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悟真篇·前序》对现代道教文化的指导价值

道友供稿 高帅

2015-03-19 09:25:25


资料图

近代道家金丹文化,有两个比较突出的发展问题。一是传人的传承问题,因无法考证和鉴定这些传人的传承真伪,故给那些自编自诩正宗传人者,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有些传人,不仅文化基础薄弱,甚至连简单的金丹文化知识,都一无所知,一无所得,却可以任意冒充某一代传人,在立说和受徒,成为道家金丹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二是道家金丹文化,一向以隐秘的形式在传递,同一门派的弟子,也有慧根利钝的差别,即便是真有了可记载的历史传承,也出现了刘一明先生认为的“为盲师者,师所误。”的传承问题。刘一明先生的意思是说,我国古代丹道文化的传递,某些正式拜师弟子,不一定见地到了,不一定得到了师傅的真传,而这些人也在传授他的金丹大道,这并不是这些人主观上想欺世盗名,而是因故未得真传,或未能参悟,也在以师惑人,导致出现弟子们,盲从这样的老师,是师所误造成金丹文化传承失真。

这就导致我国金丹文化的传承,这些已经学习了那些非悟真的丹法的弟子们,已犯执着丹法之病,难以省悟,无法接受真正的修真文化。

张伯端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三传丹法,累遭祸患。故在《悟真篇》丹诗中,形容这些未得真传者,会落于“误他永劫在迷津”的窠臼,深受其害而不觉,终身难以走出那样的执着丹法,也就皓首穷经,终其一生,不知金丹之一粟。

所以,我国金丹文化的真师传承问题,我们认为不能以某些人自诩的某某派、多少辈、多少代弟子,来确认其金丹太极修真的真师、真实。而是要根据传统的金丹典籍的基础内容,去理性判断与确认传人的正宗与否。

在文化断代,传承失真的情况下,就应该从这些传人对《道德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吕祖全书》、《阴符经》、《三丰全集》等等,这些代表我国道家金丹文化的主流经典中去印证,去比较这些传承的真伪。若这些传人所讲解的丹法,跟以上诸家道学家的言论相一致,是《悟真篇》说的“校之金丹,若合符契”的开照心腑,则是真传、正宗,否则,就有冒名和欺世盗名的嫌疑。

以上列举的主要道家金丹文化经典,这些古文,言辞古奥,不是一般读者,可以轻易的看懂其中的奥秘的。更加上这些丹书,又是用传统的、特有的古代丹道语言写成的,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变革,我们的祖先,即便不是有意用隐语,来表达这些金丹的秘密,而是用了及其浅显的语言来弘道,由于时代的原因,文化的演变,现代人要想理解这些古代金丹经典的内容,也显得相当的困难。

故近当代以来,我国道家金丹太极修真文化的普及,有一种文化断代的迹象,一些在道教界极富盛名的学者,一旦进入道家金丹文化的深水区,就难免力不从心,故而不知所云,无能为力去鉴别丹道的高下和真伪了。

张伯端的《悟真篇》,是我们公认的道家文化经典,她在道家、道教界的金丹文化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虽然《悟真篇》的丹诗,写的深奥,没有真师的注释和讲解,大家一下子,是品不出个中滋味的。但张伯端真人,给《悟真篇》写了前后两篇序言,却一片婆心,将《悟真篇》一书的写作动机,他的成道经历,《悟真篇》的学术渊源,历代道家、道教养生类和修真类的不同价值,以及三教合一的历史演变规律,金丹的最基本的道理,都用了极其浅显的语句,告诉了我们。 那就是道家的金丹修真文化,属于一种“悟真”的金丹太极修真文化,《悟真篇》的序言,提纲挈领,陈述的真真切切。

为什么《悟真篇》前序中,早就有了如此浅显的语句,在强调金丹悟真的道理,可我国道家金丹文化,却长期走不出执着己身的炼养术的范畴呢?

