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从无名道士到太极宗师,记张三丰太极拳的传播之路

从无名道士到太极宗师,记张三丰太极拳的传播之路

道音文化 7年前

张三丰是元明之际的一个著名道士,在宝鸡修道时间长达五六十年,他对推动发展道家理论起了重要作用。他的著作有《大道论》、《玄机直讲》、《道言浅近说》、《玄要篇》、《打坐歌》、《无根树》等,被后代收入《张三丰先生全集》,流传至今。明代数位皇帝先后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等名号。

张三丰的最大的历史贡献,是在宝鸡金台观修道期间创立了太极拳,因此被后世尊为太极拳的主要创始人。宝鸡金台观也成为太极拳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元明之际,社会动荡,阴阳太极文化研究气氛浓厚。张三丰对阴阳太极文化也有较深研究。据传,张三丰在金台观修道期间,结合他修炼的内丹功力,承宝鸡金台观太极文化之仙灵,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经过数十年的亲身实践的修炼,深悟道家养生、易数、兵法、拳法、医理和哲理,集中华五千年文化精华之大成,创绝世独有的科学的内家拳法并起名为“太极拳”(张三丰十三式太极拳)。从此,太极拳就成为道教学道的基本功法,是每个弟子都必须要修练的入门功夫。

距离宝鸡市区西北35里的坊塘铺北处,有一座人称“西武当”的险峰,又叫“佛岩”,相传张三丰曾在这里宣讲道经,传授武功。其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居民大都习武练拳,以强身健体。

张三丰太极拳以道教所传太极阴阳为体,五行八卦为用,“河图”与“洛书”为经、八卦与九宫为纬、合成太极拳术五行八卦十三式,突出“以武演道,以道显武”的特点。张三丰在指导弟子修炼时传下了《道要秘诀歌》、《打坐歌》、《太极拳论》、《练太极拳须聚气敛神论》、《龙虎还丹指迷歌》等不下数十种修炼太极拳的经典要论,是为后世传人弟子不可多得的修习资料。

张三丰太极拳,承内丹修炼之法,观自然之行,为修行之法,后与传统武术文化相交融,开创了传统武术的新局面和方向,同时也奠基了金台观被称为“太极之源、仙道金台” 的武术祖庭之道。

据史料记载,张三丰太极拳由宝鸡金台观——带入武当山太极拳——由武当道士刘古泉传入山西王宗岳——传入赵堡蒋发称赵堡太极拳——传入陈家沟称陈式太极拳——传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传武式太极拳——传孙式太极拳。

据明末清初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记载:“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博于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拳,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三丰之术,百年之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岳为最著。”据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李亦畬所作《太极拳小序》记载:“太极拳始自宋(金)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众多历史资料说明,张三丰集历代拳家之大成,创编了太极拳,被后世尊为太极拳祖师。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你是否听说过太和真人张守清?
  • 在家修行,该怎样精进我的信仰?
  • 《坤》卦“厚德载物”发微
  • 道家与道教,二者如何才能一脉相承?
  • 道不离人,人不离道,论老庄中的“人本观”

推荐阅读

武当文化(挪威)传播中心授牌仪式暨文化交流活动在武当山紫霄宫举行
2月前
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常州市武进道教界开展缅怀英烈清明祭扫活动
3月前
宁夏道教协会举办全区道教教职人员培训班
3月前
青岛市2025年度全市道教讲经交流活动在崂山太清宫举行
3月前
李干杰走访在京全国性宗教团体
2天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