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真道传入四川的历史来看,《全真正韵》最早并不产生于四川,这是因为,全真道教进入四川相对较晚,而且全真道教在进入四川以前,四川斋醮科仪自成体系,四川本身是早期道教斋醮科仪以及活动的发源地,《魏书'释老志》说:“张道陵受道于鹄鸣山,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受,其事大成,斋词跪拜,各成道法。”这时,道教以已经有了一套自身的斋醮科仪仪式。北周甄鸾《笑道论'戒木枯死二十二》说:“又按三张之术,畏鬼科曰:左配太极章,右配昆仑铁,指日则停空,拟鬼千里血。又造黄神越章杀鬼,朱章杀人。或以涂炭斋者,黄土泥面,驴辗泥中,悬头著柱,拍打使熟。今观其文,词义无取,有同俗巫解奏之曲。”说明这是已经有了曲调及经词,早期道教经韵学也应该发源于此。
所以说,巴蜀在东汉以前,即有行巫修道者。《北史·泉仚传》说:“巴俗事道,尤重老子术。”《夔城图》言:“夷事道,蛮事鬼。”东汉时期,巴蜀产生了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宗教──道教。
其实,早在张角创立太平道时,在教区内就建立了祠、茅室、方、坛,以举行斋戒祭祀活动。《太平经》卷四十二说入道之人“当养置茅室中,使其斋戒”。[1]太平道法师持九节杖为符祝,率道众跪拜首过,向天神祈祷、称谢。这都是道教在民间举行的斋醮活动。
五斗米道时,亦在道治设置静室,作为道众斋戒思过、请祷跪拜的场所。五斗米道的祭酒,既是统领一方道众的宗教首领,又是主持斋醮活动的法师。
大约在三世纪初,五斗米道改称天师道,成为正式的道教教团。西晋以后,犍为人陈瑞在川中、涪陵人范长生在川西传播五斗米道,信徒众多。南北朝时,道教在巴蜀地区仍然有着广泛影响。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采取对道、佛二教支持复兴的政策,从而为唐朝道教的兴盛打下了重要基础。
早期的天师道属于符箓派民间道教,而符箓派的祈禳禁咒则起源于远古的民间巫术。远古先民崇拜神灵,是为了祈福免祸。但神灵奥妙难识,祭祀神灵要讲究方式,不是任何人都能和神沟通。于是便产生了宗教为职业的巫祝,专门负责官方或民间宗教祭祀活动,掌管神与人之间的沟通。《尚书·伊训》说:“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孔疏曰:“巫以歌舞事神。”凡巫皆善歌舞,用以取悦鬼神。
古代中国的巫风是十分兴盛频繁的。古代礼仪也采用音乐礼宾和祭祀。《礼记·乐记》称:“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2]于是便有了民间的巫仪,这时巫觋们“扬桴拊鼓”、“陈竽浩唱”,乐舞场面十分丰富。学者们认为早期天师道教继承乐这些巫术,他们认为天师道教经韵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以下图表示:
民间巫术→符箓派民间道教→早期天师道教→天师道教[3]
闵智亭道长认为“斋醮仪范早在祖天师创教时就有了,《天官章本》是最早的斋醮仪范。”[4]法国学者马伯乐在他的《六朝时期的道教》一文中言道:
早在汉代,道教的宗教节日就异常众多和繁杂……在其过程中,参加者要……重复的出场,来回的上香,长久的祷告,不停地跪拜,处于急凑的鼓点和繁多的音乐中。[5]
王家佑先生在《道教论稿》中也说:
《夔城图经》云:夷事道,蛮事鬼。初表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此乃盘瓠,白虎之勇也。俗情正月初夜,鸣鼓连腰以歌,与踏蹄之戏。正月十五日招命骑健,画极图舟,巾船同用,千人齐声,唱鼓扣舷,沿江腾波而下……[6]
早期天师道音乐远源于巫祝,继承了“巫以歌舞降神”的传统。但早期天师道重祈禳祭祀,即所谓坛醮。不断吸取帝王庙堂仪典音乐和民俗祭神音乐以丰富自己的宗教活动内容,遂逐渐形成了以表达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的道教音乐。几乎凡有醮仪便有音乐,道教音乐成了传统重要的演教方式之一。
应该说早期道教科仪比较简单。《太平经》中虽有关于音乐的论述,但科仪中只有诵念,并无音腔。寇谦之对道教斋醮科仪之贡献可谓是史无可比。他改直诵为乐诵,使道教斋醮威仪肃然,教戒森严。寇谦之还改“直诵”为“音诵”,使“祭酒”领着“道民”们一同诵习,整齐划一,遂成一种共同修习的宗教仪式,这应是道教徒作功课活动的前身。应该说,天师道教到了这个时候,才有了自己独特的经韵音乐。其所用的“华夏颂”、“步虚声”,是道教音乐较早的书面记载。从隋末起,天师道教斋醮“似俗酒脯棋琴行之”。琴、阮等乐器用于神前,用于斋醮之中,表明当时道教音乐与黎民及方士的祭祀音乐已经完全不同。
