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道教之音 单英杰 朱玉林

2018-01-02 17:58:08

建两千七百多年的“陈仓”古城,公元七五七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为宝鸡,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是西周王朝兴邦立国之地,是华夏民族立足兴起之源,是道文化的诞生之地!

宝鸡有老子著经的大散关,姜子牙钓鱼的钓鱼台,丘处机修炼十三年的蟠溪宫、龙门洞,有张三丰的道场金台观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宝鸡全景图

《道德经》的诞生地——大散关

宝鸡南19.5公里处的清姜河畔,因置于大散岭而得名。大散关是关中通住西域要塞。相传老子骑青牛离晚周而去,时任散关令的尹喜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便叮嘱下属:有形貌脱俗之人,不得听任其过关。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老子行至大散关,尹喜要让这位圣贤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他出关的条件。老子虽不愿,但无奈。老子没办法,于是答应为尹喜著书立说,写下五千字,名为《道德经》。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大散关图

《道德经》在大散关的诞生始,确立了老子这位举世的伟大哲学家的地位,也标明宝鸡是道学文化摇篮的历史证明。

姜子牙在宝鸡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姜子牙像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姜子牙同单公一道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西周王朝。姜子牙是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之一,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道学韬略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被尊为“百家宗师”。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毛主席书写李白诗截图

相传当年武王伐纣后,姜子牙在太白山绝顶拔仙台封神点仙,共封365座尊神,几乎涵盖了中国神仙界所有神灵,姜子牙也成为太白主神。姜子牙于山顶拔仙台封神后,太白山就成了道教的天下。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谱系建立起来的庙宇建筑群。太白山谓“十里一寺,五里一庙”,留下不少历史遗存、道教文化和传说故事。

丘处机在宝鸡修炼传道

金末元初,被成吉思汗称为“活老子”的丘处机,在宝鸡磻溪、龙门洞、南昌宫、磨性山等地苦修磨性十三年,先在蟠溪修炼近六年,后又到龙门洞潜修近七年, 创立了道教龙门派。丘处机的诗词《磻溪集》记录了其苦修的历程,在他一生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丘处机晚年以七十四岁高龄,远涉几万里,劝诫成吉思汗于止杀,使成吉思汗言听计从,成为佳话。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龙门洞图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蟠溪宫元道德经碑图

张三丰道场—金台观

《宝鸡县志》有这么一段话:“飞阁玲珑,朱栏璀璨,每旭日东升,夕阳晚照,则光流天际,彩彻云衢,古今艳称赤城流霞,金阁在望,而天台不得专美。”这赞誉之词,形容的是位于宝鸡市区北坡陵塬山腰上的金台观。元末明初,一代高道张三丰在金台观修道 22年,金台观是张三丰的第一道场。

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是元、明之际集道学、武学等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张三丰生来便与众不同,《明外史》本传形容他“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他身材高大魁梧,双目又黑又圆,还长了一双很大的招风耳,满嘴的胡须很长而且坚硬如戟,道风仙骨,气宇不凡,令见过他的人都十分敬畏。张三丰定居金台观后,结庐构殿,吟诗作赋,挥毫写书,练功种地,修行传道,行医救生,广布善事,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拥戴,也扩大了金台观的影响。

金台观里的玉皇阁、三清殿、太子殿、灵官殿、太皇宫、娘娘殿等建筑宏伟。张三丰的道论和内丹著述,有《大道论》、《玄机直讲》、《道言浅近说》、《玄要篇》等,继承了老子的思想。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金台观图

龙门洞走出的任法融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任法融像

从宝鸡龙门洞走出的全国道教协会原会长任法融,谨研《老子》、《庄子》、《周易》三十余年,对“道”尤为殚精竭虑,悉心研探,在长时间的修持中悟解。他为《老子》作注,是多年研讨、静悟的结果,实非一时之愿,一日之功。如今,任法融主编的《道德经释义》已成为研究老子文化的经典之一。

道学文化新高潮

中国共产党十八次代表大会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子是百家之首。又一次开启了道学文化研究的新高潮。宝鸡道学文化在于中国老子文化研究院邱锋院长和王鸿斌执行院长推动下,出现了新的气象,宝鸡老子文化研究会成立一年多以来,作了大量调查研究,成功地主持了有全国道学专家参加的《老子和宝鸡的研讨会》,推动了新疆老子寻踪成功地考察。事实上,宝鸡已经成为全国道学研究新的重要基地。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朱玉林 提供)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道教之音 单英杰 朱玉林

2018-01-02 17:58:08

|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

建两千七百多年的“陈仓”古城,公元七五七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为宝鸡,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是西周王朝兴邦立国之地,是华夏民族立足兴起之源,是道文化的诞生之地!