我们认为是以上传承与传人的原因,导致很多初学者,没有认真去参验《悟真篇》的这些浅显的语句含义,以至于这一“悟真”的金丹文化,长期被淹没,不能好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

因此,再次将《悟真篇》强调的几个重要的金丹问题,着重提出来,希望能够引起道家金丹文化爱好者的注意,方便大家走出执着己身的二流丹法的歧途,获得一个辨别真假金丹文化的准绳。

张伯端《悟真篇》前序说“迨夫汉魏伯阳引易道交垢之体,作《参同契》,以明大丹之作用。唐忠国师于《语录》,首序老庄言,以显至道之本末如此。岂非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奈何后世缁黄之流,各自专门,互为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迭没邪歧,不得混一而同归矣。”。

在这段话中,张伯端说:释道儒虽然有三教之分,但这三教关于“道”的理解,却是一样的。这就告诉我们,金丹与太极,金丹与修真,太极与修真,在理论上,是一致的。这个一致,就是共同对“道”的理解,“道”是三教的文化源头,是金丹文化的根本。故而我们将这一文化,归纳为道家、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文化,简称金丹文化。那么,我国道家的金丹文化,为什么到现在,还是不能归一,还是糊里糊涂的莫衷一是呢?张伯端说,是后世的一些糊涂道士,自以为是,自立门派,互为非是,才导致这样的局面的。

这是《悟真篇》前序,通过对我国传统道教文化的分析,并结合以往道家金丹文化的混乱,做出的中肯评价。

张伯端在《悟真篇》前序说:“且今人以道门尚于修命,而不知修命之法,理出两端:有易遇而难成者,有难遇而易成者。”。现代道教人士都认为,我们祖宗传承给我们的道家金丹大道,有一个长处,就是会修命。可《悟真篇》为什么又说,我国的那些道门中人,很多又不知修命之法呢?这就是《悟真篇》前序所讲的,道教文化已经出现的难遇而易成的金丹、易遇而难成的炼养术等。但绝大数人,走向了易遇而难成的炼养术。

我们前面已经专篇把这两种情况,统统归属为道家的健康文化范畴。这一健康文化,按照这一划分,即为道家养生文化和道家金丹太极修真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
所以,张伯端在《悟真篇》前序中,大量列举了古代各种道家养生术后,通过具体的炼养术的不同效果和作用,一难一易,一弘效一微效,来界定道家的金丹文化,跟这些养生术的修法和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问题《悟真篇》说的极为明白,为什么道教界,还会出现王沐先生讲《悟真篇》,竟然对这些再浅显不过的修真话语熟视无睹,以至于大家又不能自己去好好理解这些浅显的“逃生死、逃业报”的悟真思想,偏偏要困于一些复杂的、连自己都不能够运用的丹道层次里面呢。

所以,张伯端在《悟真篇》前序中,通过对以上两类道家健康文化的划分后,旗帜鲜明的指出:“夫炼金液还丹者,则难遇而易成。要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方能追二气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攒簇五行,和合四象,龙吟虎啸,夫倡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始得玄珠有象,太乙归真,都来片晌工夫,永保无穷逸乐。”。

《悟真篇》的道家金液还丹理论,是道教“难遇而易成”的修真思想。这才是《悟真篇》的核心之处,也是道家金丹文化的秘要。

我国近代金丹文化,从源头上,如果再不下决心,振兴道家金丹文化,引导大众走出这些隐语的妄猜的非修真的金丹文化局面,那些研究道家丹道文化的学者,若不恳心参究这些实理,还沉迷与盲从在师所误的路上,将是对自身的修为的自欺欺人,更将成为道家金丹文化快速普及的一种障碍。

《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深刻理解“执天之行”与《悟真篇》这句 “深达造化”的含义,当是解决现代金丹文化,走出迷不知返的执着己身的丹法的一剂良方。

《悟真篇》出现了一大堆的道家金丹隐语,如“二气”、“黄道”、“三性”、“元宫”、“五行”、“四象”、“龙虎”、“鼎炉”、“玄珠”、“太乙”等等,这些都是道家金丹文化固有的语言,都有特定的含义。

如何去实现“追二气于黄道?”,这个“二气”又是指的什么?黄道又是隐语的什么?怎样去实现“会三性于元宫”?, 以及“攒簇五行,和合四象,龙吟虎啸,夫倡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始得玄珠有象,太乙归真”的?

