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宗教研究 黄天道

黄天道

道音文化 13年前

黄天道是一支受无为教影响而出现的民间宗教,其创立者为明代北直怀安县(今河北省怀安县)人李宾。

李宾(?-1562年),青年时代在家务农,后应征入伍,在战争中失去一目。后因被诬欠短粮草,受尽酷刑,经他人帮助,补足粮草后被释放回家。戍边的艰苦生活,痛失一目与被诬受刑的身心折磨,遂使李宾的宗教情感油然而生。从这时起,李宾拜“周祖”为师,修习无为教。他“明修暗炼,悟道成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自号“普明虎眼禅师”,创立了黄天道。

黄天道继承了无为教的教义思想,修习与追求的也是无为法与无生境界。与无为教不同的是,黄天道更重视从道教的长生理论中吸取营养。

李宾创立黄天道后,便到宣化府和山西大同一带开坛传教。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李宾写下《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明嘉靖四十一年,李宾死于膳房堡,享年40余岁,葬在碧天寺,被教内尊为普明佛、普明老祖、无为祖等。

李宾死后,因无子嗣,教权由其妻王氏、法名普光者执掌。明万历四年(1576年),王氏死,与李宾合葬一塔,坐落碧天寺内,名曰“明光塔”。从此,碧天寺成为黄天道圣地,300余年香火不绝。王氏死后,教权先由长女大康李氏、法号普净者接掌;大康李氏死,传与小康李氏、法号普照;小康李氏死,教权由米康氏、法号普贤者继承,这就是黄天道内崇拜的5位“佛祖”,即普明佛、普光佛、普净佛、普照佛、普贤佛。

为了取得合法地位,黄天道在创建初期曾仿效无为教,在政治上颂扬皇权,还为皇亲国戚、满朝文武祈福祝寿。清朝以后,由于清政府在北方实行的政治政策损害了扎根于直隶、山西一带黄天道的利益,因此,黄天道放弃了拥戴清政府的立场,提出了天下禅让说,以宗教谶纬思想鼓动人心,妄图登基自立。

自清乾隆初年起,黄天道的活动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自清乾隆八年(1743年)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政府3次查处黄天道。尤其是1763年的第三次查处,李宾后裔及信徒多人被从严处置,碧天寺被拆毁,李宾夫妇、两女、外孙女及李蔚的尸骨被寸磔扬灰。经过此次沉重打击,传了7代、历时200余年的黄天道遂至衰落。

但是,李氏家族的被清除,并不意味着黄天道被消灭。后又有崔有发、田景盛、任时花、任时贵等传习黄天道。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黄天道终于再度大兴,碧天寺重建落成,更名普明寺。复兴后的黄天道,由于掺入了他教成分,被时人称为“明会”,而坚持传统的一派称为“黄会”。直到民国时期,膳房堡周围村庄仍有众多的黄天道寺庙。

黄天道流传的地区非常广泛,华北、江南广大地区均可以看到该教活动过的踪迹。黄天道对明末和清代的民间宗教影响深远,尤其对明末清初出现的东大乘教、八卦教等教派更有直接的影响,而明末出现于江南的长生教,更是由它衍生出来的支派。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原文载于中国民族宗教网)

(责任编辑:张恒溢)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持续推进宗教中国化进程
  • 古人艺术世界里的仙山
  • 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馆”背后的文化密码
  • 试析《玄教大公案》的性命双修思想
  • 道教宫观要回应时代变迁

推荐阅读

榆林市卧云山道观用传统庙会宣传落实“道法自然”理念
3天前
鹰潭市道教协会召开从严治教检视会暨2025年第一次常务理事会
3月前
吉林舒兰玉龙之宫,玄裔弟子清修宝地
2周前
安徽省道协举办2025年度拟认定教职人员培训班
2月前
广西桂平市道教协会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1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