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任法融道长

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任法融道长

道音文化 14年前

——《CRI会客厅》对话中国五大宗教“两会”代表委员

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

访谈宗旨: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大型高端人物视频访谈栏目《CRI会客厅》于“两会”期间特别策划“‘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对话中国五大宗教‘两会’代表委员”系列节目,邀请了中国伊斯兰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的“两会”代表委员作客演播间,畅谈五大宗教如何吸收、融入中国的文明传统,如何逐步形成自己的和谐特质,与其它宗教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为体现国际台外宣媒体的特点,节目特邀请了CRI国际问题专家、信奉相关宗教信仰的外籍工作人员,包括意大利、阿根廷、埃及、泰国的外籍专家,以独特的角度与五大宗教代表委员对话交流,体现“国际平台、海外视角、宗教议题”的有效融合,从宗教节庆、宗教饮食、宗教聚会、重大事件参与、生存幸福感等问题切入,以故事、经历、感受来畅谈中国的宗教政策和中国的宗教现状,透过五大宗教在中国社会的生存、发展,面向全球受众畅谈“多元信仰共存下的和谐中国”。

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任法融道长-道音文化
任法融会长接受《CRI会客厅》专访

访谈人物:

全国政协常委、政协民宗委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陈广元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任法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释明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 黄炳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 陈顺鹏

 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任法融道长-道音文化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任法融

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任法融道长-道音文化

访谈背景:

2011年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2011年1月28日,中国五大宗教团体发表《倡导宗教和谐共同宣言》,《宣言》提出:“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宗教间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涉及宗教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对国际政治和世界事务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国处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倡导宗教和谐,是各个宗教适应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必然要求。”

#p#副标题#e#

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任法融道长-道音文化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莅临国际台

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任法融道长-道音文化
节目录制前任法融会长与工作人员亲切交流

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任法融道长-道音文化
任法融会长与主持人郭丹

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任法融道长-道音文化
任法融会长为国际台题词“道通古今”

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任法融道长-道音文化
任法融会长为《CRI会客厅》题字

多元信仰 和谐中国——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任法融道长-道音文化
任法融会长与国际台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p#副标题#e#

访谈实录:

嘉 宾: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

主持人:郭 丹 

主持人: 各位好,欢迎各位收听收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会客厅》在今年两会特别推出的《多元信仰,和谐中国——对话中国五大宗教两会代表委员特别节目》。那么,今天我们首先请到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任会长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CRI会客厅》来做客我们的节目。

嘉宾: 谢谢!

主持人: 在今年两会会程安排这么紧张的情况下特地抽时间。那么今年两会不知道会长带来了什么提案?

嘉宾: 今年两会是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同时是“十二五”规划起步的一年。这对国家的发展都有大的进步,所以我们借着两会的精神,把我们中国的古老文化向外宣传。(在我们的)古老文化中,道教是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很长、意义很远、用途很大,所以我们准备把我们中国的道教文化、《道德经》向外宣传。

主持人: 对,《道德经》确实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道教我们都知道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在几大宗教中唯一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那么,听说会长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您就表示说中国道教协会正在着手研究出版一个《道德经》普及的这样一个读物。就是以所谓的流行方式来让公众都能读懂《道德经》。这是不是意味着您在今年两会更加关注《道德经》的普及或者它的社会责任的这样一个问题呢?

嘉宾: 对,就是。因为《道德经》的版本极多。它在文字是上下两卷。它是八十一章一共是五千多个字。它的综合面积特别广,它对世界的发展是面面俱到。所以它的哲学内容特别丰富。普及它,使孩子、妇女、老人都懂得它。我们准备用图画、故事形式解释它。将《道德经》普及社会。就这个办法。

主持人: 以图画和故事的形式让孩子和老人都能读懂《道德经》。我知道,会长是五十多年前,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读《道德经》了,是吧?您也三次注释《道德经》的版本。