道家金丹文化传播了数十年,我们难以看到出版的金丹专著,能够将以上这些基础隐语的含义,很认真、很诚恳的给大家做出合理的解释。

当然,这主要是没有明确的师承,没有能力去解释清楚这些隐语的寓意。更加上泛滥成灾的金丹伪书,一直在诱导大家去妄猜、强猜这些话的含义,致使金丹文化研究者,愈来愈惑。出现研真不知真,因不知真而不能行真,却在向他人传播修真的尴尬局面。

这里的“二气”是指阴阳二气,阴阳即性命,性命即内外。“黄道”喻示的是洛书中央的土位,中央土位,是为太极,能生万物,又为元宫,对应的五色,为黄色,故为黄道,也就是真意、黄婆的代名词。

金丹修命阶段,是完成洛书的七返九还的道理。所以,金丹入手炼己的目的,是实现三家相见的过程,也就是这句“追二气于黄道”的意思,也就有了《悟真篇》这里的并列隐语“会三性于元宫”、“攒簇五行,和合四象”的意思,都是先接受了悟真的思想开始的。

这个阴阳合一的模式,就是道家金丹文化对“道”的理解,道含阴阳,阴阳生道,才有了《易经》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道论。

《悟真篇》序中的这些金丹语言,早在刘海蟾的《至真诀》(又名《灵源大道歌》)里面,他针对平民百姓,用了更加朴实的金丹语言,将我国的金丹文化的修真原理,深入浅出的写了出来。

我们认为,判断一个传承的真伪、丹法的高低,只有去看这些传人,能否给《悟真篇》前序中,这些浅显的道理的含义,一个开照心腑的解释,才能识别真假传承的有效方法。
道家金丹理论,是先通过阴阳合一,张三丰先生说的“神生气,气生神”,才会出现“玄珠有象”的“太乙归真”,再才是金丹“了命”的后一个阶段,前者称之为修命阶段,后者称之为了命阶段。这个是道家金丹文化的命功的整个阶段。

张伯端这样说:“至于防危虑险,慎于运用抽添,养正持盈,要在守雌抱一。自然复阳生之气,剥阴杀之形。节气既周,脱胎神化,名题仙籍,位号真人,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时也!”。后一步的了命阶段,具体又是完成了什么呢?《悟真篇》说,是为了“复阳生之气,剥阴杀之形”。也就是《悟真篇》丹诗描述的的“纯阴剥尽丹成熟”的了命后,再才是深入的修真,是“节气既周,脱胎神化,名题仙籍,位号真人”的。

请大家注意“脱胎神化”这个术语,他是仙佛同源的金丹语言。这个是金丹丹成,即还丹的“生丹”锻炼成混合为一的“熟丹”后,再才是《悟真篇》丹诗形容的“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生死作用。”的脱胎顿悟、决定无生的了性层次。

张伯端真人在这里给我们很清楚的介绍了道家金丹文化,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性命双修名词的真实含义。广泛的讲,道家是先修命,后修性的,道家也是注重于修命的。也就是说,对我们肉体的炼养,是道家的特长,也是道家的专利,这个修身的命题,促使道家文化的演变,逐步从早期的坐禅的修真、走向立禅的从容中道的站桩、又逐渐形成了后期的太极拳那样的行禅进阶,还有了更深层次的陈抟的卧禅的蛰伏本能。

故我们认为,道家这些金丹修真奥秘,共同构成了道家金丹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一部活脱脱的先天金丹太极修真文化。

《悟真篇》前序说:“盖近世修行之徒,妄有执着,不悟妙法之真,却怨神仙谩语,殊不知成道者,皆因炼金丹而得,圣人恐泄天机,遂托数事为名。”。

大家一定要明白,张伯端在这里说:“盖近世修行之徒,妄有执着,不悟妙法之真。”,这里批评的“妄有”和“执着”是两个意思,都是禅宗和道家,最容易出现的修真错误。故《悟真篇》指出,很多丹道工夫,都是“不悟妙法之真”的修法。这个妙法是什么呢?《悟真篇》的丹诗,都讲解的十分清楚。

遗憾的是,近当代道教金丹文化的研究,没有理解修真、悟真的实义,总是执着于肉体,或者拘于“传药不传火”的迷惑上去了。

丹书讲“药物易知,火候难明。”很多丹法,连“药”这个“道心”、“真心”就不知道,出现一错头头错,缘是火候摸不着。

故张三丰先生形容一些道士的修真,是“知且不真,奚云口诀?”的糊涂。意思是十之八九的道士,想炼金丹,如果连这些基本的悟真道理,都还没有弄明白,还给我谈什么金丹的口诀呢?《悟真篇》这里关于大众修真的糊涂,一言以蔽之,都是源于“不悟妙法之真”的原因。

