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男子隐居武当山潜修 打太极读道家经典练书法

楚天都市报 关前裕 冯开春 张

2015-07-13 07:07:31

法国男子隐居武当山潜修 打太极读道家经典练书法

葛巾野服,布袜青鞋,抚琴吹箫。这幕中国式古典画面中,如果出现的是一位高鼻深目的外国人,会产生什么奇妙效应?

法国男子托马斯回答了这个问题。13年前,他到中国潜心修习传统文化,去年来到武当山后在紫霄宫附近的一处深山密林间结庐,当起隐士。

法国男子的中国梦

个子很高,笑容谦和,40岁的托马斯讲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如果不看他的脸,你几乎不敢确定他是来自万里之外的法国。

在盛产葡萄酒的海滨城市拉罗谢尔,托马斯从小就有一个中国梦。“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我就来自中国。”5岁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的面孔很东方,古老文明的遥远中国,始终对他有种特殊的吸引力。

可托马斯确实是个法国人。13岁那年,他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国去看看。他在自己卧室门口贴了一张纸条:了解东方,从这里开始。

2003年,他辞掉法国巴黎的工作,来到青岛,在当地一所学校边教授法语,边习练太极拳;一年后,他来到上海气功研究所学习气功;3年后,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学5年内科学,系统学习了中医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

还在法国上大学的时候,托马斯看过一本书,讲的是道家先圣修炼的故事,那些玄妙神奇的故事吸引了他。

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他开始寻访道教,师从九江道教协会会长庐山仙人洞叶至明道长,系统学习道家文化,师傅为他赐名理中。

隐居武当山

托马斯一直想到武当山看看。

神秘空灵的武当仙境,玄妙飘灵的武当武术,底蕴深厚的道家气韵,令托马斯惊喜,他觉得这就是自己一直想要寻找的地方,去年9月决定留下来潜修。

紫霄宫附近,有一个峡谷,托马斯在这里找到一处废弃院落,简单整理后,为其命名“武当小筑”。

每天早上,在晨曦微露中醒来,托马斯就开始例行功课。

在竹林里打几路太极拳(如图),练习几遍太极养生功,上午朗诵《老子》、《庄子》、《道德经》等道家经典,之后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打坐,修行。空闲时,就用来练习书法。他写得一手好字,在他静修的房屋墙上,贴的都是他誊写的道家经典论述,全都是繁体字。“武当山是一个可以与过去和现在对话的地方。”托马斯说,选择一个适合隐修的环境,断绝俗缘世虑,一直被隐修炼性者所崇尚。“中国的隐士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托马斯对中国古代的高士、隐士都很推崇,认为他们去山里的目的是先修好自己,然后出来帮助别人。

认同中国孝道文化

“武当小筑”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是托马斯亲自下山采购,又一点点搬到山上的。他坚持纯手工制作家具,根据每一块材料本身的状态,来决定它们究竟做什么。

比如一块宽大的木头,他将其做成书架。用了一周的时间,他在上面雕刻了“精气神”三个字。刷清漆实惠方便速干,他却坚持用纯天然的桐油来代替,在这种看似不必要的坚持中,表达对自然的尊重。

这样一来,房子的改造进程就慢了很多。“慢一点,让我们享受做事的乐趣,多一点对生活的诚意。”在托马斯看来,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计算时间成本,追求短平快,但是慢下来做事,本就是平常事里的道意。

从游学到隐修,他自我感觉精神状态很饱满,也越来越认同中国的孝道文化。

常年在中国,没有对父母尽到孝,他始终感到很愧疚。为此,托马斯给父母写了一封长信,倾诉了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的负疚心理。

很快,父亲寄来了回信,告诉他,知道他在中国生活得很愉快,家里人也都感到欣慰和开心,这就是孝,如果他生活的不开心,那才是最大的不孝。

隐居处成中法文化交流地

托马斯已经算得上是个“中国通”。去年春节,他看到附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庆贺,也跟着放鞭炮,祭祀祖先。

但是他觉得,自己还是有需要学习的地方。

记者注意到,他的门楣上贴的对联是用白纸写的。在了解到他的父母都健在的情况下,记者委婉地告诉他,中国人的春联都是用红纸书写,只有在家里有长辈亡故的情形下才用白纸写对联。“噢噢,我明白了。”托马斯一点就透,立即将这副对联揭了下来,“我在中国生活了13年了,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有弄懂。”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前几天,托马斯的妈妈和妹妹从法国赶来看望他。来到这里后,她们也深深喜欢上了这里,在儿子的指导下,开始练习气功。

闲暇时,他们三个人一起打坐,一起练功。“我们准备也在这里修行一段时间。”他的母亲说。

在武当隐修,托马斯并没有断绝跟外界的联系。他的不少朋友,比如马克、武当老人等,都被他发在微信圈里的照片所吸引,前来做客,探讨修行之道。“我想把武当小筑建成中法文化交流的一个基地。”托马斯希望自己的法国朋友们也能爱上中国文化。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法国男子隐居武当山潜修 打太极读道家经典练书法

楚天都市报 关前裕 冯开春 张

2015-07-13 07:07:31

|
法国男子隐居武当山潜修 打太极读道家经典练书法
|

法国男子隐居武当山潜修 打太极读道家经典练书法

葛巾野服,布袜青鞋,抚琴吹箫。这幕中国式古典画面中,如果出现的是一位高鼻深目的外国人,会产生什么奇妙效应?

