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惟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渊源于中国古代宗教信仰,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以“道”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过修炼有可能长生不老、成为神仙。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奉先秦道家老聃为教祖,以《老子千字文》为主要经典,道教渐臻形成。唐宋时期,因唐高宗、宋徽宗诸帝的扶助提倡,道教大盛。道教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影响深刻且广泛,至今一般民众传统风俗的祠奉灶神,以及民间流传的占、星、斋、戒等仪式,均带有道教性质。道教在海南岛的历史情况如何?对海南社会影响如何?迄今尚未有此专论。笔者从史志资料中,试图勾划出海南道教兴起、发展的历史过程,以抛砖引玉,求教于行家。
一、唐代海南道教的出现与宋、元时期的勃兴
道教在海南最早见之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时期。唐代尊崇道教,唐太宗册封老子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玄宗则将老、列、庄三子之书,改名为道教真经:《老子》改为《道德经》,《列子》改为《清虚经》,《庄子》改为《南华经》。玄宗还亲受道教法 ,具有道士身份,以此开后来唐历代帝王受 的规矩。故唐代宫廷内外,朝野名流,崇道之隆,前无其盛。
据清光绪《昌化县志寺观》载:“景昌观,《九域志》唐乾封中(667年)置(通志)”。初唐高宗时的昌化县景昌观,是见之于方志的海南最早的道观;又据明正德《琼台志庙》载:中唐时,代宗(762—779年)梦见一上帝者,授于八宝,以镇兵乱。代宗因此改元应宝,“以是知天亦分宝以镇世也”。此宝乃海南昌化县西北二十里山秀峙海上的石峰,石峰宛若巨人,冠帽西南而坐。这是道教在唐代涉及海南的又一史载。说明开唐后,道教已在海南出现,有了道教场所和活动。
宋代承袭唐代之例,皇帝亲自提倡道教,以真宗与徽宗为最,使之持续兴盛。时海南虽地处南荒,但道教亦随之勃兴。北宋真宗(998—1022年)在全国大修道教宫观,海南奉诏在琼州、万安州等建有天庆观,这是海南最早的一批官立道观,促使海南道教的迅速兴起。时琼州天庆观中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等三尊大型三清石雕像至今尚存。至徽宗(1101—1125年)时,自称教主道君,被尊为道君太上皇帝,下《神霄玉清万寿宫诏》,传谕从京师至全国各州府建立神霄玉清万寿宫。琼州城(今府城)因此亦设万寿宫,以徽宗瘦金体书刻碑,于宣和元年(1119年)立于府城北郊万寿宫中,推动了海南道教的发展。于是,海南州(军)、县多设观造庙者。见之于上述志书者,琼州就建有万寿宫和社稷坛、风云雷雨坛、城隍庙、灵山祠、南宫庙、雷庙、琼崖神岭庙、五娘庙、箩氏庙等具有道教性质的 庙多所,其中有官府修建,亦有乡人捐建。各州县道观有:琼山县天庆观,临高县永兴观、玄庙观,儋州玄娜观,万州天庆观、佑圣堂,崖州玉皇庙、真武堂等。元代在宋代基础上,海南道观祠庙又有新添设立。如琼州新建有黑神庙、峻灵行祠、雷庙、东岳庙、晏公庙、水仙庙、陈村庙、黎母庙、天妃庙,文昌县建有真武堂、文昌宫,昌化县建有玄妙观,崖州建有玄妙观,临高县建有宝林堂、崇德堂,澄迈县建有三圣堂等。宋元时期海南大批道教宫观庙堂的出现,反映了道教在海南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与此相适应的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且有固定经费来源的播道场所。据明正德《琼台志寺观》载:琼州“玄妙观,在城北一里,宋建,为天庆观,元改今名,乃郡祝厘之地。天历二年(1329年)立海南营缮提点所,秩正四品,隶隆祥总营府,有正一道士百余员”;明万历《琼州府志寺观》载:“有田一十八丁”。又据明正德《琼台志寺观》载:万州“玄妙观,在城东,宋建,为天庆观。正一道士五十余名”。宋元时期海南道教宫观定品秩级别,最高为四品待遇,属官府管辖,且规模有几十以至上百名道士,有固定田丁经费来源,说明了海南与全国各地一样,道教社会地位之尊隆,发展势头之兴旺,成为当时封建统治上层的重要精神支柱。
