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热点 《云笈七签》卷九十五 仙籍语论要记部四

《云笈七签》卷九十五 仙籍语论要记部四

道音文化 15年前

◎法性虚妄

《妙林经》云:天尊告度命真士曰:

所谓安乐,皆从心生。心性本空,云何修行?知诸法空,乃名安乐。譬如愁人,心意昏乱,

烦毒热闷。于此人前,设诸幻术,木男木女,木牛木马,罗列施张,作诸戏术。愁者见之,

如生平牛马相,息诸烦愦,心意泰然。我今亦尔,一切众生,虚妄愁毒,未能安乐。是故我

说,修诸功德,无量无边,及诸往生,不思议土。若知虚妄,本无所有,一切众生,举足行

步,诸所作为,悉不思议。若知清静,自在无碍,心所求愿,恣意充足。若有修善,当得往

生,三清妙土。如此方便,止彼虚妄,而实未曾有彼三清常乐境界之所希望。若欲速得三清

宝城,常乐净土,当以大乘无上慧心,观我身相,从无量劫,因何法生?既知无因,乃知我

以无我故,是我身常在三清常乐净土。

◎道性因缘

海空智藏作礼问

言:天尊,我今思念万兆造化之由,云何一切诸法各有道性从因缘生?以是因缘,应有缚耶

?应无缚耶?是五阴耶?是六尘耶?天尊答曰:譬如众生临欲终时,如日之没,临欲没时,

山陵堆阜,影见东移,理无西没。众生业果,亦复如是。此五阴灭,彼五阴生。譬如灯明暗

灭,灯灭暗生。譬如泥瓶,泥与瓶合,泥灭瓶成。而是泥相,终不名瓶。瓶虽非泥,不余处

来,以泥因缘而生是瓶。五阴生灭,亦复如是有烦恼故,名为系缚,无烦恼故,名为解脱。

譬如眼根,开时见色,闭时无见。烦恼系缚,合散生灭,更无别法。众生五阴,亦复如是。

◎本性淳善

天尊告最胜童子:当知夫一切六道四生业性,始有识神

,皆悉淳善,唯一不杂,与道同体。依道而行,行住起卧,语默饮食,皆合真理。如鱼在水

,始生之初,便习江湖,不假教令。亦如玉质本白,黛色本青,火性本热,水性本冷,不开

习学,理本自然。一切众生识神,亦复如是。禀乎自然,自应道性,无有差异。云何而生种

种恶缘,地狱饿鬼畜生等报?当知皆是六根所引。所以六根六浊六情六染,是四大结,能生

种种善恶业因,增长三途。种种知恼,能断无始以来一切善本。又真人决理礼白天尊:既言

一切众生,有神识,初淳善不杂,行必合规,动应真理,进退俯仰,行住起卧,莫有失节,

一一诸法,皆合道宗,无有差异。若如此者,众生所见及与所闻,动止所为,云何得染粗秽

之事?天尊曰:譬如冰寒之堂,淳以冰冻而为梁柱,床席屏帏,莫非冰结,就此中间,云何

得火?云何得热?烦恼之患,一切众生,识神之初,亦复如是。本既为善,所习复善,云何

获种种果报?又复天尊:譬如百和之香,共在一箧之内,芬芳流溢,无有一家臭秽之气。识

神之初,亦复如是,本既香洁,滓秽无方。又复天尊:譬如日光,炅发明照,于其中间,了

无暗黑。识神之初,亦复如是。本既晓了冥昧,云何犹复并用?我今有疑,世间不容于善法

中,生无量恶。唯愿大德,为我解说,令诸众会悉皆洗然,离诸疑滞。尔时天尊安详答言:

