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信仰与特点(2)

网络 李养正

2011-02-10 17:11:23

怎样才能成为仙人呢 ?《太平经》卷五十六至六十四中说:“奴婢贤者得为善人;善人好学得成贤人;贤人好学不止,次圣人;圣人学不止,知天道门户,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与皇天同形”。卷九十四至九十五中说:“古始学道之时,神游守柔以自全,积德不止道致仙”。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说:“夫人愚学而成贤,贤学不止成圣,圣学不止成道,道学不止成仙,仙学不止成真,真学不止成神,皆积学不止所致也”。这些都说明成仙之路在于学道积德。

仙人的生活状况又如何呢 ?在卷九十四至九十五中说:“积德不止道致仙,乘云驾龙行天门,随天转易若循环”。认为仙人可以乘云驾龙上天。天上又如何呢?卷四十七中说:“天上积仙不死之药多少,比若太仓之积粟也;仙衣多少,比若太官之积布帛也;众仙人之第舍多少,比若县官之室宅也。常当大道而居,故得入天。大道者,得居神灵之传舍室宅也。若人有道德,居县官传舍室宅也。天上不惜仙农不死之方,难予人也”。仙人住在天上如帝王宫殿的室宅里⑸,穿的是仙衣,服食的是不死之药。较之“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之山”的仙人⑹,“台观皆金玉”的“归墟”之中的仙人⑺,以及“黄金银为宫阚”的海上“三神山”上的仙人⑻,生活状况基本上是相同的,不过古传说的仙人是住在神秘的海上或山上,而《太平经》中所说的仙人则更脱离尘世,上升到了更渺茫的天上。

从战国时期的方仙道,到东汉末的早期道教,在相信仙人、仙境的存在及神仙可求上,是一脉相承的。道教创立后,绵绵相传一千八百多年,这一信仰始终是道教的核心内容,把论述 “仙”的存在、“仙”的系统、“仙”的灵验以及修“仙”的方术、密诀等,统称为“仙学”,成为道教的独特内容。

早期道教除信奉 “神”、“仙”外,还相信有“鬼”的存在。《太平经》卷一百十二中就说:“天责人过,鬼神为使”。

早期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社会对鬼神的崇拜。认为人有灵魂,形体与灵魂合一,则为生人;形体与灵魂分离,则生命死亡。《太平经》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中说: “昼为阳,人魂常并居;冥为阴,魂神争行为梦,想失其形,分为两,至于死亡”。离开形体的“魂”,就叫“鬼”。人死其魂便进入幽冥,《太平经》中称为“黄泉”或“土府”,卷一百十二中说:“恶下入黄泉”。魂在幽冥要受地阴神的考察,別其善恶,卷一百十二中说:“大阴法曹,计其承负,除算减年。算尽之后,召地阴神,并召土府,收其形骸,考其魂神”,善者有赏,可上升受天之衣食,恶者受罚谪,作河梁山海之鬼。《太平经》中说,有各种各样的鬼,如善鬼、恶鬼、乐游鬼、愁苦鬼、乞食鬼等。卷四十中说:“守善学,游乐而尽者,为乐游鬼”,“其自愁苦而尽者为愁苦鬼”,“恶而尽者为恶鬼”。卷一百十四中说:“不见棺木,为无棺椁之鬼……饿乞求食,无有止时”。早期道教认为“鬼”是常祸害人的。《太平经》卷二十五:“思邪,致愚人之鬼来惑之”。卷四十三:“鬼神精小谏微数贼病吏民,大谏裂死灭门”。卷九十二:“天者,为神主神灵之长也,故使精神鬼杀人”。卷一百十:“天使人为善,故生之,而反为恶。故使主恶之鬼久随之不解,有解不止,馀鬼上之,辄生其事,故使随人不置也”。卷一百十二:“天知其恶,故使凶神精鬼物待之,入人身中,外流四肢头面腹背胸肋七政,上白明堂,七十二色为见,是死之尸也”。

从上述有关 “鬼”的引文,可以看出“鬼”和“仙”有明显的不同:(一)形神合一,长生不死称“仙”,形魂分离,人死魂离便称“鬼”;(二)圣贤学道积德才能飞升成“仙”,而人死魂下黄泉便是“鬼”;(三) “仙人”理四时、主风雨,而“鬼”则常祸人。早期道教信奉“鬼”,一是相信人有灵魂,二是相信另有一个幽冥世界,三是相信“天”或“神仙”可以役使“鬼”去惩罚人。