是故张伯端在《悟真篇》前序接着感叹说:“今之学者,有取铅汞为二气,指脏腑为五行,分心肾为坎离,以肝肺为龙虎,用神气为子母,执津液为铅汞,不识浮沉,宁分主宾?何异认他财为己物,呼别姓为亲儿?又岂知金木相克之幽微,阴阳互用之奥妙?是皆日月失道,铅汞异炉,欲望结成还丹,不亦远乎?”。

文章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张伯端真人,早在北宋时代,就看见了我国道家的金丹修真现象,已经是长期处于肉体上的炼养的混乱局面。

《悟真篇》为了解释修真的妄猜现象,特别指出大众修真,是“不识浮沉,宁分主宾?”现状。意思是大众修真,竟然连“沉浮”的道理就不明白,又怎能分出修真的“主宾”来呢?
所以,《悟真篇》有专门的诗句:“饶他为主我为宾,知他那个是疏亲?”。即是揭示金丹的返还道理,也就是《至真诀》的“太极布妙”的“得一”,是主人回来了,是“牵将白虎归家养”,才能“产个明珠似月圆”的玄珠有象。

《悟真篇》从两个方面,陈述了张伯端真人自己求道、修道、得道的艰辛。一是金丹大道文化的难知,求道在信息闭塞的北宋,出现“其中惟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皆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朱砂、白金黑锡、坎男离女,能成金液还丹,终不言真铅、真汞是何物也,亦不说火候法度,温养指归。”的隐瞒时代。

一是伪书、假道的横行,出现“后世迷徒,恣其臆说,将先圣典教,忘行笺注,乖讹万状”的文化现象,道家金丹文化,学术造假,自古就尤为严重。这种道教金丹文化社会正能量的坍塌情状古今尤然。

张伯端在《悟真篇》前序中,陈述了他求道的复杂、艰难和感悟大道的历程,是值得大家认真参考和体会的。他先期由于没有遇上真师,未得金丹大道,出现“遂至寝食不安,精神疲悴。”的忧心忡忡心态。通过游方各地,“询求遍于海岳,请益尽于贤愚,”,张伯端拜师学道的之艰辛,其结果还是“皆莫能通晓真宗,开照心腑”的。

后来他在成都遇上海蟾真人,获得真知后,又是怎样的一番话呢?他说:“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仙经,若合符契。”。

从这番话可以间接说明,道家金丹文化,跟《至真诀》讲述的道理一样,是简明扼要不繁琐的。因为这是修真、悟真的大道,所以就可以“语一悟百”,让人有“雾开日莹,尘尽鉴明”的感受,更让他后来看丹书,能够印心,是“校之仙经,若合符契”的。

张伯端在这篇序言中说,他可怜世人学仙,十有八九,都不懂得修真的道理,更没有听说有几个修真有成的。所以,他才写了这篇流芳千古的《悟真篇》,是按照北宋的语言特征写的丹诗,是一部诗词专辑。

《悟真篇》的特点,是跟那些伪书不一样的,伪书总是在编排一些具体的炼养步骤和顺序,而《悟真篇》,是在讲解修真、悟真的奥秘,是即兴而发的丹诗,只不过是按照前期的写作,主要以道家的修命为主线,后期的内容,是渐入佛宗的修性为旨归,去讲解性命双修的大道。

张伯端说他的《悟真篇》,已经将达本、明性之道,完完整整的讲了出来。达本之道是什么?就是明性之道。他是多么的希望大众修真,能够通过阅读了《悟真篇》的浅显道理,从而走出修真的误区,实现见末而悟本,舍妄以从真的愿望。

这里再将《悟真篇》前序的主要内容指出来,好让大众去对照与比较那些不一样的丹道,看看到底《悟真篇》讲的金丹修真文化,跟流行的丹道有什么不同,则不辜负张伯端真人写“悟真”、感“悟真”、倡“悟真”的一片婆心,给现代道家金丹文化的盲从者一些警示,则研究悟真与全民修真时代的到来,一定会如春天般灿烂。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道教之音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再谈《悟真篇·前序》对现代道教文化的指导价值

