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道教的养生长生思想

黄信阳博客 赵芃

2011-02-02 15:17:48

道教的养生长生思想是建立在把握和顺应生命运动规律基础之上的,只有顺应生命的运动规律,才能使生命之养具有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内在品质,顺生命运动而养之,则可养生而达长生之目的。“道教的教义包括着道教徒对于人、对于人和自然、精神和肉体等等的认识,那么,道教养生术就是在这些教义指导下、道教徒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体现。”  “物外真气,自然养生”是生命运动之要求,并使生命运动真正体现其应该具有的运动规律本质,不因人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并得到其应该具有的善待和遵守。

一、“求生养命在于心”的养生原则

道教认为其长生之道乃养心养命之道。“求生养命在于心。” 心在人身体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握人之心态才能更好地实现养生之目的。道教的养心养命长生思想起源于道教内丹学关于“心性”及“性命双修”之说,内丹学将心作本体,将性作为心的灵能,并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在道教性命双修思想中则主张“既修性,又修命”,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天则谓之命,在人则谓之性,而“修命”则表现为炼形炼气。“仙道养生学不仅充满着智慧和实用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能让人在修习过程中,从肉体到精神均得以超凡入圣,它为人们提供了一条特殊的既有利于人类社会,又有利于人生的不朽道路。” 所以,道教认为要实现生命之长则必须“养心”,道教在《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休欲》认为:

道言,少思寡欲,天地不覆,息虑忘机,阴阳合宜。凡世之士,欲好生当先习心,习心在欲作不作,欲动不动,然未至无,至无为之损。故真人先养身后养心,养心然后欲无欲,是知天下神,故不死,非唯不死,故不老。

如果能做到“习心”则可“少思寡欲”,则可“无为”,然后养身养心。养心则无欲故“不老”从而实现养命长生之目的。而“心”在整个养生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今人所举手动足,喜怒哀乐,莫不由心。心之动息,莫不是气。气感意,意从心,心和则气全,气全则身全,气减则神减,神减则为土矣。故医家先诊脉者,则候五脏四时之气,察诸病源,始寻方药。人但能察得气候,口鼻取舍,斯须不忘,自然五脏和而脉调气顺也。” 养生之“生命”应达到“自然五脏和而脉调气顺”,使被养之生命得以延续并健康成长,是生命所具有的本质特征。道教医家先诊脉“候五脏四时之气”,察“脉调气顺”的观点,表达了养心养命之长生的因果关系与医家“察脉调气顺”思想基本相符。即要实现“身全”则需“气全”,“命即气也”而“气全”则需“心和”。否则为“土”,即“心和则气全,气全则身全,气减则神减,神减则为土矣。”“气减”则长生将成为空话。

宋代王玠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篡图解注》认为:“安心方入真道,养性不失其中,修命而运橐籥不失其节,自然性命混融,金液流注,是故名为得道也。” “橐籥:无底之橐曰橐,有孔之窍曰籥,古指风箱,用于冶炉旁动吸鼓风。引申为虚而不竭、动而生风之妙。内丹学借以喻天之呼吸之理及人之呼吸之法,万物为天地呼吸所生。因此,人之呼吸应天地之呼吸。” 说明“心”在养命之作用。玄元真人在《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解》认为:

莫曲心邪见,害他利己,谗妬贤良,冤错结累,好混世(俗)。和光同尘,顺义量力,建功随缘,辨道常行,方便济物,施恩自然。天以盖之,地以载之,日月以照之,鬼神以敬之,永不生无道之乡,终不断人之根本。

养心如果达到“不断人之根本”则可以养命,从而实现道教生命观所具有的“保生”“养生”从而长生之目的。道教《北斗七元金玄羽章》认为:“心能修持,经法五脏,经络真气自然流通畅达。” 道教通过“五脏”“真气”判断其养心养命之状况。“心”“命”流通畅达则可长生。养“心”乃养命、养生之本,如果人能“安心”养之,则可“得道”并“入真道”乃“性命混融”不失其中。

