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地区道教 (4)

武汉市志(1840-1985) 佚名

2011-11-03 22:31:20

大道观的房产,1960年全部交给硚口区房管部门经租。1985年1月房管部门又将其产权和经营权交还给武汉市道教协会经营管理。 

元妙观 元妙观位于现汉阳区西大街75号,是武汉地区道教最早的一座十方丛林。创建于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赐名“天庆”。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改名“玄妙”。清康熙年间,因避“玄烨”之讳,改名“元妙”,一直沿用下来。 

史载,元妙观原在“县治东”。南宋理宗淳祏年间(1241—1252年),冲妙宏道真人叶静庵重新修葺。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年间,赵停兰任县令,移元妙观于城西门外,由道人常自然主持重修。洪武十六年(1383年)“楚昭王有疾,大修境内名地”(见《汉阳府志》),元妙观也得到维修。永乐中府道纪司设于此,著名道士韩明善曾在此任都纪。明天顺四年(1460年),江陵羽士王智举为副都纪,在他的主持下,对元妙观进行扩建与修葺。正德年间(1506—1521年)渐衰落。嘉靖年间(1522—1566年),御史朱汉(即舟山老人)募捐,又进行了扩建与维修,规模比以往更为宏大。万历年间(1573—1620年),给谏李宗鲁重修,崇桢末年毁。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复修。咸丰四年(1854年)遭兵燹,几乎夷为平地。同治六年(1867年)耆民林朝贵协助道人彭信良募款重修。清代末年,元妙观日趋衰微。民国34年(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将原汉阳第二、第三小学迁至观内,占用部分殿宇。武汉解放后,改为西大街小学。解放初期,监院李崇钦病逝,继承乏人,宗教活动停止。1958年,元妙观房产交由汉阳区房地部门经租,1985年元月,由道教协会收回经管。 

元妙观坐北向南。山门在汉阳西大街,后抵北城巷,平面呈葫芦形,前窄后宽,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 959平方米。殿宇建筑为“九宫八挂”格局,中路三重主殿为轴心,其余殿宇环拱而置,共有殿宇21栋。第一重是灵官殿,供奉王灵官及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方之神,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方位排列。第二重为三清殿,供奉玉清、上清、太清神像,取“老子一化三清”之意。与三清殿并列的,左为邱祖殿,供龙门派祖师长春真人邱处机像;右为吕祖殿,供道教五祖之一的纯阳帝君吕洞宾像。第三重也是三殿并列,中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及张、郭、许、萨四相尊神;左为雷祖殿,供司理雷雨雷电的雷公电母像;右为文昌殿,内供文昌帝君。三重殿后,有斗母宫与地母宫。吕祖殿右后有大士阁,供奉慈航道人(即观音大士)。大士阁后有三官殿,供有天官、地官、水官。客堂、斋堂、方丈室等分列于主殿的两侧。   武汉解放前,元妙观有水田10石,收入甚微,道众主要以经忏法事收入维持生活。解放初,尚有道众14人,大部分是老弱病者,生活来源除靠部分房租收入外,主要靠监院李崇钦、知客黄宗胜及另外两位道长为人治病售药收入维持。 

武当宫 武当宫位于武昌区蛇山西部南麓,即今黄鹤楼剧场院北,曾是武汉市道教四大丛林之一,原名玉清宫,明代易名为武当宫。 

武当宫原址在平湖门西端。据明《寰宇通志》载:“在黄鹤楼东,宋崇宁年建,洪武初年续建,正德十年重修。”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建,立有《重建武当宫碑》(已佚),并有康熙十三年铸的铁钟一口。武当宫为三镇市民奉香祝之所。光绪十二年(1886年),武当宫移建于学府宫西的原城隍庙旧址。 

原武当宫山门外左右墙上,书有“龙、虎”二字,字高与墙等。宫内右边是古天鹅池,池上有石桥,桥下泉水碧绿,苔萍清翠。殿宇依山而建,分为三重。历十余级台阶而登玉清殿,上为雷祖殿,又上为斗母殿,两侧有四皇殿、官厅、三清殿、法轮殿等。最盛时有百余道人居住。移建后的武当宫,规模比原来的要小得多。殿宇仍坐北向南,前临大成路,背依蛇山。山门亦灵宫殿,其后为一大院落,客堂、方丈室、厨房分列于院落的东西两侧。穿过院落即玉皇殿,殿侧另有一小神殿供阴曹地府之神。 

明、清两代,武昌府置道纪司于此,设都纪、副都纪各一人。 

民国20年(1931年)后,武当宫香火趋于衰落,由于收入低微,道众生活无法维持,大部分相继离去。至武汉解放前夕,仅有常住道人一二人。解放后只有一柴姓道人住观,靠卖水为生,不久也离去。由于道人全部离宫,武当宫处于无人居住和管理的境地,殿宇、神像逐渐朽坏。1954—1958年间,有关部门进行拆建移作他用。 

  • 共8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湖北武汉地区道教 (4)

