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武当太乙五行拳

武当太乙五行拳

道音文化 15年前

太乙五行拳系武当拳派系中一枝奇葩,它的健身性、技防性、艺术性是先人千锤百炼积累下来的情商、智商、胆商及精神和美感的结晶.

一、拳种源流

太乙五行拳,亦称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势,系武当武术的主要拳种之一。此门派于明朝弘治年间(孝宗朱佑樘公元1488—1564年),由武当山道教龙门派宗师张守性以祖师张三丰太极十三式为依据,融合汉末名医华陀的健身《五禽戏》及道门传统的吐纳导引和技击技术创新而成。太乙五行拳,实际上有两个含义,在内是指人体真气按五行方位运行之功夫,在外是指拳家运用五行生克原理,采运擒拿、封闭、打穴、抓筋等技击技术,克敌制胜的方法。这是一个崇尚内功修炼的武术门派。。

1929年,时年24岁的爱新觉罗·溥寰(汉名金子弢),游历名山大川,秋到武当小憩,居住于紫霄宫七月余,无意间窥得李合林道长演练太乙五行拳,意欲学之。由于道规戒律,李道长断然不允。但是金子弢先生心诚意真,焚香拜师,并跪于玄武真帝塑像前起誓永不传人,方才获得此门功夫,并悟得真谛。

1980年山西太原的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金子弢演练武当太乙五行拳,以娴熟的架势、奇异的风格首次亮相,博得武术界的高度评价。

#p#副标题#e#

1981至1983年期间,金子弢多次上武当山办班传授太乙五行拳,十堰地区的赵剑英、杨群力、陈永霞、钟云龙等一批人练习此拳。从此,太乙五行拳在全国,乃至于在全球推广起来。

二、代表人物

张三丰→张守信→徐本善→李合林→陈永霞

↗赵剑英

→杨群立

↘钟云龙

三、技击特点

具有健身和技击两大特色:

(一)从理论上讲,太乙五行拳侧重阴阳五行学说,依其五行相生相克原理,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实现养生健身的目的。

(二)从演练上讲,太乙五行拳演练的路线、方位,始终紧扣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在九宫中井井有序地运行,讲究的是分阴阳、定五行、踩八卦、窜九宫。

(三)从拳势上讲,太乙五行拳处处走圆化柔,无楞无角,动静自如,不见拙力,心意相随,尚意不尚力,贵化不贵抗,身法中正,腰随胯转,肩胯相对,“动如蛇之行,静如蚕吐丝”,崇尚意、气、劲的内在修炼。

(四)从拳架上讲,太乙五行拳属于小架子,方丈之地便可演练,而且架子很低,非常强调下部的稳实。

(五)从技击上讲,太乙五行门拳在实战中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柔韧之劲,缠封对手的局部劲路或整体劲路,点扣穴位,错骨断筋,此种拿筋抓脉法,堪称擒扑一绝,正所谓“辩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是用腿、用臂封缠对手的下部或上部劲路,打击对方的威力在于引化对方进攻,继而擒拿局部为主,以局部影响整体,从而制服敌手。事实上具体动作实施时,在双方动态中是很难点扣的,拿不到穴位时还有顺藤摸瓜式的沿经找穴手法和掌指劲力变化的奥妙。因此此技需要一定的功底,而且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性。掌握此技者应慎用。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观妙入真”:再现700年前的永乐宫“真貌”
  • 李绍华道长:道教戒律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七月有感(两首)
  • 北大学堂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 退养周岁歌

推荐阅读

进行斋醮仪式前为什么要洁净身心?
4周前
中国道教学院召开2025年“道风月”活动总结大会
5天前
道不离人,人不离道,论老庄中的“人本观”
2周前
赣州市道教协会召开2024年度考核暨从严治教检视会议
3月前
四川省道教协会举行2025年正一派传度资格考试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