。

江西婺源是五显神的诞生地。五显神又称之为五显大帝、五显灵官、五路财神、华光大帝等,是我国南方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人集居地比较流行的神仙信仰。五显信仰的最早刍形产生于唐朝徽州婺源,特别是婺源县城北的灵顺庙,是最早供奉五显神的道教宫观。经历代皇室的崇奉,以及道教徒的宣扬,并随之我国古代大量移民政策,以婺源为中心的传播,迅速遍及我国南方地区以及海外东南亚地区。

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历史悠久,节目众多,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史研究的"活化石",深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注目。傩舞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在《论语》、《古今事类全书》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傩舞在婺源段莘乡庆源村、秋口乡长径村和李坑村一带颇为盛行。傩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种,一般为木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都是表现的主题。傩舞的传统节目有《开天辟地》、《刘海戏金蟾》、《双猴捉虱》、《后羿射日》、《张飞祭枪》、《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数十个,舞蹈动作粗犷而朴实。2004年又新置木雕傩面40余个,继承排练节目24个。2005年6月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外傩艺术展演"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2006年5月20日,婺源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齐云山,位于皖南徽州休宁县城西15公里,与黄山相望对峙,系黄山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一个隆起部分。因为白云长从山中生出,古代又称“白岳”。齐云山为全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道教历史悠久,道教活动始于唐乾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道教香火播及华东及东南亚各国。今全山有宫、殿、院、坛、阁等108处,道观27处,道房12家。齐云山的道教绘画、摩崖石刻和碑刻数以千计,几乎峰峰有题词、洞洞有刻铭,清代乾隆皇帝赞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道教沿革建筑很多,自开山以来,历代均有修建,明末最盛时这一百余处,原有太素宫,三元宫,玉虚宫,静乐宫,天乙真庆宫,治世仁威宫,宜男宫,无量寿佛宫,应元宫,郎灵院,净乐道院,道德院,中和道院,黄庭道院,拱日院,东阳道院,东明太微院,榔梅院,华阳道院,西阳道院,添书院,石桥院,密多院,以及三清殿,参阳殿,兴圣殿,斗姆阁,文昌阁福地祠,土地祠,善圣祠,功德堂,碧霄庵,东岳庙,等等,此外还有"九里十八亭".经历代天灾人祸,这些宫观道院及亭阁祠殿大多均已毁废。现仅存东阳道院和伯阳道院,梅轩道院.1980年起在旧址上新建了凌风,海天一望,望仙三亭。逐渐修复了玉虚宫,罗汉洞,真武殿等。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世界宗教研究所赴江西、安徽调研“新时期的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课题组

中国宗教学术网 李志鸿

2014-04-19 08:27:26

|
世界宗教研究所赴江西、安徽调研“新时期的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课题组
|

道教之音安徽、江西讯    2014年4月8日至18日,世界宗教研究所“新时期的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课题组赴江西、安徽调研道教文化。课题组在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王卡研究员的带领下考察了江西婺源至真观,婺源五显灵官祖庙,安徽齐云山道教,同时,还对婺源傩舞,安徽徽州宗族祭祀等进行了了解。

江西婺源是五显神的诞生地。五显神又称之为五显大帝、五显灵官、五路财神、华光大帝等,是我国南方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人集居地比较流行的神仙信仰。五显信仰的最早刍形产生于唐朝徽州婺源,特别是婺源县城北的灵顺庙,是最早供奉五显神的道教宫观。经历代皇室的崇奉,以及道教徒的宣扬,并随之我国古代大量移民政策,以婺源为中心的传播,迅速遍及我国南方地区以及海外东南亚地区。

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历史悠久,节目众多,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史研究的"活化石",深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注目。傩舞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在《论语》、《古今事类全书》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傩舞在婺源段莘乡庆源村、秋口乡长径村和李坑村一带颇为盛行。傩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种,一般为木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都是表现的主题。傩舞的传统节目有《开天辟地》、《刘海戏金蟾》、《双猴捉虱》、《后羿射日》、《张飞祭枪》、《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数十个,舞蹈动作粗犷而朴实。2004年又新置木雕傩面40余个,继承排练节目24个。2005年6月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外傩艺术展演"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2006年5月20日,婺源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齐云山,位于皖南徽州休宁县城西15公里,与黄山相望对峙,系黄山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一个隆起部分。因为白云长从山中生出,古代又称“白岳”。齐云山为全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道教历史悠久,道教活动始于唐乾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道教香火播及华东及东南亚各国。今全山有宫、殿、院、坛、阁等108处,道观27处,道房12家。齐云山的道教绘画、摩崖石刻和碑刻数以千计,几乎峰峰有题词、洞洞有刻铭,清代乾隆皇帝赞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道教沿革建筑很多,自开山以来,历代均有修建,明末最盛时这一百余处,原有太素宫,三元宫,玉虚宫,静乐宫,天乙真庆宫,治世仁威宫,宜男宫,无量寿佛宫,应元宫,郎灵院,净乐道院,道德院,中和道院,黄庭道院,拱日院,东阳道院,东明太微院,榔梅院,华阳道院,西阳道院,添书院,石桥院,密多院,以及三清殿,参阳殿,兴圣殿,斗姆阁,文昌阁福地祠,土地祠,善圣祠,功德堂,碧霄庵,东岳庙,等等,此外还有"九里十八亭".经历代天灾人祸,这些宫观道院及亭阁祠殿大多均已毁废。现仅存东阳道院和伯阳道院,梅轩道院.1980年起在旧址上新建了凌风,海天一望,望仙三亭。逐渐修复了玉虚宫,罗汉洞,真武殿等。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