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思寡欲 返朴归真——诗意地栖居
陈 霞
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给人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各种文化的交流带来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但随之而来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太空垃圾、生物资源衰退、土地沙漠化、洪旱灾害、农药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有害物质富集等已经危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生命。我们还品尝了人口爆炸、贫富分化、人际冷漠、亲情疏远、战争威胁等社会问题的痛苦。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已经刻不容缓、迫在眉睫。限制和治理污染源、预防生态破坏、对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和协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等技术性手段在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功不可没,非常必须。但如果人们看待自然的观念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即使依靠技术的手段解决了暂时的问题,环境问题迟早还会出现。即使我们能移居到其他星球,我们不改变自己,也只能把其他星球变成第二个被污染的地球。所以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更为根本。道教的理想生活方式是返朴归真,回归自然。 "返朴归真"的生活要求尽量地减少对自然的干预,把人们从物质的追求中解救出来,更多地享受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质量更高的生活。道教常把自然看作人类的老师、美的对象和源泉、人类的故乡、象征自由的所在,历史上多有逃避"文明"而复归自然,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精神自由的高人、隐士。"大自然最有智慧"是生态学的第三条定律。1道教从观赏自然、与自然默处中得到极大的陶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都是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叹。李刚先生认为道教哲学"显示出一种超越宇宙人生,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力,一种放达豁脱、雄视高远的艺术哲学的气质。"2在道教看来,生命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恬然淡泊、清静无为、顺任自然,诗意般地活在世上。在生活方式上,道教追求"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俭朴的生活方式,极力反对奢侈浪费。它提出"知足常乐"的人生原则,以使自己保持内心的安宁平静。过多的欲望会打破个人内心的宁静,失掉自己的本真。两千年前老子就认识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3意即色、声、香、味等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使得人心永不知足。这是物欲带来的罪过。为了求得生命的本真,人就不能强求物质的享受,也不应追逐外在的名声,"圣人不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如果大家都能效法圣人"为而不争"的品德,攀比的恶劣风气就会受到鄙视,不实际的消费就会得到遏制,生命的本真才能得以彰显。自然的演化不正是这样的道理吗?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立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芽故能成其私。4
圣人学习天地的博大胸怀,将自己置之度外,不计功名利禄,反而成全了真正的自我。庄子也认为高贵、富有、显赫、尊严、声名、利禄,能让人神志勃乱;容貌、举止、美色、风度、气质、情感,足以束缚人的心灵;憎恶、欲望、欣喜、恼怒、悲哀、欢乐,能损伤自己的德行;喜新厌旧、趋炎附势、巧取豪夺,足以闭塞 "道"的通行。这些东西不在内心动荡,心神就能够端正;心神端正,就能够内心宁静;内心宁静,就能明白事理;明白事理,就能进入空灵的境界;进入空灵,则可以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了。现代人用外在的消费和装饰来体现自我,的确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要做到返朴归真,必须少思寡欲,物质欲望是阻碍精神提升的障碍。 "少思寡欲"是道教的人生修炼原则,节俭是道教崇尚的立身处世法宝。《道德经》说: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
把 "节俭"作为三大法宝之一,反对放纵自己的欲望。《老子想尔注》提倡"不劳精思求材以养身,不以无功窃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抱朴子内篇》也说,"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杜光庭认为:"欲者,染著之貌,情爱之喻。观境而染谓之欲,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人若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则六欲自然消灭,岂能生乎?内神不出,六识不动,则六根自然清静,故不生也。"6侯善渊描写"六欲不生"的状态是:"眼观无色,神不邪视。耳听无音,声色不闻。鼻息冲和,不容香臭。舌餐无味,不甘酸甜。身守无相,不著有漏。意抱天真,不迷外境。"7要达到这种境界,李道纯在其注释中认为:"有道之士,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以道制欲,神所以清,心所以静。"8《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道教向往不为物欲所累的精神自由,追求高雅的精神享受。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种模式"。目前,这种模式正在加速着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世界环境质量的恶化。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主席施里达斯·拉夫尔(S.Ramhpal)指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于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使用或浪费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9。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提倡道教的"少思寡欲"与传统的节衣缩食已经大相径庭。我们将"少思寡欲"置于生物圈的大系统中,倡导节俭和循环使用资源更能体现人性的尊严和高尚的境界。