道教《长生詮经》认为养心养命长生还必须做到:“心归虚寂,身入无为,动静两忘,内外合一。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 生命之运动是“心”“身”运动的“内外合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心”方面则表现为“虚寂”;在身方面则表现为“无为”。只有实现养心养命之“心身”内外合一、虚寂无为,才可以实现以“精气神”为代表的生命运动之要求。即“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达到生命自然运动而长生之目的。所以,心是实现道教关于生命之“精气神”,即“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目的的重要条件,这个条件的实现必须有“心归虚寂,身入无为”等养心养命为基础。只有实现了养心“虚寂”之心境,养命“无为”之体现,养生而长生之道则自然而然得以完成。“心随境转,境随心生,若要心定,世人爱的我不爱,世人做的我不做。红尘万缘勾引不动,自然心清意静,阴阳不能陶铸。” 人心之变化是随着生命运动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其欲望等主观行为之原因,又有其客观环境之影响,这种影响及变化包括“心随境转”,“境随心生”等方面,只有“心定”才能达到养生之要求。“心定”原指因人心即精神不为种种因素所困扰而静定的一种状态。道教将心定作为养生养命长生之要求,通过“心定”实现“自然心清意静”之养生养命而达到长生之目的。“世人做的我不做,红尘万缘勾引不动”等则是这种“心定”之表现。

二、修身安神得长生的养生信仰

长生之道乃生命安神之道,人能养生命之道则可顺生命之生,其目的是实现生命所具有的道之特性。“道教神仙长生的生命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反科学的,就像人类追求永动机一样徒劳,但其中却有追求长寿的合理因素。长生不死是梦呓,长寿却是合乎理性的。” 在这个追求“长生”过程中通过“修身”“安神”等是实现生命“长寿”的主要过程与主要手段,也是长生之道的主要方法和内在要求,体现了道教对于生命之神的重视和道教对养生所具有的养生信仰。

老子想尔注》认为:“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 《太平经》则认为:“人乃道之根柄,神之长也。当知其意,善自持养之,可得寿老。不善养身,为诸神所咎。神叛人去,身安得善乎?” 陈婴宁以养生的目的,就现实而言是延年益寿,最高境界则是企求长生久视,只有仙学才能解决人的生死大事。道教“修身安神”思想则具有“仙学”养生长生的重要方法内容:一是“安神”在长生之道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神叛人去”,只有在“安神”的作用下才可以“身安”而长生;二是修身与“安神”是相辅相成的,即只有安神才可修身长生,如果“不善养身”“为诸神所咎”,那么是长生一大忌;三是人作为宇宙运动与演化之组成部分“养生”必须“修道”,必须按照“道”之规律行事,只有以道为“根柄”,深刻认识道之寓意,并在此基础上“持养之”,则可得寿老;四是人生命之道乃为“神之长也”,只有坚持“安神”方可长生。安神的本质乃为“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 体现了道教修身养生而长生的道之属性。修身、长生之道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修好身,才可养生而长生。修身是长生之本,养生乃长生之基础。而安神则是道教通过“修身”而要达到的最终实现长生“神性不死”之目的。