宋元时期,特别是宋代,海南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道士。见之于明正德《琼台志仙释》和清道光《琼州府志仙释》者有刘遁、白云片鹤、僧和靖、白玉蟾、林道玖、僧佛功等人。另据白玉蟾所作《翠虚陈真人得法记》载:白玉蟾师传道师、南宋道教金丹派南宗第四世祖陈楠(1110—1213年) ,“家世为琼州人”,幼年师事金丹派南宗第三世祖薛世光,得太乙火符之秘,丹道既成,复归故里。嘉定戊辰(1208年) ,陈楠游黎母山,遇一道人,得《都天大雷法》。陈楠把内炼金丹与外用符 合而为一,其丹法在道教金丹派南宗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有《翠虚篇》、《紫庭经》等传世。随着海南道教的兴起,一些莽山野岭、傍海山涯也有了道教活动的踪迹,出现了一批海南道教名山胜境。昌化大岭,俗名神山,又名峻灵王山。在今昌江县西近海处,海拔419米。遍山秀岩叠起,峻峭壁立,树奇花异,云缭雾绕,清雅古朴。因临峰顶巨岩石峰为唐代宗梦得镇国平叛之八宝而负山神盛名。后汉时,此峰被封为“镇海广德王”,以镇海除妖。五代时,乡人建山神峻灵王庙祀之。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应部使者承议郎彭次云之请,诏封山神为峻灵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 ,苏轼遭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曾前往祭拜。元符三年(1100年)诏还北归时,再次前往,并题刻《峻灵王庙记》,感念山神峻灵王的庇护,“自念谪居海南三载,饮咸含腥,凌暴雨飓雾,而得生还者,山川之神实相之,谨再拜稽首,西向而辞焉,且书其事碑而铭之”。苏轼在碑记中称“方壶蓬莱此别宫,峻灵独立秀且雄;为帝守宝甚严恭,庇阴嘉谷岁屡丰”,将此地喻为道教蓬莱仙境别宫。自此,由于峻灵王山神石峰及峻灵王庙盛名,昌化大岭成为海南历代道教胜地,昌化县及周边地区以至跨海内陆渔、农民众笃信道教者,多往其烧香供奉,求神祈佑,长盛不衰。黎母山,海南五指山脉的古称。南宋道教南宗四祖陈楠、五祖白玉蟾均修炼得道于此。北宋时期,正统道教南宗开始崛起。正统道教嫡派丹道中心人物,是后世道教所称的南宗丹道祖师张紫阳,著有《悟真篇》,成为正统道家千古丹经的名著。历经北、南两宋时期,单传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故有南宗金丹派有“五祖”之说。四祖陈楠师事三祖薛道光,得传内丹修炼法,后入黎母山遇神人,受《景霄大雷琅书》而得雷法秘诀。白玉蟾事从陈楠受其道要后,遵其师命,至黎母山“遇神人授上清法洞玄雷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道教南宗“五祖”中,有四、五两祖均在黎母山得神霄雷法,可见黎母山深居高道真人,是神霄雷法的传播地,也是南宋时期国内知名的道教名山。松林岭,又名儋耳山,乃儋州北境主山。海拔 193米。顶峰圆耸入云,青松掩映,山上琪花瑶草,馥郁蓊茸;山下分八脚伏地,宛如八足撑巅。山顶有一石室,巨石凿成,高达3米,名“博望台”,可容人站立,傲倪西天;室内有石刻神像一具,乡人称“白衣公祠“。祠左侧小山有一残碑(碑文模糊不清) ,北有岩石洞。据旧县志山川载:“仙人白玉蟾与高僧和靖皆曾修炼于此。乡人刻有神像奉祀,名‘白衣公’,祷叩殊验。”。北宋大文豪苏轼贬儋时,从临高入儋路过此山,诗云:“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自古文人骚客为之题咏不少,属海南名山。