道友供稿 高帅

2015-03-19 09:25:25

|
再谈《悟真篇·前序》对现代道教文化的指导价值
|


资料图

近代道家金丹文化,有两个比较突出的发展问题。一是传人的传承问题,因无法考证和鉴定这些传人的传承真伪,故给那些自编自诩正宗传人者,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有些传人,不仅文化基础薄弱,甚至连简单的金丹文化知识,都一无所知,一无所得,却可以任意冒充某一代传人,在立说和受徒,成为道家金丹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二是道家金丹文化,一向以隐秘的形式在传递,同一门派的弟子,也有慧根利钝的差别,即便是真有了可记载的历史传承,也出现了刘一明先生认为的“为盲师者,师所误。”的传承问题。刘一明先生的意思是说,我国古代丹道文化的传递,某些正式拜师弟子,不一定见地到了,不一定得到了师傅的真传,而这些人也在传授他的金丹大道,这并不是这些人主观上想欺世盗名,而是因故未得真传,或未能参悟,也在以师惑人,导致出现弟子们,盲从这样的老师,是师所误造成金丹文化传承失真。

这就导致我国金丹文化的传承,这些已经学习了那些非悟真的丹法的弟子们,已犯执着丹法之病,难以省悟,无法接受真正的修真文化。

张伯端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三传丹法,累遭祸患。故在《悟真篇》丹诗中,形容这些未得真传者,会落于“误他永劫在迷津”的窠臼,深受其害而不觉,终身难以走出那样的执着丹法,也就皓首穷经,终其一生,不知金丹之一粟。

所以,我国金丹文化的真师传承问题,我们认为不能以某些人自诩的某某派、多少辈、多少代弟子,来确认其金丹太极修真的真师、真实。而是要根据传统的金丹典籍的基础内容,去理性判断与确认传人的正宗与否。

在文化断代,传承失真的情况下,就应该从这些传人对《道德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吕祖全书》、《阴符经》、《三丰全集》等等,这些代表我国道家金丹文化的主流经典中去印证,去比较这些传承的真伪。若这些传人所讲解的丹法,跟以上诸家道学家的言论相一致,是《悟真篇》说的“校之金丹,若合符契”的开照心腑,则是真传、正宗,否则,就有冒名和欺世盗名的嫌疑。

以上列举的主要道家金丹文化经典,这些古文,言辞古奥,不是一般读者,可以轻易的看懂其中的奥秘的。更加上这些丹书,又是用传统的、特有的古代丹道语言写成的,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变革,我们的祖先,即便不是有意用隐语,来表达这些金丹的秘密,而是用了及其浅显的语言来弘道,由于时代的原因,文化的演变,现代人要想理解这些古代金丹经典的内容,也显得相当的困难。

故近当代以来,我国道家金丹太极修真文化的普及,有一种文化断代的迹象,一些在道教界极富盛名的学者,一旦进入道家金丹文化的深水区,就难免力不从心,故而不知所云,无能为力去鉴别丹道的高下和真伪了。

张伯端的《悟真篇》,是我们公认的道家文化经典,她在道家、道教界的金丹文化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虽然《悟真篇》的丹诗,写的深奥,没有真师的注释和讲解,大家一下子,是品不出个中滋味的。但张伯端真人,给《悟真篇》写了前后两篇序言,却一片婆心,将《悟真篇》一书的写作动机,他的成道经历,《悟真篇》的学术渊源,历代道家、道教养生类和修真类的不同价值,以及三教合一的历史演变规律,金丹的最基本的道理,都用了极其浅显的语句,告诉了我们。 那就是道家的金丹修真文化,属于一种“悟真”的金丹太极修真文化,《悟真篇》的序言,提纲挈领,陈述的真真切切。

为什么《悟真篇》前序中,早就有了如此浅显的语句,在强调金丹悟真的道理,可我国道家金丹文化,却长期走不出执着己身的炼养术的范畴呢?