早期道教虽然相信人死为 “鬼”,“鬼”能祸人,可是却反对张兴祭祀,认为死人阴也,事阴不得过阳,事死不得过生,否则便是“逆气”、“逆政”,其害使阴气胜阳,鬼神邪物大兴,行病害人,怪变纷纷。《太平经》卷三十六中说:“愿悉闻其不得过其生时意。其葬送,其农物,所赍持治丧,还过生时”。又说:“以上古圣人治丧,心至而已,不敢大兴之也。夫死丧者,天下大凶恶之事也。兴凶事者为害,故但心至而已,其饮食⑼象生时不负焉。故其时人多吉而无病也,皆得竟其天年。中古送死治丧,小失法度,不能专,其心至而已,失其意,反小敬之,流就浮华,以厌生人,心财半至其死者耳。死人鬼半来食,治丧微违实,兴其祭祀,即时致邪,不知何鬼物来共食其祭,因留止祟人,故人小小多病也。下古复承负中古小失,增剧大失之,不心至其亲而已,反欲大厌生人,为观古者作荣,行失法,反合为伪,不能感动天,致其死者,鬼不得常来食也。反多张兴其祭祀,以过法度,阴兴反伤衰其阳”。认为张兴祭祀是敬凶事,致凶气,“令使治乱失其政位”。《太平经钞》丙部中把这种危害说得更具体:“事鬼神而害生民,臣秉君权,女子专家,兵革暴起,奸邪成党,谄谀日兴,政令日废,君道不行,此皆兴阴过阳,天道所恶,致此灾咎,可不慎哉?”认为张兴祭祀,是天道所恶,这一点同敬鬼神而注重祭仪的儒家不同,同以后道教注重醮仪也是有所不同的。

综上所述,早期道教崇拜天神、信奉仙真、相信人死为鬼,认为神仙主宰着天上人间的一切,人鬼仍活动在幽冥世界;认为人可学道积德而登仙,服不死之方而长生久视。早期道教的教理教义,便是在这样的信仰基础上滋生、延伸的。

相信天应天威与心神合一

“天”,一般人们指的是日月照耀、浮云飞驰的自然界的天空。它是物质的,没有意志的。而宗教所说的“天”,便不是这样了,认为云霄之上更有一个神仙境界,那里有着高高在上的统治宇宙的天廷,天廷也有君王、臣僚、使役,因而“天”也是这个虚幻的天廷及“上帝”、“天君”的统称。早期道教相信上有天廷,天廷中有“天君”或称“上皇”、“虛皇”。这个“天”便是有意志、有人格、有无限权力的宇宙主宰者。《太平经》卷五十中说:“帝王者,天之贵子也。子承父教,当顺行之”。认为地上的帝王是“天”的儿子,儿子应当承顺父亲的意旨行事。这说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的宇宙主宰者。《太平经》中说:“天”有极大的威力,其意旨是神圣不可违背的,如卷十八至三十四:“天威一发,不可禁也。获罪于天,令人夭死”;卷五十:“夫天但可顺不可逆也,因其可利而利之,令人兴矣;逆之令人衰,失天心意忘矣”,“得天心意,故长吉也。逆之则水旱气乖忤,流灾积成,变怪不可止,名为灾异”。

《太平经》中又说,天与人有着相感相应的关系。天如镜子,照见人世的一切;日月星辰如眼睛,察照着人世的一切;天空中还有很多来来往往的神,如飞鸟,也在察看着人世的一切。人世的一切活动与变化, “天”都能马上感知,并分别善恶,然后用自然现象——灾异或祥瑞来警告和预示将降临的吉凶,表示“天”对人的规谏、谴责或嘉奖。同时,人,特别是人君,要随时注意观测天象及自然现象的变化,推测“天”所显示的意旨,采取行政措施,承顺天的心意行事,还用祭祀去感“天”,使“天”能降福免灾。这便是早期道教所相信的天威天应。

《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说: “天之照人,与镜无异”,“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