道教认为修身安神还体现在“神气相注”等方面,如欲长生则可以“守虚无以养神气”,通过“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而实现“神气相注”,从而达到“长生”之目的。《高上玉皇胎息经》曰:“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故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在。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神”在生命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知神气可以长生”,即神与气二者处于同“行”、同“注”关系中,一个“行”另一个也“行”,一个“住”另一个也“住”。而气则表现为“胎中息”,并具有“生神”之功能,如果“气”去离形则谓之死。只有“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使神气相通则可以实现长生之目的,并要在行为实践中“勤而行之”则生命运动演化具有“真道路”之特征。生命之长生则取决于“神行”“神住”。只有“心不动念”,并通过“无来无去,不出不入”“养神气”,“神气相注”才能使生命运动演化的“自然常在”而达长生之目的。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认为:“气者,为阳;精者,为阴。谓阴阳相感,为正气。正气者,是人之根柢也。正气散而神不聚,正气聚而神自清,方可得长生。” 在生命之“精气神”中,“神”具有特殊作用,只有“正气聚而神自清”“方可得长生”,这里“神自清”的条件乃为“养神”, “夫修身之道,乃国之宝也。然一身之根有三:一为神,二为精,三为气,此三者本天地人之气也。神者受于天精,天精者受于地气,地气者受于中和,相为共成一道也。故神者乃乘气而行,气者神之举也,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理,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 “精气神”体现了道教生命观的本质内容,离开了道教生命之“精气神”,生命的存在及“修与养”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生命之本。道教提出“爱气尊神重精”是道教修身安神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中表现了“神”所具有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即“神”乘“气”,“神”举“气”,精居其中。人欲寿者乃当“尊神”“爱气”“重精”,才是实现生命之长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道教始终认为形神相依。而在养生实践中,既注意锻炼身形,又注意精神的健康。并且认为片面地处理形神关系都对长生不利。” 曾慥在《道枢》认为“精气神”三者之中:“补益于形不若补益于精,补益于精不若补益于气。补益于气不若补益于神,补益于神则形神永安,近于仙矣。” 通过养生之“补”“神”则“形神永安”可近于“仙”矣。“玄中有玄是我命,命中有命是我形,形中有形是我精,精中有精是我气,气中有气是我神,神中有神是我自然。” 这里形成的“玄-命-形-精-气-神-我-自然”,使“神中有神”在我生命形成中起到了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不败神,识多静,即自然长生,留形住世,要妙之真诀也。” 其中的“不败神”就是修身养生所体现的长生之“安神”,只有修长生之“安神”“不败神”才可以“养”生命长生之道。这种长生“安神”是道教生命运动演化“形神永安”之体现,在生命的“修身”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北宋《證道歌》认为:“流转金精养万神,自然不死得长生,莫学世人贪欲乐,役役终成一聚尘。” 并认为“人得气而生,神得形而全,若能修此必得长生。” 充分体现了“安神”在“修身”养生之长生中的必然作用。《修真十书杂著捷经》曰:“精者神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故神太用则歇,精太用则竭,气太劳则绝。是以人之生者,神也,形之托者,气也。若气衰则形耗,而欲长生者,未之闻也。夫有者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馆,形者神之宅也。” 这里的“神太用则歇”是道教“修身”“安神”之根据,由于神是形的寄托“形须神而立”体现了“神”在生命运动与演化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要使生命长生则必须首先“安神”,才可以实现“自然不死得长生”之目的。这里的“自然”乃与生命科学之本质相悖,完全是道教一厢情愿的理想追求和美好的修道宗教情感的显现,是不被道教所觉察的反自然的生命观,具有盲目祈望生命之长的主观信仰崇拜情结。

三、四时摄养则长生的养生方法

道教认为养生必须顺四时季节变化,取宇宙之真气为养生所用,即“自然养生。” 乃可体现为长生之道。“除了四时外,有的道经还叙述逐月养生之法,称为‘月令’、‘月览’、‘月录’等等。宋元以来,四时摄养形成道教养生学中一个学派。” “顺应四季阴阳消长、气候和生理变化而进行养生。”在道教养生思想与理论中占有重要作用,是道教自然观在养生思想中的重要体现。

道教在《通幽诀》曰:“天地大道,万物久长,元和之气,长生不过日月星辰,阴阳五行尽依土而生,终归于土,随四时更变然有期,亦是自然之道。” 养生之道则具体体现在养生之术上,养生之术则必须“守自然”之道,顺“五行自然”之理,酌“自然”之和,依“四时”而摄养才能实现。“养生者,必顺于时也。” 人能依此四时而摄养,是道教养生之术的主要体现。这种自然之术的内容既符合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内在规律,又体现了生命科学所具有的新陈代谢原理。当然,道教认为:

天生万物,无不应时而顺天地,方可生成也。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有此便助气候无失,便得其序名号及时造化矣。

道教的“顺四时而长生”思想是建立在宇宙运动“天生万物”基础之上的,其内容则具体体现在“春夏秋冬”之“风雨霜雪”的运动变化,生命的运动“无不应时而顺天地”,并体现于“助气候无失”,使生命的运动表现为“得其序名号及时造化”。“四时更变”等对养生之道所具有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在生命长短之“序”“名”“号”等方面,是道教“顺四时而养生”思想的重要的表现。

道教认为四时养生还体现在养生所具有的智慧方面,顺四时而摄养是道教养生智慧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具有科学思想与养生学依据的生态养生观。对此,道教在《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认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善怒而安居处。然喜怒不常寒暑过度,天真之气何可久长。” 道教将养生之道作为人类智慧与喜善之内容,人们只有充分发挥其在养生中的主观智慧,避免其“喜怒不常寒暑过度”,才可以实现生命“天真之气”久长,使生命之树常青。曾慥在《道枢》曰:

养生者多矣。少思寡欲者,可以养心而已;绝念忘机者,可以养神而已;饮食有节者,可以养形而已;劳逸有度者,可以养乱而已;入清出浊者,可以养气而已;绝淫戒色者,可以养精而已。华阳子曰,斯非养生之至者也,善养生者,于王之时则养而取之,衰之时则养而补之。春则养其脾,秋则养其肝,夏则养其肺,冬则养其心,炼形则起火矣。

这里的“养心”“养神”“养形”“养乱”“养气”“养精”是对于道教养生之内容的高度概括,是道教养生思想内涵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高度概括。养生之道必须坚持“王衰兼养”“因时而养”“取补并重”的原则,使养生之道顺时而为之。即“王之时则养而取之,衰之时则养而补之”。同时,可根据一年四季之变化,顺“春秋夏冬”四时而养其“脾肝肺心”,则可以成为“养生之至”。

道教“将‘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的宇宙观,并将自己养生的实践放在这一基础上,追求人的生活同自然的和谐,注意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道教认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寒暑燥湿,人有五脏以生喜怒悲乐有恐惧。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故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重阴必阳生,重阳必阴生。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必餐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人能依此四时摄养,故得免其夭枉也。” 所以,曾慥《道枢》认为:“冬避寒,夏避暑,寒避风,暑避热。动勿劳其支体,闲勿怠其肌肤。五日一浴,十日一沐,气王之时勿动,血王之时勿息。此补益于气者也。” 道教关于“四时摄养”的养生之道,除了符合生命科学及养生学的有关内容之外,还体现出生命自身所具有的“生物学”“生理学”的相关内容,是道教辩证生命哲学思想的典型代表。“动勿劳其支体,闲勿怠其肌肤”则体现出生命本性本质之理,表现了道教自然观所特有的生命观与养生观。

道教认为:“春气发生,施无求报,故养生者,必顺于时也。” “顺于时”即是道教生命之养的必然要求,又是合理而科学的养生之道。反映出道教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对于生命及养生之道所具有的智慧,以及对于生命之养的理解和尊重。“人能应四时和气而养生者,天地恒畜养之,故为父母。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也。” 只有将养生之道与自然之道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实现道教“应四时和气而养生”乃长生之目的。圣人则根据“四时”变化具有的“万物之根本”之特性,实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之道,具有万物生命与天地生长之本质统一性,是道教关于养生方面所具有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容。这种“四时摄养”的养生之道不但是道教长生之道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道教对于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内涵的扩展和补充,是道教对于养生学和生命科学的历史性贡献。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略论道教的养生长生思想

