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书画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5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5

道音文化 12年前

  按《文献通考》曰:东海之外有浮鹄山者,梁武帝时其山漂至浙东海中,上有修道者,女仙三百余人,皆三四百岁。有二师,各千岁。其山出朱草,以为席,献於帝。言,草中皆有赤乌,帝命绘其像,乃丹凤也。旬日其山复浮而去。
  夷狄奉道
  朝鲜之国,自武王封箕子於其国,其中国之礼乐制度、衣冠文物、医巫卜筮皆在焉。周人有半万商人渡辽水之说是也。所带中国五千七百八十八人至其国,至今礼乐制度、诗书文物皆在焉,颇有中国之遗风,非可与夷狄之邦共语也。惜乎天道之秘,不传异言之域,故无道教。又按《道鉴》载:新罗人金可奇者,耻其国言语之鄙,有夷狄之俗,乃入中国习中国之言,学黄老之道二十四年,忽遇异人,授以天心灵秘之要、飞升变化之道,於是精思妙道,诵道教诸品仙经,九年不辍,天帝锡以灵范,於是隐於终南山,至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上表於朝,言臣奉玉皇诏升臣为英文台侍郎,明年二月十五日臣当上升。帝异之,遣中侍视之,其飞升之日,居民环堵而观者万计,皆闻空中神人之语。曰:新罗王尚仁柔,多大德,不以强凌弱,侵邻国之地,无欺大国之心,毋遏中国之贡,不尚战攻而残杀生民之命。金可奇者,新罗王之族人也。上帝有诏,白日冲举,升英文台侍郎。其新罗、朝鲜、耽罗、百济,东海之滨,所有国土皆有王以主之,皆属东华帝君所掌。凡强国夺其地为属郡,遏中国之贡为己有,尚战杀而残生民之命者,死又九幽,风刀考身,万劫不赦。侵人之国土者,子孙生则夭殃,其身死则为彼国之狗,过刀砧,百世以偿之。除劫各国山川之神往返之报,不赦,独新罗人有功於世,故能上升天阙。言毕,忽闻箫鼓震空,鸾鹤翩跹,幡幢自空而下,迎之升天而去。以是论之,新罗、朝鲜、百济、耽罗,皆在东海之滨,得天地清灵之气,皆可学道,是其验也。
  皇甫真人曰:东海之滨,其高丽、耽罗、新罗、百济等八国,其国与蓬莱之境地脉海泉相接,其人皆可学道。学者皆能长生久视。惜乎反弃东方生气之国、仙源之脉,而奉西方金气肃杀寂灭之教,以死为乐,以生为幻,以金克木之故,自丧真仙道而不能长生久视,独新罗金可奇者知东方之国皆有仙气,属春属水,其天地发生之所,太阳所出之方,皆可学道,故入中国寻师问道,乃得白日上升。碧霞翁曰:夷狄之邦,福气所薄,其人宿生无有修积者,善根浅薄,不能生於中土,故语言不通,其道难以笔舌所言,是皆口口相传,心心相授,要在心与妙融,道与契合,故言不通故不可传也。
  回鹘之教
  按回鹊谟素儿马仪教门之经,汉译其名日《太上老君往西域化胡得道天经》曰:人子之道在於忠孝,既知忠孝,要知身体从何而来,乃是父母之遗体,以成子身。既有此身,便要知孝道之理。用於君必要尽人臣之义,不敢悖乎天道,其大道也。独主一元造化为天地日月星辰万物之主,至广至大,至尊至贵,无极无一之道,是以包含万象,万教千门皆从此出。故为天地万物之母。其为人也,天之所生,天之所履,只知有一个天,故曰奉天为教。偈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而为万象主,天道自昭昭。以是论之,太上之设教,虽蛮貊之邦,异言之域,莫不化之以仁,而教之以义,备见於此矣。故回鹊之人,修其教者,三百岁者有之,是其验也。故回鹘之人,不悖其天而奉其教焉。其教也,止知有天,更不奉其他神。每日朝暮,向天叫天而求福,以手接之扪之於面,揣之於怀,谓天赐福矣。此回鹊奉天之教也。
  宋理宗皇帝制制化胡辩
  朕尝观灭儒道诸书,胡人皆忌其老子有化胡之说,言老子生於定王之世,佛生於老子出关之前,在昭王之日,因与中国儒书所载不同。朕以儒典考之,《通鉴》内当幽王之世,洛河竭,有老子叹河竭之说,皆载之史籍矣。幽王乃定王之十世祖也,在定王前相隔十世之前,何先有老子之名也。又考之汉刘向所编老氏传载,老子在商为西伯之守藏史。又考之儒典曰:老彭商之贤大夫也。又考之回回经书,皆载老子化胡成道事迹,以是推之,老子生於商可辩矣。盖当是时,受天命而君天下者曰天王,周以文王之德,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其德泽化被万方,无思不服,是以万方来朝,皆沐天子之德,泽所致也。其老氏乃周天王之臣也,以天子德化,西出函谷化被羌酉,其治教皆出於中国,如言修道学道者,道之一字,乃老子所起。既日修道,即老子所化而无疑矣。岂非老氏之徒乎?《中庸》曰:修道之为教。既言修道,即是修老子之教也。复何疑焉?其佛也载诸梁武帝与昭明太子所编《文选》,其佛生之日已有证矣。其文曰:周鲁二庄亲昭夜景之鉴,谓恒星不现也,汉晋两明,并勒丹青之饰,谓其教始兴也,谓佛生於周庄王之九年,当鲁庄公之七年,佛法汉明帝时始来,其教晋明帝时始兴,故曰二庄而生,两明而兴。此梁武帝命载诸儒典,为天下万世之证,此万世之公论,不可改也。岂非天意之有在,是知中国圣人诞生之迹,化胡之事,天道有不可泯者矣!呜呼,艰哉!
