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唐诗中的宗教乐舞

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 佚名

2019-02-25 14:48:31

《胁侍菩萨与伎乐天》(敦煌莫高窟172窟·盛唐)

《胁侍菩萨与伎乐天》(敦煌莫高窟172窟·盛唐)

唐代疆域辽阔,经济发达。由于在文化上秉持开放精神,广泛吸收、容纳了古丝路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唐·张说《醉中诗》)唐代的诗歌与乐舞堪称文化艺术的双璧。唐代乐舞流行朝野,广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成为诗人们创作的素材,被称为“乐舞诗”。而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诗歌和乐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交相辉映,成为后人了解唐代宗教诗歌与乐舞的吉光片羽。

一、唐代宗教乐舞的特色之一,是融合了古丝路沿线的各个地区的舞蹈文化元素。当时,这些地区大都信仰佛教,向唐王朝传入了很多佛教乐舞。比如,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骠国(位于今缅甸)乐传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骠国乐共有12首乐曲,包括乐舞作品和器乐作品。其中曲名如《佛印》《禅定》《甘蔗王》(意为“佛教民如蔗之甘”)等,都是佛教乐舞,“乐曲皆演释氏经论之意”。(《旧唐书·骠国传》)

对此,唐代诗人留下了众多诗篇。白居易《骠国乐》诗:“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元稹《骠国乐》诗:“促舞跳趫筋节硬,繁辞变乱名字讹。千弹万唱皆咽咽,左旋右转空傞傞。”这些诗句是对其舞姿的生动描绘:舞者头梳椎髻,佩戴珠缨花鬘,在玉螺和铜鼓的伴奏下,如龙蛇蜿蜒般地舞蹈(这种舞蹈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地区至今流传)。

古丝路上的佛教乐舞为中国传统佛教乐舞注入了新的元素。佛教初传中国,佛曲念唱都使用梵音梵文。但是当时传入的佛曲在音节上适应不了汉语歌词;而用汉曲来咏唱梵文则语音与乐调无法协调,所以采用说唱形式的“俗讲”。(参见慧皎《高僧传·经师论》)而古丝路上传入的佛教乐舞为此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因此被广为接受。所以白居易《骠国乐》诗中写道:“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二、道教神仙世界,是唐代诗歌和乐舞重要的表现内容。诗歌中驰骋瑰丽的想象和乐舞中绚烂华美的艺术,表现了对道教神仙世界的想象和向往。

比如,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首乐舞诗运用奇特绝妙的联想,生动记录了乐舞表演的高超技艺,同时用文学语言传神地再现了乐舞中表现的神仙世界:诗歌起句写箜篌、演奏时间、地点,随即就开始描述箜篌声的优美:浮云为之凝滞,传说善于鼓瑟的江娥与素女也被乐声感动;不但人间陶醉在美妙的弦歌声中,乐声甚至传到仙府、神山,紫皇(天帝)动容,女娲听得入迷,神妪感动不已,月宫的吴质(吴刚)倚着桂树,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不肯离去……这首诗将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思融为一体,想象丰富、设色瑰丽,后人将其与白居易《琵琶行》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三、在唐代,乐舞被运用于很多宗教活动中,比如祭神、祈雨等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祭祀乐舞。

很多诗歌都描绘了用于娱神的民间祭祀乐舞。王维《凉州郊外游望》诗:“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诗歌描写了唐代凉州(今甘肃武威)乡村赛神活动的场景,展示了当时边塞农村的人文景观。诗中既描绘了“赛田神”的过程,也描绘了赛神活动中祭祀乐舞的情况:在箫、鼓伴奏下,翩翩舞者步履灵动,罗袜轻扬雾似的芳尘。王睿《祠渔山神女歌》中“蓪草头花椰叶裙,蒲葵树下舞蛮云”的诗句,描绘了迎神乐舞的情形:舞者头戴蓪草、着椰叶裙,在蒲葵(棕榈)树下起舞,舞姿优美奇特。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中“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婆娑起醉颜。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的诗句,描绘了朗州(今湖南常德)赛神中的乐舞。

唐代在岁终除夕日要举行“傩祭”用于驱鬼逐疫。在这一活动中的乐舞被称为“傩舞”,有固定的舞蹈和伴奏。通常宫廷中的傩舞以鼓、钲为主要乐器,参与者有数百人之多,称为“大傩”。民间的傩舞则要简单、随意得多,唐诗中对这一场景也有很多描绘。孟郊《弦歌行》诗:“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裈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诗歌表现了濑水(今江苏溧阳)河畔乡村傩祭的场景,对傩舞的描绘自然、生动:舞者穿戴各种奇怪的衣着、头饰、面具,手里拿着茅鞭、桃木弓等,随着鼓和长笛声一起舞蹈。

此外,在各种宗教节庆中,一般都会有宗教乐舞。戎昱《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中“舞态疑回紫阳女,歌声似遏彩云仙。盘空双鹤惊几剑,洒砌三花度管弦”的诗句,描绘了唐代中元节时在道观演出的道教乐舞。诗中分别用“紫阳女”和“彩云仙”的典故来赞叹舞蹈的优美、歌声的清绝。

诗歌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乐舞入诗,拓展了诗歌的新领域。尤其重要的是,由于诗歌文字在意境表现方面,比雕塑、绘画等形象艺术更为深远,因此也为后人在石窟、壁画之外,增加了一个深入理解唐代宗教乐舞的途径。