在道教看来,为了实现生命的不断延续和延缓衰老,放慢速度非常必要。道教的修炼大多强调一个 "慢"字。如太极拳,就要求动作缓慢、朴实,在乎缓中体味自然之气的周流不息和与天地合一的滋味。道教内丹功夫更是一种缓慢的修炼过程。道教的吐纳,教导人们进行深呼吸训练,这样的一呼一吸是深沉而缓慢的。庄子谈到真人用脚跟呼吸,或道教修炼的胎息都比口鼻呼吸缓慢得多。古人讲"欲速则不达",俗话说"心急吃不到热豆腐","慢工出细活",看来缓慢是有助于人的生命之保养的。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E.F.Schumacher)为其名著取名《小的是好的》,其实慢的在某种意义上何尝不是好的呢?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也变得越来越急躁。加速现象已充斥生活的所有领域。由于传真、高速火车、特快专递、超音速飞机、信息高速公路、电子邮件等加速技术,我们本身也加快了速度。这是整个文明的超速运行时期。每个人都在进行冲刺,我们陪伴父母、孩子、亲人、朋友的时间越来越少。由于紧张和繁忙,我们没有时间述说个人的感受和对亲人的思念。大家都在冲刺,却发现彼此很孤单和陌生。人们越重视时间,因而越绞尽脑汁去节省它,人们就越不可能放松和享有它。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伴随着生活质量的下降,交流手段的大量增加有可能伴随着个人之间交流的缺乏。人对技术的掌握变成了技术对人的掌握。加速现象以及物质富有和精神贫乏的不协调常常导致人的精神危机,它带来人格的分裂、心理的畸变、行为的无序。总之,我们的文明患了超速病。
#p#副标题#e#
相形之下,道教真人一般都生活在一个自然、宽松、悠闲的环境里,那里没有狂奔。道教的理想境界和归属,或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们所向往的世外桃源、别有洞天。我们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对这些云蒸霞蔚、玉树琼浆、仙乐阵阵的仙山楼阁、蓬莱仙岛、琼楼玉宇已经非常熟悉了。道教在致力于理想境界的建构的同时,还致力于现实人间仙境的营造。仙人住在环境理想的 "洞天福地",现实人世间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它们是别有天地的人间仙境。道教的宫观也往往位于远离尘嚣、清净安谧、林木茂密的名山大川之中。这些地方古木参天,多奇花异草和珍稀动物。肃穆的古刹名寺和曲径通幽的亭台楼阁掩映在缕缕香火之中,仙风道骨之士在暮鼓晨钟中修真养性。这里环境幽雅,人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没有污染、噪音和人间的烦恼。在道教返朴归真的生活中,在这样优美、静谧的环境里,人们有更多的雅兴来进行审美活动,来更多地与自然进行情感交流。仅仅停留在欣赏表面的自然风景和商业旅游远远不够,只有达到了一种在精神上同大自然交流的境界,审美才更为深刻。这样的交流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哲学基础上。道教的审美不是置身事外,而是置身于事物之中,去聆听"大音希声",去品味"大象无形"。道教在审视自然之美的时候,找回了人对自然的特殊情感,它是人类精神的升华。美是支持生命的必要前提,她的衰退标志着生命处境的恶化,她的消逝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在今天,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就必须恢复早已钝化了的美感,去努力追求与生命存在休戚相关的生态美。道教认为众多的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让人同地球的关系具有美感,并令人心醉神迷。对地球家园的意识本身就会使我们进入诗意状态。在道教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我们能够培养深层的、非物质的满足。这种高雅的满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达到了比掠夺资源换取的物质享受更持久的效果。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说:"人类的另一个家园精神世界,也是全部客观实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生物圈的区别,在于它是非物质的和无限的。在精神世界的生活中,人类发现他的使命不是谋求在物质上掌握环境,而是在精神上掌握自身。"10只有那些体会最深的人才认识到,绿色运动从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精神运动,人的精神价值是深层生态学的核心。
道教返朴归真的生活正是这样一种更注重精神追求、人际和睦、道德高尚和人体潜能开发的、更接近人之本性的生活。这种生活反对把物质消费当作个人经济成就和个人地位的象征。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在道教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原则启示下,改变现在的过渡消费,从对自然资源的耗费转向对自然资源的审美和爱护是我们不得不做的选择。在高消费国家所做的民意测验也表明:超过半数的人们宁愿选择环境质量而不是经济增长。道教返朴归真的生活教导我们过充裕而非过度消费的生活,指导我们恢复美丽的自然、温馨的家园、祥和的社区和有意义的工作;重新尊重技艺、手工和艺术创造;踏着自然的节奏去观看日出,在黄昏时去水边漫步;创造一个值得在其中度过一生的优美自然和和谐的社会。
注:
1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3页。
2 李刚著,《汉代道教哲学》,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30页。
3 《道德经》第12章。
4 《道德经》第7章。
5 《道德经》第67章。
6 《道藏》第17册第184页。
7 《道藏》第17册第178页。
8 《道藏》第17册第141页。
9 Ramphal,Shridath,Our Country,ThePlanet,Island,Washington,D.C.1992。
10 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8、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