我们认为是以上传承与传人的原因,导致很多初学者,没有认真去参验《悟真篇》的这些浅显的语句含义,以至于这一“悟真”的金丹文化,长期被淹没,不能好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

因此,再次将《悟真篇》强调的几个重要的金丹问题,着重提出来,希望能够引起道家金丹文化爱好者的注意,方便大家走出执着己身的二流丹法的歧途,获得一个辨别真假金丹文化的准绳。

张伯端《悟真篇》前序说“迨夫汉魏伯阳引易道交垢之体,作《参同契》,以明大丹之作用。唐忠国师于《语录》,首序老庄言,以显至道之本末如此。岂非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奈何后世缁黄之流,各自专门,互为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迭没邪歧,不得混一而同归矣。”。

在这段话中,张伯端说:释道儒虽然有三教之分,但这三教关于“道”的理解,却是一样的。这就告诉我们,金丹与太极,金丹与修真,太极与修真,在理论上,是一致的。这个一致,就是共同对“道”的理解,“道”是三教的文化源头,是金丹文化的根本。故而我们将这一文化,归纳为道家、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文化,简称金丹文化。那么,我国道家的金丹文化,为什么到现在,还是不能归一,还是糊里糊涂的莫衷一是呢?张伯端说,是后世的一些糊涂道士,自以为是,自立门派,互为非是,才导致这样的局面的。

这是《悟真篇》前序,通过对我国传统道教文化的分析,并结合以往道家金丹文化的混乱,做出的中肯评价。

张伯端在《悟真篇》前序说:“且今人以道门尚于修命,而不知修命之法,理出两端:有易遇而难成者,有难遇而易成者。”。现代道教人士都认为,我们祖宗传承给我们的道家金丹大道,有一个长处,就是会修命。可《悟真篇》为什么又说,我国的那些道门中人,很多又不知修命之法呢?这就是《悟真篇》前序所讲的,道教文化已经出现的难遇而易成的金丹、易遇而难成的炼养术等。但绝大数人,走向了易遇而难成的炼养术。

我们前面已经专篇把这两种情况,统统归属为道家的健康文化范畴。这一健康文化,按照这一划分,即为道家养生文化和道家金丹太极修真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
所以,张伯端在《悟真篇》前序中,大量列举了古代各种道家养生术后,通过具体的炼养术的不同效果和作用,一难一易,一弘效一微效,来界定道家的金丹文化,跟这些养生术的修法和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问题《悟真篇》说的极为明白,为什么道教界,还会出现王沐先生讲《悟真篇》,竟然对这些再浅显不过的修真话语熟视无睹,以至于大家又不能自己去好好理解这些浅显的“逃生死、逃业报”的悟真思想,偏偏要困于一些复杂的、连自己都不能够运用的丹道层次里面呢。

所以,张伯端在《悟真篇》前序中,通过对以上两类道家健康文化的划分后,旗帜鲜明的指出:“夫炼金液还丹者,则难遇而易成。要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方能追二气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攒簇五行,和合四象,龙吟虎啸,夫倡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始得玄珠有象,太乙归真,都来片晌工夫,永保无穷逸乐。”。

《悟真篇》的道家金液还丹理论,是道教“难遇而易成”的修真思想。这才是《悟真篇》的核心之处,也是道家金丹文化的秘要。

我国近代金丹文化,从源头上,如果再不下决心,振兴道家金丹文化,引导大众走出这些隐语的妄猜的非修真的金丹文化局面,那些研究道家丹道文化的学者,若不恳心参究这些实理,还沉迷与盲从在师所误的路上,将是对自身的修为的自欺欺人,更将成为道家金丹文化快速普及的一种障碍。

《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深刻理解“执天之行”与《悟真篇》这句 “深达造化”的含义,当是解决现代金丹文化,走出迷不知返的执着己身的丹法的一剂良方。

《悟真篇》出现了一大堆的道家金丹隐语,如“二气”、“黄道”、“三性”、“元宫”、“五行”、“四象”、“龙虎”、“鼎炉”、“玄珠”、“太乙”等等,这些都是道家金丹文化固有的语言,都有特定的含义。

如何去实现“追二气于黄道?”,这个“二气”又是指的什么?黄道又是隐语的什么?怎样去实现“会三性于元宫”?, 以及“攒簇五行,和合四象,龙吟虎啸,夫倡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始得玄珠有象,太乙归真”的?

