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父子与茅山

道教之音 赵华

2015-05-24 09:07:56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唐中期著名诗人。饱学多才,工于书画,尤擅长诗歌,曾著有《顾华阳集》20卷。他曾拜李泌为师,李泌(722-789),字长源,出身名门,学术渊博,钻研于道家方术的修炼,对《周易》、《老子》颇有研究,人称“南岳道士”。 顾况受其影响学习“服气之法”, “能终日不食”(《唐才子传》卷三)。但其仕途不顺,而立之年才中进士,熬至满头染霜,才升为京城的著作郎。由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作诗《海鸥咏》:“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华阳集》)。由此来表达对朝廷的嘲讽,政敌们乘机进谗落石,于是顾况被贬为江西饶州司户参军。此时的他对官场心灰意冷,曾诗云,“世间无事不虚空”,名利如浮云,转眼成空。贞元十年(793)之后,看透世事的他最终弃官入道,归隐茅山,自号华阳真逸。唐诗人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鸾凤文章丽,烟霞翰墨新。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就是顾况皈依大道的见证。

顾况

唐代信奉道教茅山宗的诗人为数不少,但真正入茅山做道士的却只有顾况一人。究其原因,一是顾况为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早年与亲族共居句容云阳里,就读于元阳观,十年元阳观的读书生涯,种下了顾况对茅山情结的最初种子。后来顾况移居海盐横山,多年以后重游故居,顾况有《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范》云:“此观十年游,此房千里宿。还来旧窗下,更取君诗读。”二是唐代是儒释道并重,且宗教信仰自由。顾况在登第前的青年时代,便从茅山迁居苏州故里。顾况《临海所居三首》其三云: “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罄发孤烟。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可知,其家正在佛寺旁。这一期间他从其叔父虎丘僧七觉学习佛经,顾况《虎丘西寺经藏碑》云:“山中塔庙,叔父有功。……况受经于叔父,根钝智短,曾不得乎少分。”(见《全唐文》第06部卷五百三十)。这时的顾况已经具备了脱颖非凡的才气,深为时人所赞扬。唐代诗人张继在《送顾况泗上觐叔父》中云:“吴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别业更临洙泗上,拟将书卷对残春。”把顾况当成吴乡少年后进看待,对其才华颇为欣赏。生活在释道文化繁荣发展时代中的他,其一生除了受儒家思想影响外,同时亦深受释道思想的濡染。这就是后来顾况皈依主张佛道双修的茅山派的最早因缘,皈依茅山宗后,顾况干脆以“华阳山人”自号。

茅山林泉秀美,环境清幽,是修身养性的福地。顾况在茅山筑庐安居,纵情山水,以诗书为乐。期间,他潜心修道,向道士学习“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期望有朝一日能得道成仙。他归山后对大道的倾心,还可见于《夜中望仙观》:“日暮衔花飞鸟还,月明溪上见青山。遥知玉女窗前树,不是仙人不得攀。”既写月下仙观环境之清幽脱俗,又写自己急于追求成仙的境界;《山居即事》:“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抱孙看种树,倚杖问耘田。世事休相扰,浮名任一边。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更是他入道后对山居生活的赞美。

隐居茅山后,顾况不信炼丹进补之说,只是“野人爱向山中宿”而已。《闲居自述》中道:“宋辱不关身,谁与疏与亲?有山堪结屋,天地可容尘。白发偏添寿,黄花不笑贫。一樽朝暮醉,陶令果何人?”尽管顾况不肯效法三茅祖师研炼丹药,但茅山道士对他还是极为尊敬的。他们曾密传给顾况一种“辟谷食气”的气功,顾况勤加练习,身体变得更健壮,并将这种气功功法传给了挚友李泌。茅山道士盛情相邀,顾况在茅山住处常频繁变动,因其名声大,哪个宫观都想留他住下,他亦“客随主便”,或住抱朴峰或上大茅峰或在三茅峰下。同时也幸得道士们帮助,顾况晚年一些诗文才得以留存。并且《茅山志》还记载了:“唐顾况隐于菖蒲潭石墨池上,自号华阳真逸,撰焦山《瘗鹤铭》”的事实。

顾况七十岁时夭亡一子,心中十分悲伤,写了一首声泪俱下的哀诗《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谷鸟犹呼儿,山人夕沾襟。怀哉隔生死,怅矣徒登临……”,但庆幸的是当年他又得一子,即唐代诗人中小有名气的顾非熊。

