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信阳道长:建议将“中国旅游日”设为法定假日

道教之音 黄信阳

2020-05-21 21:09:26

黄信阳道长:建议将“中国旅游日”设为法定假日

道教之音北京讯  2020年5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道长提出关于消除误区,促进“中国旅游日”成为法定假日的建议。

2011年3月,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作《游天台山日记》记载的第一个日子即“开篇日”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受到了民众的欢迎。9年多来,国家旅游局每年都要牵头举办“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但由于目前“中国旅游日”只作为“宣传推广日”,而不是法定假日,因此产生了不少问题。最突出问题是“旅游日”不能放假旅游,以致产生了不少副作用。

1.“中国旅游日”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旅游日不能旅游,有点“名不副实”,因此,实际价值大打折扣,显著下跌。如2015年,山东省的中国旅游日的主会场活动在青岛姜山湿地景区举行,但记者报道“现场很冷清,纯粹来玩的游客寥寥无几。”连经过宣传营销的主会场尚且如此,其实际价值可见一斑。

2.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强。这几年中国旅游日,各地都有许多优惠活动,但因不是假日,故民众既不能享受放假旅游的好处,又不能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只能“望‘惠’兴叹”,得不到实际获得感,产生不满情绪,《中国旅游日最大遗憾——不是假日,不能出游》《最尴尬的节日,中国旅游日》《不能出去旅游的旅游日是惠民还是鸡肋》《旅游日是周一,上班族望“惠”兴叹》等“吐槽”文章不少。2015年5月19日凤凰卫视还调侃说“祝大家中国旅游日上班上得开心啰”,2017年5月19日,光明网等媒体又刊发了《谨防中国旅游日沦为鸡肋》等文章。

3.宣传推广效率不高。由于旅游日不放假,大部分国民工作生活一切如常,没有感受到“中国旅游日”特殊之处,因此不知道有此节日,大大影响了“宣传推广日”之效率,所以目前知名度不高。如2014年5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记者发现游客对中国旅游日知之甚少,“询问其是否知道中国旅游日,大多数游客一脸茫然,少部分游客表示‘好像听说过’,但却无一人斩钉截铁地说‘我知道’,更别提知道旅游日是哪一天了”。据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等有关媒体调查报道,有90%的游客不知道有此节日。

黄信阳道长:建议将“中国旅游日”设为法定假日

为此,社会各界颇有反响,不少民众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要将中国旅游日确定为法定假日,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但目前尚未见到组织研讨等实际行动。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几大误区需要消除,以利促进此事的落实。

误区一:当初中国旅游日的定性就是“宣传推广日”,而不是法定假日。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提倡的思想精髓之一。当初是新节日、新生事物,先以这样的定性作个尝试是合适的。但任何事情是动态发展的,现在9年实践证明,中国旅游日只作为“宣传推广日”而不是法定假日,不能放假让民众旅游,问题很多。因此,我们就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这个问题为导向,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让此日成为法定假日,既能名副其实,又能让民众得到假日的实惠,增加获得感,还能扩大实际影响,真正提高“宣传推广”效率,让更多民众增强旅游意识,广泛参与旅游实践,发挥旅游六要素功能,推动旅游业壮大发展。

误区二:原有的法定假日量太多了,不宜再增加了。

假日量多少,关键看有无必要。原有的法定假日都是必要的。而这些假日的重要庆祝方式是放假旅游。一些本身与旅游关系不大的节日如端午节也可以放假让民众旅游,而中国旅游日是所有节日中与旅游关系最紧密的,却不能放假旅游,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其次看量。据了解,世界法定假日平均11.7天,我国现有11天,若再增加1天,也只有达到世界平均值而已,所以,还是适量的、可行的。

再看看所谓“2天半弹性休假”。当前有约十个省市提倡这个形式。从量看,若每周增半天,则全年需增加26天。26天都可弹性出来,中国旅游日放假一天,就那么难吗?