卷四十三中说,世上出现的种种灾异怪变,都是 “天”对人世政治的规谏,“天者小谏变色,大谏天动裂其身”,“三光小谏小事星变色,大谏三光失度无明”,“地也小谏动摇,大谏山土崩地裂”,“五行小谏灾生,大谏生东行虫杀人,南行毒杀人,西行虎狼杀人,北行水虫杀人,中央行吏民克毒相贼杀人”,“四时小谏寒暑小不调,大谏寒暑易位,时气无复节度”,“六方精气共小谏乱复数起,中有生虫灾,或飞或步,空虛无实,大谏水旱无常节,贼杀伤万物人民”,“飞步鸟兽小谏灾人,大谏禽兽食人,蝗虫大兴起”,“六方小谏风雨乱发狂与恶毒俱行伤人,大谏横加绝理,瓦石飞起,地土上柱皇天,破室屋,动山阜”,“天地音声之小谏,雷电小急声,大谏人多相与污恶,使霹雳数作”……。这都是对君王的谏正,如果不听,则“天地神祗不肯复谏正者也。灾异日增不不除,人日衰亡,失其职矣”。因此“古者圣贤重灾变怪,因以自绳正,故万不失一者”,“故古者圣贤旦夕垂拱,能深思虑,未尝敢失天心也”。

卷六十九中说, “君有变异,常与阳相应”,而“阳者曰最明,为众光之长”,所以观日光的明暗,可以“占君盛衰也”。卷七十三至八十五说,“帝王行道德兴盛, 日大明,少道德少明;皇后行道德,月大光明,少道德少光明;众贤行道德,星历大耀,少道德少耀。四根俱行道德,天下安宁,瑞应出,大光远。遥观天象,风雨时善,夷狄归心,灾害自消”。
《太平经》卷九十二中说: “天下共日月,共斗极,一大部乃万二千国,中部八十一域,分为小部,各一国。德优者张地万二千里,其次张地广从万里,其次九千里,其次八千里,其次七千里,其次六千里,其次五千里,其次四千里,其次三千里,其次二千里,其次千里,其次五百里,其次百里”。天下有这么广大,国有这么众多,天人之间的感应,自然也就不一样,“一国有变,独一国日不明,名为蚀;比近之国,亦遥视之,其四远之国,固不蚀也。斗极凡星不明,独失其天意者不明,其四远固不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道德之国,其治清白,静而无邪,故其三光独大明也,乃下邪阴气不得上敝之也。不明者,咎在下共欺上,邪气俱上,敝其上也。无道之国,其治污浊,多奸邪自敝隐,故其三光不明矣”。如同“雾中之处,其三光独不明,无雾之处,固大明也”。因此出现“有德之国独乐岁,无德之国独凶年”。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信仰与特点(2)

    网络 李养正

    2011-02-10 17:11:23

    |
    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信仰与特点(2)
    |

    怎样才能成为仙人呢 ?《太平经》卷五十六至六十四中说:“奴婢贤者得为善人;善人好学得成贤人;贤人好学不止,次圣人;圣人学不止,知天道门户,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与皇天同形”。卷九十四至九十五中说:“古始学道之时,神游守柔以自全,积德不止道致仙”。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说:“夫人愚学而成贤,贤学不止成圣,圣学不止成道,道学不止成仙,仙学不止成真,真学不止成神,皆积学不止所致也”。这些都说明成仙之路在于学道积德。

    仙人的生活状况又如何呢 ?在卷九十四至九十五中说:“积德不止道致仙,乘云驾龙行天门,随天转易若循环”。认为仙人可以乘云驾龙上天。天上又如何呢?卷四十七中说:“天上积仙不死之药多少,比若太仓之积粟也;仙衣多少,比若太官之积布帛也;众仙人之第舍多少,比若县官之室宅也。常当大道而居,故得入天。大道者,得居神灵之传舍室宅也。若人有道德,居县官传舍室宅也。天上不惜仙农不死之方,难予人也”。仙人住在天上如帝王宫殿的室宅里⑸,穿的是仙衣,服食的是不死之药。较之“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藐姑射之山”的仙人⑹,“台观皆金玉”的“归墟”之中的仙人⑺,以及“黄金银为宫阚”的海上“三神山”上的仙人⑻,生活状况基本上是相同的,不过古传说的仙人是住在神秘的海上或山上,而《太平经》中所说的仙人则更脱离尘世,上升到了更渺茫的天上。

    从战国时期的方仙道,到东汉末的早期道教,在相信仙人、仙境的存在及神仙可求上,是一脉相承的。道教创立后,绵绵相传一千八百多年,这一信仰始终是道教的核心内容,把论述 “仙”的存在、“仙”的系统、“仙”的灵验以及修“仙”的方术、密诀等,统称为“仙学”,成为道教的独特内容。