嘉宾: 就是已经出了三版。

主持人: 听说您最喜欢《道德经》中的一句话,那就是“道法自然”。

嘉宾: 对,就是。

主持人: 为什么您解释一下。

嘉宾: 我读道德经,几十家版本的注解里面都着重说这个“道法自然”。贾庆林主席参加我们庆祝道教协会五十周年大会上,他就问我《道德经》的哲学内容如此深吗?我说《道德经》的哲学内容用四个字最高概括,那就是“道法自然”。这个“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您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主持人: 对,我也要向您请教这个问题。

嘉宾: 对,要注意一下这个问题。、

主持人:我知道您表述过,这个“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中心思想。

嘉宾:一部《道德经》就是“道法自然”四个字。为什么叫“自然”呢?同时,还叫作“无为”,“无为自然”。

主持人:无为而治。

嘉宾:无为而治。比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就是文帝和景帝采用老子的无为而治。“无为”是什么概念呢?常人不懂,尤其现在牵强附会用文字形式解释“无为而治”,就认为“无为”是消极的、掩饰的、无所作为的、不治。这是对老子“无为”的曲解。

主持人:对,世俗的人们总是认为“无为”好像是一个带有消极层面的词。所以今天特意请会长给我们解释一下,能够让我们理解“无为”在道教里面的涵义是什么。

嘉宾:这个您要注意,我说的话您要记下。这是个经典之作,这是我五十多年的参悟,把“无为自然”理解的。“无为”是大自然的发展变化与任何人为的因素都是自然的,这是广义的理解。从狭义上说,人间社会的发展变化都是属于自然,都有它本身的自然情理,随着它的情理不要违背,就是自然的、无为的。比如说法庭上的杀人偿命、借债还钱,这是自然的。往往咱们法庭上有人为的因素出现,感情、私情各种不正常的举动出现就是人为的因素。人为的因素一出现,不自然的该赏的不赏、该罚的不罚,不公平。这就是人为的、有为的,无为就是不要参杂个人的,有八个字需要记下“主观、义气、感情、私情”,这四句话是八个字记下,这个事就成功。把自己的“主观、义气、感情、私情”八个字掺进去就是人为的,这个事就搞砸了。行政干部也是如此,搞企业也是如此,为人处事也是如此,把自己的八个字不要掺杂进去就能成功。比如说每一次遇到困难事情时就想想自己,检查自己是不是掺杂“主观、义气、感情、私情”,没有这个事就能成功,所以事情都是自己搞砸的。把自己的事情干清楚,人为的因素起作用,这就不是无为的。所以每个朝代的治国者都是以无为,老百姓说好就好。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说过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们说好就好。就是我说好还不算,人们说好才好,人们不说好,你说好也不行啊,你是主观的啊。

主持人:那么人们说好也是夹杂着感情再说好,夹杂着感情对这个事评价。

嘉宾:它是自然的呀。

主持人:是自然的,出于本性的。

嘉宾:本性是自然的,违背本性就是不自然。有意的说好,这就不是自然的。所以“无为”和“自然”这是互相称呼,是一个意思。不要夹杂个人的主观、感情和私情这就是无为的。办一件事这八个字是不能要的,要“无为”和“自然”。

主持人:明白了。就是不要掺杂个人主观意念的东西。

嘉宾:就是自然的。

主持人:还有一个概念,我希望会长可以给我们澄清一下。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意义上的道家和宗教意义上的道教有很大的区别,但其中又有关联。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吗?

嘉宾:你问的很好。我在香港讲学的时候,香港的名流也提到这个问题。道教和道家的关系,它的内涵是什么?道家是个文化思想。道家思想胚胎于黄帝继承于老子。在轩辕黄帝时道家的思想就已经隐含着,但是在春秋时代,老子讲《道德经》之后,道家思想才普及于社会。 这是个哲学范畴。为什么把老子称为哲学之父呢,《道德经》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就把哲学最高范畴用第一句话解释。道存永恒,自然界就是一个永恒的可变的东西,这是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和可道这就使哲学的最高范畴,也就是老子的这一句话。所以哲学思想就是源于这里。可变的一个不变的东西、永恒的东西、自然的东西,所以把老子成为哲学之父。道家的思想是哲学最高的范畴,道家是文化思想。延续到东汉时期张道陵,研习道家的思想,由于内容浩大,用途广泛,就形成了道教。教就是阐述道家思想的一个平台。没有这个平台道家思想没有人宣传它、没有人继承它。道教是继承发扬光大道家思想的一个平台。这是道教和道家的关系,道教渊源于道家。

