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检校日,申报家口录籍听道官宣讲科戒

道教之音 熊建伟

2016-02-14 21:16:07

三官检校日,申报家口录籍听道官宣讲科戒

农历正月初七是道教“三会日”之一。南朝宋陆修静《道门科略》等道书将此日和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为“三官考核(道民)功过”的日子,也是五斗米道和早期天师道时期道民聚会的日子。在此三日里,道民须赴本师治所,申报家口录籍,听道官宣讲科戒,接受三官考核功过,以定受箓之等次。

据《大道家令戒》云:“诸新故民户、男女老壮:自今正元二年(255)正月七日已去,其能壮事守善,能如要言,匡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种民矣。”又《阳平治》云:“汝曹辈乃至尔难教,叵与共语,反是为非,以曲为直。千载之会,当奈汝曹何!”《阳平治》中所提“千载之会”的日期,可能就是《大道家令戒》中所指的“三会日”之一正月七日。《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见于《道藏》第18册,属洞神部戒律类。正元二年(255),是高贵乡公曹髦的年号。同时,在整篇经文中所涉及的年号还有建安、黄初、大和等年号,皆为汉末曹魏年号。可见,该经应该是张鲁五斗米道之后和南北朝天师道形成之前天师后嗣在“三会日”上发布的系列教戒。

一、《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戒学理论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认为道高高在上,周流万物,注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掌管着人间的生杀予夺。“道之视人,如人之视虫;道能杀人,如人能杀虫。”因此,人们必须学道、体道、悟道,遵道而行,这样才能实现其得道成仙的最高目的。“道之无所不为,人能修行执守教戒,善积行者,功德自辅,身与天通,福流于子孙。”反之,“子不念道,道即远子,卒近灾害,慎无复悔。”,那么,在《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道”究竟为何物呢?

1、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与运动规律。认为“大道者,包囊天地,侍养群生,制御万物者也,无形无象,混混沌沌自然生,百千万种非人所能名,自天地以下皆道所生杀也。”  “道弘大,包含天地,变化万神,微布散在八极之外,内潜毫毛之中,成生万物,制御三天,统三万六千神,大无不覆,小无不入。” 这里不仅把道作为先天地而生,无形无状的形而上本体和创生万物的原动力,而且把道看作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认为天、地、人皆由道产生,并按道的规律运动变化。

2、道即气。把先天地而生的“道”与“气”相联系,认为道在创生万物的过程中,是“无上”、“玄老”、“太上”三气混一的结合体。“道出自然,先天地生,号无上、玄老、太上三气混一。为无上,正真之道也。”同时,还认为,道即气,天下万物生于道,也就是生于此三气。“自天地以下,无不受此气而生者也。”“道生天,天生地,地生人,皆三气而生。”

3、道即神仙。“天道平正,以生赏善,以死罚恶。”“道之视人,如人之视虫、蚁,道能杀人,如人能杀虫也;道之好生恶杀,终不杀也。恶人为恶不止,自有司神记其恶事,过积罪满,执杀者自罚之,道终不杀也。”赋道以赏善罚恶、主宰万物命运的无边法力,使道成为至尊至神、具有人格意志的玄妙莫测的神仙。

4、道即教戒。强调人们必须学道、体道,遵道而行。但道是“无形无象,混混沌沌自然生,百千万种非人所能名。”极端抽象与玄虚,极难领悟与把握。因此,必须在玄远神秘的道与现世的人类之间建立一种有形的具体联系。并用教戒将道具体化、实在化,使之成为神道设教的现实内容。“人生受命,制之在天,天实不言,故在圣人。圣人随世恻隐,不以常存,故遗教戒。教戒者,欲令人劝进长生,全身保命无穷。”“自吾所作黄庭、三灵、七言,皆训喻本经,为道德之光华。道不欲指形而名之,贤者见一知万。”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把握有形的教戒来领悟玄虚之道的内涵与实质。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在对“道”进行了发挥的同时,还赋予“道”以“冲和”之“德”,“道以冲和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合和,万物萌生,华英熟成;国家合和,天下太平,万姓安宁;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庆。”那么,怎样才能奉道尊德达到天下太平,万姓安宁呢?“诸欲奉道,不可不勤,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义不可不行,施惠不可不作。”通过赋道以“冲和”的特点,将儒家所倡导的忠孝仁义、伦理纲常思想巧妙地吸收过来,作为道的体现和德的落实,并提出遵守这些纲常礼教是使人得道成仙的前提和基础。

