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wd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家精神专一

朱越利:吴筠受《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考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朱越利     时间:2019-01-30 17:49:37      繁體中文版     

吴筠,字贞节,华阴人。十五岁有志于道,隐于南阳倚帝山。开元(713—741年)中南游金陵,访道茅山。久之,东游天台。天宝初(742年)征至京师,度为道士,就潘尊师或冯尊师受正一法。天宝十三年(754年)召入大同殿,进《玄纲论》,又诏居翰林。后乞请还茅山,东下庐山、会稽、天柱,与李白等唱和。吴筠于大历十三年(778年)羽化。吴筠的著作有《宗玄先生文集》3卷和《宗玄先生玄纲论》等。

《道藏》有《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不署作者。卷前有《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序》(以下简称“前《序》”),“前《序》”作者自述曾被授任江州刺史,他辞而不受,隐居骊山。元和(806—820年)中他游淮西,遇王师讨蔡贼吴元济,避乱东之于岳,遇李谪仙授他南统大君九章之术。末尾署“元和戊戌吴筠序”。“前《序》”所述经历与吴筠生平不合,元和戊戌(818年)吴筠已去世40年,可见“前《序》”非吴筠作。有学者因“前《序》”非吴筠作,连带断言《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亦为伪托吴筠之作。

“前《序》”所记作者亲历亲见王师讨吴元济,言之凿凿,史书记载确有其事。《新唐书》卷214《吴元济传》记载,元和九年,申、蔡、光等州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四出攻城掠地。宪宗下令夺吴元济官爵,令诸道进讨。元和十一年,诸军大合,平定吴元济。若“前《序》”有意伪托吴筠之作,何以自述吴筠身后的史实?何以题吴筠去世40年后的纪年?作伪手法岂不过于笨拙?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还有一篇署名吴筠的《后序》,未题年代。《后序》自述入茅山得《元道真经》,十余年后又从茅山老叟得《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此描述与吴筠“访道茅山”“还茅山”经历相合。“前《序》”既“伪造”吴筠生平,《后序》为何又述吴筠真实经历,自曝“前《序》”之“伪”?

疑问难解,不妨求之它证。《道藏》有《太清元道真经》3卷和《太上老君元道真经注解》。《太清元道真经》的序言、卷末语和《太上老君元道真经注解》的卷末语,都称樊大君降授《元道真经》予孟谪仙,孟谪仙传王虚无。但降授的时间,《太清元道真经》的序和《太上老君元道真经注解》的卷末,同说是在元和戊戌岁,《太清元道真经》的卷末独说是在开元戊戌岁。独说盖误,同说盖准,王虚无盖于元和戊戌岁(818年)编造将《太清元道真经》降授给他的神话。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之“前《序》”作者“元和戊戌”遇李谪仙授他《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王虚无也是“元和戊戌”获得孟谪仙降授《元道真经》,皆降授,皆间接得自樊大君(即南统大君)降授,且同年降授,二经何其相似乃尔?疑“前《序》”作者亦是王虚无。疑王虚无撰《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之“前《序》”时叙述的是自己的经历,并未伪托吴筠。

解读上述几篇序言和卷末语,我们可以大致排列出《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版本演变的过程:

1.吴筠于茅山得《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写有序言,时间不迟于大历十三年(778年)。此为吴序本。

2.元和戊戌(十三年,公元818年),王虚无获《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撰序言,写下自己的经历和降授的神话,置于卷前为“前《序》”。将吴筠序言作为《后序》。此为王吴二序本。或者王虚无仅仅自己写了一篇序,没有将吴筠序言作为《后序》。此为王序本。所谓间接得樊大君降授的神话,只是表明王虚无得到或受传《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并不能否定吴筠在此之前也受传此经。

3.后人据吴序本和王序本传抄《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将王虚无的序排在卷前为“前《序》”,将吴筠的原序作为《后序》,记录了先后两次传授的历史。此亦王吴二序本。此后吴序本、王序本皆亡佚。

4.后人重印王吴二序本,判定《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出自吴筠,但不明先后两次传授的历史,遂将“前《序》”署名王虚无妄改为吴筠,并妄加“予于开元中著《玄纲论》及《养形论》行于世”一句,使“前《序》”所述经历变成假吴筠。此为妄改王吴二序本。此后王吴二序本亡佚。

5.《道藏》收入妄改王吴二序本。可见“前《序》”为王虚无作。王虚无并未伪托吴筠,而是“前《序》”遭后人妄改。《后序》为吴筠作,《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当为吴筠撰。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虽有“存想左龙右虎”之语,但所述仍是非参同清修内丹法。主要教人集神、存思、朝斗、导引、修德等。要人注意雷电风雨天气“无行夫妇”。又说“冶容,夭寿之阶也。淫声,伐性之斧也。”要人知其害而舍之。

唐代的参同清修内丹术和非参同清修内丹术,无论是方法步骤还是理论阐述,虽然都相当简单和粗略,但却开启了五代两宋内丹术的先河。唐代参同清修内丹术可说是钟吕金丹术的远源,唐代非参同清修内丹术对后世的钟吕丹法也有启发。

(原文刊于《葛洪与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第262~263页,句容市道教协会2006年11月编印)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中国化

热门图文

更多
道教养生
学道入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