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宫观流派 仙山宫观 新疆天山关帝庙

新疆天山关帝庙

道音文化 13年前

新疆天山关帝庙-道音文化

天山关帝庙

天山庙坐落在哈密东天山之巅,原名“天山关帝庙”,海拔近3000米,衔天山之雄奇,望古道之艰险,睹丝路之繁华,观千年之沧桑。

天山庙始建于唐代贞观十四年,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繁华时期,由信奉道教的商人们集资修建,他们供奉关羽为保护神,称为“老爷庙”。

汉唐时期的哈密东天山又叫 “白山”、“折罗漫山”、“析罗漫山”,是匈奴人的图腾。

据资料记载:此庙旁原有一小屋,屋内藏有汉唐石碑以及清代碑刻多块,着名的唐代“姜行本碑”就是其中之一。着名地理学家徐松曾题楹联,其上联曰: “赫濯震天山,通万里车书,何处是归营岳垒?”下联是“阴灵森秘殿,饱千秋冰雪,此中有汉石唐碑。”可以说,这是此庙历史地位及其特色的写照。(《哈密地方志》)

北宋时期,醉心道教的宋徽宗再次封关羽为帝,路经哈密东天山的商旅和常年生活在山脚的百姓重修老爷庙,并尊称此庙为“关帝庙”,常到天山庙敬供香火,希冀关羽保佑平安,希望上苍降福人间,因而香火在唐宋几百年间常盛不衰,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著名的道教圣地。

天山庙是东天山的人文象征。所谓: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扼东天山南北要冲,地势险要,是哈密进入巴里坤到草原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据守在此,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历代兵家必驻之地,也是联系哈密和巴里坤的交通险塞。

宋朝以后,天山庙几经沉浮,历经战事,目睹了东天山脚下的沧海桑田之变。后由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在天山顶部修建关帝庙而得名。清乾隆八十一年(1816年)、光绪八年(1882年)天山庙曾两次重建,以巨木为梁,青砖为墙,三层建筑,气势雄伟,并有厢房、禅室、斋厨等附属建筑,可让翻越天山的过客和将士暂避风雪。庙内供有关羽、周仓和关平,并刻有庙碑一块,庙内还藏有汉唐石碑《姜行本记功碑》。从历史文献和碑文记载来看,它与汉、唐、清三代经营西域的历史都有着重大关系。原来庙中“联额颇多”,其中一幅为清人徐松所题:赫濯震天山,通万里车书,何处是张营岳垒;阴灵森秘殿,饱千秋冰雪,此处有汉石唐碑。

为了彻底击败阿古柏和俄国企图把新疆分裂出去的阴谋,一代名将左宗棠率大军来到哈密运粮过兵,再次重修天山道和天山庙,保证后勤供给,面对修缮后的天山道和天山庙,左宗棠即兴赋诗,立于山巅,纪念将士之功绩:天山三十有二般,伐石贯木树扶栏。谁其化险败之安,嵩我上将唯桓桓。利有修往万几欢,恪靖铭石字龙蟠。戒毋折损毋钻剜,光绪二年六月刊。

1931年,天山庙毁于马仲英之战火,只留下了残垣断壁。2000年,旅游部门出资修复了天山庙,成为哈密的又一处怀古品幽之地。

在天山庙俯瞰天山九曲十八弯的盘山道,郁郁葱葱的松林、洁白的雪山、碧绿的草原、袅袅的炊烟,尽收眼底,心旷神怡。此处地势孤高,气候瞬息万变,六月下雪是平常事。遥想古时,班超、任尚、姜行本、岳钟琪、左宗棠等名将金戈铁马从天山道一路走过,征战天山南北,建功立业,马革裹尸,真是伟哉。历史悠久的天山庙所蕴涵和沉淀的东天山文化厚重非凡,无疑是体现哈密古伊州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湖州市德清升玄观
  • 上饶市广信区太和宫
  • 温州市龙港金仙道观
  • 赤壁蓬莱庵
  • 荣成市槎山增福延寿宫

推荐阅读

成都市道协成功举办2025年第一期玄门讲经培训交流活动
1周前
每日一道 既有善心,亦需善语
1月前
福州市道教协会召开2025年宫观负责人会议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1月前
新书推介:民国时期道教内丹学研究
1月前
温州市道教协会召开七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六大委、内设机构工作会议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