南宋名道白玉蟾、僧和靖在此修炼,使之成为道教名山。文笔峰,在定安县境。山非高险,地质结构却显奇特,山体属水成岩构成。方圆百里之内,此峰一柱擎天,遥指东、西、南、北,有乌盖岭、龙门岭、金鸡岭、旧州岭,皆火成岩。山下周遭亦火成岩,惟独此峰水在火上,所以山上岩石呈灰黑色,而山下岩石显赫红色。相传当年白玉蟾真人以此感悟水火相济的炼丹道理,所以此山虽不高,却有异常灵性。白真人因此灵性而感悟,也为此灵性而归隐于此。峰顶有一块状若腾空的巨石,系巨石平台,传说是白真人的“礼斗台”。白玉蟾在台上瞻星拜斗,挥动五雷,扶正祛邪。巨石面临陡峭悬崖处,称之“升天崖”,一侧有两只巨大脚印,相传是白玉蟾登踏以飞升成仙的印痕。白玉蟾何处归终,至今仍是道学界一大历史悬案。但白玉蟾的老师、道教南宗四祖陈楠功成身退,归终故里。白玉蟾有浓郁乡恋情结,在坚毅求道的途中曾写下许多情恋故里的诗篇,如在《华阳吟》写道:“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乘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白玉蝉修道成真后,步师后尘,重归纯朴清静的故里,是一个合理的说法。且明正德《琼台志仙释》有载:“玉蟾吾乡人,少闻诸父兄云,元末父老犭酋及见其还乡者,道其事甚详。”大小洞天,在崖州古城十里南山依山傍海处。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九九重阳日,崖州郡守周康阝发现,淳佑七年(1247年)崖州崇道郡守毛奎精心经营而成闻名于世的道教胜境。其主体皆石,有石室、剑岩、仙梯、石洞、钓台、石船等,具有浓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居于半山腰三面壁立处有“石室”,室壁镌有“海山奇观”四大字,下有毛奎《大小洞天记》,今人有以为石室(海山奇观岩洞)系大洞天者(见《海南日报》2004年6月1日7版)。石室前濒海处有一石洞,传为神仙居宅,入口处有三个斗方大字“小洞天”。“小洞天”石洞后有一石舟,石船西侧湾头垒石上有两块如屏峭石,上有两个清晰的特大脚印,掌指留备。据清光绪《崖州志宦绩志》载:郡守毛奎任满离去,走到南山便“不知所终”。民间传说是毛公得道升仙,石屏上的脚印是毛公游临洞天时的足迹。传说归传说,但毛奎笃信老庄、崇尚自然和神仙道教,在其游小洞天诗及叙记中就流露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恍若身在五云而到三岛之上也”。三岛者,仙境也,即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道教的理想境地。居此得道成仙可外生死、极虚静,超脱自在,不为物累,过仙人生活。“大小洞天”依偎南山岭,传说是个怀灵抱异之地,毛奎诗云:“云似苍梧常突起,山疑蓬岛忽飞来;中藏蛟蜃虚无市,时露神仙缥缈台。”毛公是否得道升仙,无关紧要,但说明古代士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总是蕴含着对山水之美的情趣追求,虚无的神仙世界美妙生活,其实是在现实的人间丘壑之美中得到满足的。郭沫若1962年春游“小洞天”时曾咏道:“我言洞天小,康阝奎亦小仙”。点明了“小洞天”胜地的道教色彩。宋代道教经典《云笈七签》云:世上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皆在名山洞府,为神仙所居,还有七十二福地,合称“洞天福地”。洞天福地乃道教圣地,修炼得道的最佳处所。崖州南山大小洞天系宋代发现,并负盛名,是否在宋代道教经典大小洞天之列,且当别论。但南山“大小洞天”却因此成为宋以降海南又一道教胜地。
#p#副标题#e#
