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道教中国化

中国西藏网 佚名

2018-06-26 09:11:3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包括了中国所有的宗教。道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主要解决的是“与时俱进”的问题。坚持道教中国化,就是要在保持道教本有的中国特色基础上,不断推进道教创新发展,发挥出道教的时代价值。

传承道教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方向,这是根本,不能动摇。外来宗教如此,中国本土宗教也是如此。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就是要继续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把广大道教徒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来。

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宗教,其中有的存在至今,有的夭折消逝,有的从一个地区或者一种民族的宗教演变为世界宗教,有的却仅残留在史籍记载或者考古遗迹之中。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宗教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其教义、组织和仪式等,发挥其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道教历史表明,道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中不断发展变化。东汉中叶时,早期道教主要流行于民间,反映了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和下层知识分子的利益和要求。魏晋以后,统治阶级扶持道教,使道教教义逐渐与纲常名教相结合,道教被改造成了与统治阶级相适应并为其所服务的一种宗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教思想、组织和仪式、规戒等都相继发生了适应社会的根本变化,适应了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进步。新时代,道教更加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回应社会和信教群众的需求,传承道教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社会。

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首先,是道教教职人员的适应。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归根结底是道教教职人员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需要一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一定宗教学识、并能紧密联系信教群众的道教教职人员。其次,是道教教义思想的适应。道教的教义思想也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要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道教以“道”名教,以“道”为其教义思想的核心,“道”的内容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道教界应及时对“道”作出适应时代进步的阐释,在继承传统道教教义思想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时代内涵,阐扬新的时代精神。

助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宗教文化中国化,是宗教中国化的灵魂;道教文化中国化,也是道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在文化中国化方面,与其他外来宗教相比,道教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因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古老的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又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道教文化上已经自然地实现了中国化。

在新时代,道教文化中国化,已经开始表现为积极传承道教优秀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道教界应积极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命、诚实守信的思想,倡导和平向善、慈爱和同、济世利人的理念,培育自尊自信、宽容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构建既符合道教基本教义、继承道教优良传统,又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崭新的道教文化体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法治观等,融合吸收了中华文化中的仁爱、贵和、诚信、敬业等思想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道德资源。因此,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的必然要求。

道教文化中独特的伦理道德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宝贵的文化资源。发挥道教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必须要有所作为,要有使命担当,要充分发挥道教化导世俗的社会功能。通过开展讲经讲道活动,净化社会,传播正能量;积极发挥道教关爱人类的普世情怀,主动担当起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服务社会的责任,主动担当起保护自然、关爱自然、维护生态和谐的责任,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作者系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

(转自中国西藏网)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如何推进道教中国化

中国西藏网 佚名

2018-06-26 09:11:38

|
如何推进道教中国化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包括了中国所有的宗教。道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主要解决的是“与时俱进”的问题。坚持道教中国化,就是要在保持道教本有的中国特色基础上,不断推进道教创新发展,发挥出道教的时代价值。

传承道教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方向,这是根本,不能动摇。外来宗教如此,中国本土宗教也是如此。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就是要继续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把广大道教徒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来。

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宗教,其中有的存在至今,有的夭折消逝,有的从一个地区或者一种民族的宗教演变为世界宗教,有的却仅残留在史籍记载或者考古遗迹之中。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宗教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其教义、组织和仪式等,发挥其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道教历史表明,道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中不断发展变化。东汉中叶时,早期道教主要流行于民间,反映了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和下层知识分子的利益和要求。魏晋以后,统治阶级扶持道教,使道教教义逐渐与纲常名教相结合,道教被改造成了与统治阶级相适应并为其所服务的一种宗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道教思想、组织和仪式、规戒等都相继发生了适应社会的根本变化,适应了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进步。新时代,道教更加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回应社会和信教群众的需求,传承道教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社会。

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首先,是道教教职人员的适应。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归根结底是道教教职人员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需要一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一定宗教学识、并能紧密联系信教群众的道教教职人员。其次,是道教教义思想的适应。道教的教义思想也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要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道教以“道”名教,以“道”为其教义思想的核心,“道”的内容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道教界应及时对“道”作出适应时代进步的阐释,在继承传统道教教义思想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时代内涵,阐扬新的时代精神。

助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宗教文化中国化,是宗教中国化的灵魂;道教文化中国化,也是道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在文化中国化方面,与其他外来宗教相比,道教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因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古老的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又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道教文化上已经自然地实现了中国化。

在新时代,道教文化中国化,已经开始表现为积极传承道教优秀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道教界应积极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命、诚实守信的思想,倡导和平向善、慈爱和同、济世利人的理念,培育自尊自信、宽容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构建既符合道教基本教义、继承道教优良传统,又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崭新的道教文化体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法治观等,融合吸收了中华文化中的仁爱、贵和、诚信、敬业等思想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道德资源。因此,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的必然要求。

道教文化中独特的伦理道德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宝贵的文化资源。发挥道教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必须要有所作为,要有使命担当,要充分发挥道教化导世俗的社会功能。通过开展讲经讲道活动,净化社会,传播正能量;积极发挥道教关爱人类的普世情怀,主动担当起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服务社会的责任,主动担当起保护自然、关爱自然、维护生态和谐的责任,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作者系中国道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

(转自中国西藏网)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