决理真人,如斯切问,不可思议。汝等已曾亲近无量无边一切真人,供养无量无边一切天尊

,通达大智,晓了无碍,故能发此微妙之言,我当为汝具实解说,汝等谛听,勿生疲怠。决

理大真,夫人心法,不可全以譬喻。如冰冻、琉璃香等。所以尔者,如此物等皆为静法,其

安谥,不能变易。是以其体,不能生他。以静因故,物不能入,此譬为异。若喻日者,是义

或同。所以尔者,日不恒明,不恒,正有时薄蚀,有时昃隐。心法亦尔,迁动不定,染滞所

驱,贪著利己所招尔。

◎有为无为法

尔时天尊告海空智藏言:汝勿

邪疑,孰有著相,以寻至真无上之道,宁可得乎?真士当知一切诸法,有为性相,悉皆灭坏

,无有常住。所以者何?三界之所行诸法,是知因众生心力。众生之性,念念生灭。有为之

法,亦复皆尔。念念生灭,即其生时,己是灭相,即其实时,便生空相。有不常故,故谓为

空。无为之法,不可毁灭,不可测量。若有感应,则随事显,若无感应,湛然恒存。以是当

知,继有为者,则有灭相。有灭相故,是谓为空。无所继者,则无毁坏。无毁坏故,是谓为

有。汝当思惟,善加分别,一切妙法,本源所在。

◎观四大相

上真

童子曰:观诸众生四大之相,何大是我?如空中云,如热时火,如电中光,如水中月,如幻

如化,如镜中像,如空中响。包想行识,悉皆如是。众生心相,不可思议,非是二乘之所能

了。大哀天尊!众生之相,亦复如是。不来不去,非有非无,非内非外,来无所从,去无所

至,而常流转妄受。若皆以众生无始以来,染著我故,增长恶根,受大烦恼,无有穷尽。众

生之相,烟煴之温,神本澄清,湛然无杂,一切法本从中而有。以是因缘,一切众生,善恶

诸业,唯一心作,更无余法。是故众生,不来不去,不有不无,同等虚空,无分别相。大哀

天尊!我观众生,相法如是。

◎

色身烦恼

海空智藏白天尊言:大哀天尊!云何凡夫,不见烦恼?于烦恼中,当有

身耶?过去世中,身本有耶?未来见在,是身有耶?是身无耶?若有身者,即是色耶?即非

色耶?身属他耶?不属他耶?非属他耶?非不属他耶?有命无身耶?无命有身耶?有身有命

耶?无身无命耶?身之与命,俱有常耶?俱无常耶?常无常耶?非常非无常耶?尔时天尊,

安心含笑,答海空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一切凡夫,有身无身,烦恼之身。何以故?烦

恼身者,囊里脓血,障于道性。是故众生,不悟烦恼,有真道性。真道之性,不在内耶,不

在外耶,不在中间。亦不有耶,亦不无耶,非过去耶,非见在耶,非未来耶,非色心耶,非

自他耶。非有命耶,非无命耶,非有身耶,非无身耶,非有常耶,非无常耶。尔时海空稽首

作礼,白天尊言:如是所说,非有身耶,非无身耶,云何烦恼障于道性?道性之身,从父母

耶?从微尘耶?从幻化耶?从自然耶?从虚空耶?从变易耶?从善生耶?从恶生耶?从畜生

耶?从地狱耶?从天上耶?若从父母生道性者,云何父母是烦恼耶?非烦恼耶?若是烦恼,

云何能生真道性者?若是真生,真性应常,云何真性从烦恼生?若从烦恼,烦恼之障,或堕

于地狱,道性之生,亦堕地狱。若是不堕,云何道性从烦恼生?若无烦恼,云何烦恼障于道

性?以是义故,唯愿慈尊垂哀愍。说时,众颙颙欲有所闻。尔时天尊发微妙音,答海空言:

善男子,言道性者,无性之性。非有法性,非无法性。道性之生,亦有亦无。善男子,言道

性者,非有身生。非无身生。非非无有,非非有无。亦有身生,亦无身生。善男子,云何烦

恼障于道性?言道性者,即烦恼生。非烦恼生,亦是烦恼生。是烦恼亦非烦恼,云何障于道

性?善男子,譬如黑云障于日光之光,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有不无。道性之生,亦复如