    武汉市志(1840-1985) 佚名

    2011-11-03 22:31:20

    |
    湖北武汉地区道教 (4)
    |

    大道观的房产,1960年全部交给硚口区房管部门经租。1985年1月房管部门又将其产权和经营权交还给武汉市道教协会经营管理。 

    元妙观 元妙观位于现汉阳区西大街75号,是武汉地区道教最早的一座十方丛林。创建于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赐名“天庆”。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改名“玄妙”。清康熙年间,因避“玄烨”之讳,改名“元妙”,一直沿用下来。 

    史载,元妙观原在“县治东”。南宋理宗淳祏年间(1241—1252年),冲妙宏道真人叶静庵重新修葺。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年间,赵停兰任县令,移元妙观于城西门外,由道人常自然主持重修。洪武十六年(1383年)“楚昭王有疾,大修境内名地”(见《汉阳府志》),元妙观也得到维修。永乐中府道纪司设于此,著名道士韩明善曾在此任都纪。明天顺四年(1460年),江陵羽士王智举为副都纪,在他的主持下,对元妙观进行扩建与修葺。正德年间(1506—1521年)渐衰落。嘉靖年间(1522—1566年),御史朱汉(即舟山老人)募捐,又进行了扩建与维修,规模比以往更为宏大。万历年间(1573—1620年),给谏李宗鲁重修,崇桢末年毁。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复修。咸丰四年(1854年)遭兵燹,几乎夷为平地。同治六年(1867年)耆民林朝贵协助道人彭信良募款重修。清代末年,元妙观日趋衰微。民国34年(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将原汉阳第二、第三小学迁至观内,占用部分殿宇。武汉解放后,改为西大街小学。解放初期,监院李崇钦病逝,继承乏人,宗教活动停止。1958年,元妙观房产交由汉阳区房地部门经租,1985年元月,由道教协会收回经管。 

    元妙观坐北向南。山门在汉阳西大街,后抵北城巷,平面呈葫芦形,前窄后宽,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 959平方米。殿宇建筑为“九宫八挂”格局,中路三重主殿为轴心,其余殿宇环拱而置,共有殿宇21栋。第一重是灵官殿,供奉王灵官及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方之神,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方位排列。第二重为三清殿,供奉玉清、上清、太清神像,取“老子一化三清”之意。与三清殿并列的,左为邱祖殿,供龙门派祖师长春真人邱处机像;右为吕祖殿,供道教五祖之一的纯阳帝君吕洞宾像。第三重也是三殿并列,中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及张、郭、许、萨四相尊神;左为雷祖殿,供司理雷雨雷电的雷公电母像;右为文昌殿,内供文昌帝君。三重殿后,有斗母宫与地母宫。吕祖殿右后有大士阁,供奉慈航道人(即观音大士)。大士阁后有三官殿,供有天官、地官、水官。客堂、斋堂、方丈室等分列于主殿的两侧。   武汉解放前,元妙观有水田10石,收入甚微,道众主要以经忏法事收入维持生活。解放初,尚有道众14人,大部分是老弱病者,生活来源除靠部分房租收入外,主要靠监院李崇钦、知客黄宗胜及另外两位道长为人治病售药收入维持。 

    武当宫 武当宫位于武昌区蛇山西部南麓,即今黄鹤楼剧场院北,曾是武汉市道教四大丛林之一,原名玉清宫,明代易名为武当宫。 

    武当宫原址在平湖门西端。据明《寰宇通志》载:“在黄鹤楼东,宋崇宁年建,洪武初年续建,正德十年重修。”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建,立有《重建武当宫碑》(已佚),并有康熙十三年铸的铁钟一口。武当宫为三镇市民奉香祝之所。光绪十二年(1886年),武当宫移建于学府宫西的原城隍庙旧址。 

    原武当宫山门外左右墙上,书有“龙、虎”二字,字高与墙等。宫内右边是古天鹅池,池上有石桥,桥下泉水碧绿,苔萍清翠。殿宇依山而建,分为三重。历十余级台阶而登玉清殿,上为雷祖殿,又上为斗母殿,两侧有四皇殿、官厅、三清殿、法轮殿等。最盛时有百余道人居住。移建后的武当宫,规模比原来的要小得多。殿宇仍坐北向南,前临大成路,背依蛇山。山门亦灵宫殿,其后为一大院落,客堂、方丈室、厨房分列于院落的东西两侧。穿过院落即玉皇殿,殿侧另有一小神殿供阴曹地府之神。 

    明、清两代,武昌府置道纪司于此,设都纪、副都纪各一人。 

    民国20年(1931年)后,武当宫香火趋于衰落,由于收入低微,道众生活无法维持,大部分相继离去。至武汉解放前夕,仅有常住道人一二人。解放后只有一柴姓道人住观,靠卖水为生,不久也离去。由于道人全部离宫,武当宫处于无人居住和管理的境地,殿宇、神像逐渐朽坏。1954—1958年间,有关部门进行拆建移作他用。 

  • 共8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