《酉阳杂俎》云:顾况有子,数岁而卒,况悲伤不已为诗哭之云:“老人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心逐断猿惊,迹随飞鸟灭。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其子虽卒,魂神常在其家,每闻父哭声,听之感恸。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顾家子。一日,如被人执至一处,若县吏者,断令托生顾家。复都无所知。勿觉心醒开目,认其屋宇兄弟,亲爱满侧,唯语不得。当其生也,已后又不记。至七岁,其兄戏批之,忽曰:“我是尔兄,何故批我?”一家惊异。方叙前生事,历历不误,弟妹小名,悉遍呼之。即顾非熊也。说的是顾非熊三岁才开始讲话。在他七岁的时候,他哥哥开玩笑打了他一巴掌,他便突然说道:“我是你哥哥,为什么还打我一巴掌?”然后就开始讲述他前世的事情,一件一件地都和顾况死去的儿子生前的事迹相吻合。并且又说,他去世后在冥漠中听到父亲苦吟《伤子》诗,心中不忍离去,又转回来投生到父亲膝下为子。照此说法,顾非熊应是轮回转世的。虽然轮回转世之事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被加强成典实,其实是寄托了后人对亲人不能释然的心态。
顾非熊(796?—854?),字不详, 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旧唐书•顾况传》说顾况“性诙谐,虽王公之贵与之交者,必戏侮之。”顾况个性鲜明,耿直。性诙谐,喜谈谑,好狂言大语,常作惊世骇俗之态。《唐才子传》卷七也说顾非熊“性滑稽好辩,颇杂笑言,凌烁气焰子弟,”可见父子二人性情相同,正是这种狂疏的性情使得顾非熊向他父亲一样在官场、科场磨难多多,颇不称意,混迹科场三十年还没及第。会昌五年(845),顾非熊应举,初落第,所幸唐武宗久闻其诗名,亲自调阅试卷,追榜放令及第。当时的诗人刘得仁写了一首诗祝贺他:“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及得高科晚,须逢圣主知。”诗中除推崇他的诗名外,还特别谈到他进士及第是皇上亲点的。在科场中辛苦挣扎了三十年,终于进士及第,按理应该是非常值得庆贺和高兴的事情,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从顾非熊成名归家时,他的朋友项斯的送行诗中便已经透露出顾非熊成名后反常的失落感和可能归隐的兆头:“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湖光愁里碧,岩影梦中寒。别后杉松月,何人共晓看”。最终,他同其父一样不乐逢迎,在盱眙尉上弃官归隐茅山。《新唐书•艺文志》称顾非熊“大于盱眙薄,弃隐归茅山。”刘得仁有《送顾非熊作尉盱眙》:“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历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 路翻平楚阔,草带古淮新。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在与朋友告别前,他思绪万千,写下《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此名谁不得,人贺至公难。素业承家了,离筵去国欢。 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旧隐茅峰下,松根石上盘。”诗中表明自己应举是素承家业,心中常怀隐逸之志。

顾非熊

遗憾的是顾非熊隐居茅山后的生平事迹古籍记载较少,从唐代至清代对其人其诗的记载和评价仅散见于一些史籍和诗话之中。《唐才子传》卷七记载,顾非熊“不乐拜迎,再厌鞭挞,因弃官归隐……不知所终,或传住茅山十余年,一旦遇异人,相随入深山,不复出矣。”据此,则顾非熊大约晚年终于茅山,至于遇到异人云云,自然是传说,并不足信。可见他隐居已久,人们对他的事迹也不堪了然了。从顾况《山居即事》“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诗句来推敲,顾家祖孙三代在茅山还享受过一番天伦之乐哩。此诗可能是顾况最后一首诗,此后,史书上再无这家人的消息了。

时代环境粉碎了文人们渴望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他们一方面极力避世归隐,另一方面多依附权门。他们或游山玩水,货旅宦漂泊,或皈遁山林。象顾况一家,父子都是成名的诗人,都有了官位,最后都弃官入道、归隐山林,这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唐摭言》卷八中以“全家归隐茅山”的赞颂口吻记下了这段历史。然而,盛世不再,似乎风景也随之更改。

(本文作者:赵华(女)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道院)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顾况父子与茅山