是。善男子,道性之生,非父母生,是父母生。何以故?若父母生,父母生己,生无所生。

无生之生,譬如花果。花生无果,果生无花。道性之生,亦复如是。道性云何从父母生?善

男子,云何道性从微尘生?言道性者,是微尘生,非微尘生;是幻化生,非幻化生;是自然

生,非自然生;是虚空生,非虚空生;是变易生,非变易生;是善因生,非善因生;是恶因

生,非恶因生;是畜生生,非畜生生;是地狱生,非地狱生;是天上生,非天上生。以是因

缘,无生之生,生生无生。非无法生,非有法生。若如是者,生相不生。若是无者,无生不

无,不无不有,是为道性。道性之生,生之所生,生生不生。善男子,向难云,若从父母生

道性者,云何父母是烦恼耶?善男子,今当为说道性者,从父母生。善男子,譬如莲花,从

淤泥生之生,亦不是泥,亦不非泥。道性之生,亦复如是。亦是父母,亦非父母。善男子,

譬如人寄屋生,屋非有人。道性之生,亦复如是。如木寄生,随木而生,生非木种。道性之

生,亦复如是。生于烦恼非烦恼。云道性犹如虚空,相不可得。以是当知非烦恼。本亦非众

生,亦非非众生。善男子,一切众生,若非父母因缘而生,不识因缘,妄造诸恶,生分别想

,不信经典,不爱众生,任命死生,无复极已。以是因缘,分别善恶,不摄六情,生种种爱

,诽谤一乘。海空宝藏,闻说不闻,听说不听,起种种念。以是因缘,或得癞病,或得聋盲

,或受畜生牛马猪犬,或受人形,六根不具,虽有人形,而无情智。

◎筏喻

《海空智藏经》云:昔有国王以四虎令人养食,瞻视卧起,摩洗虎,令曰:若令

一虎生瞋恚者,我依律法当斩汝命。尔时其人闻王教令,心大怖畏,惶惶无所。于是思惟,

舍虎而走。尔时大王闻人已走,即遣少刚拔刀随之。其人回顾,见后少刚,即便疾走。是时

少刚以恶方便,即藏持刀,密遣一人,假为亲善而语之言:汝可来还。其人不信,即入空城

而自匿。既入城中,视诸精舍,悉空无人。既不见人,即便坐卧。闻空中声,咄哉男子!此

城空旷,无有人居。今夜当有四百贼来,汝设遇者,命不安全。汝当云何而得免之?尔时其

人益增恐怖,复舍而去。路碍河水,漂流无有船舫,心又愁烦,即取种种草木为筏。复更思

惟,我必住此,当为猛虎之所危害。若渡此河,筏不可依,当没水死,终不为彼虎所伤害。

即推草筏置之水中,身倚其上,还动手足,截流而去。当到彼岸,安隐如故,心大欢喜。

◎病说

天尊告善种王曰:我说病者,即是烦恼。烦恼既空,病法亦

空。病法既空,身法亦空。何以故?烦恼身者,如幻梦故。以是因缘,以空为空。善种又言

:地水火风四大之中,何大是身?答云:烦恼身者,非地大生,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

如是。一切众生,烦恼身者,从四大起,以之为病,是故真士,随之为病。于是善种得闻说

巳,即起作礼,赞叹一乘。海空智藏,是我大师,为我辈说言病,诸行无常,身法无我。不

说海空,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常乐。玄都玉京,教导三乘,为诸众生,作大桥梁,度

生死海。于空城中,托身有疾。哀彼众生,令识宿世,亿劫中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修弘

福田。念于众生,勿令忧恼。劝助众生,勤行进道。作大医王,疗治众生一切病根,慰喻众

生,以疾而卧。

尔时海空智藏告

善种王:汝等勿疑,我身疾者,而言无疾。今我疾者,皆前世因,妄相颠倒,诸烦恼生,无

有实法,惟之为疾。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著。今我疾者,皆

由身起。是故于身,不应生著。善种王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烦恼想,当灭法想。汝等大王