主持人:这是道教源于道家。

嘉宾:一个是文化思想,一个是文化思想宣传的平台。

主持人:也就是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天师创立的道教。它来源于道家思想。

嘉宾:道家早在黄帝的时候就蕴含着,普及于老子,到东汉时张道陵成立了道教。

主持人:我想知道会长您是怎么和道教结缘的?

嘉宾:事情都有因果关系。我老家在甘肃,是个贫困的山区,家里也很贫穷。我的舅爷是个清代的老秀才,他很懂儒语,我母亲在舅爷的熏陶下对儒家思想懂得深,我就是在我母亲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最后对道教产生了信仰。

主持人:在母亲的影响下。

嘉宾:在母亲的影响下信仰了道教。

主持人:听说您是在偶然的一次旅游还是怎么样,因为您家里那时很贫穷,三兄弟中排行最小。是在偶然的一次旅游当中。

嘉宾:原来就有这方面的意愿,是在旅游当中发现庙观很好,很清静,就信仰了道教。

主持人:您觉得在当今社会当中,全球化的视野当中,道教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嘉宾:中国的古老文化,尤其是道教的文化思想,用途极广,是面面俱到的。要从宏观上讲不要从微观上讲,大自然是狂风暴雨极多、地震频繁、自然灾害频生的,人类也不太平,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还太平,国际上狂轰乱炸的战争是特别频繁。所以道教文化的宣传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比如我在07年写过的一篇文章《人间社会与大自然的关系》。道家思想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现在天人不合一,过去地震时十年八年遇一次,现在地震、暴雨、洪水都变频繁了,自然界已经失衡了。人间社会人性浮躁、精神空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什么都做,滥用资源、过分砍伐,违背自然,现在自然惩罚人类了。现在宣传老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让人们认识。看现在世界上经常开峰会,峰会是最高会议,就研究自然灾祸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世界上科技发达的国家都没有办法。这是人类面对的一个困难,也是一种课题,这个就在中国道家的思想、道家文化中找原因。所以我们《道德经》的宣传不单对社会的发展有用,也能提高对自然界的认识。国际广播电台的平台很好,希望在这个平台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这是个公德。

主持人:我知道道教主要的经典《道德经》已经翻译了500个版本,30多种语言。应该说是除《圣经》之外翻译流传最广的经典。

#p#副标题#e#

嘉宾:尤其是在开放以来,过去是《圣经》多,这几年几乎是《道德经》超过《圣经》。和《圣经》是平起平坐的。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圣经》是西欧一些国家家喻户晓的,《道德经》是中国的文化,国外用这个相提并论说明它影响范围之大。

主持人:据说今年的11月在南岳衡山要举行《道德经》的研讨会。这个我知道在前两年也在不断搞《道德经》的论坛。《道德经》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我们今年《道德经》研讨会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据说今年将有20多个国家的不同肤色、语言、文化的道教信徒大家来共同研讨这么一个话题。

嘉宾:我们在07年举办了第一期国际性的《道德经》论坛,我们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以道相通”,来了17个国家,对论坛印象极好。这次可能规模比上次还要大,可能有20几个国家参加,都是专家学者,所以我们在南岳衡山组织这次活动。中央现在都对这次活动感兴趣,支持我们搞这个活动。

主持人:我们有没有统计中国道教现在的信徒大概有多少?

嘉宾:信徒人数到现在还没有办法统计,中国的汉民族差不多都信仰道文化。我们管的不多,要是管的大约2万多人,没人管的多,社会上信仰的那就多了。

主持人:近两年增长的情况、年龄的构成、职业这方面我们有过统计吗?

