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信仰与特点(5)

网络 李养正

2011-02-10 17:11:23

(六)守一以解承负,长存不死。《太平经》中谈“守一”的地方很多,唐闾丘方远根据《太平经》所选辑的《太平经圣君秘旨》,其中便摘录有大量谈“守一”的内容。早期道教在修持仙道诸术中,特别强调“守一”的重要,如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说:“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能坚守,知其道意,得道者令人仁,失道者令人贪”。又说:“守一明法,长寿之根也。万神可祖,出光明之门。……守之无懈,可谓万岁之术也”。卷九十二中也说:“子知守一,万事毕”。《太平经钞·丙部》中说:“欲解承负之责,莫如守一。守一久,天将怜之”。《太平经圣君秘旨》中说:“失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久视”。那么何谓“守一”?说法很多,如《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说:“夫一者,乃道之根也……当欲知其实,在中央为根,命之府也”;又说:“故头之一者,顶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脐也。脉之一者,气也。五藏之一者,心也。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骨之一者脊也。肉之一者,肠胃也”。卷九十二中说:“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中之神也”。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中说:“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又说:“守一者,真真合为一也。人生精神,悉皆具足,而守之不散,乃至度世”。简单地说,就是使其意念专注于身中某一处,守气守神,静身存神,形神合一,神不外游,认为这样便可以延命长宁了。

早期道教除信奉上述道术外,还信奉望气以致瑞祥,神药以却病延命,灸刺以调筋脉,音乐以感动鬼神,以及吞服日精月华、烧炼黄白、拘魂制魄等术,因《太平经》中论述较略,故不一一介绍。

总之,早期道教所信行之术甚杂,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巫觋与方士、神仙家。早期道教中的太平道与天师道在民间传播时,大多行 “符水咒说”、“叩头解过”之术,因行之简单易为,故能为贫苦百姓所信行。贫苦者于病痛苦难之际,无法解脱,这不过是乞怜于神灵,求得精神之藉慰而已。

结语

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信仰内容,我有如下几点印象:

(一)对神仙鬼的信仰,是早期道教教理教义的基础。即相信天神主宰宇宙一切;相信仙人、仙境的存在并相信人可修仙,长生久视;相信人死为鬼。其中尤以对神仙说之崇信,为早期道教之特征。

(二)东汉末早期道教尚未完成统一的天神、仙真体系,而是并存神仙家、黄老道所推崇的以“老子”为最高天神的体系和历来儒家所推崇的三皇五帝、河岳山川、社稷之神的神团体系。这时“老子”虽已神化,但还未明确置于三皇五帝之上。到两晋南北朝特别是南朝梁的陶弘景,才成完了道教所崇拜的统一的神仙体系。

(三)早期道教的神学理论,吸取了古代社会儒家的宗教思想,相信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之说;也吸取了道家与阴阳五行家的神秘主义成份。

(四)早期道教所说的仙人,被描绘为“形神合一”的人,是人与神之间的、能变化而又长生不死的人。仙人的特征就是长生。这种对仙人的崇拜,吸引人们求生、求寿。

(五)早期道教所信行之道术,来源于古代社会的巫祝之术及秦汉方士神仙家之方术。这也显示早期道教是在我国古代社会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六)承负说乃是“天道循环”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相融合的产物,是人们对“行善反得恶,行恶反得善”的无可奈何的解释与自我安慰;同时也透露了苦难者对社会的怨愤,认为善人不得善报,天灾人祸乃是天地不仁和朝廷腐败的结果,并非一般人有过失。这种承负说颇含有尊“天道”而非“天命”的思想。

(七)东汉末早期道教反对张兴祭祀,认为事死不得过生。南北朝后,道教为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向以“礼度”为主发展,因此便注重醮仪了。北魏寇谦之改革道教,便是突出的例子。
(八)早期道教是神仙说、儒家宗教思想、道家与阴阳五行家中的神秘主义成份、民间鬼神信仰的结合体。它在神学理论与教义上均具有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宗教思想的特点。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历来由于儒释道之间相绌,颇有一些主观片面的意见,甚至有道教也是外来之说,我认为这是不符史实的。道教有它产生的条件,有它自己的渊源,有它信仰的特点,源源相传;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虽也受社会影响而有所变异,但其根本教理教义是保持下来的。

(九)、弄清早期道教的具体内容,对研究道教发展史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上难以探其渊源,下难以衡量其发展变异。当然,早期道教的信仰内容虽主要见之于《太平经》,但也不仅限于此经,其它将另作探索。

粗浅之见,俟诸明哲正之。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信仰与特点(5)