,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我身之身,唯起灭法。此法身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

,我起汝灭,灭时不言,我灭汝起。我念众生,亦复如是。善种大王,汝等当知,应作是念

。此法身者,亦是颠倒。是我身者,即是大患。汝等应当厌离此身,云何为离我所?离我所

者,即离二法。离二法者,不念内外,诸法平等。云何平等?我等常乐清静,内外无我,我

亦清静。此二法者,悉皆空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得

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了空病故,是我有病。今我病者,无受而受,说

身无常。法相不灭,而取证信,故设有身。普念众生,发大慈心,说一乘藏,调伏我身。亦

当调伏一切众生,除种种病。今我说病,为断众生,攀缘病本。诸根若尽,是我无病。善种

大王,若有一人有疾而卧,汝等应当作如是念,诸法无我,我身无常。若空非我,虽身有疾

,在生死中,化度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汝等又复念于我身,身不离身,是病是身,

悲新悲故,是惠方便。设身有病,而寂寞故,莫知方便。善种大王,若有众生有疾而卧,不

作是念,不调伏心,不厌离身,而贪求爱,如是人者,是愚人法,当知是人,不离生死地狱

。若有一人有疾而卧,念想法法,若空无我,是我身疾在生死中,而不生死。无生死故,生

死无我。我于生死,亦无污行。住于常乐,亦不常乐。不寂静故,是海空行。如是之行,永

离生死烦恼域中。虽有我身,不依身心。虽在三界,不坏法性。虽行于空,亦无空想。又告

善根长者大王:我身虽病,为诸众生有疾而卧。虽行无相,为彼众生而现受作。虽行无动,

为彼众生而作动相,种种演说。虽行一乘,海空智藏,为彼众生而遍现微尘之身。虽行智慧

,转大法轮,为彼众生无明暗室,现大道光,照彼烦恼,俱发善心,行一乘行。说是语巳,

善种大王及诸群臣八千余人,皆发善心。

◎求道二患

天尊告度命真

士曰:修身求道,具有二患:一者由有恶患,二者见有身故。如是二患,道之大病。是故众

生,若欲求道,当以大乘无上慧心观我身相。既了无身,三业自净。修六度行,行四等心,

是名随顺,方便引接。譬喻如行客,隔碍汤谷,欲到彼岸,无因得过。假借舟航,以济沉溺

。既至彼岸,向之舟航,无所用之。六度四行,亦复如是。为诸众生,未能体了无生道岸,

是故假借六度,安慰其心,令得调伏,即了无身,得致道地。六度诸行,无所复用。度命又

言:大德天尊,所说譬喻,要妙深远。一切众生,修众行以求度世。既得度巳,无所复行。

如是一切成真得道,无所行邪。既无所行,应失大悲。云何大道于众生常行四弘以度众苦?

天尊答曰:度命真士,天尊大圣,济生度苦,无彼此故,无爱憎故,无成坏故,无得失故。

譬如桥梁,无心度物,不拣净秽,是人非人,牛马骡驴,皆悉通过。天尊大圣,无心大度,

亦复如是。虽度众生,无彼此相,无爱憎相,无成坏相,无得失相。犹如大海,容纳百川,

无增无灭,无秽无净,无心简择。

◎梦喻虚妄

天尊谓正见童子曰:

十方天尊出现于世,为欲断诸众生虚妄,说此妙经深邃之法。诸众生各得净慧,明了法性,

无所障翳,知诸法空,本无虚妄。虚妄既空,心性清静,乃知十方一切天尊无出没相。以是

之故,十方天尊出现于世,得大利益,一切众生,皆得正见,泰然安乐。譬如夜梦,见诸毒

蛇,开利牙齿,近来逼身,拟作吞噬。心神惶惧,东西驰走,叫声烈天,迷闷辟地。床边觉

人呼之曰:咄哉睡梦,如斯叫耶?而其梦人,忽然睡觉,申舒手足,乃知梦见,虚妄非真,

心意正定,泰然安乐。一切众生,同在三界无明巨室,诸所为作,皆悉梦幻,无有真实。天

尊大圣,说此大乘微妙经典,觉悟一切令得正见。

◎散花喻

《真藏

经》云:天尊在灵解山散本微花,其华飘摇遍满法界,非青非白,非赤非黑,非长非短,非

大非小,非广非狭,入于细微,离诸色像。华中有自然之果,其果圆净,具一切味,非一切

味;具一切声,非一切声;具一切色,非一切色;具一切香,非一切香;具一切触,非一切

触;具一切法,非一切法;具一切智,非一切智。其果名具慈甘泉,得此泉味,自然饱满,

无饥无渴,恣容端正,妙丽希有,到灵解山,不生不灭,湛然常住,证无生果。

尔时众中有一童子,名曰善达,从坐而起,上白天尊:不审本微之华,中有自然之果,散满

法界,尽诸微尘,无大不覆,无小不入,为赤为白,为青为黑,为长为短,为大为小,为广

为狭,为见为闻,为来为去,为天为地。如是华果,浩溥週普,遍成法界,不可思议。不审

一切众生,同禀一华,云何诸缘各有差别,善恶不同?生死之业,苦乐殊形?返覆往还,受

生各异?或生边夷,或生中国;或生奴婢,或生人王;或生贫贱,或生富贵;或生跛辟足,

或生具足;或生愚痴,或生智慧;或生悭贪,或生布施;或生好杀,或生慈悲;或生五逆,

或生孝顺;或生受苦,或生受乐;或生聋盲,或生聪哲;或生禽虫,或生鱼鳖。如此业报,

种种不同。唯愿慈悲,分别解释。天尊告善达童子曰:一切法生,皆从一本微华,种种相好

,众生迷惑不自觉知。于实相中,横生颠倒。法成受苦见惩。自生不孝,慈爱远离。失本求

末,冥冥不晓。长处暗中,无有解脱。慈敏心种种,济度显法,因由众中疑惑不了业缘,诸

法空寂,毕竟无我。推问:东方生物,有边崖不?南方显照,有极源不?西方衰杀,有情变

不?北方冥昧,有穷通不?色声香味触,有色声香味触不?贪嗔痴缚,有贪嗔痴缚不?善恶

行业,可修不也?大师所显,推问诸法行业,并无所得,云何差别,苦乐不同?天尊曰:诸

法幻生,幻生幻灭。诸法幻灭,幻灭幻生。如是幻相,生灭幻无,生灭幻相,去来幻无,去

来,幻相贪痴,幻无贪痴,幻相取舍,幻无取舍,幻相烦恼,幻无烦恼,幻相恩爱,幻无恩

爱;幻相差别,幻无差别。幻相一切众生,业缘端正。生灭无幻,来去无幻,贪痴无幻,取

舍无幻,烦恼无幻,恩爱无幻,差别无幻。如是空寂,究竟道场。善达闻之,忽然觉悟。

◎论种子

天尊告曜明

真人曰:向问言:譬如种子,种子不坏,牙茎枝叶花实等法,从何而生?吾今问子:种子坏

邪?牙实生邪?种子若坏,坏则无因,无因有果,斯无是处。牙生种坏,坏则不生,坏为生

因,亦非有是,当知种子牙茎,枝叶花实,非生非坏,非因非果,非不因果。烦恼真相,亦

复如是,非前非后,非一非异,非不一异。又语曜明:汝为种子坏乃牙生。今又问种子,牙

坏时生耶?未坏生耶?坏后生耶?若坏时生者,以坏为生,生则不生。生则坏者,以生为坏

,坏则不坏,云何种坏而得生牙?譬如廕壤,身则不生,无廕有身,理则不然。以是当知,

种子既坏,牙则不生。无种有牙,理亦不然。是故我言,坏则不生。若有说坏生者,与坏同

体,云何得生?譬如一身,诸根同体,云何头坏,而得足生?理则不然。以是当知,种子坏

时,牙则不生。生坏同体,理亦不然。是故我言,坏时不生。坏后生者,生灭相离,云何为

因?譬如种已先灭,灭即无牙,云何牙后从败种生?以是当知,坏后不生。坏已牙生,理亦

