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热点 老庄故里在亳州 道家文化发源地在皖北

老庄故里在亳州 道家文化发源地在皖北

道音文化 14年前

合肥在线亳州专电(戴小花 文/摄) 老子的出生地是河南鹿邑,还是安徽亳州的涡阳?这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团”。5月29日下午,在中国·亳州老庄与老庄思想学术研讨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王振川研究员携带自己刚出版的《老子庄子故里考》一书,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老子的籍贯是今天安徽省亳州市的涡阳县;庄子籍贯是今天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皖北是中国道家文化的发源地。

老庄故里在亳州 道家文化发源地在皖北-道音文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王振川研究员正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王振川研究员介绍说,目前《辞海》涉及老子采取折中调和的两种说法并存的态度。在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列传》中:“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如果再追问“楚苦县厉乡曲仁里”在哪里?依据《水经注》“在今河南鹿邑”。这实际上是由于清代研究《水经注》的学者错认了老子故里。

明清以来,由于连年战乱,兵火不断,加上洪水灾害,涡阳县老子故里的地理环境和古迹被破坏,导致历史地理学家无从寻找。相反,那些在河南鹿邑附近所存在的历史文物,例如宋真宗所立的《先天太后碑》以及“老君台”的存在,加上出于道教派系争夺势力的宣传,使人一时弄不清哪里是真正的老子故里。

在乾隆39年的亳州知府郑交泰为编写《亳州志》,曾经两次亲临涡阳和鹿邑做对比考察老子庙,并写下《两过赵旗屯》诗记述此事。最后,郑交泰得出结论,老子故里“西太清宫当不敢为先也”。

当代郦学泰斗、杭州大学教授陈桥驿教授,早在1998年,就带领国内一些《水经注》研究专家沿着涡河以及涡河的支流武家河进行实地考察,得出结论,今本《水经注》关于涡河、谷水的记载,关于老子故里苦县的记载是错误的,必须改正。陈桥驿教授在《<水经注>记载的淮河》一文中写道,“我在涡阳、淮北、亳州、河南鹿邑等地作了几天考察,对这一带的涡水支流都作了察看。通过自然地理(河流流向、河床、河谷阶地等),和人文地理(《水经注》和其他文献记载的老子故迹),得到了《水经注》谷水就是涡阳以北注入涡水的支流武家河的结论”。

老子故里河南鹿邑说,不仅正面论据少,而且有永远不可逾越的“历史屏障”。在老子时代,鹿邑不属于楚国而属于陈国。早期的历史文献从《史记》开始,一致记载老子是楚国人。而老子时代涡阳是在楚国范围之中的;在地理方面,鹿邑总是把现在的鹿邑往西移20公里,把苦县安插在现在的太清宫镇。而这既不能解决古代“百里之城”的问题,也不解决“涡水处其阳”的问题。至于他们提出所谓的涡水改道问题,早被专家的地址勘察否定啦——鹿邑地区的涡河从来没有改过道。鹿邑的天静宫自始至终都处在涡水之阴。还有九龙井、流星园的问题、谷水注入涡水的问题,鹿邑更没有依据了。

老庄故里在亳州 道家文化发源地在皖北-道音文化
老子故里在安徽涡阳,这是涡阳县标志性雕塑,传闻老子骑青牛出关

关于老子的故里在安徽涡阳,王振川研究员例举了25条的历代文献和文物记载,并排列成了表格。

老庄故里在亳州 道家文化发源地在皖北-道音文化 
现存于涡阳县东岳庙内的一幅古代壁画《老子出关图》,绘制年代为清中晚期
 
老庄故里在亳州 道家文化发源地在皖北-道音文化

图为关于老子生活时期所在国家的一张地理分布地图(记者摄于亳州市博物馆)

庄子故里在蒙城

蒙城是庄子故里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潘建荣主编的《庄子故里考辩》称,有荷泽说、商丘说、民权说、东明说和蒙城说。

老庄故里在亳州 道家文化发源地在皖北-道音文化
苏轼撰写的《庄子祠堂记》雕刻在石碑上,已被蒙城县被田野考古发掘,现残碑存于庄子祠堂内

王振川研究员介绍说,历史上讲庄子故里的最早文献是司马迁。他说“庄子者,蒙人也”。1000年后,文学家苏轼、王安石找到了庄子故里。他们认定,庄子故里是今天的安徽蒙城。苏轼的《庄子祠堂记》已在蒙城县的田野考古中出土了。

“蒙”到底在哪里?《二十五史》中的《宋书·州郡志》和《魏书·地形志》记载的蒙,就是今天的蒙城,属谯,在沛。因此,他推断,蒙城这个地名最早出现是在后汉初年。经王克峰考证,“蒙”就是春秋早期的古蒙国。

蒙城县政协的卢干介绍说,该县主要领导特别重视庄子文化的研究。蒙城县文物局先后发现有关庄子的石碑七块,尤其是宋代苏轼的《庄子祠堂记》碑、明代宗伯汪镗《新建庄子祠记》碑十分珍贵。在蒙城县漆园古城址发现刻有“漆园”字样的墓碑一块。在距离蒙城百余华里的阜阳,发掘的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出土了《庄子》一书的竹简,而夏侯灶逝于公元前165年,距庄子逝世不过百余年,这应该是《庄子》一书的最初版本。距离蒙城一百多华里的颍上、临泉两地,出土了两件战国兵器,一为戈,一为剑,两件兵器上都铸有阴文鸟篆“蒙”字,为蒙地所铸造,这又为蒙城是战国时期仍称为蒙增添加有力佐证。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中国道教协会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
  • 龙虎山道教协会组织学习《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 昆山市道教协会召开2023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会议
  • 渭南市召开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暨规范化管理现场观摩推进会
  • 湖北省道教协会采取三项措施宣传贯彻《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推荐阅读

广州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镜清调研赤松宫并走访政协委员
2月前
上海城隍庙举行乙巳年“祭城隍”大典
2月前
常州道教举办清明文化节系列活动
4周前
浙江省道教协会调研组赴温州调研教风工作
2月前
广西桂平市道教协会召开2025年教务工作座谈会
3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