道家金丹文化传播了数十年,我们难以看到出版的金丹专著,能够将以上这些基础隐语的含义,很认真、很诚恳的给大家做出合理的解释。

当然,这主要是没有明确的师承,没有能力去解释清楚这些隐语的寓意。更加上泛滥成灾的金丹伪书,一直在诱导大家去妄猜、强猜这些话的含义,致使金丹文化研究者,愈来愈惑。出现研真不知真,因不知真而不能行真,却在向他人传播修真的尴尬局面。

这里的“二气”是指阴阳二气,阴阳即性命,性命即内外。“黄道”喻示的是洛书中央的土位,中央土位,是为太极,能生万物,又为元宫,对应的五色,为黄色,故为黄道,也就是真意、黄婆的代名词。

金丹修命阶段,是完成洛书的七返九还的道理。所以,金丹入手炼己的目的,是实现三家相见的过程,也就是这句“追二气于黄道”的意思,也就有了《悟真篇》这里的并列隐语“会三性于元宫”、“攒簇五行,和合四象”的意思,都是先接受了悟真的思想开始的。

这个阴阳合一的模式,就是道家金丹文化对“道”的理解,道含阴阳,阴阳生道,才有了《易经》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道论。

《悟真篇》序中的这些金丹语言,早在刘海蟾的《至真诀》(又名《灵源大道歌》)里面,他针对平民百姓,用了更加朴实的金丹语言,将我国的金丹文化的修真原理,深入浅出的写了出来。

我们认为,判断一个传承的真伪、丹法的高低,只有去看这些传人,能否给《悟真篇》前序中,这些浅显的道理的含义,一个开照心腑的解释,才能识别真假传承的有效方法。
道家金丹理论,是先通过阴阳合一,张三丰先生说的“神生气,气生神”,才会出现“玄珠有象”的“太乙归真”,再才是金丹“了命”的后一个阶段,前者称之为修命阶段,后者称之为了命阶段。这个是道家金丹文化的命功的整个阶段。

张伯端这样说:“至于防危虑险,慎于运用抽添,养正持盈,要在守雌抱一。自然复阳生之气,剥阴杀之形。节气既周,脱胎神化,名题仙籍,位号真人,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时也!”。后一步的了命阶段,具体又是完成了什么呢?《悟真篇》说,是为了“复阳生之气,剥阴杀之形”。也就是《悟真篇》丹诗描述的的“纯阴剥尽丹成熟”的了命后,再才是深入的修真,是“节气既周,脱胎神化,名题仙籍,位号真人”的。

请大家注意“脱胎神化”这个术语,他是仙佛同源的金丹语言。这个是金丹丹成,即还丹的“生丹”锻炼成混合为一的“熟丹”后,再才是《悟真篇》丹诗形容的“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生死作用。”的脱胎顿悟、决定无生的了性层次。

张伯端真人在这里给我们很清楚的介绍了道家金丹文化,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性命双修名词的真实含义。广泛的讲,道家是先修命,后修性的,道家也是注重于修命的。也就是说,对我们肉体的炼养,是道家的特长,也是道家的专利,这个修身的命题,促使道家文化的演变,逐步从早期的坐禅的修真、走向立禅的从容中道的站桩、又逐渐形成了后期的太极拳那样的行禅进阶,还有了更深层次的陈抟的卧禅的蛰伏本能。

故我们认为,道家这些金丹修真奥秘,共同构成了道家金丹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一部活脱脱的先天金丹太极修真文化。

《悟真篇》前序说:“盖近世修行之徒,妄有执着,不悟妙法之真,却怨神仙谩语,殊不知成道者,皆因炼金丹而得,圣人恐泄天机,遂托数事为名。”。

大家一定要明白,张伯端在这里说:“盖近世修行之徒,妄有执着,不悟妙法之真。”,这里批评的“妄有”和“执着”是两个意思,都是禅宗和道家,最容易出现的修真错误。故《悟真篇》指出,很多丹道工夫,都是“不悟妙法之真”的修法。这个妙法是什么呢?《悟真篇》的丹诗,都讲解的十分清楚。

遗憾的是,近当代道教金丹文化的研究,没有理解修真、悟真的实义,总是执着于肉体,或者拘于“传药不传火”的迷惑上去了。

丹书讲“药物易知,火候难明。”很多丹法,连“药”这个“道心”、“真心”就不知道,出现一错头头错,缘是火候摸不着。

故张三丰先生形容一些道士的修真,是“知且不真,奚云口诀?”的糊涂。意思是十之八九的道士,想炼金丹,如果连这些基本的悟真道理,都还没有弄明白,还给我谈什么金丹的口诀呢?《悟真篇》这里关于大众修真的糊涂,一言以蔽之,都是源于“不悟妙法之真”的原因。

