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龙门派(3)

本站整理 佚名

2010-11-13 09:01:00

据《长春道教源流》卷七载,有龙门第十一代道士曾一贯,于康熙间入广东罗浮山。任冲虚观住持。其徒柯阳桂(1619~1671),度弟子百余人。清末,有儒士陈铭珪(1824~?)嗣其传,派名教友,住持罗浮山酥醪观。撰有《长春道教源流》八卷,收集全真道史料颇富,为研究全真道史的重要资料。其卷七云:“今粤东罗浮及会城诸道观,询其派,又皆全真也。”

在西北地区,有龙门派第十一代刘一明(1734~1821),号悟元子,山西曲沃(今闻喜县东北)人。出家后,云游晋、陕、川、甘一带,遇龛谷老人传丹术以后,隐甘肃榆中县牺云山修炼,并著书立说,所写丹书被辑为《道书十二种》,流传颇广,成为清代内丹学一大家。

在云南,还有被称为“龙门西竺心宗”的特殊支派。据《金盖心灯》所述,该派祖师鸡足道者,自云月支国人,名野怛婆阇,自印度来华,居鸡足山修炼。顺治十六年(1659),赴京师谒王常月,受其戒法,赠名黄守中,为龙门第八代。该派以鸡足山为活动中心,下传管天仙(派名太清)、大脚仙(王太原)。再传金怀怀(王清楚)、白马李等。

此外,湖北武昌长春观,在清末,“著屋千间,道友万数”,与西安八仙庵、成都二仙庵等并称天下龙门大丛林。山东福山县道士张宗璇,为龙门派第二十三代,于光绪十年(1884)赴白云观传法,开霍山派。又有龙门派第八代徐守诚(1632~1692),于清初去江西南昌西山,兼传净明道,成为当时净明道的重要传人。

综上可见,自清初王常月先后在北京白云观,以及南京、杭州、湖州、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以后,龙门派确有很大的发展。发展中心在江、浙,遍及全国许多省区。尤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朝为最盛。其间支派繁衍,不少支系更流传至近现代。因此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昌盛的道教派别,几乎成为全真道的代表。其盛况与佛教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相类似,故世有“临济、龙门半天下”之说。

龙门派承其祖派全真道之余绪,以精于内丹学著称于世。

其门下拥有许多著名内丹理论家,如伍守阳、谢凝素、柳华阳、刘一明、闵一得,为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所著的内丹书,较其前辈,有承袭,也有发展,总的特点是功法更细致,更浅明。

龙门派传播的中心在江南(与初期全真道在北方不同),不能不受南方本位道教正一道的影响,表现出与正一道融合的倾向。如铁竹道人施亮,本从王常月受戒,为龙门第八代,后改宗正一,启苏州穹窿山支派。八代孙守一门下阎晓峰,住茅山乾元观,其所传后人改皈茅山派。八代徐守诚,参礼南昌西山净明道士孔玄微,兼传净明道,其徒张太玄亦兼师净明道士周德峰。十代王洞阳晚住余杭大涤山,济人作福无虚日,延请祈祷无不立应,《金盖心灯》谓其“名誉籍甚”。十一代徐嶐岩,后归正一道,法名汉臣,精于道法,其徒蒋雨庵、陈樵云、朱春阳,皆得正一法,蒋雨庵并传承正一派。其后还有沈一炳、闵一得、曾一贯、王来因、陈来干等等。至清末,各地全真派龙门道士,大都兼行祈禳斋醮,以香火收入为谋生之一途,全真与正一在宗教行持方面渐无多大区别。

其师传派谱如下:

道德通玄静, 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复本, 合教永圆明,

至理 宗成信, 崇高嗣法兴, 世景荣惟懋, 希微衍自宁,

住修正仁义, 超升云会 登, 大妙中黄贵, 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 金木姓相逢, 山海龙虎交, 莲开现实新,

行满丹书沼, 月盈祥先生, 万古续仙号, 三界都是亲。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上一篇:道教清微派介绍
    下一篇:灵宝派
    |

