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刘宏,为东汉13皇帝中第10位皇帝。汉桓帝无子,去世后,皇太后指定由灵帝承继大统被拥戴为皇帝,年纪才12岁。
灵帝在宫中由太师辅导儒家经典,朝政大权由皇太后及其父窦武把持。有一天,太师讲完课后,灵帝出于心奇,要想浏览一下宫中的藏书,太师同意了。于是,灵帝就自个儿的在一撂撂的书中翻检了起来,无意中,他翻检到一部大部头的书,名叫《太平经》,共170卷。他随便翻看读着,完全不是儒家经典的味儿,还挺有意思的,他连连说“这书好,这书好!”接着他叫朝中文武百官都来学,甚至传到宫外,流传到民间。
就是这部《太平经》,汉顺帝(公元126——144年在位)时,第一次出现在洛阳。琅玡道士宫崇把他的老师于吉整理编定的《太平经》手抄本,献给朝廷。朝廷有关官吏一看,认为这部书的内容不合时宜,不应流传,就收藏了之。
汉桓帝(公元147——167年在位)时,《太平经》第二次又出现在洛阳。平原(今山东)术士襄楷于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把家里所藏的《太平经》,带到洛阳献给朝廷。朝廷有关官吏看了这本书,并且召见襄楷。襄楷借此机会,大肆宣扬书中的道理,而朝廷官吏认为襄楷词理不正,违背五经指义,假借星宿语义,揑造事实,诬上罔事,便把襄楷心洛阳狱,治以重罪。桓帝听说后,认为襄楷的言词虽然过激些,而其本意还是好的,于是就责成有关部门放了襄楷。桓帝是黄老道徒,毫无疑问地读过《太平经》,皇帝这样袒护襄楷,因为他们是同道,不过,没有让事态扩大。
到了灵帝,他虽然不是一个公开的黄老道徒,而对黄老道有所信仰,他对《太平经》有好感,认为其内容正确,可以流传,说不定对国家会有好处。灵帝一发话,上行下效,一时,全国民间大学《太平经》,蔚然成风。
事情发展到汉灵帝想法的反面。巨鹿人,黄老道徒张角,读了《太平经》后,就组织“太平道”和“太平军”在民间轰轰烈烈地大发展,公开反对朝廷,到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太平道徒在全国己发展到数十万人,并决定在三月的甲子日发动起义,攻打洛阳。谁知叛徒唐周告密,因此,便于二月提前起义,十天时间,天下响应,洛阳震动。于是,朝廷全力发兵征讨,双方进行了浴血奋战,太平军终因各方面原因,最后被官军镇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