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雁荡山位于浙江平阳县南雁镇南雁村,自然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以其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六胜而闻名遐迩,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仙姑洞位于南雁西洞,是朱仙姑曾经修道成仙之所。
朱仙姑,原名朱婵媛,平阳县北港杉桥里人氏。出生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甲戌)九月廿九日寅时。同年,其父朱璧,登右科进士,朝廷任命为道州司理参军,即在如今的湖南省道县一带负责刑狱诉讼工作。后升为杭州知府。
朱仙姑母亲章氏夫人淑慧贤良,乐善好施,济世利人,教女有方。婵媛从小深受母亲之影响,心喜清静,心怀慈悲,茹素持斋,崇尚仙道。十三岁时,于三月初三踏青节,在丫鬟陪同下,朱仙姑前往闹村乡南垟村白水漈游玩。春和日丽,万物勃发,绿意盎然,白水漈清泉飞瀑,凌空而泻,玄妙无比。朱仙姑被此处优美景色所吸引,突发感悟,萌发道心,于是决定在白水漈结茅简居,出家修行。
父母兄嫂数次劝说,不为所动。其父一怒之下,于十月十五日夜间,使人纵火,烧毁茅棚,逼她回家。在这生死关头,慈航真人圆通自在天尊派遣座下善财童子,化作紫龙,将婵媛救出火海,度到南雁西洞石室隐居,白天上山采药,夜间笃实内修。还钻研医道、堪舆,烧炼九鼎金丹,同时广行方便,为人治病疗疾,妙手仁心,药到病除。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修炼有成,辟谷出关,乃云游于江南一带,传授堪舆、炉鼎、导引、岐黄秘诀,讲经说法,弘阐忠君、孝亲、仁爱、慈悲、善恶、承负精神。三三九载,慈悲接引,广度愚迷,积功累行,道果圆满,于绍兴十一年(1141、辛酉)六月十六日午时,白日飞升,得道成仙。百姓感怀不已,构像祭祀,敬奉仙姑。当时,仙姑多以梦示人,度化众生。
绍兴十六年(1146年),临安大疫,民众暴死数以千记。太医院医士束手无策。高宗皇帝张贴皇榜,招募天下名医,前来解决危难。仙姑听闻此事,大发慈悲之心,腾云驾雾,前来帝都,化身为一位妙龄女子,勇揭皇榜。然后设坛祈祷,广施妙药,大显神通,祛瘟灭疫,大济群生,使得国泰民安。高宗皇帝龙颜大悦,亲为颁旨,敕封为“南雁教主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护国慈母朱氏仙姑”,改封西洞为“仙姑洞”。自此以后,朱仙姑神威显赫,洪恩广泽,有感必孚,有求皆应,驰名寰宇,广受敬仰,成为十方善信虔诚朝拜的圣母仙尊。
纵观仙姑派历代祖师,高寿者居多。据统计,第一代至二十五代的36位祖师中,世寿在一百岁以上的就有7位,90岁以上者达21位。究其原因,就是仙姑派养生有道、医药有方。
如今仙姑派已经传承至第二十八代。在当今道教界影响较大的有第二十六代弟子董中基道长、周中青道长等。董中基道长,现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道教协会会长、杭州市道教协会会长、杭州福星观监院。周中青道长,现任中国道教协会理事、浙江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温州市道教协会会长、平阳县道教协会会长、南雁仙姑洞住持,2022年被中央统战部授予“全国宗教界先进个人”。
南雁仙姑洞历史上曾发生过一段红色往事。1937年农历六月,国民党反动派于山门溪滩杀害13名共产党人,当时形势非常紧张,革命事业陷入僵局之中。当年冬天,经地下党联络员南雁河边村的蒋金考联系,刘英、粟裕、黄先河同志来到仙姑洞,秘密拜会黄志春、蔡志月、吕利民、黄光照等几位仙姑洞的道长。道长们对白色恐怖毫不畏惧,曾秘密为山门创办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捐银两300圆、粮食、棉被等物资,积极支持革命事业,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南雁仙姑洞一直以来坚持爱国爱教、正信正行,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发挥道教积极作用,服务社会,济世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