    全真龙门派(3)

    本站整理 佚名

    2010-11-13 09:01:00

    |
    全真龙门派(3)
    |

    据《长春道教源流》卷七载,有龙门第十一代道士曾一贯,于康熙间入广东罗浮山。任冲虚观住持。其徒柯阳桂(1619~1671),度弟子百余人。清末,有儒士陈铭珪(1824~?)嗣其传,派名教友,住持罗浮山酥醪观。撰有《长春道教源流》八卷,收集全真道史料颇富,为研究全真道史的重要资料。其卷七云:“今粤东罗浮及会城诸道观,询其派,又皆全真也。”

    在西北地区,有龙门派第十一代刘一明(1734~1821),号悟元子,山西曲沃(今闻喜县东北)人。出家后,云游晋、陕、川、甘一带,遇龛谷老人传丹术以后,隐甘肃榆中县牺云山修炼,并著书立说,所写丹书被辑为《道书十二种》,流传颇广,成为清代内丹学一大家。

    在云南,还有被称为“龙门西竺心宗”的特殊支派。据《金盖心灯》所述,该派祖师鸡足道者,自云月支国人,名野怛婆阇,自印度来华,居鸡足山修炼。顺治十六年(1659),赴京师谒王常月,受其戒法,赠名黄守中,为龙门第八代。该派以鸡足山为活动中心,下传管天仙(派名太清)、大脚仙(王太原)。再传金怀怀(王清楚)、白马李等。

    此外,湖北武昌长春观,在清末,“著屋千间,道友万数”,与西安八仙庵、成都二仙庵等并称天下龙门大丛林。山东福山县道士张宗璇,为龙门派第二十三代,于光绪十年(1884)赴白云观传法,开霍山派。又有龙门派第八代徐守诚(1632~1692),于清初去江西南昌西山,兼传净明道,成为当时净明道的重要传人。

    综上可见,自清初王常月先后在北京白云观,以及南京、杭州、湖州、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以后,龙门派确有很大的发展。发展中心在江、浙,遍及全国许多省区。尤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朝为最盛。其间支派繁衍,不少支系更流传至近现代。因此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昌盛的道教派别,几乎成为全真道的代表。其盛况与佛教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相类似,故世有“临济、龙门半天下”之说。

    龙门派承其祖派全真道之余绪,以精于内丹学著称于世。

    其门下拥有许多著名内丹理论家,如伍守阳、谢凝素、柳华阳、刘一明、闵一得,为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所著的内丹书,较其前辈,有承袭,也有发展,总的特点是功法更细致,更浅明。

    龙门派传播的中心在江南(与初期全真道在北方不同),不能不受南方本位道教正一道的影响,表现出与正一道融合的倾向。如铁竹道人施亮,本从王常月受戒,为龙门第八代,后改宗正一,启苏州穹窿山支派。八代孙守一门下阎晓峰,住茅山乾元观,其所传后人改皈茅山派。八代徐守诚,参礼南昌西山净明道士孔玄微,兼传净明道,其徒张太玄亦兼师净明道士周德峰。十代王洞阳晚住余杭大涤山,济人作福无虚日,延请祈祷无不立应,《金盖心灯》谓其“名誉籍甚”。十一代徐嶐岩,后归正一道,法名汉臣,精于道法,其徒蒋雨庵、陈樵云、朱春阳,皆得正一法,蒋雨庵并传承正一派。其后还有沈一炳、闵一得、曾一贯、王来因、陈来干等等。至清末,各地全真派龙门道士,大都兼行祈禳斋醮,以香火收入为谋生之一途,全真与正一在宗教行持方面渐无多大区别。

    其师传派谱如下:

    道德通玄静, 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复本, 合教永圆明,

    至理 宗成信, 崇高嗣法兴, 世景荣惟懋, 希微衍自宁,

    住修正仁义, 超升云会 登, 大妙中黄贵, 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 金木姓相逢, 山海龙虎交, 莲开现实新,

    行满丹书沼, 月盈祥先生, 万古续仙号, 三界都是亲。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