误区三:5月19日前后假日太密集了。

此前有五一节假日,此后有端午节假日,时间似乎有点近、密,但时间近、密是充足理由吗?国庆长假与中秋节的时间更近、更密,有时还重叠在一起,是否需要取消中秋节假呢?显然不能取消,因为国庆节、中秋节都是重大节日。可见,关键还是看有无必要。而且,若从五一节、端午节与中国旅游日三者来源、功能等比较,五一节是为纪念工人在5月1日为争取工人合法权益活动而设立,端午节是为了夏季驱鬼神、祭龙或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而设立,中国旅游日是为了增强国民旅游意识促进旅游发展而设立。很显然,后者比前两者与旅游联系更紧密,更应放假让民众旅游。

误区四:在旅游活动安排上,已尽量覆盖中国旅游日前后的时间,没必要单独为中国旅游日放假搞活动。

对于节日,要有敬畏、尊重心理。既然设了中国旅游日,关键是这一天如何安排好,才最有价值意义,再兼顾前后日子。否则,此日没安排好,没让此日名副其实,取信于民,其他日子再安排所谓活动又有多大价值呢?一个人生日,老是当天不祝贺,隔天再补祝,又有啥意义呢?

将此日作为法定假日,一天能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的解决方法,为何要搞复杂化呢?

误区五:可以通过实施带薪休假来补充节假日的供应。

带薪休假制度听起来是好东西,但这么多年要求落实,目前到底落实了多少呢?为什么难以落实?即使能落实,它能替代旅游日的功能吗?

不过,鉴于带薪休假如此难落实,而中国旅游日很有必要成为法定假日,若确实不能新增一天节假日的数量,也可考虑从带薪休假的假日量调剂一天,即中国旅游日放假,而原有带薪休假的天数则相应减去一天。

当然,最好是直接增加旅游日一天为节假日,免得又引发民众的不满,求得皆大欢喜,切实增加民众“获得感”。

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旅游日成为法定假日,能放假旅游,也是人民的美好愿望之一。这是人民有需求,“旅游日”能名副其实,实际可操作,能够事半功倍的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因此,再次呼吁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消除误区,把这件大好事做实、做大、做好,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道教之音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黄信阳道长:建议将“中国旅游日”设为法定假日

道教之音 黄信阳

2020-05-21 21:09:26

|
黄信阳道长:建议将“中国旅游日”设为法定假日
|

黄信阳道长:建议将“中国旅游日”设为法定假日

道教之音北京讯  2020年5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道长提出关于消除误区,促进“中国旅游日”成为法定假日的建议。

2011年3月,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作《游天台山日记》记载的第一个日子即“开篇日”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受到了民众的欢迎。9年多来,国家旅游局每年都要牵头举办“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但由于目前“中国旅游日”只作为“宣传推广日”,而不是法定假日,因此产生了不少问题。最突出问题是“旅游日”不能放假旅游,以致产生了不少副作用。

1.“中国旅游日”的实际价值大打折扣。旅游日不能旅游,有点“名不副实”,因此,实际价值大打折扣,显著下跌。如2015年,山东省的中国旅游日的主会场活动在青岛姜山湿地景区举行,但记者报道“现场很冷清,纯粹来玩的游客寥寥无几。”连经过宣传营销的主会场尚且如此,其实际价值可见一斑。

2.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强。这几年中国旅游日,各地都有许多优惠活动,但因不是假日,故民众既不能享受放假旅游的好处,又不能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只能“望‘惠’兴叹”,得不到实际获得感,产生不满情绪,《中国旅游日最大遗憾——不是假日,不能出游》《最尴尬的节日,中国旅游日》《不能出去旅游的旅游日是惠民还是鸡肋》《旅游日是周一,上班族望“惠”兴叹》等“吐槽”文章不少。2015年5月19日凤凰卫视还调侃说“祝大家中国旅游日上班上得开心啰”,2017年5月19日,光明网等媒体又刊发了《谨防中国旅游日沦为鸡肋》等文章。

3.宣传推广效率不高。由于旅游日不放假,大部分国民工作生活一切如常,没有感受到“中国旅游日”特殊之处,因此不知道有此节日,大大影响了“宣传推广日”之效率,所以目前知名度不高。如2014年5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记者发现游客对中国旅游日知之甚少,“询问其是否知道中国旅游日,大多数游客一脸茫然,少部分游客表示‘好像听说过’,但却无一人斩钉截铁地说‘我知道’,更别提知道旅游日是哪一天了”。据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等有关媒体调查报道,有90%的游客不知道有此节日。