宝鸡有老子著经的大散关,姜子牙钓鱼的钓鱼台,丘处机修炼十三年的蟠溪宫、龙门洞,有张三丰的道场金台观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宝鸡全景图

《道德经》的诞生地——大散关

宝鸡南19.5公里处的清姜河畔,因置于大散岭而得名。大散关是关中通住西域要塞。相传老子骑青牛离晚周而去,时任散关令的尹喜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便叮嘱下属:有形貌脱俗之人,不得听任其过关。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老子行至大散关,尹喜要让这位圣贤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他出关的条件。老子虽不愿,但无奈。老子没办法,于是答应为尹喜著书立说,写下五千字,名为《道德经》。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大散关图

《道德经》在大散关的诞生始,确立了老子这位举世的伟大哲学家的地位,也标明宝鸡是道学文化摇篮的历史证明。

姜子牙在宝鸡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姜子牙像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姜子牙同单公一道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西周王朝。姜子牙是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之一,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道学韬略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被尊为“百家宗师”。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毛主席书写李白诗截图

相传当年武王伐纣后,姜子牙在太白山绝顶拔仙台封神点仙,共封365座尊神,几乎涵盖了中国神仙界所有神灵,姜子牙也成为太白主神。姜子牙于山顶拔仙台封神后,太白山就成了道教的天下。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谱系建立起来的庙宇建筑群。太白山谓“十里一寺,五里一庙”,留下不少历史遗存、道教文化和传说故事。

丘处机在宝鸡修炼传道

金末元初,被成吉思汗称为“活老子”的丘处机,在宝鸡磻溪、龙门洞、南昌宫、磨性山等地苦修磨性十三年,先在蟠溪修炼近六年,后又到龙门洞潜修近七年, 创立了道教龙门派。丘处机的诗词《磻溪集》记录了其苦修的历程,在他一生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丘处机晚年以七十四岁高龄,远涉几万里,劝诫成吉思汗于止杀,使成吉思汗言听计从,成为佳话。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龙门洞图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蟠溪宫元道德经碑图

张三丰道场—金台观

《宝鸡县志》有这么一段话:“飞阁玲珑,朱栏璀璨,每旭日东升,夕阳晚照,则光流天际,彩彻云衢,古今艳称赤城流霞,金阁在望,而天台不得专美。”这赞誉之词,形容的是位于宝鸡市区北坡陵塬山腰上的金台观。元末明初,一代高道张三丰在金台观修道 22年,金台观是张三丰的第一道场。

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是元、明之际集道学、武学等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张三丰生来便与众不同,《明外史》本传形容他“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他身材高大魁梧,双目又黑又圆,还长了一双很大的招风耳,满嘴的胡须很长而且坚硬如戟,道风仙骨,气宇不凡,令见过他的人都十分敬畏。张三丰定居金台观后,结庐构殿,吟诗作赋,挥毫写书,练功种地,修行传道,行医救生,广布善事,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拥戴,也扩大了金台观的影响。

金台观里的玉皇阁、三清殿、太子殿、灵官殿、太皇宫、娘娘殿等建筑宏伟。张三丰的道论和内丹著述,有《大道论》、《玄机直讲》、《道言浅近说》、《玄要篇》等,继承了老子的思想。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金台观图

龙门洞走出的任法融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任法融像

从宝鸡龙门洞走出的全国道教协会原会长任法融,谨研《老子》、《庄子》、《周易》三十余年,对“道”尤为殚精竭虑,悉心研探,在长时间的修持中悟解。他为《老子》作注,是多年研讨、静悟的结果,实非一时之愿,一日之功。如今,任法融主编的《道德经释义》已成为研究老子文化的经典之一。

道学文化新高潮

中国共产党十八次代表大会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子是百家之首。又一次开启了道学文化研究的新高潮。宝鸡道学文化在于中国老子文化研究院邱锋院长和王鸿斌执行院长推动下,出现了新的气象,宝鸡老子文化研究会成立一年多以来,作了大量调查研究,成功地主持了有全国道学专家参加的《老子和宝鸡的研讨会》,推动了新疆老子寻踪成功地考察。事实上,宝鸡已经成为全国道学研究新的重要基地。

走近宝鸡的道学文化

 

(朱玉林 提供)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