    早期道教除信奉 “神”、“仙”外,还相信有“鬼”的存在。《太平经》卷一百十二中就说:“天责人过,鬼神为使”。

    早期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社会对鬼神的崇拜。认为人有灵魂,形体与灵魂合一,则为生人;形体与灵魂分离,则生命死亡。《太平经》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中说: “昼为阳,人魂常并居;冥为阴,魂神争行为梦,想失其形,分为两,至于死亡”。离开形体的“魂”,就叫“鬼”。人死其魂便进入幽冥,《太平经》中称为“黄泉”或“土府”,卷一百十二中说:“恶下入黄泉”。魂在幽冥要受地阴神的考察,別其善恶,卷一百十二中说:“大阴法曹,计其承负,除算减年。算尽之后,召地阴神,并召土府,收其形骸,考其魂神”,善者有赏,可上升受天之衣食,恶者受罚谪,作河梁山海之鬼。《太平经》中说,有各种各样的鬼,如善鬼、恶鬼、乐游鬼、愁苦鬼、乞食鬼等。卷四十中说:“守善学,游乐而尽者,为乐游鬼”,“其自愁苦而尽者为愁苦鬼”,“恶而尽者为恶鬼”。卷一百十四中说:“不见棺木,为无棺椁之鬼……饿乞求食,无有止时”。早期道教认为“鬼”是常祸害人的。《太平经》卷二十五:“思邪,致愚人之鬼来惑之”。卷四十三:“鬼神精小谏微数贼病吏民,大谏裂死灭门”。卷九十二:“天者,为神主神灵之长也,故使精神鬼杀人”。卷一百十:“天使人为善,故生之,而反为恶。故使主恶之鬼久随之不解,有解不止,馀鬼上之,辄生其事,故使随人不置也”。卷一百十二:“天知其恶,故使凶神精鬼物待之,入人身中,外流四肢头面腹背胸肋七政,上白明堂,七十二色为见,是死之尸也”。

    从上述有关 “鬼”的引文,可以看出“鬼”和“仙”有明显的不同:(一)形神合一,长生不死称“仙”,形魂分离,人死魂离便称“鬼”;(二)圣贤学道积德才能飞升成“仙”,而人死魂下黄泉便是“鬼”;(三) “仙人”理四时、主风雨,而“鬼”则常祸人。早期道教信奉“鬼”,一是相信人有灵魂,二是相信另有一个幽冥世界,三是相信“天”或“神仙”可以役使“鬼”去惩罚人。

    早期道教虽然相信人死为 “鬼”,“鬼”能祸人,可是却反对张兴祭祀,认为死人阴也,事阴不得过阳,事死不得过生,否则便是“逆气”、“逆政”,其害使阴气胜阳,鬼神邪物大兴,行病害人,怪变纷纷。《太平经》卷三十六中说:“愿悉闻其不得过其生时意。其葬送,其农物,所赍持治丧,还过生时”。又说:“以上古圣人治丧,心至而已,不敢大兴之也。夫死丧者,天下大凶恶之事也。兴凶事者为害,故但心至而已,其饮食⑼象生时不负焉。故其时人多吉而无病也,皆得竟其天年。中古送死治丧,小失法度,不能专,其心至而已,失其意,反小敬之,流就浮华,以厌生人,心财半至其死者耳。死人鬼半来食,治丧微违实,兴其祭祀,即时致邪,不知何鬼物来共食其祭,因留止祟人,故人小小多病也。下古复承负中古小失,增剧大失之,不心至其亲而已,反欲大厌生人,为观古者作荣,行失法,反合为伪,不能感动天,致其死者,鬼不得常来食也。反多张兴其祭祀,以过法度,阴兴反伤衰其阳”。认为张兴祭祀是敬凶事,致凶气,“令使治乱失其政位”。《太平经钞》丙部中把这种危害说得更具体:“事鬼神而害生民,臣秉君权,女子专家,兵革暴起,奸邪成党,谄谀日兴,政令日废,君道不行,此皆兴阴过阳,天道所恶,致此灾咎,可不慎哉?”认为张兴祭祀,是天道所恶,这一点同敬鬼神而注重祭仪的儒家不同,同以后道教注重醮仪也是有所不同的。

    综上所述,早期道教崇拜天神、信奉仙真、相信人死为鬼,认为神仙主宰着天上人间的一切,人鬼仍活动在幽冥世界;认为人可学道积德而登仙,服不死之方而长生久视。早期道教的教理教义,便是在这样的信仰基础上滋生、延伸的。