嘉宾:这个方面没有详细的统计。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道德经》研讨会和论坛的问题,那么最近几年道教和国外交往的情况,您简单介绍一下。

嘉宾:在过去的20年交往不多,在改革开放以来交往比较频繁。欧美现在对于中国的道文化特别感兴趣,每年很多次到中国来考察、研究和探讨中国的道文化,像英国、美国都有。同时现在韩国对这反面(交流)也很频繁,日本也有,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国家都有。我记得这几个国家都有道教文化,他们都很重视,所以这次我们请这些国家都来参加这个研讨会。

主持人:那么今年研讨会的主题是什么呢?

嘉宾:现在还是以《道德经》为主。还是以多元化的信仰与和谐社会为主。

主持人:在当今的商业社会当中,您觉得道教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嘉宾: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员的环境,老子讲的“清静、自然、无为”,这种社会环境对“清静、自然”的冲淡,就是有这些挑战。世俗上的繁荣发展与道教“清静、自然”的意念有些冲淡。

主持人:我们知道近些年中国在面临自然灾害时,道教的信徒们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的贡献。您觉得在做慈善方面、在做社会公益事业方面,道教和其他宗教(相比)独特的表现是什么?

嘉宾:解放以后,国家组成了五个宗教团体。就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团体。这五大宗教团体中只有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连佛教都是东汉时期才进入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教纯粹是国外的洋教,它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不管是哪一个宗教,那一种信仰形式,都是“利于众生”,“利于众生”不管在哪个国家或者哪种信仰形式、哪个宗派、哪个宗教,四个字“利于众生”这是宗教的价值。不“利于众生”这个宗教不会存在,没有什么价值。中国有三大文化体系,道文化、儒文化和佛文化,道文化老子讲的是一个“德”,道德的“德”;儒文化讲了个“仁”,仁义的“仁”;佛文化进入中国以后讲的是一个“善”;“德”“仁”“善”,老子把“德”成就的人成为真人,儒家把“仁”做好的人称君子,佛文化把“善”做好的人称菩萨。真人、君子、菩萨,“德”、“仁”、“善”说法不同,表现形式不一样,从广义上讲就是“利于众生”。从狭义的角度讲就是与人类发展进步有益的举动的都是“德”、“仁”、“善”。老子《道德经》最后一部分,它纯粹讲的就是“德”。八十一章《道德经》中三十七章讲“道”,四十三章讲“德”,意思就是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下有益的事的就是“德”。儒家的书籍纯粹讲的是“仁”,佛经讲的是“善”。对人类社会做善事,做公德这才是宗教的生命、宗教的价值。再谈到行善积德,你们叫表现爱心,我们叫做善事、做公德。要普渡众生、脱离苦海、早登彼岸之后中国好了,这就是小康社会。所以有些灾难重的地方我们要行公德、做善事,这就是我们的本职、本分。

主持人:刚才会长提到了五大宗教,我知道今年的1月28号,中国的五大宗教发表了一个共同宣言,就是要倡导宗教的共同和谐。在倡导宗教和谐方面,我们道教的独特的和谐特质是什么?

嘉宾:道教的中心信仰就是“道”。每个时期对“道”的解释都不一样,新时期专家学者的解释,“道”就是宇宙的本源,宇宙的运动法则,同时“道”的实质就是“和”。信仰道教的中心思想就是“和”,所以道教对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关系。“道”的本质思想就是“和”。儒家的中心思想很多,《易经》中还是讲的“和”。佛家不管是小沙弥还是僧人都称为和尚,还是以“和”至上。所以“和”的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特别重要,用途极广。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前几年倡导构建“和谐”的理念,世界上都向往,都重视这个“和谐”理念,因为不和谐国家就不能发展、不能稳定,还是强调这个“和”。我现在展望着最后有五大“和”:自然和,营养协调、风调雨顺、万物要发展;人类和,没有盗抢懒散、战争、社会太平;国家和,上下齐心、国泰民安;事业和,事业兴旺发达;家庭和,家庭美满;人生和,长寿健康;这就是道家讲的“和”。

