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9日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举行宗教和谐座谈会

佛教在线 佚名

2012-01-22 20:54:58

道教之音北京讯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由此《中国民族报 宗教周刊》于2011年底刊发 了牟钟鉴教授的《宗教和谐论》一文。该文一经发表即引起学界、宗教界的热烈回应。为进一步推动政、教、学三界对宗教和谐问题的思考和探讨,2012年1月 9日,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举行宗教和谐座谈会,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张志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风雷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班 班多杰教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等宗教学者、宗教界人士,围绕《宗教和谐论》一文,对宗教和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交往都有密切关系,宗教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必要条 件,宗教和谐成为时代的强音。宗教和谐论的创新和实践,将充实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提升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引导宗教适应当代社会,并发挥宗教 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牟钟鉴教授《宗教和谐论》一文中从八个方面对宗教和谐进行论述,一、研究宗教和谐论是宗教学学者面临的新任务,二、宗教和谐论是唯物辩证法的运用、 三、宗教和谐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理论形态,四、宗教和谐论是对苏联“宗教鸦片论”、“宗教斗争论”模式的反思和超越,五 中华优秀传统是宗教和谐论 的源头活水;六、宗教和谐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七、宗教和谐论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八 宗教和谐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风雷教授认为,《宗教和谐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成果,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理论体系和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宗教问题,提出了宏大的、框架性的基本构想,为宗教学理论研究和宗教事务管理实践指明了基本路 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认为《宗教和谐论》是应时而生、顺时而动之作,是对宗教学理论的新概括、新探索,为我国现阶段宗教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从道教的教义思想里对“和谐”进行了挖掘,表示促进宗教间和宗教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当代道教界的新课题。

中共中央党校龚学增教授强调了宗教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宗教关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况,处理好宗教关系需要特别周密谨慎,需要高超的智慧。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张志刚教授就探索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谈了三点感想,他认为,探索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学术引导,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思想资源,以重大现实问题暨前沿课题为创新机遇。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班班多杰教授认为《宗教和谐论》一文的理论概括具有多视角综合关照的特征,反映了各宗教的本质诉求,并且论文的主旨是依 循宗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本来轨迹、本质特征、主要内容、历史使命,以及经验教训的维度谈宗教和谐问题,主题内容与党的宗教政策和路线是一种自然契合、深 度冥合、不谋而合。

吉林省吉林市道教玄帝观马高平道长认为对于当前宗教界自身建设和宗教和谐极为重要,并谈到,宗教人士自身的身心和谐是宗教和谐的前提,本宗教内部的和谐、宗教间的互相尊重是宗教和谐的基础,各宗教“行为世范”是实现宗教和谐的根本。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游斌教授认为宗教和谐论对于当前中国的宗教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首先,宗教和谐论是对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基 本原则的坚持与发展。其次,宗教和谐论赋予政教关系这一宗教管理中最核心因素以创造性的新内涵。宗教和谐论还超越了将中国政教关系称为“政主教从”的模式 概括。最后,宗教和谐论还“立足中国,胸怀世界”,展现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与普世价值观对话,又能够基于中国经验而展现中国气派的风范。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宝贵贞教授认为宗教和谐论是阐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主导性理论,并且涵盖了宗教学研究的许多重大课题,同时可以为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问题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张践教授认为牟钟鉴教授《宗教和谐论》是对我国宗教理论工作的重要贡献,也会对宗教管理工作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他谈到, 改革开放以后,宗教工作的指引思想出现了宗教“社会论”、“文化论”、“统战论”、“适应论”等等正确的观念,政教关系、教众关系、教际关系出现了和睦发 展的良好局面。宗教和谐论正是对这些理论的概括和升华。1993年中共中央提出: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前一段时间学界、教界较多关注宗教 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应”问题,但是对引导的必要性和正确方法则研究不够。须知离开了正确文化和政治的引导,“适应”与“和谐”都是提不到的。

(佛教在线根据《中国民族报 宗教周刊》 《探索宗教和谐理论 树立宗教和谐观念 推广宗教和谐价值》整理)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本月9日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举行宗教和谐座谈会