宋代海南道教,主要为神霄派和金丹派南宗。神霄派以传行自称出自天上神霄玉清的神霄雷法为名,系从天师道演化而来,在北宋徽宗的扶植下,大行于世。海南州、县奉诏设建神霄玉清万寿宫,竖碑御笔《神霄玉清万寿宫诏》,使神霄道士显赫至极,海南黎母山成为道教神霄雷法的重要传授地。金丹派南宗以北宋张伯端为开派祖师,经五世祖白玉蟾形成教派。金丹派南宗在白玉蟾之前属单传授教,自修自炼。白玉蟾融神霄雷法与内丹修炼为一体,创立金丹派南宗教派后,建立庵观、组织教团、引符设醮传丹法和雷法,在民间广为传播,使内丹学成为南宋道教炼养术的主流。因金丹派南宗四世祖陈楠、五世祖白玉蟾均为海南人,其修炼得道和成真归终均在海南,对故土道教影响甚广。元代海南信奉正一道,大型宫观均为正一道,如琼州玄妙观正一道百余员,万州玄妙观正一道士五十余名。大德八年(1304年),成宗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成宗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教三山符 ”,主领南方教派。正一道以张陵为首领,以《正一经》为共同奉持的主要经典,以画符念咒、祈禳斋醮等为主要法术,为人驱鬼降妖、祈福禳灾。正一道组织较为松散,道士可以不住宫观,可娶妻生子,俗称“火居道士”,其戒律也较为松驰,易为民间所接受。因此,为元代以后海南道教逐渐民间化、世俗化提供了教规前提。
二、明、清时期海南道教的扩散明中期以前是道教的鼎盛阶段。
明太祖朱元璋褒扬正一道是“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朱元璋:《御制斋醮仪文序》)海南道教仍然奉行正一道。但是,明中叶以后,朱明皇朝实行抑道政策,逐渐限制道教特权,道教的发展转向了民间。这一时期,海南道教向民间扩散,出现了道士民间传道授教的情形。见之方志的有:临高人刘佛子“玉灵耶村广福堂修炼悟道”;琼山庠生周思仁“自称一岳山人,精易学,”仙人受于异术,“思仁潜具术,能知休咎,以符咒治人疾病即愈”,“嘉靖丙辰(1526年)来邀省城,人争求识之”;琼山冯源、冯日文叔侄, 历南北“遇谢道士设雷符法归讲静”得道,“好鼓琴吟诗,每召乩仙唱和,终日句极清逸”;琼山人唐秩,号海天孤鹤,别号木竹司徒,唐胄次子。“为诸生时,异人授以道书,尤精华符 ,会肃宗召方士”。
明、清海南道教向民间扩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道教场所不断在县以下地区增建。在承袭或重修宋元旧有的道观、道堂基础上,又新建了一批道观庵堂。如明洪武初年(约1368年),临高县东蚕村都建有广福堂,永乐初(约1403年)临高县知县朱原律在县西建真武庙;洪武二年(1369年)乐会县王思慕在县治西建真武堂;洪武十年(1377年)感恩县乡人许侬班在县东建真武堂,时人又建有三清庙,在县东二里处;永乐二十二年(1403年)会同县典史徐廷玉在县东建真武堂。清代海南城乡的道观、宫庙数量不少,据聂版《临高县志》载,临高县仅县城附近祠庙就有25间,均为道教场所。明、清代海南道教向民间扩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风水塔在海南城乡的普遍出现。风水塔源于道教的风水说,多建于府、县城镇文庙近旁或山尖、路端等重要位置,作为驱邪扶正或祈祷本地人才蔚起的象征。此类塔制在明清海南州、县城郊村野均有建立。据新编海南各市县志载:明代风水塔有文昌斗炳塔、琼海聚奎塔、澄迈文峰塔等;清代风水塔有定安见龙塔、崖州文峰塔、万宁清云塔、崖州迎旺塔、文昌文笔塔等。
明、清海南道教不断向民间扩散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加强了民间多神崇拜的风气。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一方面它不断地造神,并传布到社会上,逐渐形成民间信仰中的神,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真武大帝、文昌帝君等;另一方面又不断从民间信仰中吸收新神,编入神仙谱系之中,并为之塑像建庙,顶礼膜拜,如龙王、土地、送子娘娘、关圣帝君等。明、清时期海南民间诸多神中最突出的有两位女神,一为水尾圣娘,一为冼太夫人。海南沿海地区均建有水尾圣娘庙或天后庙,祭拜水神水尾圣娘,以祈平安。如今文昌东郊镇桃李村的“水尾圣娘庙”,以及清道光《琼州府志 》记载的琼州府白沙门天后庙、澄迈县城西天后庙、定安县天后庙、文昌县紫贝山麓天后庙、会同县城南门天后庙、临高县临江桥东天后庙、儋州城东天后庙、昌化县城西天后庙、万州迎恩街天后庙、陵水县北门外天后庙、崖州海滨天后庙、感恩县县北天后庙等,均为明、清修建或重建。水尾圣娘被华侨称为“海南第一女神”,凡有琼属华侨旅居的国家和地区大多设有“水尾圣娘庙”或“天后宫”,以祈求水神保佑安康发达。