    黄信阳博客 赵芃

    2011-02-02 15:17:48

    |
    略论道教的养生长生思想
    |

    道教的养生长生思想是建立在把握和顺应生命运动规律基础之上的,只有顺应生命的运动规律,才能使生命之养具有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内在品质,顺生命运动而养之,则可养生而达长生之目的。“道教的教义包括着道教徒对于人、对于人和自然、精神和肉体等等的认识,那么,道教养生术就是在这些教义指导下、道教徒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体现。”  “物外真气,自然养生”是生命运动之要求,并使生命运动真正体现其应该具有的运动规律本质,不因人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并得到其应该具有的善待和遵守。

    一、“求生养命在于心”的养生原则

    道教认为其长生之道乃养心养命之道。“求生养命在于心。” 心在人身体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握人之心态才能更好地实现养生之目的。道教的养心养命长生思想起源于道教内丹学关于“心性”及“性命双修”之说,内丹学将心作本体,将性作为心的灵能,并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在道教性命双修思想中则主张“既修性,又修命”,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天则谓之命,在人则谓之性,而“修命”则表现为炼形炼气。“仙道养生学不仅充满着智慧和实用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能让人在修习过程中,从肉体到精神均得以超凡入圣,它为人们提供了一条特殊的既有利于人类社会,又有利于人生的不朽道路。” 所以,道教认为要实现生命之长则必须“养心”,道教在《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休欲》认为:

    道言,少思寡欲,天地不覆,息虑忘机,阴阳合宜。凡世之士,欲好生当先习心,习心在欲作不作,欲动不动,然未至无,至无为之损。故真人先养身后养心,养心然后欲无欲,是知天下神,故不死,非唯不死,故不老。

    如果能做到“习心”则可“少思寡欲”,则可“无为”,然后养身养心。养心则无欲故“不老”从而实现养命长生之目的。而“心”在整个养生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今人所举手动足,喜怒哀乐,莫不由心。心之动息,莫不是气。气感意,意从心,心和则气全,气全则身全,气减则神减,神减则为土矣。故医家先诊脉者,则候五脏四时之气,察诸病源,始寻方药。人但能察得气候,口鼻取舍,斯须不忘,自然五脏和而脉调气顺也。” 养生之“生命”应达到“自然五脏和而脉调气顺”,使被养之生命得以延续并健康成长,是生命所具有的本质特征。道教医家先诊脉“候五脏四时之气”,察“脉调气顺”的观点,表达了养心养命之长生的因果关系与医家“察脉调气顺”思想基本相符。即要实现“身全”则需“气全”,“命即气也”而“气全”则需“心和”。否则为“土”,即“心和则气全,气全则身全,气减则神减,神减则为土矣。”“气减”则长生将成为空话。

    宋代王玠在《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篡图解注》认为:“安心方入真道,养性不失其中,修命而运橐籥不失其节,自然性命混融,金液流注,是故名为得道也。” “橐籥:无底之橐曰橐,有孔之窍曰籥,古指风箱,用于冶炉旁动吸鼓风。引申为虚而不竭、动而生风之妙。内丹学借以喻天之呼吸之理及人之呼吸之法,万物为天地呼吸所生。因此,人之呼吸应天地之呼吸。” 说明“心”在养命之作用。玄元真人在《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解》认为:

    莫曲心邪见,害他利己,谗妬贤良,冤错结累,好混世(俗)。和光同尘,顺义量力,建功随缘,辨道常行,方便济物,施恩自然。天以盖之,地以载之,日月以照之,鬼神以敬之,永不生无道之乡,终不断人之根本。

    养心如果达到“不断人之根本”则可以养命,从而实现道教生命观所具有的“保生”“养生”从而长生之目的。道教《北斗七元金玄羽章》认为:“心能修持,经法五脏,经络真气自然流通畅达。” 道教通过“五脏”“真气”判断其养心养命之状况。“心”“命”流通畅达则可长生。养“心”乃养命、养生之本,如果人能“安心”养之,则可“得道”并“入真道”乃“性命混融”不失其中。