不然。是故我言,种子坏后,牙亦不生。又语曜明:种坏牙生,生坏一耶?生坏异耶?生坏

一者,坏相相违,云何同体?灭则不生,云何生坏?生坏异者,异则非因。非因生果,理则

不然。譬如虚空,非兔角因,虚空非因,生兔角果,理则不然。以是当知,异亦不生。云何

不生?又语曜明:未坏生者,则种子体中未变,未变牙生,则无因,无因有果,无种有耶,

理则不然。犹如无形,影则不生。形若未生,有影生者,当知此影,不从形生。譬如麻子未

坏,油则不生。以是当知,未坏不生,云何有生?又语曜明:坏后生者,彼种已灭,灭则无

因,灭后生牙始生,生则非果。彼种灭巳,有芽生者,理则不然。犹如无乳,酪则不生。若

无彼乳,而有此酪,是则酪有不从乳生。以是当知,坏后不生,云何有生?检求生相,毕竟

永灭,不可得故,是故无生。

◎真假

《升玄经》子明问曰:既无所

有,以何为有?道陵答曰:以无所有,而名为有。又问:何名所义?答曰:形声虚伪故。又

问:何为虚伪?答曰:乃不住故。又问:云何不住?答曰:速变异故。又问:虽速变异,非

无所有也。既已变异,果是有物可变,安得云无?答曰:向变异者,亦不言都无如虚空耶?

但言一切所有,皆为非真。生者必死,有者必无,成者必坏,盛者必衰,少壮必老,向有今

无,寒暑推移,恍惚无常。父母兄弟,妻子室家,朋友交游,富贵强盛,豪势欣乐,未盈几

时,豁然分散,死亡别绝,老病衰耗,诤讼忿恨,失心丧志。诸如此者,忧恼万端,皆为虚

幻,无一真实。惟贤人道士,知此非真,是虚伪法。思惟分别,得其真性。冲漠淡泊,守一

安神。深解世间,无所有故。即亦俗法,守道念真,安神无为,得不死之术,升仙度世,到

长寿官,是名得无所得。又曰:有性常假,无性常无。虽有二名,求之则一。是则一体,而

有二名。又曰:有无二名,生于伪物。形见曰有,亡形曰无。相因而然,并非真实。

◎空法

天尊告遍通真人曰:空不可说,我今说空,虚空既空,我说亦空。以

是当知,世间虚妄,本无所有。我说世间,不坠虚妄,何以故?虚妄本无所有。我说世间,

不坠虚妄,何以故?虚妄性空。我说虚妄,说妄亦空。是故我说,不虚妄。遍通白言:大德

天尊,所说世间,一切皆空,随顺众生,有何利益?天尊答曰:遍通真士,为化引故,得出

离故,入空门故,灭诸见故,了无相故,明无作故。一切诸行,毕竟寂灭,永不复生。既不

生灭,常住不动。是故我今以大悲心,随顺世间,令诸众生,得此大利。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中国道教协会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
  • 龙虎山道教协会组织学习《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 昆山市道教协会召开2023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会议
  • 渭南市召开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暨规范化管理现场观摩推进会
  • 湖北省道教协会采取三项措施宣传贯彻《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推荐阅读

中央美术学院李辰教授到中国道教学院作专题讲座
1月前
上海钦赐仰殿道观夏日慰问一线公安、消防及城管人员
1月前
南昌市道教协会召开三届七次理事会议
1周前
武汉大道观积极开展消防设备系统使用培训与演习活动
1周前
“助力大美南山,致敬城市美容师”济南市南部山区道教界开展清凉一夏慰问一线环卫工作者公益活动
3周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