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试说道教如何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试说道教如何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道音文化 14年前

奏响道教对生活的赞歌——试说道教如何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道教是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土壤上产生和发展的宗教,含藏着厚实的我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因素。有的学者赞誉它融摄性很强,有的则贬斥它杂而多端,有的说它是历史社会生活折射的映象,有的说它是有宗教特征的社会文化形式。总之,它有系统而博广的义理和独立而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它是华夏领域天籁、地籁、人籁自然谱成的合奏曲,虽是空虚来声、百音齐鸣,而其基调则是和谐的和活泼的,抒发着关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长生久视的热烈情怀。其旋律充满对人生的兴味、对社会的兴味、对生活的兴味。它的一切根本性义理,可以说聚焦于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与"生活"。向往的是天和、地和、人和,达到天乐、地乐、人乐;就人类自身来说,就是运用"贵生"的钥匙去打开和走进人间仙境之门。

第二届庐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的组织者,为此次研讨会定了一个主议题,即:"为发扬道教优良传统,探讨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意在探索"将道教的智慧、道教的精神、道教的义理思想贯彻到人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中,立足于生活,圆融于生活,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的可行性与践行举措。也可以说,是面对新时代的要求与激励,提出"生活道教"这一新说法、新观念,引导道教进一步以新姿态积极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体现道教的存在价值与活力,从而为社会生活的更趋美好作出贡献。出发于爱国爱教的热忱,提出这样的课题,我以为是及时的、必要的。

我们探讨这一课题时,特别是我们道教界中人在思考这一课题时,不能忘记,我们已经迈进了千禧之初的廿一世纪,面对的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替、生活方式与质量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挑战与希望,矛盾与喜悦,随时都可能出现在大家的社会生活之中,同时也承受考验。历史发展的洪流滚滚向前,疑虑、畏惧、逃避、滞阻都将只是洪流上飘浮的泡沫;只有认清客观形势,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新时代的启迪与机遇,更新观念,顺应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才是道教传承发展的制胜之路,必由之路。

虽说因应时代的要求,古老的道教观念上需要有所更新,在理论上需有所创新,在与社会生活方面需要有新的接轨。但这都不能仅凭热情与主观愿望办事,也不能只是抽象地议论一番;欲发挥道教的优势与潜力,更必须是实事求是,经过认真地观察与研究,用十分审慎的态度来具体对待。面对实际,明确其针对性,关注其实效性,从而显示其主动性与创新性。道教本来就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道教界的每个成员本来就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个体与整体,息息相关。进一步的融入,始于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现在因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推动,在对道教有一个中肯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有关导向的说法,主要就在于革新观念,明确方向,规范践行,跟上时代发展的前进步代。故而新提法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明确的界定、明确的宗旨与目的,特别是具体的践行方法,使之建立在合情、合理、合法、可行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使奉道者接受,收到积极的效应,免致产生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的混乱、涣散。就"生活道教"的提法而言,其内涵的实质精神,务必是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在大陆地区具有引导道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效益;在港澳地区具有促进爱国爱教团结进步并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效应;在国际影响上也要运用道教信仰这条联系纽带,关切到世界奉道者之间的共同宗教情感与在道教事业兴衰方面的共同意愿,促进交流与团结进步。以道教的和谐之音,对化解世界上的冷战、对抗,起积极的影响。总的说,即用重生、贵生、乐生的生命观,唤起人类尊重和关爱生命,热爱和融入社会生活,从而热爱和平增进社会的繁荣发展,使人间社会成为人间仙境。往日的道教持行者,大多关怀的是己身的幸福与长寿,而今天便要拓展、延阔、开放这狭窄的心胸,以"道"心容纳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整个人类以及环境与生态,在个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之间保持心态的开阔与平衡。只有关爱生活,才能树立贵生、重生意识,只有意识到个体生命不是孤立的,也不仅属于自己,只有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只有大家彼此的关爱和谐,才能使生命的意义重大。