二、《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戒学内容

综观《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全篇内容,不论是要得道成仙,还是要“助国扶命”,都强调遵守规戒是实现其目的途径。因此,经文中提出了许多即是包含和体现道的精神与特点的、易操可执的教戒。教戒的思想内容主要有:

1、忠孝仁义,助国扶命。如前所述,该经将恪守伦理纲常作为得道成仙的前提与基础“但当户户化以忠孝,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助国扶命,弃往日之恶,从今日之善,灾消无病,得为后世种民。”。因此,忠孝仁义等伦理道德也成为道教徒所必须具备的德行。

2、弃利去欲,无为不争。“道以无为为上,人过积,但坐不为,贪利百端。道然无为,故能长存。天地法道无为,与道相混。真人法天无为,故致神仙。”继承老子无为不争的思想,认为道的一个特点就是清净无为,谦虚不争。芸芸众生,要想得道成仙,也必须效法道教的功成不有、无为不争。而对人们来说,如果一味追名逐利,贪图享乐,那么无为不争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该经认为要做到无为不争,就必须节制情欲,摒弃名利,“名者,伐身之斧”,“财宝色欲,陷目之锥,害身之灾。”]从古至今,众人都为了寻求财宝色欲的恣心快意,贪求富贵名利的身显名扬,而不惜欺伪诈骗,弄虚作假,甚至刀兵相见,互相残杀,以至造成个人丧生,社会混乱。实如该经所说:“汝耳目闻见,从古以来,富贵者久乎?财弃于地,身死于市,以此观之,故谚语‘死人不如生鼠’”,“身没名灭,何用财为?”因此,告诫人们:“道隐无名,名者伐身之斧。善行无辙迹,为道当治身养生求福耳。”但无为不争,不是无所事事。这里,继承了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强调“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无为,无为者无不为也,但使人不见其有迹,乃能为奇耳”,就是说人要以追求个体生命的延伸和永恒为目的,弃利去欲,清静无为,谦虚不争,从而达到全身保命、得道成仙的最高目的。

3、积善成德,度身成仙。该经宣扬天道赏善罚恶,劝导人们必须心存善念,时刻为善。“诸贤者,人之所大欲,以生年为贵,人之所大恶,以死终为贱,岂不然乎?天道平正,以生赏善,以死罚恶……修善者福至,为恶者祸来。” “大道含弘,乃悯人命短促,故教人修善,上备者神仙,中备者地仙,下备者增年。”人们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念道行善,使其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得到道的庇护,度身成仙,实现长生不死的目的。

4、习诵经戒,以戒制情。认为布道施教首先在于向学道者传授道教经戒。“若男女不晓书疏者,专心好道,可请明者,听诵经戒,会在静舍。”学习者通过对教戒中所包含的道德知识、规范的体认,就会明白何为是非善恶,好坏美丑,从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学道者在学习经戒的过程中要“正体安神,精思明听,勿妄华言,倾斜不端,游心他念,玩随睡寐”。这就是要求学者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学道心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深入地思考,学思结合,不要心不在焉,一心二用。还强调学道者不仅要认知、理解教戒,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教戒作为行动的规范与准则,时刻执守教戒,以戒制情,以戒自检。“唯道人执志,故能以戒自检,行止举动,爱欲人间,守戒不违,心无邪倾。若见色利,以戒掩目;若闻好恶之言,以戒塞耳;若食甘香之美,以戒杜口;若愿想财宝,放情爱欲,以戒挫心;若趣向奸非,意欲恶事,以戒折足;守之不废,可谓明矣。”“道人亦知所欲为快,以戒制情,故不犯恶,善积行著,与道法相应,受福无极。”通过对外在道德规范的体认和理解,进而把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时刻以此为明镜,省查自己的行为,调节自己的行动,使自己始终不违背行为准则。