    道教《长生詮经》认为养心养命长生还必须做到:“心归虚寂,身入无为,动静两忘,内外合一。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 生命之运动是“心”“身”运动的“内外合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心”方面则表现为“虚寂”;在身方面则表现为“无为”。只有实现养心养命之“心身”内外合一、虚寂无为,才可以实现以“精气神”为代表的生命运动之要求。即“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达到生命自然运动而长生之目的。所以,心是实现道教关于生命之“精气神”,即“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目的的重要条件,这个条件的实现必须有“心归虚寂,身入无为”等养心养命为基础。只有实现了养心“虚寂”之心境,养命“无为”之体现,养生而长生之道则自然而然得以完成。“心随境转,境随心生,若要心定,世人爱的我不爱,世人做的我不做。红尘万缘勾引不动,自然心清意静,阴阳不能陶铸。” 人心之变化是随着生命运动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其欲望等主观行为之原因,又有其客观环境之影响,这种影响及变化包括“心随境转”,“境随心生”等方面,只有“心定”才能达到养生之要求。“心定”原指因人心即精神不为种种因素所困扰而静定的一种状态。道教将心定作为养生养命长生之要求,通过“心定”实现“自然心清意静”之养生养命而达到长生之目的。“世人做的我不做,红尘万缘勾引不动”等则是这种“心定”之表现。

    二、修身安神得长生的养生信仰

    长生之道乃生命安神之道,人能养生命之道则可顺生命之生,其目的是实现生命所具有的道之特性。“道教神仙长生的生命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反科学的,就像人类追求永动机一样徒劳,但其中却有追求长寿的合理因素。长生不死是梦呓,长寿却是合乎理性的。” 在这个追求“长生”过程中通过“修身”“安神”等是实现生命“长寿”的主要过程与主要手段,也是长生之道的主要方法和内在要求,体现了道教对于生命之神的重视和道教对养生所具有的养生信仰。

    老子想尔注》认为:“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 《太平经》则认为:“人乃道之根柄,神之长也。当知其意,善自持养之,可得寿老。不善养身,为诸神所咎。神叛人去,身安得善乎?” 陈婴宁以养生的目的,就现实而言是延年益寿,最高境界则是企求长生久视,只有仙学才能解决人的生死大事。道教“修身安神”思想则具有“仙学”养生长生的重要方法内容:一是“安神”在长生之道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神叛人去”,只有在“安神”的作用下才可以“身安”而长生;二是修身与“安神”是相辅相成的,即只有安神才可修身长生,如果“不善养身”“为诸神所咎”,那么是长生一大忌;三是人作为宇宙运动与演化之组成部分“养生”必须“修道”,必须按照“道”之规律行事,只有以道为“根柄”,深刻认识道之寓意,并在此基础上“持养之”,则可得寿老;四是人生命之道乃为“神之长也”,只有坚持“安神”方可长生。安神的本质乃为“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 体现了道教修身养生而长生的道之属性。修身、长生之道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修好身,才可养生而长生。修身是长生之本,养生乃长生之基础。而安神则是道教通过“修身”而要达到的最终实现长生“神性不死”之目的。