法国男子托马斯回答了这个问题。13年前,他到中国潜心修习传统文化,去年来到武当山后在紫霄宫附近的一处深山密林间结庐,当起隐士。

法国男子的中国梦

个子很高,笑容谦和,40岁的托马斯讲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如果不看他的脸,你几乎不敢确定他是来自万里之外的法国。

在盛产葡萄酒的海滨城市拉罗谢尔,托马斯从小就有一个中国梦。“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我就来自中国。”5岁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的面孔很东方,古老文明的遥远中国,始终对他有种特殊的吸引力。

可托马斯确实是个法国人。13岁那年,他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国去看看。他在自己卧室门口贴了一张纸条:了解东方,从这里开始。

2003年,他辞掉法国巴黎的工作,来到青岛,在当地一所学校边教授法语,边习练太极拳;一年后,他来到上海气功研究所学习气功;3年后,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学5年内科学,系统学习了中医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

还在法国上大学的时候,托马斯看过一本书,讲的是道家先圣修炼的故事,那些玄妙神奇的故事吸引了他。

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他开始寻访道教,师从九江道教协会会长庐山仙人洞叶至明道长,系统学习道家文化,师傅为他赐名理中。

隐居武当山

托马斯一直想到武当山看看。

神秘空灵的武当仙境,玄妙飘灵的武当武术,底蕴深厚的道家气韵,令托马斯惊喜,他觉得这就是自己一直想要寻找的地方,去年9月决定留下来潜修。

紫霄宫附近,有一个峡谷,托马斯在这里找到一处废弃院落,简单整理后,为其命名“武当小筑”。

每天早上,在晨曦微露中醒来,托马斯就开始例行功课。

在竹林里打几路太极拳(如图),练习几遍太极养生功,上午朗诵《老子》、《庄子》、《道德经》等道家经典,之后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打坐,修行。空闲时,就用来练习书法。他写得一手好字,在他静修的房屋墙上,贴的都是他誊写的道家经典论述,全都是繁体字。“武当山是一个可以与过去和现在对话的地方。”托马斯说,选择一个适合隐修的环境,断绝俗缘世虑,一直被隐修炼性者所崇尚。“中国的隐士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托马斯对中国古代的高士、隐士都很推崇,认为他们去山里的目的是先修好自己,然后出来帮助别人。

认同中国孝道文化

“武当小筑”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是托马斯亲自下山采购,又一点点搬到山上的。他坚持纯手工制作家具,根据每一块材料本身的状态,来决定它们究竟做什么。

比如一块宽大的木头,他将其做成书架。用了一周的时间,他在上面雕刻了“精气神”三个字。刷清漆实惠方便速干,他却坚持用纯天然的桐油来代替,在这种看似不必要的坚持中,表达对自然的尊重。

这样一来,房子的改造进程就慢了很多。“慢一点,让我们享受做事的乐趣,多一点对生活的诚意。”在托马斯看来,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计算时间成本,追求短平快,但是慢下来做事,本就是平常事里的道意。

从游学到隐修,他自我感觉精神状态很饱满,也越来越认同中国的孝道文化。

常年在中国,没有对父母尽到孝,他始终感到很愧疚。为此,托马斯给父母写了一封长信,倾诉了自己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的负疚心理。

很快,父亲寄来了回信,告诉他,知道他在中国生活得很愉快,家里人也都感到欣慰和开心,这就是孝,如果他生活的不开心,那才是最大的不孝。

隐居处成中法文化交流地

托马斯已经算得上是个“中国通”。去年春节,他看到附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庆贺,也跟着放鞭炮,祭祀祖先。

但是他觉得,自己还是有需要学习的地方。

记者注意到,他的门楣上贴的对联是用白纸写的。在了解到他的父母都健在的情况下,记者委婉地告诉他,中国人的春联都是用红纸书写,只有在家里有长辈亡故的情形下才用白纸写对联。“噢噢,我明白了。”托马斯一点就透,立即将这副对联揭了下来,“我在中国生活了13年了,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有弄懂。”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前几天,托马斯的妈妈和妹妹从法国赶来看望他。来到这里后,她们也深深喜欢上了这里,在儿子的指导下,开始练习气功。

闲暇时,他们三个人一起打坐,一起练功。“我们准备也在这里修行一段时间。”他的母亲说。

在武当隐修,托马斯并没有断绝跟外界的联系。他的不少朋友,比如马克、武当老人等,都被他发在微信圈里的照片所吸引,前来做客,探讨修行之道。“我想把武当小筑建成中法文化交流的一个基地。”托马斯希望自己的法国朋友们也能爱上中国文化。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