历经梁、陈、隋三代的冼太夫人,由于对海南归属中央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历史贡献,被历代海南人所敬仰,至明清道教影响下变为神。自明清以来,建造冼太夫人庙日益增多,几乎所有城乡村舍都普遍奉祀,以至文职武官、学者名士、乡绅商贾均乐于参与为冼太夫人立祠的盛举。
祭祀冼太夫人诞期的“军坡”活动也盛况非常,明王弘诲撰《新建谯国诚敬夫人庙碑》云:“每令节届期,即云集飙附,若三军之奉主师,曾无敢有越厥志者”。王弘诲还有诗云:“年年诞节启仲奉,考钟伐鼓声渊阗;军魔俨从开府日,杀气直扫蛮荒尘。……迩来豺虎日纵横,青天魑魅群妖精;愿仗神威一驱逐,阖境耕凿康哉宁”。这种象征冼太夫人率军出征,驱邪镇魔,保境安宁的“军坡”活动,成为明清以降海南民间的传统节日。
#p#副标题#e#
三、近代以来海南道教的世俗化
清代统治者尊崇儒学和藏传佛教,对道教实行利用、限制政策。清后期,清廷对道教的抑制愈来愈严,至道光元年(1821年),清王朝敕令第五十九代天师张钰停止朝觐,不准来京,道教被排斥出宫廷政治舞台。从此,道教完全转向民间,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海南道教更趋向民间化、世俗化,与民众生活各个方面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并且传到少数民族地区。
近代海南道教分布相当广泛,活动也较为频繁,布道场所不但在城镇有道观、道堂,而且农村居落普设神庙、神堂。据1920年陈铭编纂的《海南岛志》载:“道教之在本岛,几于无地无之。羽流不木妻道观,散处农村间。操家常职业,与常人无异。每一地方皆有一二先辈道士,称为师傅。凡学道者,须在道场跟随学习。师傅认为已成业,则为之起道名,给道印,授以道职,然后可出而应世人之请求而营其道业。地方人亦遂信仰之。凡道士有职者,其服装皆有一定,袍红而长,博其袖,帽黑顶尖,向前后斜。一般人民崇信甚笃,斋醮祈福,什八九延道士为之。”近代海南道教主要是承袭明清以来的正一道,尤以正一道中的先天道为甚。
据海南各市县新编地方志载,琼山县自宋以来是海南道教活动的中心地区,至近代形成统一的道教系统。初始在琼山府城北官市设置道宫,后来逐渐在全县范围内设11个分道堂,分别在府城福地后街9号、尚书直街1号、北官市刘宅、北官市2号、绣衣坊骆宅、宗伯里王宅、甲子白草坡“绿圣堂”、美茶村“义元堂”、罗以园村“符圣堂”、头坡村“镇元堂”、大坡中税圩“镇元堂”等。据1932统计,琼山县有道徒4597人,其中男2671,女1926人;海口市近代道教信徒众多,神庙不少,尤以土地神居多,分布于城乡之间,有住庙道士,也有居家世俗道士。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文明宫”,信奉“师主道吾后帝”。宫址设南门外7号,房屋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有常年驻宫道姑;聚善堂,信奉“天师道”,宫址设南门外园内里22号,房屋二进,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有常年驻堂道士;临高县,近代道教场所众多。解放前夕,全县寺庙观堂共有67间,其中城县8间,博厚地区5间,波莲地区3间。这些寺庙观堂,大多为道教或带道教性质的庙堂,其中以高山庙最具代表性。高山庙,位于县西今高岭毗耶山上,临高八景之一“毗耶灵石”就在其中,为昔日神坛。