    道教认为修身安神还体现在“神气相注”等方面,如欲长生则可以“守虚无以养神气”,通过“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而实现“神气相注”,从而达到“长生”之目的。《高上玉皇胎息经》曰:“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故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在。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神”在生命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知神气可以长生”,即神与气二者处于同“行”、同“注”关系中,一个“行”另一个也“行”,一个“住”另一个也“住”。而气则表现为“胎中息”,并具有“生神”之功能,如果“气”去离形则谓之死。只有“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使神气相通则可以实现长生之目的,并要在行为实践中“勤而行之”则生命运动演化具有“真道路”之特征。生命之长生则取决于“神行”“神住”。只有“心不动念”,并通过“无来无去,不出不入”“养神气”,“神气相注”才能使生命运动演化的“自然常在”而达长生之目的。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认为:“气者,为阳;精者,为阴。谓阴阳相感,为正气。正气者,是人之根柢也。正气散而神不聚,正气聚而神自清,方可得长生。” 在生命之“精气神”中,“神”具有特殊作用,只有“正气聚而神自清”“方可得长生”,这里“神自清”的条件乃为“养神”, “夫修身之道,乃国之宝也。然一身之根有三:一为神,二为精,三为气,此三者本天地人之气也。神者受于天精,天精者受于地气,地气者受于中和,相为共成一道也。故神者乃乘气而行,气者神之举也,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理,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 “精气神”体现了道教生命观的本质内容,离开了道教生命之“精气神”,生命的存在及“修与养”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生命之本。道教提出“爱气尊神重精”是道教修身安神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中表现了“神”所具有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即“神”乘“气”,“神”举“气”,精居其中。人欲寿者乃当“尊神”“爱气”“重精”,才是实现生命之长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道教始终认为形神相依。而在养生实践中,既注意锻炼身形,又注意精神的健康。并且认为片面地处理形神关系都对长生不利。” 曾慥在《道枢》认为“精气神”三者之中:“补益于形不若补益于精,补益于精不若补益于气。补益于气不若补益于神,补益于神则形神永安,近于仙矣。” 通过养生之“补”“神”则“形神永安”可近于“仙”矣。“玄中有玄是我命,命中有命是我形,形中有形是我精,精中有精是我气,气中有气是我神,神中有神是我自然。” 这里形成的“玄-命-形-精-气-神-我-自然”,使“神中有神”在我生命形成中起到了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不败神,识多静,即自然长生,留形住世,要妙之真诀也。” 其中的“不败神”就是修身养生所体现的长生之“安神”,只有修长生之“安神”“不败神”才可以“养”生命长生之道。这种长生“安神”是道教生命运动演化“形神永安”之体现,在生命的“修身”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北宋《證道歌》认为:“流转金精养万神,自然不死得长生,莫学世人贪欲乐,役役终成一聚尘。” 并认为“人得气而生,神得形而全,若能修此必得长生。” 充分体现了“安神”在“修身”养生之长生中的必然作用。《修真十书杂著捷经》曰:“精者神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故神太用则歇,精太用则竭,气太劳则绝。是以人之生者,神也,形之托者,气也。若气衰则形耗,而欲长生者,未之闻也。夫有者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馆,形者神之宅也。” 这里的“神太用则歇”是道教“修身”“安神”之根据,由于神是形的寄托“形须神而立”体现了“神”在生命运动与演化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要使生命长生则必须首先“安神”,才可以实现“自然不死得长生”之目的。这里的“自然”乃与生命科学之本质相悖,完全是道教一厢情愿的理想追求和美好的修道宗教情感的显现,是不被道教所觉察的反自然的生命观,具有盲目祈望生命之长的主观信仰崇拜情结。

    三、四时摄养则长生的养生方法

    道教认为养生必须顺四时季节变化,取宇宙之真气为养生所用,即“自然养生。” 乃可体现为长生之道。“除了四时外,有的道经还叙述逐月养生之法,称为‘月令’、‘月览’、‘月录’等等。宋元以来,四时摄养形成道教养生学中一个学派。” “顺应四季阴阳消长、气候和生理变化而进行养生。”在道教养生思想与理论中占有重要作用,是道教自然观在养生思想中的重要体现。

    道教在《通幽诀》曰:“天地大道,万物久长,元和之气,长生不过日月星辰,阴阳五行尽依土而生,终归于土,随四时更变然有期,亦是自然之道。” 养生之道则具体体现在养生之术上,养生之术则必须“守自然”之道,顺“五行自然”之理,酌“自然”之和,依“四时”而摄养才能实现。“养生者,必顺于时也。” 人能依此四时而摄养,是道教养生之术的主要体现。这种自然之术的内容既符合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内在规律,又体现了生命科学所具有的新陈代谢原理。当然,道教认为:

    天生万物,无不应时而顺天地,方可生成也。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有此便助气候无失,便得其序名号及时造化矣。

    道教的“顺四时而长生”思想是建立在宇宙运动“天生万物”基础之上的,其内容则具体体现在“春夏秋冬”之“风雨霜雪”的运动变化,生命的运动“无不应时而顺天地”,并体现于“助气候无失”,使生命的运动表现为“得其序名号及时造化”。“四时更变”等对养生之道所具有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在生命长短之“序”“名”“号”等方面,是道教“顺四时而养生”思想的重要的表现。

    道教认为四时养生还体现在养生所具有的智慧方面,顺四时而摄养是道教养生智慧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具有科学思想与养生学依据的生态养生观。对此,道教在《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认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善怒而安居处。然喜怒不常寒暑过度,天真之气何可久长。” 道教将养生之道作为人类智慧与喜善之内容,人们只有充分发挥其在养生中的主观智慧,避免其“喜怒不常寒暑过度”,才可以实现生命“天真之气”久长,使生命之树常青。曾慥在《道枢》曰:

    养生者多矣。少思寡欲者,可以养心而已;绝念忘机者,可以养神而已;饮食有节者,可以养形而已;劳逸有度者,可以养乱而已;入清出浊者,可以养气而已;绝淫戒色者,可以养精而已。华阳子曰,斯非养生之至者也,善养生者,于王之时则养而取之,衰之时则养而补之。春则养其脾,秋则养其肝,夏则养其肺,冬则养其心,炼形则起火矣。

    这里的“养心”“养神”“养形”“养乱”“养气”“养精”是对于道教养生之内容的高度概括,是道教养生思想内涵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高度概括。养生之道必须坚持“王衰兼养”“因时而养”“取补并重”的原则,使养生之道顺时而为之。即“王之时则养而取之,衰之时则养而补之”。同时,可根据一年四季之变化,顺“春秋夏冬”四时而养其“脾肝肺心”,则可以成为“养生之至”。

    道教“将‘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的宇宙观,并将自己养生的实践放在这一基础上,追求人的生活同自然的和谐,注意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道教认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寒暑燥湿,人有五脏以生喜怒悲乐有恐惧。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故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重阴必阳生,重阳必阴生。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必餐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人能依此四时摄养,故得免其夭枉也。” 所以,曾慥《道枢》认为:“冬避寒,夏避暑,寒避风,暑避热。动勿劳其支体,闲勿怠其肌肤。五日一浴,十日一沐,气王之时勿动,血王之时勿息。此补益于气者也。” 道教关于“四时摄养”的养生之道,除了符合生命科学及养生学的有关内容之外,还体现出生命自身所具有的“生物学”“生理学”的相关内容,是道教辩证生命哲学思想的典型代表。“动勿劳其支体,闲勿怠其肌肤”则体现出生命本性本质之理,表现了道教自然观所特有的生命观与养生观。

    道教认为:“春气发生,施无求报,故养生者,必顺于时也。” “顺于时”即是道教生命之养的必然要求,又是合理而科学的养生之道。反映出道教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对于生命及养生之道所具有的智慧,以及对于生命之养的理解和尊重。“人能应四时和气而养生者,天地恒畜养之,故为父母。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也。” 只有将养生之道与自然之道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实现道教“应四时和气而养生”乃长生之目的。圣人则根据“四时”变化具有的“万物之根本”之特性,实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之道,具有万物生命与天地生长之本质统一性,是道教关于养生方面所具有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容。这种“四时摄养”的养生之道不但是道教长生之道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道教对于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内涵的扩展和补充,是道教对于养生学和生命科学的历史性贡献。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