道教之音 赵华

2015-05-24 09:07:56

|
顾况父子与茅山
|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唐中期著名诗人。饱学多才,工于书画,尤擅长诗歌,曾著有《顾华阳集》20卷。他曾拜李泌为师,李泌(722-789),字长源,出身名门,学术渊博,钻研于道家方术的修炼,对《周易》、《老子》颇有研究,人称“南岳道士”。 顾况受其影响学习“服气之法”, “能终日不食”(《唐才子传》卷三)。但其仕途不顺,而立之年才中进士,熬至满头染霜,才升为京城的著作郎。由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作诗《海鸥咏》:“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华阳集》)。由此来表达对朝廷的嘲讽,政敌们乘机进谗落石,于是顾况被贬为江西饶州司户参军。此时的他对官场心灰意冷,曾诗云,“世间无事不虚空”,名利如浮云,转眼成空。贞元十年(793)之后,看透世事的他最终弃官入道,归隐茅山,自号华阳真逸。唐诗人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鸾凤文章丽,烟霞翰墨新。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就是顾况皈依大道的见证。

顾况

唐代信奉道教茅山宗的诗人为数不少,但真正入茅山做道士的却只有顾况一人。究其原因,一是顾况为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早年与亲族共居句容云阳里,就读于元阳观,十年元阳观的读书生涯,种下了顾况对茅山情结的最初种子。后来顾况移居海盐横山,多年以后重游故居,顾况有《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范》云:“此观十年游,此房千里宿。还来旧窗下,更取君诗读。”二是唐代是儒释道并重,且宗教信仰自由。顾况在登第前的青年时代,便从茅山迁居苏州故里。顾况《临海所居三首》其三云: “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罄发孤烟。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可知,其家正在佛寺旁。这一期间他从其叔父虎丘僧七觉学习佛经,顾况《虎丘西寺经藏碑》云:“山中塔庙,叔父有功。……况受经于叔父,根钝智短,曾不得乎少分。”(见《全唐文》第06部卷五百三十)。这时的顾况已经具备了脱颖非凡的才气,深为时人所赞扬。唐代诗人张继在《送顾况泗上觐叔父》中云:“吴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别业更临洙泗上,拟将书卷对残春。”把顾况当成吴乡少年后进看待,对其才华颇为欣赏。生活在释道文化繁荣发展时代中的他,其一生除了受儒家思想影响外,同时亦深受释道思想的濡染。这就是后来顾况皈依主张佛道双修的茅山派的最早因缘,皈依茅山宗后,顾况干脆以“华阳山人”自号。

茅山林泉秀美,环境清幽,是修身养性的福地。顾况在茅山筑庐安居,纵情山水,以诗书为乐。期间,他潜心修道,向道士学习“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期望有朝一日能得道成仙。他归山后对大道的倾心,还可见于《夜中望仙观》:“日暮衔花飞鸟还,月明溪上见青山。遥知玉女窗前树,不是仙人不得攀。”既写月下仙观环境之清幽脱俗,又写自己急于追求成仙的境界;《山居即事》:“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抱孙看种树,倚杖问耘田。世事休相扰,浮名任一边。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更是他入道后对山居生活的赞美。

隐居茅山后,顾况不信炼丹进补之说,只是“野人爱向山中宿”而已。《闲居自述》中道:“宋辱不关身,谁与疏与亲?有山堪结屋,天地可容尘。白发偏添寿,黄花不笑贫。一樽朝暮醉,陶令果何人?”尽管顾况不肯效法三茅祖师研炼丹药,但茅山道士对他还是极为尊敬的。他们曾密传给顾况一种“辟谷食气”的气功,顾况勤加练习,身体变得更健壮,并将这种气功功法传给了挚友李泌。茅山道士盛情相邀,顾况在茅山住处常频繁变动,因其名声大,哪个宫观都想留他住下,他亦“客随主便”,或住抱朴峰或上大茅峰或在三茅峰下。同时也幸得道士们帮助,顾况晚年一些诗文才得以留存。并且《茅山志》还记载了:“唐顾况隐于菖蒲潭石墨池上,自号华阳真逸,撰焦山《瘗鹤铭》”的事实。

顾况七十岁时夭亡一子,心中十分悲伤,写了一首声泪俱下的哀诗《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谷鸟犹呼儿,山人夕沾襟。怀哉隔生死,怅矣徒登临……”,但庆幸的是当年他又得一子,即唐代诗人中小有名气的顾非熊。