5、乐道、勤学、持之以恒。首先强调学道者要乐道、勤学,归心于道。“诸贤者,奉道庄事勤身,如饥渴欲得饮食,如遇寒暑欲得易处,如作极欲得休息,如疲劳欲眠寐,如愿想欲有所得。念道奉真,欲得度身,如念此诸所勉身,如不法不倦,获无灾殃祸害,病痛忧患,何愿不得,何福不应也?”这样把“归心于道”作为修道主体的一种内在的强烈的需要,就像饥渴需要饮食,疲劳需要休息一样,只有对道怀有这种“念念精进,追之恐不及”的情感,学道才有动力,收获也才会更大。其次,强调学道要有坚定如磐的意志和勤学苦练的精神。“道人百行当备千善,当著虽有九百九十九善,一善未满,中为利动,皆弃前功。治身关念,守戒不废,乃得度世。道人贤者可勤行焉。”这说明学道的过程是极其艰辛的,而且学习的成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这就需要学习者要意志坚定、持之以恒、勤勤恳恳、孜孜以求,时时刻刻学道、守道,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因此,《正》要求“奉道精进,要当勤身,守之当久,治志当坚,精进专念。”“贤者正心守道,不可懈惰,当以勤劝。遇者自戒,庄事勤修。”如能这样“奉法不倦”,“精专勤身”,便可求福保命,度身神仙。

6、行善不已,以己正人。在识道、乐道、志于道的同时,也强调要在实践中要遵道而行。而修行积善则是“遵道而行”的具体体现。“奉道清正无为,惟当精进修行积善耳。”“善积合道,神定体安,喜怒不仇于心,恶言不发于口,鬼声不闻于耳,邪色不视于目,贪欲不专于意,修行正身,真气来附,邪恶皆去,故过悉除,新善自著。”这说明只有将所悟之“道”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身体力行,才能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实现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形成高尚的品德。另外,还强调,行善之人不仅自身要行善积德,而且还要教育感化那些不善之人,督促他们弃恶向善,以此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样才算真正的行善积德。“若见人有违天之行,转相劝诫,相教改悔,其功报效应,受福无量。”修己的同时不忘正人,这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总之,《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既继承发扬了道家大公无私、无为不争的精神,又将忠孝仁义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塑造了清静玄远、超凡脱俗、善良仁慈又执守忠孝仁义、佐国扶命的即人即仙的人格典范。检校日,申报家口录籍,听道官宣讲科戒,接受三官考核功过,以定受箓之等次,有空可以看看道教《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

(本文由馨儿、尚德依据熊建伟《试述<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戒学思想》整理,有删节,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三官检校日,申报家口录籍听道官宣讲科戒

道教之音 熊建伟

2016-02-14 21:16:07

|
三官检校日,申报家口录籍听道官宣讲科戒
|

三官检校日,申报家口录籍听道官宣讲科戒

农历正月初七是道教“三会日”之一。南朝宋陆修静《道门科略》等道书将此日和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为“三官考核(道民)功过”的日子,也是五斗米道和早期天师道时期道民聚会的日子。在此三日里,道民须赴本师治所,申报家口录籍,听道官宣讲科戒,接受三官考核功过,以定受箓之等次。

据《大道家令戒》云:“诸新故民户、男女老壮:自今正元二年(255)正月七日已去,其能壮事守善,能如要言,匡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种民矣。”又《阳平治》云:“汝曹辈乃至尔难教,叵与共语,反是为非,以曲为直。千载之会,当奈汝曹何!”《阳平治》中所提“千载之会”的日期,可能就是《大道家令戒》中所指的“三会日”之一正月七日。《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见于《道藏》第18册,属洞神部戒律类。正元二年(255),是高贵乡公曹髦的年号。同时,在整篇经文中所涉及的年号还有建安、黄初、大和等年号,皆为汉末曹魏年号。可见,该经应该是张鲁五斗米道之后和南北朝天师道形成之前天师后嗣在“三会日”上发布的系列教戒。

一、《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戒学理论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认为道高高在上,周流万物,注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掌管着人间的生杀予夺。“道之视人,如人之视虫;道能杀人,如人能杀虫。”因此,人们必须学道、体道、悟道,遵道而行,这样才能实现其得道成仙的最高目的。“道之无所不为,人能修行执守教戒,善积行者,功德自辅,身与天通,福流于子孙。”反之,“子不念道,道即远子,卒近灾害,慎无复悔。”,那么,在《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道”究竟为何物呢?