是故张伯端在《悟真篇》前序接着感叹说:“今之学者,有取铅汞为二气,指脏腑为五行,分心肾为坎离,以肝肺为龙虎,用神气为子母,执津液为铅汞,不识浮沉,宁分主宾?何异认他财为己物,呼别姓为亲儿?又岂知金木相克之幽微,阴阳互用之奥妙?是皆日月失道,铅汞异炉,欲望结成还丹,不亦远乎?”。

文章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张伯端真人,早在北宋时代,就看见了我国道家的金丹修真现象,已经是长期处于肉体上的炼养的混乱局面。

《悟真篇》为了解释修真的妄猜现象,特别指出大众修真,是“不识浮沉,宁分主宾?”现状。意思是大众修真,竟然连“沉浮”的道理就不明白,又怎能分出修真的“主宾”来呢?
所以,《悟真篇》有专门的诗句:“饶他为主我为宾,知他那个是疏亲?”。即是揭示金丹的返还道理,也就是《至真诀》的“太极布妙”的“得一”,是主人回来了,是“牵将白虎归家养”,才能“产个明珠似月圆”的玄珠有象。

《悟真篇》从两个方面,陈述了张伯端真人自己求道、修道、得道的艰辛。一是金丹大道文化的难知,求道在信息闭塞的北宋,出现“其中惟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皆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朱砂、白金黑锡、坎男离女,能成金液还丹,终不言真铅、真汞是何物也,亦不说火候法度,温养指归。”的隐瞒时代。

一是伪书、假道的横行,出现“后世迷徒,恣其臆说,将先圣典教,忘行笺注,乖讹万状”的文化现象,道家金丹文化,学术造假,自古就尤为严重。这种道教金丹文化社会正能量的坍塌情状古今尤然。

张伯端在《悟真篇》前序中,陈述了他求道的复杂、艰难和感悟大道的历程,是值得大家认真参考和体会的。他先期由于没有遇上真师,未得金丹大道,出现“遂至寝食不安,精神疲悴。”的忧心忡忡心态。通过游方各地,“询求遍于海岳,请益尽于贤愚,”,张伯端拜师学道的之艰辛,其结果还是“皆莫能通晓真宗,开照心腑”的。

后来他在成都遇上海蟾真人,获得真知后,又是怎样的一番话呢?他说:“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仙经,若合符契。”。

从这番话可以间接说明,道家金丹文化,跟《至真诀》讲述的道理一样,是简明扼要不繁琐的。因为这是修真、悟真的大道,所以就可以“语一悟百”,让人有“雾开日莹,尘尽鉴明”的感受,更让他后来看丹书,能够印心,是“校之仙经,若合符契”的。

张伯端在这篇序言中说,他可怜世人学仙,十有八九,都不懂得修真的道理,更没有听说有几个修真有成的。所以,他才写了这篇流芳千古的《悟真篇》,是按照北宋的语言特征写的丹诗,是一部诗词专辑。

《悟真篇》的特点,是跟那些伪书不一样的,伪书总是在编排一些具体的炼养步骤和顺序,而《悟真篇》,是在讲解修真、悟真的奥秘,是即兴而发的丹诗,只不过是按照前期的写作,主要以道家的修命为主线,后期的内容,是渐入佛宗的修性为旨归,去讲解性命双修的大道。

张伯端说他的《悟真篇》,已经将达本、明性之道,完完整整的讲了出来。达本之道是什么?就是明性之道。他是多么的希望大众修真,能够通过阅读了《悟真篇》的浅显道理,从而走出修真的误区,实现见末而悟本,舍妄以从真的愿望。

这里再将《悟真篇》前序的主要内容指出来,好让大众去对照与比较那些不一样的丹道,看看到底《悟真篇》讲的金丹修真文化,跟流行的丹道有什么不同,则不辜负张伯端真人写“悟真”、感“悟真”、倡“悟真”的一片婆心,给现代道家金丹文化的盲从者一些警示,则研究悟真与全民修真时代的到来,一定会如春天般灿烂。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道教之音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