    相信天应天威与心神合一

    “天”,一般人们指的是日月照耀、浮云飞驰的自然界的天空。它是物质的,没有意志的。而宗教所说的“天”,便不是这样了,认为云霄之上更有一个神仙境界,那里有着高高在上的统治宇宙的天廷,天廷也有君王、臣僚、使役,因而“天”也是这个虚幻的天廷及“上帝”、“天君”的统称。早期道教相信上有天廷,天廷中有“天君”或称“上皇”、“虛皇”。这个“天”便是有意志、有人格、有无限权力的宇宙主宰者。《太平经》卷五十中说:“帝王者,天之贵子也。子承父教,当顺行之”。认为地上的帝王是“天”的儿子,儿子应当承顺父亲的意旨行事。这说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的宇宙主宰者。《太平经》中说:“天”有极大的威力,其意旨是神圣不可违背的,如卷十八至三十四:“天威一发,不可禁也。获罪于天,令人夭死”;卷五十:“夫天但可顺不可逆也,因其可利而利之,令人兴矣;逆之令人衰,失天心意忘矣”,“得天心意,故长吉也。逆之则水旱气乖忤,流灾积成,变怪不可止,名为灾异”。

    《太平经》中又说,天与人有着相感相应的关系。天如镜子,照见人世的一切;日月星辰如眼睛,察照着人世的一切;天空中还有很多来来往往的神,如飞鸟,也在察看着人世的一切。人世的一切活动与变化, “天”都能马上感知,并分别善恶,然后用自然现象——灾异或祥瑞来警告和预示将降临的吉凶,表示“天”对人的规谏、谴责或嘉奖。同时,人,特别是人君,要随时注意观测天象及自然现象的变化,推测“天”所显示的意旨,采取行政措施,承顺天的心意行事,还用祭祀去感“天”,使“天”能降福免灾。这便是早期道教所相信的天威天应。

    《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说: “天之照人,与镜无异”,“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

    卷四十三中说,世上出现的种种灾异怪变,都是 “天”对人世政治的规谏,“天者小谏变色,大谏天动裂其身”,“三光小谏小事星变色,大谏三光失度无明”,“地也小谏动摇,大谏山土崩地裂”,“五行小谏灾生,大谏生东行虫杀人,南行毒杀人,西行虎狼杀人,北行水虫杀人,中央行吏民克毒相贼杀人”,“四时小谏寒暑小不调,大谏寒暑易位,时气无复节度”,“六方精气共小谏乱复数起,中有生虫灾,或飞或步,空虛无实,大谏水旱无常节,贼杀伤万物人民”,“飞步鸟兽小谏灾人,大谏禽兽食人,蝗虫大兴起”,“六方小谏风雨乱发狂与恶毒俱行伤人,大谏横加绝理,瓦石飞起,地土上柱皇天,破室屋,动山阜”,“天地音声之小谏,雷电小急声,大谏人多相与污恶,使霹雳数作”……。这都是对君王的谏正,如果不听,则“天地神祗不肯复谏正者也。灾异日增不不除,人日衰亡,失其职矣”。因此“古者圣贤重灾变怪,因以自绳正,故万不失一者”,“故古者圣贤旦夕垂拱,能深思虑,未尝敢失天心也”。

    卷六十九中说, “君有变异,常与阳相应”,而“阳者曰最明,为众光之长”,所以观日光的明暗,可以“占君盛衰也”。卷七十三至八十五说,“帝王行道德兴盛, 日大明,少道德少明;皇后行道德,月大光明,少道德少光明;众贤行道德,星历大耀,少道德少耀。四根俱行道德,天下安宁,瑞应出,大光远。遥观天象,风雨时善,夷狄归心,灾害自消”。
    《太平经》卷九十二中说: “天下共日月,共斗极,一大部乃万二千国,中部八十一域,分为小部,各一国。德优者张地万二千里,其次张地广从万里,其次九千里,其次八千里,其次七千里,其次六千里,其次五千里,其次四千里,其次三千里,其次二千里,其次千里,其次五百里,其次百里”。天下有这么广大,国有这么众多,天人之间的感应,自然也就不一样,“一国有变,独一国日不明,名为蚀;比近之国,亦遥视之,其四远之国,固不蚀也。斗极凡星不明,独失其天意者不明,其四远固不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道德之国,其治清白,静而无邪,故其三光独大明也,乃下邪阴气不得上敝之也。不明者,咎在下共欺上,邪气俱上,敝其上也。无道之国,其治污浊,多奸邪自敝隐,故其三光不明矣”。如同“雾中之处,其三光独不明,无雾之处,固大明也”。因此出现“有德之国独乐岁,无德之国独凶年”。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