这并不是另辟道教持行新途径,而是遵循道教由入世而归根出世的持行传统,因应时代要求,开创道教事业的新局面、新前景、新的社会价值。形成既保持传统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道教。

那么,在当前道教如何发挥自身的优良传统,更好地融入现实社会生活并服务当代的社会生活呢?我以为,立足现实,首先要关注的是大陆道教的前进之路,因为她毕竟是道教祖根与道教主体之所在;同时也要关切港澳地区的道教以及国际道教。

一、关心时事,积极融入当代政治生活:努力学习时事政策,扭转过去持行者不问政治的消极思想,打破不涉尘事的旧观念,从国家公民职责出发,以积极的态度,重政治、讲政治,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依据各人的社会位置与力量,作出奉献。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同时,也利用一切与国际社会联系、交流的机会,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卓越成就,扩展我国的威望,冰释国际上一切对我国存在有疑虑的悬念,特别是要鲜明地"反独促统"。对世界来说,也要支持一切正义、进步的事业,反对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政治。

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融入社会经济生活:道教群体是社会组成的部分,大家都生活在社会的经济生活之中。在我国大陆地区,只有社会主义祖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不断的改善。全民共同走进幸福的生活境地,必须建筑在充裕的经济基础之上。道教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部分,当然首先要依法搞好自身的经济状况,生产自养,减轻社会的宗教性质负担;同时道教所经营的自养事业,也要关切为社会服务,有利于民,有助于活跃社会经济。宫观自养有余,还理当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用之于"希望工程"、"爱心工程"以及地方灾害救济事业,减缓国家与地方财政困难。再者,道教也是联通国际各方面的纽带,搞好一处道教胜地,可以吸引来国际香客游人的参访,从而带来一方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在国际友好交往中,有不少是奉道者,道教作为联系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我们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宣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并为促进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作沟通与辅助性质服务。"宗教搭台,经济唱戏",提法不妥,为宗教界人士所难以接受。我以为,从人民利益出发,兼而顾之,结合运作,既利道教,亦利国家(或地方)的经济发展,这也是爱国爱教的当然举措,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现象。当然也可以视为道教界对国家(或地方)在恩情上的回报。

#p#副标题#e#

三、保稳定,促进社会的团结进步:近二十年来,大陆地区道教界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不论在宫观、组织、信仰者等方面皆有较快的发展,已经形成为我国爱国宗教团体中颇具新兴气象的力量之一,至于它的思想影响,则更可说是有超过以往的扩大,呈现走向世界的趋向。这就是说它仍具有较强的活力,影响着众多群众的精神世界。国家要繁荣发展,当然需要社会的安定以为保障,否则便难以成就。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国家,道教界自身增强公民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纪,在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范畴内开展宗教活动,反对邪教,并与封建迷信划清界限。还应发扬道教尊道贵德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道风,为世人作有道德品格的楷范。还要运用道教可能的条件,尽力宣传我国传统的优良道德文化,劝人为善;宣传社会主义的法制,引导人们爱国守法,保持社会的稳定。道教本具有保持社会秩序的功能,而惟有为稳定一个繁荣发展、为广大人民所欢迎和热爱的社会献力,才是莫大的功德与光荣。社会各界皆来协力维护安定团结局面,我国就能团结进步,飞跃发展。