1、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与运动规律。认为“大道者,包囊天地,侍养群生,制御万物者也,无形无象,混混沌沌自然生,百千万种非人所能名,自天地以下皆道所生杀也。”  “道弘大,包含天地,变化万神,微布散在八极之外,内潜毫毛之中,成生万物,制御三天,统三万六千神,大无不覆,小无不入。” 这里不仅把道作为先天地而生,无形无状的形而上本体和创生万物的原动力,而且把道看作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认为天、地、人皆由道产生,并按道的规律运动变化。

2、道即气。把先天地而生的“道”与“气”相联系,认为道在创生万物的过程中,是“无上”、“玄老”、“太上”三气混一的结合体。“道出自然,先天地生,号无上、玄老、太上三气混一。为无上,正真之道也。”同时,还认为,道即气,天下万物生于道,也就是生于此三气。“自天地以下,无不受此气而生者也。”“道生天,天生地,地生人,皆三气而生。”

3、道即神仙。“天道平正,以生赏善,以死罚恶。”“道之视人,如人之视虫、蚁,道能杀人,如人能杀虫也;道之好生恶杀,终不杀也。恶人为恶不止,自有司神记其恶事,过积罪满,执杀者自罚之,道终不杀也。”赋道以赏善罚恶、主宰万物命运的无边法力,使道成为至尊至神、具有人格意志的玄妙莫测的神仙。

4、道即教戒。强调人们必须学道、体道,遵道而行。但道是“无形无象,混混沌沌自然生,百千万种非人所能名。”极端抽象与玄虚,极难领悟与把握。因此,必须在玄远神秘的道与现世的人类之间建立一种有形的具体联系。并用教戒将道具体化、实在化,使之成为神道设教的现实内容。“人生受命,制之在天,天实不言,故在圣人。圣人随世恻隐,不以常存,故遗教戒。教戒者,欲令人劝进长生,全身保命无穷。”“自吾所作黄庭、三灵、七言,皆训喻本经,为道德之光华。道不欲指形而名之,贤者见一知万。”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把握有形的教戒来领悟玄虚之道的内涵与实质。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在对“道”进行了发挥的同时,还赋予“道”以“冲和”之“德”,“道以冲和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合和,万物萌生,华英熟成;国家合和,天下太平,万姓安宁;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庆。”那么,怎样才能奉道尊德达到天下太平,万姓安宁呢?“诸欲奉道,不可不勤,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义不可不行,施惠不可不作。”通过赋道以“冲和”的特点,将儒家所倡导的忠孝仁义、伦理纲常思想巧妙地吸收过来,作为道的体现和德的落实,并提出遵守这些纲常礼教是使人得道成仙的前提和基础。

二、《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戒学内容

综观《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全篇内容,不论是要得道成仙,还是要“助国扶命”,都强调遵守规戒是实现其目的途径。因此,经文中提出了许多即是包含和体现道的精神与特点的、易操可执的教戒。教戒的思想内容主要有:

1、忠孝仁义,助国扶命。如前所述,该经将恪守伦理纲常作为得道成仙的前提与基础“但当户户化以忠孝,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助国扶命,弃往日之恶,从今日之善,灾消无病,得为后世种民。”。因此,忠孝仁义等伦理道德也成为道教徒所必须具备的德行。

2、弃利去欲,无为不争。“道以无为为上,人过积,但坐不为,贪利百端。道然无为,故能长存。天地法道无为,与道相混。真人法天无为,故致神仙。”继承老子无为不争的思想,认为道的一个特点就是清净无为,谦虚不争。芸芸众生,要想得道成仙,也必须效法道教的功成不有、无为不争。而对人们来说,如果一味追名逐利,贪图享乐,那么无为不争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该经认为要做到无为不争,就必须节制情欲,摒弃名利,“名者,伐身之斧”,“财宝色欲,陷目之锥,害身之灾。”]从古至今,众人都为了寻求财宝色欲的恣心快意,贪求富贵名利的身显名扬,而不惜欺伪诈骗,弄虚作假,甚至刀兵相见,互相残杀,以至造成个人丧生,社会混乱。实如该经所说:“汝耳目闻见,从古以来,富贵者久乎?财弃于地,身死于市,以此观之,故谚语‘死人不如生鼠’”,“身没名灭,何用财为?”因此,告诫人们:“道隐无名,名者伐身之斧。善行无辙迹,为道当治身养生求福耳。”但无为不争,不是无所事事。这里,继承了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强调“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无为,无为者无不为也,但使人不见其有迹,乃能为奇耳”,就是说人要以追求个体生命的延伸和永恒为目的,弃利去欲,清静无为,谦虚不争,从而达到全身保命、得道成仙的最高目的。

