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医养生 丹道修炼 道家气功疗法六字真言

道家气功疗法六字真言

道音文化 15年前

1、预备式:整套功法都以预备式为基础,每个字动作之前先

做好预备式。即:松、静、自然。松是肌肉关节放松,但松而不懈。静是排除杂念,情绪安

定。自然,是呼吸、动作纯任自然,不憋气,不用力呼吸,动作轻松舒适自然大方。姿态端

正,两足平站开立与肩同宽,两膝放松似屈非屈,松腰塌胯,含胸拔背虚腋,沉肩膀坠时,

目平视而反观,屏息体会脉搏之跳动,待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当放松之时

,心中默念,头脑松、肩背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心空,腹松、腰脊都松驰,臀部松,两

腿松,膝松、足部松、五趾松、两臂十指都放松轻微摆动,松弛如肉之欲坠。

2

、呼吸法:本功法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就吸气时引天空之清气,进入肺中,胸部扩张压迫

横膈膜下降,则小腹自然隆起。本功法先吐后纳。以念字为吐,呼气尽。呼气时,开口读字

用提肛收腹缩肾之力压出各脏腑之浊气。初练时,为了调整口型,可发出大声音,待把口型

练熟能调动内气时,则呼气读字诀,吐气如微风习习不使耳闻,这一点很重要。待该经络中

之浊气全部吐尽,则两唇轻闭,舌抵上腭,用鼻吸入清新之空气开始吸气的过程,横膈膜随

吸气之势向下扩张,小腹隆起,吸气纯任自然。吸气尽可用一个短呼吸稍事休息,再做第二

次呼气读字,每个字连做六次后,做一次调息。

练六字决,吐气时任其自然,足

踵不着意,只用吐浊纳清调整气机,通任督二脉,也叫吐纳法。

3、各读字、口

型的练法

(1)嘘字功

发音:嘘XU阴平,音“需”读

“希迂”。

口型: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伸,舌的两边向

中间微微卷起。

动作:两手叠于小腹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子则右手在下

,左手在上),内外劳宫相对,以鱼际穴压在肚脐上,劳宫穴对下丹田,两眼尽力睁大,并内

视肝区,开始呼气读“嘘字”,呼气尽,再自然吸气,可做一个短呼吸稍事休息

,再呼气并读“嘘”字。共呼六次为一遍。

调息:做完一遍后进行一

次调息,其动作是:两臂从两侧前方自然提起,手背朝上,肩松肩自然下垂,肘、腕两关节

放松,而自然弯曲,两手高不过肩,然后臂外旋翻掌使手心朝上,两臂向前划孤,合拢,指

尖相对,应以不接触为度,手心向下徐徐向膻中穴、下丹田顺气。

意念:以意领

气,肝经之脉气自足大趾外侧指甲角之大敦穴,沿足背上行,过太冲,入中都,穿膝关,走

大腿内侧至急脉穴进入阴毛中,绕过阴器,至小腹与胃经平行,上至章门、期门、会于本经

肝脏,联络胆经,上行穿过横膈膜,散布于胸肋间,沿喉咙之后侧经过上颌骨的上窍,联系

于眼球与脑相联络的络脉,复向上行,出额部与督脉会于泥丸宫之内;另一支从眼球入脑的络

脉,分出向下,入颊部内侧,环绕口唇之间,另一支从肝脏穿过,膈膜上注于肺,经中府、

云门、天府、尺泽、孔最、列缺到拇指内侧少商穴,即和手太阴肺经相连。

适应症:嘘字功治肝病。

(2)呵字功

发音:呵ke阴平,

音“科”读“科鹅”。

口型:口半张,舌抵下腭,腮用力

,舌边触到整个下腭。

动作:两臂从两侧以手背朝上自然抬起,肩松而自然下垂

,腕肘两关节放松自然弯屈,两手高不过肩,然后翻掌使手心朝上,两臂向面前划弧合拢,

指尖相对,以不接触为度,手心朝下,徐徐向膻中穴、上丹田顺气。两手下落的同时,开始

呼气并读“呵”字,呼气尽再吸气,稍休息,再横隔膜下降,小腹自然隆起,做

第二次动作。共呼六次为一遍。

意念:以意领气由脾经之井穴,隐白穴上升,经

商丘、三阴交、阴陵泉、经大腿内侧上行入腹泻冲霾⑿凶⑿木犭跄ち缧〕Α

A硪恢Т有南瞪闲车懒谀肯担渲毙械穆龈创有南瞪闲兄练尾亢岢鲆赶拢刈帕奖勰诓

嗪笤担杏诜斡胄陌蠓剑俸Qǎ刈疟勰诓嘀贝锸终坪笕窆峭飞希胧终颇诓嗪

笤抵贝镄≈付松俪逖ā?/P>

适应症:呵字功治心病。

(3)呼

字功

发音:呼HU阴平,音“呼”,读“喝乌”。

口型:撮口为管状,舌放平用力前伸,微向上卷。右手继续上提至膻中穴,两手内旋,

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继续翻转,外向上托起,同时左手下按;右手上找左手下按之时,开始呼