《酉阳杂俎》云:顾况有子,数岁而卒,况悲伤不已为诗哭之云:“老人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心逐断猿惊,迹随飞鸟灭。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其子虽卒,魂神常在其家,每闻父哭声,听之感恸。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顾家子。一日,如被人执至一处,若县吏者,断令托生顾家。复都无所知。勿觉心醒开目,认其屋宇兄弟,亲爱满侧,唯语不得。当其生也,已后又不记。至七岁,其兄戏批之,忽曰:“我是尔兄,何故批我?”一家惊异。方叙前生事,历历不误,弟妹小名,悉遍呼之。即顾非熊也。说的是顾非熊三岁才开始讲话。在他七岁的时候,他哥哥开玩笑打了他一巴掌,他便突然说道:“我是你哥哥,为什么还打我一巴掌?”然后就开始讲述他前世的事情,一件一件地都和顾况死去的儿子生前的事迹相吻合。并且又说,他去世后在冥漠中听到父亲苦吟《伤子》诗,心中不忍离去,又转回来投生到父亲膝下为子。照此说法,顾非熊应是轮回转世的。虽然轮回转世之事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被加强成典实,其实是寄托了后人对亲人不能释然的心态。
顾非熊(796?—854?),字不详, 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旧唐书•顾况传》说顾况“性诙谐,虽王公之贵与之交者,必戏侮之。”顾况个性鲜明,耿直。性诙谐,喜谈谑,好狂言大语,常作惊世骇俗之态。《唐才子传》卷七也说顾非熊“性滑稽好辩,颇杂笑言,凌烁气焰子弟,”可见父子二人性情相同,正是这种狂疏的性情使得顾非熊向他父亲一样在官场、科场磨难多多,颇不称意,混迹科场三十年还没及第。会昌五年(845),顾非熊应举,初落第,所幸唐武宗久闻其诗名,亲自调阅试卷,追榜放令及第。当时的诗人刘得仁写了一首诗祝贺他:“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及得高科晚,须逢圣主知。”诗中除推崇他的诗名外,还特别谈到他进士及第是皇上亲点的。在科场中辛苦挣扎了三十年,终于进士及第,按理应该是非常值得庆贺和高兴的事情,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从顾非熊成名归家时,他的朋友项斯的送行诗中便已经透露出顾非熊成名后反常的失落感和可能归隐的兆头:“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湖光愁里碧,岩影梦中寒。别后杉松月,何人共晓看”。最终,他同其父一样不乐逢迎,在盱眙尉上弃官归隐茅山。《新唐书•艺文志》称顾非熊“大于盱眙薄,弃隐归茅山。”刘得仁有《送顾非熊作尉盱眙》:“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历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 路翻平楚阔,草带古淮新。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在与朋友告别前,他思绪万千,写下《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此名谁不得,人贺至公难。素业承家了,离筵去国欢。 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旧隐茅峰下,松根石上盘。”诗中表明自己应举是素承家业,心中常怀隐逸之志。

顾非熊

遗憾的是顾非熊隐居茅山后的生平事迹古籍记载较少,从唐代至清代对其人其诗的记载和评价仅散见于一些史籍和诗话之中。《唐才子传》卷七记载,顾非熊“不乐拜迎,再厌鞭挞,因弃官归隐……不知所终,或传住茅山十余年,一旦遇异人,相随入深山,不复出矣。”据此,则顾非熊大约晚年终于茅山,至于遇到异人云云,自然是传说,并不足信。可见他隐居已久,人们对他的事迹也不堪了然了。从顾况《山居即事》“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诗句来推敲,顾家祖孙三代在茅山还享受过一番天伦之乐哩。此诗可能是顾况最后一首诗,此后,史书上再无这家人的消息了。

时代环境粉碎了文人们渴望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他们一方面极力避世归隐,另一方面多依附权门。他们或游山玩水,货旅宦漂泊,或皈遁山林。象顾况一家,父子都是成名的诗人,都有了官位,最后都弃官入道、归隐山林,这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唐摭言》卷八中以“全家归隐茅山”的赞颂口吻记下了这段历史。然而,盛世不再,似乎风景也随之更改。

(本文作者:赵华(女)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道院)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