主持人:世界上有这么多人非常关注道教,关注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您的一番话正是让我们所有的观众、听众进一步了解了《道德经》,进一步领悟它的中心思想。

嘉宾:老子还讲了为什么脱离了“和”不行。自然界都在“和”的理念,“和”的环境中生存,脱离了“和”就不会生存了。所以“和”的理念用途就是这么广。大自然如此,人间社会也是如此。尤其是人类,狂轰乱炸的战争就是不和。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邻为伴,共同发展,共同共赢”就是“和”。不共同发展,就不是“和”,“和其果,同其成”那就不会有战争了。人间社会的战争就是不和。所以这与天下太平都有重大的关系。

主持人:一切倡导“和”,以“道”为中心。

嘉宾:中国最早的文化体系就是道文化和儒文化。儒文化孔子就继承老子的思想。他继承了一个“中庸”,“中庸”就是它的核,儒家的思想文字特别多,“中庸”就放在前面,一切事实都是为“中庸”两个字服务的。所以中国古老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就源于这个“和”。

主持人:所以让所有的人来更多了解道教的思想“和”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的社会也在构建和谐,追求的也是这个“和”。

嘉宾:比如说一个国家的发展,仍然是各行各业都处在一个平衡和谐的状态国家就发展了,哪一方面差都不行。本来国家的西部山区条件差、环境不好,本来条件就不行,这几年国家倡导大西部大开发,意思是西部、东部和中部都要“和”起来国家就发展了。这还是“和”的影响。

主持人:听说去年10月举办了一个《中华道藏》线装版的出版仪式。不知道最近道教出版著书立说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介绍一下。

嘉宾:因为道教的文化比较精深,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我在香港讲学的时候有人提这个问题,五大宗教都兴旺发达,道教信仰的人少为什么呢?是“道法自然”的问题,信不信在自然,不能勉强。尤其是道文化一般人钻研不进去,比如说行善、积德、做好事,一般人能听懂,道文化不是这样讲。

主持人:道文化怎么讲呢?

嘉宾:还是一种“和谐”“自然”“无为”,它的意义、文化很深,所以容易接受但是不易普及。

主持人:所以你说要出版普及读本。以最轻松、简单、易懂的方式普及《道德经》,让人们更深入理解《道德经》。

嘉宾:由浅入深,同时以故事形式、图画形式来讲这个东西。比如简单说个例子,老子讲的“无为”和“自然”。在刘罗锅的电视剧里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地方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个富官,上边巡查的时候他为了表示他的清廉,专门把旧官服穿上。这就不自然了,从表现形式上来看,他要表示清廉所以穿旧官服。这个按照“道法自然”来说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是不真实,结果刘罗锅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是最奸、最贪脏枉法的。他表现为清廉,穿旧官服。按照老子所说就是不自然,是人为的因素,那么就不真实,说明是个贪官。从现象看本质,就不是清官,所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伪装,伪装就不自然。用这种故事形式、图画说明《道德经》。

主持人:普及道教的思想,您觉得主要的阻碍在什么地方?

嘉宾:还是要从老子讲的“德”,做好事、做善事,现在就是要体现道德思想,从这方面去做人们比较好接受。再要从它的文化理念着手,这样才能有发展。

主持人:我们今天非常有幸请来任会长给我们做这样一个经典的阐释,我们也借用《道德经》上的一句话,那就是“和谐世界,以道相通”。我们非常感谢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在会程安排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抽时间来做客我们的会客厅节目,非常感谢您!谢谢!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观妙入真”:再现700年前的永乐宫“真貌”
  • 李绍华道长:道教戒律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七月有感(两首)
  • 北大学堂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 退养周岁歌

推荐阅读

四川省道教协会举办2025年理事培训班
2周前
重庆市道教协会赴粤交流
3周前
福州市道教协会召开2025年宫观负责人会议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2月前
浙江省平阳县道教协会召开七届二十一次会长(扩大)会议
3月前
昆明市道教协会组织市各宫观开展2025年国家安全教育日学习宣传活动
4周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