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你知道道祖为什么要用风箱比喻道吗?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高璟     时间:2021-09-29 11:17:22      繁體中文版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你知道道祖为什么要用风箱比喻道吗?

《道德经》中有一个非常著名且非常关键的比喻,源于经文的第五章,其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常见到的字面解释为:天地之间大道运行的方式,就像是人们常见到的风箱一样。它空虚而不枯竭,鼓动越多,风就越多,生生不息。笔者在阅读此章的时候经常会想一个问题:天地之间的事物(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有那么多,其中不乏可以用来比喻和象征大道的东西,可道祖为什么非要用“风箱”这个物体呢?

这个问题,看似是无稽的。有人说,道祖或许只是随便拿个事物做比喻,本来也没有为什么。但细细考究一下,笔者要思考的问题或许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成“在道祖的语境和思考模式下,是如何构建起橐龠和道之间关联性的呢?”

这一切的答案,还是要从橐龠本身说起。

把橐龠叫作风箱,其实是添加了现代人的认知和思考结果的,更恰当的翻译应该是鼓风吹火的器具,或者可以更加直白地解读为人工鼓风机。鼓风机的运行原理并不复杂,通过进风口把外面的空气吸进来、再经由人力压缩,使其从出风口集中喷发出来,以达到集中风能而增大火势的目的。这其中,“橐”和“龠”本来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橐,是用动物皮制成的风袋;龠,原本是一种吹口管乐器,在这里借指连接在橐上的输风管。这样一个造型简单、原理也不复杂的事物,对当时的人们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先秦时期,是中国冶铁文明大发展的时期。铁的液化和锻造,需要极高的温度,而普通的木柴燃烧的温度远远不足以达到需求。在没有掌握冶铁技术之前,商周时代所用的金属器物以及兵戈等物,都是由青铜打造的。在历经几千年的风雨后,如今的我们可以安然地去欣赏青铜器所带来的美感,但对于当时的人们、尤其是上战场打仗的士兵来说,青铜器物太软的特性就会带来很多麻烦,如盔甲等物不具有很好的防护性、刀戈等兵器的杀伤力也不够等等。一直等到橐龠的出现,人们终于可以借助鼓风机的作用加大火势和温度,这才使冶铁成为可能,铁制品也才开始被广泛应用。

道祖在文章中提到橐龠,当然不是在推崇它在冶炼兵器上的神奇作用。而是橐龠可以熔化有形的铁矿和铁器(固态)成为如水一般流动的液态,然后再通过一定技术的塑造而使液态重新变成一种完全不同的、可以真正为人所用的固态。从固态到液态再到固态,这是一个典型的物理变化的过程,其中的一个关键字就在于“化”。

回到道祖所设想的道教思想体系中去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橐龠之用的玄妙。道祖在描述道的时候提出,这虽然是一个不可道、不可名的事物,但天地万物都是道生的,万物之中都含有道性。那么,在道生万物的这个过程中,道并非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形象,它也不会如同母子相生一样,从自身诞生出一个与自己形象相仿的事物,而是一种“化生”。或者说,在道的催化作用下,万物自我相生。如植物生植物、动物生动物、人生人,这一生的过程才命名为道。因此,讲“道生”,实则是在讲道如同橐龠吹出看不见的风一样,虽然不能把控和名状,却可以借助于风的作用使铁矿发生质变而生成新的事物、借助于道的运行而使万物之间可以生生不息。此,是之为“化”。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一点,道教并非只是玄之又玄(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大而无用)的宇宙生化的哲理,其中同样包括对我们的社会人生具有实践指导作用的信条。同样立足于一个“化”字来解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往往是基于两点,一是自己如同鼓风机一样所吸收和承载的东西多,但能找到的释放的途径却又很少,所以就会经常出现因为负载过重而导致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出现崩溃的现象。这是没有把“化”的概念理解透彻的结果。

道教讲“化”,是说我们遇到的所有的难题,其实都来自于脑海中的一个念头。一念生,百病生。人有不可摆脱的躯体,道祖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我们的身体需要吃饭、穿衣和睡觉,这是正常的基本需求。但人因为还有念想和欲望,往往想要吃更好、穿更好。如果是在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尚且算作是合理的需求;可如果超越了自身的能力呢?答案不言而喻。因为承担不起欲求,同时又放不下自己的想法,才能使众生陷在无边苦海中难以自拔。我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苦并非是天生就该有的,而是自己从心上生了妄念,这个虚无的、抓不住的念头却又会催促我们产生各种或好的、或坏的行动,最终,因行动而产生的实际的果却还要自己来承受。心念,化生了魔障罢了。

道教中有一句话叫“一念纯真金可化,三心未了水难消”,说的就是心念上的力量。当我们正心正念,就可以化解万千磨难;当一念为邪,就会迎来万千阻碍。在修道的路上,我们就是自身的橐龠,究竟是化金为水、还是凝水成冰,全在于自己于修行这件事上会生出什么念了。

(本文作者:高璟,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