    网络 李养正

    2011-02-10 17:11:23

    |
    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信仰与特点(5)
    |

    (六)守一以解承负,长存不死。《太平经》中谈“守一”的地方很多,唐闾丘方远根据《太平经》所选辑的《太平经圣君秘旨》,其中便摘录有大量谈“守一”的内容。早期道教在修持仙道诸术中,特别强调“守一”的重要,如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说:“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能坚守,知其道意,得道者令人仁,失道者令人贪”。又说:“守一明法,长寿之根也。万神可祖,出光明之门。……守之无懈,可谓万岁之术也”。卷九十二中也说:“子知守一,万事毕”。《太平经钞·丙部》中说:“欲解承负之责,莫如守一。守一久,天将怜之”。《太平经圣君秘旨》中说:“失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久视”。那么何谓“守一”?说法很多,如《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说:“夫一者,乃道之根也……当欲知其实,在中央为根,命之府也”;又说:“故头之一者,顶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脐也。脉之一者,气也。五藏之一者,心也。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骨之一者脊也。肉之一者,肠胃也”。卷九十二中说:“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中之神也”。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中说:“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又说:“守一者,真真合为一也。人生精神,悉皆具足,而守之不散,乃至度世”。简单地说,就是使其意念专注于身中某一处,守气守神,静身存神,形神合一,神不外游,认为这样便可以延命长宁了。

    早期道教除信奉上述道术外,还信奉望气以致瑞祥,神药以却病延命,灸刺以调筋脉,音乐以感动鬼神,以及吞服日精月华、烧炼黄白、拘魂制魄等术,因《太平经》中论述较略,故不一一介绍。

    总之,早期道教所信行之术甚杂,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巫觋与方士、神仙家。早期道教中的太平道与天师道在民间传播时,大多行 “符水咒说”、“叩头解过”之术,因行之简单易为,故能为贫苦百姓所信行。贫苦者于病痛苦难之际,无法解脱,这不过是乞怜于神灵,求得精神之藉慰而已。

    结语

    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信仰内容,我有如下几点印象:

    (一)对神仙鬼的信仰,是早期道教教理教义的基础。即相信天神主宰宇宙一切;相信仙人、仙境的存在并相信人可修仙,长生久视;相信人死为鬼。其中尤以对神仙说之崇信,为早期道教之特征。

    (二)东汉末早期道教尚未完成统一的天神、仙真体系,而是并存神仙家、黄老道所推崇的以“老子”为最高天神的体系和历来儒家所推崇的三皇五帝、河岳山川、社稷之神的神团体系。这时“老子”虽已神化,但还未明确置于三皇五帝之上。到两晋南北朝特别是南朝梁的陶弘景,才成完了道教所崇拜的统一的神仙体系。

    (三)早期道教的神学理论,吸取了古代社会儒家的宗教思想,相信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之说;也吸取了道家与阴阳五行家的神秘主义成份。

    (四)早期道教所说的仙人,被描绘为“形神合一”的人,是人与神之间的、能变化而又长生不死的人。仙人的特征就是长生。这种对仙人的崇拜,吸引人们求生、求寿。

    (五)早期道教所信行之道术,来源于古代社会的巫祝之术及秦汉方士神仙家之方术。这也显示早期道教是在我国古代社会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六)承负说乃是“天道循环”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相融合的产物,是人们对“行善反得恶,行恶反得善”的无可奈何的解释与自我安慰;同时也透露了苦难者对社会的怨愤,认为善人不得善报,天灾人祸乃是天地不仁和朝廷腐败的结果,并非一般人有过失。这种承负说颇含有尊“天道”而非“天命”的思想。

    (七)东汉末早期道教反对张兴祭祀,认为事死不得过生。南北朝后,道教为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向以“礼度”为主发展,因此便注重醮仪了。北魏寇谦之改革道教,便是突出的例子。
    (八)早期道教是神仙说、儒家宗教思想、道家与阴阳五行家中的神秘主义成份、民间鬼神信仰的结合体。它在神学理论与教义上均具有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宗教思想的特点。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历来由于儒释道之间相绌,颇有一些主观片面的意见,甚至有道教也是外来之说,我认为这是不符史实的。道教有它产生的条件,有它自己的渊源,有它信仰的特点,源源相传;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虽也受社会影响而有所变异,但其根本教理教义是保持下来的。

    (九)、弄清早期道教的具体内容,对研究道教发展史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上难以探其渊源,下难以衡量其发展变异。当然,早期道教的信仰内容虽主要见之于《太平经》,但也不仅限于此经,其它将另作探索。

    粗浅之见,俟诸明哲正之。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