3、积善成德,度身成仙。该经宣扬天道赏善罚恶,劝导人们必须心存善念,时刻为善。“诸贤者,人之所大欲,以生年为贵,人之所大恶,以死终为贱,岂不然乎?天道平正,以生赏善,以死罚恶……修善者福至,为恶者祸来。” “大道含弘,乃悯人命短促,故教人修善,上备者神仙,中备者地仙,下备者增年。”人们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念道行善,使其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得到道的庇护,度身成仙,实现长生不死的目的。

4、习诵经戒,以戒制情。认为布道施教首先在于向学道者传授道教经戒。“若男女不晓书疏者,专心好道,可请明者,听诵经戒,会在静舍。”学习者通过对教戒中所包含的道德知识、规范的体认,就会明白何为是非善恶,好坏美丑,从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学道者在学习经戒的过程中要“正体安神,精思明听,勿妄华言,倾斜不端,游心他念,玩随睡寐”。这就是要求学者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学道心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深入地思考,学思结合,不要心不在焉,一心二用。还强调学道者不仅要认知、理解教戒,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教戒作为行动的规范与准则,时刻执守教戒,以戒制情,以戒自检。“唯道人执志,故能以戒自检,行止举动,爱欲人间,守戒不违,心无邪倾。若见色利,以戒掩目;若闻好恶之言,以戒塞耳;若食甘香之美,以戒杜口;若愿想财宝,放情爱欲,以戒挫心;若趣向奸非,意欲恶事,以戒折足;守之不废,可谓明矣。”“道人亦知所欲为快,以戒制情,故不犯恶,善积行著,与道法相应,受福无极。”通过对外在道德规范的体认和理解,进而把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时刻以此为明镜,省查自己的行为,调节自己的行动,使自己始终不违背行为准则。

5、乐道、勤学、持之以恒。首先强调学道者要乐道、勤学,归心于道。“诸贤者,奉道庄事勤身,如饥渴欲得饮食,如遇寒暑欲得易处,如作极欲得休息,如疲劳欲眠寐,如愿想欲有所得。念道奉真,欲得度身,如念此诸所勉身,如不法不倦,获无灾殃祸害,病痛忧患,何愿不得,何福不应也?”这样把“归心于道”作为修道主体的一种内在的强烈的需要,就像饥渴需要饮食,疲劳需要休息一样,只有对道怀有这种“念念精进,追之恐不及”的情感,学道才有动力,收获也才会更大。其次,强调学道要有坚定如磐的意志和勤学苦练的精神。“道人百行当备千善,当著虽有九百九十九善,一善未满,中为利动,皆弃前功。治身关念,守戒不废,乃得度世。道人贤者可勤行焉。”这说明学道的过程是极其艰辛的,而且学习的成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这就需要学习者要意志坚定、持之以恒、勤勤恳恳、孜孜以求,时时刻刻学道、守道,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因此,《正》要求“奉道精进,要当勤身,守之当久,治志当坚,精进专念。”“贤者正心守道,不可懈惰,当以勤劝。遇者自戒,庄事勤修。”如能这样“奉法不倦”,“精专勤身”,便可求福保命,度身神仙。

6、行善不已,以己正人。在识道、乐道、志于道的同时,也强调要在实践中要遵道而行。而修行积善则是“遵道而行”的具体体现。“奉道清正无为,惟当精进修行积善耳。”“善积合道,神定体安,喜怒不仇于心,恶言不发于口,鬼声不闻于耳,邪色不视于目,贪欲不专于意,修行正身,真气来附,邪恶皆去,故过悉除,新善自著。”这说明只有将所悟之“道”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身体力行,才能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实现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形成高尚的品德。另外,还强调,行善之人不仅自身要行善积德,而且还要教育感化那些不善之人,督促他们弃恶向善,以此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样才算真正的行善积德。“若见人有违天之行,转相劝诫,相教改悔,其功报效应,受福无量。”修己的同时不忘正人,这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总之,《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既继承发扬了道家大公无私、无为不争的精神,又将忠孝仁义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塑造了清静玄远、超凡脱俗、善良仁慈又执守忠孝仁义、佐国扶命的即人即仙的人格典范。检校日,申报家口录籍,听道官宣讲科戒,接受三官考核功过,以定受箓之等次,有空可以看看道教《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

(本文由馨儿、尚德依据熊建伟《试述<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的戒学思想》整理,有删节,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