确切的说,从南北朝以后道教在斋醮等仪式上才真正意义上使用了音乐。《云笈七签'翊圣保德真君传》云:“扣鼓集神,恳祷而告。”[7]《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八引“太真科”称:
斋堂之前,经台之上,皆悬金钟玉磬……非唯警戒人众,亦乃感动群灵。[8]
道教徒认为在祈福求愿的斋醮仪式中,道教音乐有“感动群灵”的作用。
“步虚韵”是天师道教斋醮科仪中最早应用的道乐曲目。关于“步虚调”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太极真人”徐来勒“飞巡虚空”之中吟咏而得的一卷经书,叫《步虚经》,乃得名;另一说,据《渊鉴类函》卷三百九,《道部·道士三》及汪汲《词名集解》卷二引《吴苑记》:“陈思王游鱼山,闻岩里有诵经声,清远寥亮。顺使解音者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这一段话明确地记述了步虚韵的起源。道教创始时,诵经形式都是直诵,到北魏寇谦之创立北天师道,才改直诵为音诵,在他的《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中,吸收了步虚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步虚韵对寇谦之改直诵为音诵这一创举不无影响。
《文献通考》卷224《步虚经》一卷:“晃氏曰:太极真人传左仙翁,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飞巡虚空所咏讽,故曰步虚。”《东府题解》云:“《步虚词》道家曲也,备言众仙缥缈轻举之美。”
步虚韵格调高雅,古朴端庄,仙味浓郁,受到历代好道之士的极度推崇和赞美。唐代许浑在《宿咸宜观》中写道:“羽袖飘飘杳夜风,翠幢归殿玉坛空。步虚声尽天未晓,露压桃花月满空。”另据《册府元龟》记载:“天宝十年(752)四月,帝于内道场亲教诸道士步虚声韵”。
唐代道教音乐曾得到朝廷的重视,高宗曾令乐工制作道调;玄宗不但诏道士、大臣广制道曲,还亲自教道士“步虚音韵”;同时,又吸收和融合了民间音乐、西域音乐以及佛教音乐,使其得以发展和提高。五代时,《玄坛刊误论》载:“广陈杂乐,巴歌渝舞,悉参其间。”[9]北宋时,朝廷曾设云王敖部主管道乐,并出现了现存第一本道教音乐的谱集《玉音法事》,其中共记录从唐代至宋代的道曲谱共五十首,由于该谱采用的是曲线记谱法,因此,至今尚未能确译其音调。
从张道陵创立道教一直到两宋,虽然不断出现各种派别,但道教音乐的发展与完善,主要还是以天师道教为主体、为正统。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天师道教音乐已经具备三大特色:一,已经从原始巫术的祭祀音乐中脱颖而出,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二,因天师道教不断有高道出现,高道频繁与政权的交往,天师道教音乐也在不断地受到宫廷雅乐的影响。三,由天师道教的广泛传播以及在民间的深层次流通,各地天师道教音乐以及科仪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具有地方特性。
[1]《道藏》第24册,第401页。
[2]《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1530页。
[3]武汉音乐学院道教音乐研究室编:《中国龙虎山天师道音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第12页。
[4]闵智亭:《道教仪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4页。
[5]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1985年第六期。
[6]王家佑:《道教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
[7]《道藏要籍选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册,第697页,第8册,第429页。
[8]同上注。
[9]《道藏》第32册,第6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