元延元年(1314年)始建毗耶神庙。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僧东明募资移建于毗耶山神之侧。道光十年(1830年)知县董番重修,在庙前建一座亭,两侧各建庑宇。后乡人重修,厅楣存有古石刻横额“嵩高维岳”四个字,左右有浙江钱塘潘士贤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三月石刻“宰我邦者为好官,是海是山同福泽,谓彼政者能廉吏,一草一木尽甘棠”对联。庙外左侧立有元代廉访司范椁写的《高山毗耶神祷雨有应记》石碑。
昌江县1950年全县有庙堂17处,道士124人,其中香火最盛、求神抽签人数最多者为峻灵王庙,时有住堂道士23人。
琼海县近代道士遍于全县各地,信道者众。道士不出家,属“俗家道士”,平时操持家务,与常人无异,仅初一、十五和传统节日吃素,忌蛇肉、狗肉、龟肉。道士中有道头,俗称师父,持道职、道印,带道徒5—10人不等。琼海民间道教法事有:集众打醮,祭祀孤魂(俗称施孤),求平安(俗称做平安),报恩还愿(俗称割红),求寿延年(俗称祭星解限),超度亡魂(俗称做七)等等。七事称幽斋,其他称仁斋。法事有大小之分,大的如“做平安”,小的如“割红”等。做平安为区域性法事,参加人数众多,时间较长,一般三至五天,除道士外,还有神汉配合,抬神游村,即所谓“赶鬼驱邪”,保护众家平安之举。道头(师父)身着法衣,手执法器,口念经文,手舞足蹈,间有吆喝声。
其唱腔时似民谣,时如曲艺,讲究韵律,由师父做唱,弟子敲锣击鼓助之。所用之法器有法剑、法鞭、惊木、飞壳等;乐器有号角、锣、鼓、胡琴和唢呐等。近代海南汉区各县道教民间法事,基本与琼海县同。
据1949年出版的陈植《海南岛新志》云:“道教之于本岛,相当普及,大多数寺庙均属之,侍奉寺庙者,谓之道士,惟仍可返家生活,与常人无异。本岛人均信仰之。全岛道教徒计三十万人。”时海南全岛总人口约二百一十三万,道教徒占百分之十四。近代海南道徒之众,道教之盛,显而见之。
近代海南黎族地区,特别是黎汉杂居地区,已经传入了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其中道教影响最大。道教的某些教义与黎族祖先崇拜、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相近,易于为黎族民众所接受,因此,黎族信奉道教者居多。信道者普遍相信科仪、斋、醮、符象、禁咒可以招灾求福,役使鬼神,用道教符 对付鬼魔疾病。专门从事道教活动的“道公”传入黎族地区,逐渐取代了黎族的巫师“娘母”。道教传入黎区后,黎族出现了“大元佛鬼”、“华光公”、“三圣娘娘”、“上界夫人”、“下界夫人”等道教神祗,黎族乡村建立了“土地公庙”、“峒主公庙”、“祖先鬼屋(祠堂)”。祖先鬼屋供有祖先神像,有祭坛、神坛、香炉,用香、烛、元宝、纸钱、饭、酒、米、牲等祭祀。道教传入黎族地区,使其民俗发生诸多变化,如丧葬风俗方面,不少地区摒弃“黎人葬祖”的原始丧俗,出现了风水造墓、葬着龙脉、木棺入殓、立碑、做七做八,以及清明、端阳、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祭祀祖先、扫墓等类似汉族丧葬仪式。黎族地区受道教影响以琼中县为甚,1950年前全县有道士105人,散居乡村,为信民“作醮”、“祭鬼”。
近代海南苗族中,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敬奉盘古为始祖。自然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崇尚山神、海龙公、土地公、灶王公等,砍山狩猎前都要祭拜山神。汉族道教对其有较深的影响。
近代海南道士大都依靠为亡人超度作道场和宫观内“香火”、庙产、布施为主要生活来源,少数道士以行医卖药,卜卦星相为生活来源。由于近代道教的民间化、世俗化,有的已脱离道教教义的教规。1953年由于部分宫观道堂违反人民政府宗教管理条例,予以取缔,道士有的回家自立自修,有的还俗弃道,海南正统的道教活动基本停止。
作者:符和积(1949-),男,海南文昌人,海南省史志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海南省地方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