四、弘扬保健动静功法,增强人民体质:道教贵生、重生、乐生、追求长生久视,其唯生与务生的特征,十分显著。近二千年来,道教炼养者营构了系统的养生保健理论、方法与方术,其中殊多对人体康健有积极作用的宝贵经验与珍贵资料,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就其思想论,自然与鬼神皆不能对生命作出限制与承诺,而在于个人尽最大力量追求生活,既不信天命,也不拘于业果,而是勇猛地向人类生命的极限挑战,追求长生久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在探索、践行中遭受过无数的挫折与失落,同时也遭受过反对者尖厉地讪毁,但它依然相沿传承至今天。且看当今的科学进步,人类生命遗传基因研究的突破,表明未来的人有活到一千二百岁的潜力,现在科学家正在试图拨动人体的"生物钟",一旦攻克,人可以至少活到五百岁以上。当代科学研究已经指向人类寿命的无限延长,这岂不证明道教的生命观及其以动静功法探索的"长生久视"之道并非完全荒谬的狂想吗?历史证明,道教正是"生命"、"生活"之学的开启者。"狂想"已变成理想,希望将变成事实。当然我们也要理智的看到,人类对生命认识的根本性变革,尚有相当长的时间距离,有待科学的继续发展。远水不解近渴,而道教所积累的养生延龄经验,仍然是有其一定现实应用价值的。道教理应加强研究力度,发挥能助人健身的功法潜力,有益增强全民体质,同时也增益人们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观念。让大家在和平的社会里以充沛的精力建设社会、发展社会,享受生活。我以为,这正是道教以其贵生教义、养生功法融入社会、造福社会的时机。

五、投入祖国统一大业,无愧为炎黄子孙:由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香港、澳门已先后回归祖国怀抱。如今只有宝岛台湾,仍在美国反华势力庇护的台独分子阻挠下,未能和平回归祖国,完成伟大祖国的统一大业。凡我炎黄子孙,无不引为憾事。在台湾有数千处道教活动场所,有数十万道教信众,道教是台湾第一大宗教。台湾道教与大陆道教同根同源,关系密切,交往频繁,道教界在促进祖国统一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在交往中宣传大陆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以及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可以化解他们受台独分子及西方反华反共分子的蛊惑所造成的疑虑,增进其爱国主义思想与血浓于水的同胞情怀,协力造成强有力的"和平统一"呼声,促进统一大业。

六、投入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及维护世界和平动动:人类及一切生物皆依赖大自然的恩惠才得以生存和繁衍,地球是我们人类和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由于人为的破坏生态平衡与环境,污染大气以及到处战火纷飞,人类在自我毁灭家园,残害自身的生存,如不抓紧拯救,势必自食其恶果。道教道经义理自来尊重自然、重生乐生及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当然我们应当积极投入生态环保事业及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度人经》不仅主张"仙道贵生",而且主张"仙道贵实",我们蒙受天地之恩,众生之惠,理应回报,不能把责任委之于鬼神,我们眼光要远大,着手要稳实,尽我心意,量力而为。可以植树护林、治沙防水、美化环境、爱护生物,清除污染;尽一切力量呼吁和平,消弭战争,使世界一派祥和,一切和谐相处,共建人间仙境。

我们在前面讲过,当今是一个充满喜悦而又充满矛盾的时代,是一个既有挑战而又催人奋进的时代。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事物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融入社会生活,才能与社会生活同步前进,而道教融入现实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就是:讲政治、促经济、保稳定、利健康、促统一、益环保、保和平。以革新求适应,在适应中求发展,开阔道教呼吸的空间。新中国建立以来,道教已经走过了一段从顺应到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可以说是既经受考验与体现了现实存在价值;同时也在践行中日增其热爱社会生活的情怀。作为已呈现正在走向国际的道教,必须跟上世界时代文明前进的步伐;作为大陆地区的道教,必须进一步融入现实生活,在党和政府积极引导下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总结经验,明辨方向,坚定信念,不断前进。这内、外之间,虽有明显的区别,但也紧密相联,互不隶属而又互相协调,处理得当,则道教在全球的整体腾飞,是大有可能的。

                                                                             李养正

                                                      (原载《中国道教》2000年第6期)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观妙入真”:再现700年前的永乐宫“真貌”
  • 李绍华道长:道教戒律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七月有感(两首)
  • 北大学堂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 退养周岁歌

推荐阅读

中国道教学院举行2022级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硕士学位授予仪式
3周前
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开展“端午送安康”系列活动
1月前
荆州市道教协会召开三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
2月前
咸宁市道协举办2025年讲经交流活动
3周前
广州市道教协会认真开展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
1天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