(转自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唐诗中的宗教乐舞

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 佚名

2019-02-25 14:48:31

|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唐诗中的宗教乐舞
|

《胁侍菩萨与伎乐天》(敦煌莫高窟172窟·盛唐)

《胁侍菩萨与伎乐天》(敦煌莫高窟172窟·盛唐)

唐代疆域辽阔,经济发达。由于在文化上秉持开放精神,广泛吸收、容纳了古丝路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唐·张说《醉中诗》)唐代的诗歌与乐舞堪称文化艺术的双璧。唐代乐舞流行朝野,广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成为诗人们创作的素材,被称为“乐舞诗”。而以宗教文化为主题的诗歌和乐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交相辉映,成为后人了解唐代宗教诗歌与乐舞的吉光片羽。

一、唐代宗教乐舞的特色之一,是融合了古丝路沿线的各个地区的舞蹈文化元素。当时,这些地区大都信仰佛教,向唐王朝传入了很多佛教乐舞。比如,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骠国(位于今缅甸)乐传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骠国乐共有12首乐曲,包括乐舞作品和器乐作品。其中曲名如《佛印》《禅定》《甘蔗王》(意为“佛教民如蔗之甘”)等,都是佛教乐舞,“乐曲皆演释氏经论之意”。(《旧唐书·骠国传》)

对此,唐代诗人留下了众多诗篇。白居易《骠国乐》诗:“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元稹《骠国乐》诗:“促舞跳趫筋节硬,繁辞变乱名字讹。千弹万唱皆咽咽,左旋右转空傞傞。”这些诗句是对其舞姿的生动描绘:舞者头梳椎髻,佩戴珠缨花鬘,在玉螺和铜鼓的伴奏下,如龙蛇蜿蜒般地舞蹈(这种舞蹈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地区至今流传)。

古丝路上的佛教乐舞为中国传统佛教乐舞注入了新的元素。佛教初传中国,佛曲念唱都使用梵音梵文。但是当时传入的佛曲在音节上适应不了汉语歌词;而用汉曲来咏唱梵文则语音与乐调无法协调,所以采用说唱形式的“俗讲”。(参见慧皎《高僧传·经师论》)而古丝路上传入的佛教乐舞为此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因此被广为接受。所以白居易《骠国乐》诗中写道:“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二、道教神仙世界,是唐代诗歌和乐舞重要的表现内容。诗歌中驰骋瑰丽的想象和乐舞中绚烂华美的艺术,表现了对道教神仙世界的想象和向往。

比如,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首乐舞诗运用奇特绝妙的联想,生动记录了乐舞表演的高超技艺,同时用文学语言传神地再现了乐舞中表现的神仙世界:诗歌起句写箜篌、演奏时间、地点,随即就开始描述箜篌声的优美:浮云为之凝滞,传说善于鼓瑟的江娥与素女也被乐声感动;不但人间陶醉在美妙的弦歌声中,乐声甚至传到仙府、神山,紫皇(天帝)动容,女娲听得入迷,神妪感动不已,月宫的吴质(吴刚)倚着桂树,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不肯离去……这首诗将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思融为一体,想象丰富、设色瑰丽,后人将其与白居易《琵琶行》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三、在唐代,乐舞被运用于很多宗教活动中,比如祭神、祈雨等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祭祀乐舞。

很多诗歌都描绘了用于娱神的民间祭祀乐舞。王维《凉州郊外游望》诗:“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诗歌描写了唐代凉州(今甘肃武威)乡村赛神活动的场景,展示了当时边塞农村的人文景观。诗中既描绘了“赛田神”的过程,也描绘了赛神活动中祭祀乐舞的情况:在箫、鼓伴奏下,翩翩舞者步履灵动,罗袜轻扬雾似的芳尘。王睿《祠渔山神女歌》中“蓪草头花椰叶裙,蒲葵树下舞蛮云”的诗句,描绘了迎神乐舞的情形:舞者头戴蓪草、着椰叶裙,在蒲葵(棕榈)树下起舞,舞姿优美奇特。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中“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婆娑起醉颜。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的诗句,描绘了朗州(今湖南常德)赛神中的乐舞。

唐代在岁终除夕日要举行“傩祭”用于驱鬼逐疫。在这一活动中的乐舞被称为“傩舞”,有固定的舞蹈和伴奏。通常宫廷中的傩舞以鼓、钲为主要乐器,参与者有数百人之多,称为“大傩”。民间的傩舞则要简单、随意得多,唐诗中对这一场景也有很多描绘。孟郊《弦歌行》诗:“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裈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诗歌表现了濑水(今江苏溧阳)河畔乡村傩祭的场景,对傩舞的描绘自然、生动:舞者穿戴各种奇怪的衣着、头饰、面具,手里拿着茅鞭、桃木弓等,随着鼓和长笛声一起舞蹈。

此外,在各种宗教节庆中,一般都会有宗教乐舞。戎昱《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中“舞态疑回紫阳女,歌声似遏彩云仙。盘空双鹤惊几剑,洒砌三花度管弦”的诗句,描绘了唐代中元节时在道观演出的道教乐舞。诗中分别用“紫阳女”和“彩云仙”的典故来赞叹舞蹈的优美、歌声的清绝。

诗歌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乐舞入诗,拓展了诗歌的新领域。尤其重要的是,由于诗歌文字在意境表现方面,比雕塑、绘画等形象艺术更为深远,因此也为后人在石窟、壁画之外,增加了一个深入理解唐代宗教乐舞的途径。

(转自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