佛教在线 佚名

2012-01-22 20:54:58

|
本月9日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举行宗教和谐座谈会
|

道教之音北京讯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由此《中国民族报 宗教周刊》于2011年底刊发 了牟钟鉴教授的《宗教和谐论》一文。该文一经发表即引起学界、宗教界的热烈回应。为进一步推动政、教、学三界对宗教和谐问题的思考和探讨,2012年1月 9日,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举行宗教和谐座谈会,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张志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风雷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班 班多杰教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等宗教学者、宗教界人士,围绕《宗教和谐论》一文,对宗教和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交往都有密切关系,宗教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必要条 件,宗教和谐成为时代的强音。宗教和谐论的创新和实践,将充实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提升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引导宗教适应当代社会,并发挥宗教 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牟钟鉴教授《宗教和谐论》一文中从八个方面对宗教和谐进行论述,一、研究宗教和谐论是宗教学学者面临的新任务,二、宗教和谐论是唯物辩证法的运用、 三、宗教和谐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理论形态,四、宗教和谐论是对苏联“宗教鸦片论”、“宗教斗争论”模式的反思和超越,五 中华优秀传统是宗教和谐论 的源头活水;六、宗教和谐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七、宗教和谐论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八 宗教和谐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风雷教授认为,《宗教和谐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成果,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理论体系和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宗教问题,提出了宏大的、框架性的基本构想,为宗教学理论研究和宗教事务管理实践指明了基本路 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认为《宗教和谐论》是应时而生、顺时而动之作,是对宗教学理论的新概括、新探索,为我国现阶段宗教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从道教的教义思想里对“和谐”进行了挖掘,表示促进宗教间和宗教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当代道教界的新课题。

中共中央党校龚学增教授强调了宗教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宗教关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况,处理好宗教关系需要特别周密谨慎,需要高超的智慧。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张志刚教授就探索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谈了三点感想,他认为,探索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学术引导,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思想资源,以重大现实问题暨前沿课题为创新机遇。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班班多杰教授认为《宗教和谐论》一文的理论概括具有多视角综合关照的特征,反映了各宗教的本质诉求,并且论文的主旨是依 循宗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本来轨迹、本质特征、主要内容、历史使命,以及经验教训的维度谈宗教和谐问题,主题内容与党的宗教政策和路线是一种自然契合、深 度冥合、不谋而合。

吉林省吉林市道教玄帝观马高平道长认为对于当前宗教界自身建设和宗教和谐极为重要,并谈到,宗教人士自身的身心和谐是宗教和谐的前提,本宗教内部的和谐、宗教间的互相尊重是宗教和谐的基础,各宗教“行为世范”是实现宗教和谐的根本。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游斌教授认为宗教和谐论对于当前中国的宗教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首先,宗教和谐论是对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基 本原则的坚持与发展。其次,宗教和谐论赋予政教关系这一宗教管理中最核心因素以创造性的新内涵。宗教和谐论还超越了将中国政教关系称为“政主教从”的模式 概括。最后,宗教和谐论还“立足中国,胸怀世界”,展现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与普世价值观对话,又能够基于中国经验而展现中国气派的风范。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宝贵贞教授认为宗教和谐论是阐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主导性理论,并且涵盖了宗教学研究的许多重大课题,同时可以为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问题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张践教授认为牟钟鉴教授《宗教和谐论》是对我国宗教理论工作的重要贡献,也会对宗教管理工作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他谈到, 改革开放以后,宗教工作的指引思想出现了宗教“社会论”、“文化论”、“统战论”、“适应论”等等正确的观念,政教关系、教众关系、教际关系出现了和睦发 展的良好局面。宗教和谐论正是对这些理论的概括和升华。1993年中共中央提出: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前一段时间学界、教界较多关注宗教 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应”问题,但是对引导的必要性和正确方法则研究不够。须知离开了正确文化和政治的引导,“适应”与“和谐”都是提不到的。

(佛教在线根据《中国民族报 宗教周刊》 《探索宗教和谐理论 树立宗教和谐观念 推广宗教和谐价值》整理)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