气并读“呼”字,右手托至额前上方,左手下按至左胯旁,呼气尽。随即右手外

旋使手心朝面部,从面前徐徐落下;同时左手外旋使手心朝身体一侧,沿腹胸上举,两手在胸

前重叠,右手在外,左手在里,内外劳宫穴相对,然后左手上托,右手下接,做第二次呼气

并读“呼”字,共做六次呼气为一遍。

意念:以意领气

,脾经之脉起于大趾尖端甲侧隐白穴,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大都,公孙、三阴交上

至小腿肚内侧,沿胫骨的后方,穿过足厥阴肝经之前,走股内侧前缘直达腹内入于脾脏,络

胃腑,达大横、食窦、周荣、抵于肋间大包穴。

适应症:呼字功治脾病。

(4)呬字功

发音:呬,si入声,音“四”,读四。

口型: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相合而不接触,舌尖插上下齿之缝隙,微出,让气

从口两侧边角呼出。

动作:两臂循肺经之道路,两手心朝上,由腹前上提成托球

状至肚脐上,到膻中处两手掌翻转,手心向外向前,同时向左右展臂推掌如鸟之张翼。展臂

推掌的同时开始呼气并读“四”字,呼气尽,两臂随吸气之势从两侧自然下落,

稍休息,然后再提起,按上述要领做第二次,呼气读字。共做六次为一遍。

意念

:以意领气,使肝经之脉气从大敦穴上行(参阅嘘字的意念一段)至胸,会肺经沿中焦,络大

肠,再上一行过胃,入肺脏,出中府、云门,入腋下,行于上臂内侧,下肘中,沿上臂内侧

,入寸口,走太渊穴、鱼际穴出拇指尖端指甲内侧之少商穴,另一支从腕后列缺走入食指尖

端大肠经的商阳穴。随吸气之势引天阳下至二趾尖端之厉兑穴。

适应症:呬字功

治肺病。

(5)吹字功

发音:吹chui(吹)阴平,音“炊”读

“蚩威”。

口型:口微张,两咀角稍在向后咧劲,舌微向上翘,微上

后收。稍有前挺之劲。

动作:随吸气之势两臂从自然之势,由肾俞上提,经肾经

之俞府,指尖朝下,两手提至胸前,随即向上向前划圆弧,撑圆,两手指尖相对,在胸前成

抱球状。当呼气时并读“吹”字,同时屈膝下蹲,抱球下落,身体尽力保持正直

,膝关节垂直不超过足尖,提肛缩肾,小腹尽力后收,臂部上提。高矮式之要求,根据个人

之体质不要勉强,所谓顺其自然,率性为本,不强人以所难。年轻筋柔者能抱膝,年老体弱

、筋肌僵硬者,抱至小腹呼气尽,即可随吸气之势而起立。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

垂于身体两侧徐徐而起立,吸气尽,身体立直如预备式,稍休息,再按上述要领做第二次呼

气,共呼六次为一遍。

意念:以意领气,使肾经之脉气,由足掌内涌泉穴,出内

踝前大骨边的然谷穴,循踝骨的后方下行入足跟部,上行经小腿肚内侧出腘窝经股部后缘,

贯穿脊柱入肾脏,同时与膀胱联系,直行之脉从肾上行经肝和横膈膜入肺脏沿喉咙挟舌根;另

一支从肺输出,联系心脏注于胸内之膻中穴与任脉、心包脉相衔接,经天池、极泉、曲泽、

大陵、劳宫穴至中指尖中冲穴。

适应症:吹字功治肾病。

(6)嘻字功

发音:嘻XI(嘻)阴平,音“希”,读“希一

”。

口型:两唇微启,微向里叩,舌平伸,舌尖向下,两边微有缩意,上

下齿相对但不闭合。

动作:随吸气之势,两臂从腹前上提,两手心朝上,指尖相

对应,直至两手到膻中穴,然后两手内旋翻掌使手向外,吸气尽;呼气时,读“嘻

”字,两手心向上托直至头部前方,呼气尽,随即两手内旋使手心向面部,指尖向上,

经面部前自然下落,至膻中穴时指尖转向下,两手自然下垂经过胆经之日月穴由身体两侧引

少阳之气至四趾尖端之足窍阴。按上述要领共呼气六次为一遍。

注:高血压患者

,双手不宜过头,上托时稍快,下落时稍慢,意想足窍阴穴。

意念:三焦为手少

阳,胆为足少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翻转阴阳则激动气势之流动,所以下通调,气机通

畅,三焦主气,理在于此。以意领气,从足四趾爪甲外侧窍阴穴,经丘墟穴,沿腿外侧之外

丘、阳关、环跳等穴,入三焦,上行经缺盆、肩井、天蹘、肩蹘、四渎等穴走手背到四指爪

甲外之关冲穴。

适应症:嘻字功治三焦病。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道教修炼:张三丰祖师的修道思想
  • 李宇林道长:丹道与养生
  • 早期道教内丹养生学的哲学基础——以《抱朴子•内篇》为例
  • 关于苏玄朗之名号、时代及首倡内丹的问题
  • 闵一得的女丹思想

推荐阅读

浙江省道教协会金牌讲师巡讲暨第五届传度活动在湖州德清成功举办
2月前
第五届中国本土宗教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召开
2周前
南昌市道教协会召开三届七次理事会议
2周前
保定市道教协会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月”活动
1月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陶金老师到中国道教学院作专题讲座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