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黄帝内经》灵枢 ● 五阅五使篇第三十七(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 ● 五阅五使篇第三十七(译文)

道音文化 14年前

【题解】"阅",《说文》云"察也"。五阅,指五脏的外候。五使,指面部五气为五脏所使。本篇主要讲述了人之脏腑疾病可以从五官五色的变化测知,故以"五阅五使"名篇。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日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黄帝日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岐伯日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掣¨,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2]入脏,必当治里。帝日善。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岐伯日五官已辨,阙庭[3]必张,乃立明堂,明堂广大,蕃蔽[4]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以针黄帝日愿闻五官。岐伯日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_也。

黄帝日以官何候?岐伯日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黄帝日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日五官不辨,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5]其墙,墙下无基,垂角[6]去外。如是者,虽平常殆,况加疾哉。黄帝日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日腑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提要】本段主要叙述了五脏与五官之间的联系规律。

【注释】[1]明堂指鼻部,《灵枢•五色》云"明堂者,鼻也"。

[2]经气在此是指经脉中的邪气。

[3]阙庭阙,指眉间。庭,指颜面额部。详见本书《五色》篇。

[4]蕃蔽蕃,指颊侧。蔽,指耳门。详见本书《五色》篇。

[5]埤同卑,低小的意思。

[6]垂角垂,指耳垂珠。角,指耳上角。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在针刺治疗疾病时,对内在五脏所反映于五官的五种气色变化的观察,可有助于病情的诊断。所谓五气,是指五脏的内在的变化反映于体表的现象。五脏之气是由五脏产生和支配的,它的盛衰与春、夏、长夏、秋、冬五季相配合的。请问五脏之气是怎样表现在面部的?岐伯说五官的变化就是五脏在身体外部的反映。黄帝说我想听一听五官的表现与五脏之间是如何反映的,以便把它作为诊断的常规。岐伯说五脏的变化可以通过脉象的形式表现于寸口,也可以通过五色的形式表现在鼻部。五色交替出现,是与春、夏、长夏、秋、冬五季气候的变化相应,每一时令都有其正常现象即五季分别出现青、赤、黄、白、黑五色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经脉的邪气循经络深入内脏,必然出现五色的异常,则一定要从内在脏腑治疗。

黄帝说好。但诊察五色只是单独取决于鼻呢?岐伯说正常人的五官能辨别颜色、气味、味道、声音等,眉间、额部开阔饱满,就可以观察鼻部的情况。如果鼻部宽阔高大,颊侧至耳门部肌肉丰满凸起,下颚高厚,耳周肌肉方正,耳垂凸露于外,面部五色表现正常,五官宽阔高起,端正匀称,这样的人就能够活到一百岁。观察到以上的表现,即使发生疾病,施用针刺也一定能够治愈。因为像这样的人,气血充足,肌肉坚实致密,所以能适应针刺疗法。

黄帝说我想了解一下什么是五官。岐伯说鼻是肺的官窍。眼睛是肝的官窍,口是脾的官窍,舌是心的官窍,耳是肾的官窍。

黄帝说从五官的表现,如何推断疾病呢?岐伯说通过五官的表现,可以推断五脏的病变。肺的病变,出现呼吸喘急,鼻翼煽动;肝的病变,出现目眦发青;脾的病变,出现口唇发黄;心的病变,出现舌体卷曲短缩,两颧发红。肾的病变,出现两颧和额部发黑。

黄帝说有的人平时脉象和五色都很正常,但一发生疾病就很危重,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五官的功能失常不能辨别颜色、气味、味道、声音等,眉间颜额的部位不开朗,鼻子也小,颊部和耳门瘦小而不饱满,面部无丰满的肌肉,下颚平陷,耳垂和耳上角尖窄而向外突出,像这样的人即使平时色和脉都正常,但禀赋薄弱也会发生危重的疾病。

黄帝说五脏表现于鼻部,据此可以推断五脏之气的内在变化,那么在鼻的左右上下,有一定的反映部位吗?岐伯说;。脏腑深居于胸腹之中,各有一定的位置,所以反映五脏之气盛衰的五色,在面部的左右上下也有一定的位置。

【按语】本篇说明了五脏之气与五官在生理上是密切联系的,因此通过五官的形态可了解人体的健康情况,如五脏发生病变时,外在五官可相应的发生病态,并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既是后世医家提出的"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理论依据的一个方面,也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内容。望诊在四诊中居于首位,而望诊中又以望头面部五官的形态气色为主要内容,因此本篇对临床望诊有很重要的意义。另外,本篇有关内容可与本书的脉度篇相参。

(责任编辑:张恒溢)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观妙入真”:再现700年前的永乐宫“真貌”
  • 李绍华道长:道教戒律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七月有感(两首)
  • 北大学堂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 退养周岁歌

推荐阅读

上海市宗教院校公共课教师座谈会顺利召开
3月前
苏州城隍庙组织道职员工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志愿军:浴血和平》
1月前
华阴市华山道教协会召开“学法规、守戒律、重修为、树形象”教育活动动员部署会
2周前
镇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顾小俊一行赴润州道院调研检查
2月前
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召开第三十一次会议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