黄信阳道长:建议将“中国旅游日”设为法定假日

为此,社会各界颇有反响,不少民众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要将中国旅游日确定为法定假日,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但目前尚未见到组织研讨等实际行动。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几大误区需要消除,以利促进此事的落实。

误区一:当初中国旅游日的定性就是“宣传推广日”,而不是法定假日。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提倡的思想精髓之一。当初是新节日、新生事物,先以这样的定性作个尝试是合适的。但任何事情是动态发展的,现在9年实践证明,中国旅游日只作为“宣传推广日”而不是法定假日,不能放假让民众旅游,问题很多。因此,我们就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这个问题为导向,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让此日成为法定假日,既能名副其实,又能让民众得到假日的实惠,增加获得感,还能扩大实际影响,真正提高“宣传推广”效率,让更多民众增强旅游意识,广泛参与旅游实践,发挥旅游六要素功能,推动旅游业壮大发展。

误区二:原有的法定假日量太多了,不宜再增加了。

假日量多少,关键看有无必要。原有的法定假日都是必要的。而这些假日的重要庆祝方式是放假旅游。一些本身与旅游关系不大的节日如端午节也可以放假让民众旅游,而中国旅游日是所有节日中与旅游关系最紧密的,却不能放假旅游,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其次看量。据了解,世界法定假日平均11.7天,我国现有11天,若再增加1天,也只有达到世界平均值而已,所以,还是适量的、可行的。

再看看所谓“2天半弹性休假”。当前有约十个省市提倡这个形式。从量看,若每周增半天,则全年需增加26天。26天都可弹性出来,中国旅游日放假一天,就那么难吗?

误区三:5月19日前后假日太密集了。

此前有五一节假日,此后有端午节假日,时间似乎有点近、密,但时间近、密是充足理由吗?国庆长假与中秋节的时间更近、更密,有时还重叠在一起,是否需要取消中秋节假呢?显然不能取消,因为国庆节、中秋节都是重大节日。可见,关键还是看有无必要。而且,若从五一节、端午节与中国旅游日三者来源、功能等比较,五一节是为纪念工人在5月1日为争取工人合法权益活动而设立,端午节是为了夏季驱鬼神、祭龙或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而设立,中国旅游日是为了增强国民旅游意识促进旅游发展而设立。很显然,后者比前两者与旅游联系更紧密,更应放假让民众旅游。

误区四:在旅游活动安排上,已尽量覆盖中国旅游日前后的时间,没必要单独为中国旅游日放假搞活动。

对于节日,要有敬畏、尊重心理。既然设了中国旅游日,关键是这一天如何安排好,才最有价值意义,再兼顾前后日子。否则,此日没安排好,没让此日名副其实,取信于民,其他日子再安排所谓活动又有多大价值呢?一个人生日,老是当天不祝贺,隔天再补祝,又有啥意义呢?

将此日作为法定假日,一天能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的解决方法,为何要搞复杂化呢?

误区五:可以通过实施带薪休假来补充节假日的供应。

带薪休假制度听起来是好东西,但这么多年要求落实,目前到底落实了多少呢?为什么难以落实?即使能落实,它能替代旅游日的功能吗?

不过,鉴于带薪休假如此难落实,而中国旅游日很有必要成为法定假日,若确实不能新增一天节假日的数量,也可考虑从带薪休假的假日量调剂一天,即中国旅游日放假,而原有带薪休假的天数则相应减去一天。

当然,最好是直接增加旅游日一天为节假日,免得又引发民众的不满,求得皆大欢喜,切实增加民众“获得感”。

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旅游日成为法定假日,能放假旅游,也是人民的美好愿望之一。这是人民有需求,“旅游日”能名副其实,实际可操作,能够事半功倍的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因此,再次呼吁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消除误区,把这件大好事做实、做大、做好,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道教之音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