  今故考之道释二教,函矢之生者,始於王浮。初为生,因其聪慧绝伦,众僧妒之,酖之不死,浮遂畜发为黄冠,升为祭酒,因与僧家有隙,乃改古本化胡经,增其伪说,互相抗压,於是移老子生於定王之世,移佛生於昭王之时,在老子西化出关之前,自是函矢之生非一日也。余谓其化胡之事不可凭,道释二家之书当以儒典证之,则知何人为之立教,为何人所化也,其事见乎《括地志□四夷部》、《魏略□西戎传》、《随史□西域传》裴楷《上汉桓帝疏》及所注全二国志》、崔元山濑乡记皇甫谧、嵇康等传,范蔚宗书《宋云南行记》、《唐太宗实录》、《八学士议状》、历代帝王之赞、唐玄宗、宋光宗之序,俱有载也,皆出於儒书及见回回谟素儿马仪经。事之虚实,昭如日星,不可掩也。此天下万世之公论,明矣。吾复何言哉!校其佛氏之教,导之以慈爱;黄帝之教,导之以仁义;老氏之教,导之以道德,陈之以忠孝;孔氏之教,导之以礼乐,陈之以纲常。此三教开化之本,莫过止于一善而已,岂可以同艺相妒而相攻耶?睢夷夏之不同,风俗之各异,而其为善一也。自汉之先,中国止知有儒道二教,儒者尚以杨朱墨翟为异端而攻之,至宋亦以濂洛诸儒为伪学,因其各立门庭,不循先王之轨辙也。盖圣人立教必有妙理,如孔门尚谓理有未穷,知有未尽,圣人尚尔,况庸夫俗士安能测识哉!岂可妒其所长而毁天帝,贬孔老,而嫉之也。是谓非乱之道也,岂不然乎?
  元学士吴澄谏追荐冥福
  按《吴草庐文集》其略曰:英宗至治三年,劫写金字佛经,既完乃命中书左丞速速传旨,令翰林学士吴澄撰佛经序,传奉勑旨曰:写经者专为追荐列圣,为人主祈天永命,为万民祈福,三事可作序。澄曰:主上写经之意,为国为民甚盛举也。惟追荐冥福,臣所未知。盖释氏因果之说,自古未有蛊惑,世人愚者,莫不喜闻,且国初以来,凡写经追荐之事,不知其几!若超拔未效,是无其理矣:若超拔己效,是诬其祖矣,撰为文辞,不可以示后世。左丞曰:上命也,先生请俟驾还,自奏之。英宗至,柳林为御史大夫,帖失弒於行幄,帝即位,澄泣告於帝,谓祈福返至於灭身之速,而死於贼臣之手,梁武齐襄亦其事也,其无益可知矣。配追荐祖宗,要皆往生西戎,不愿生中土,诚可为万世笑,帝乃命道士建祈寿醮,有曰:朕昔荷祖宗之积德,上天之眷命,受天明命为华夏主,奄有,四海,愿与生民同跻寿域,使无天札之灾,咸遂天成之德,上帝好生,允兹所请。又建荐祖醮,有曰:朕闻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朕祖生於朔漠,受命上天,朕生中夏,曩者前圣皆荐祖往生西戎,今复因朕所荐,愿使九庙神灵悉上升於天阙,勿使往生西戎,於是令天下诸省每遇节届,圣寿之日,令道士祷天,为天子祈寿,为万民祈福,荐祖宗升天,其荐拔析寿二醮,乃命道录郝冲霄重编仪式,布诸四方,凡建国醮,当依是理行之。
  修真口诀
  凡服食药物,不欲食蒜及石榴子、猜肝、犬头肉,至忌都绝为上道士,自不可食猜犬肉而交房中,既令药力不行,又计食一斤损算百日,子其慎之!此彭祖弟子撰传者。
  凡服神药,勿向北方,大忌。亥子日,不可唾,亡精失气,减损年命,药势如土。出神仙传
  凡道士求仙,勿与女子交,一交而倾一年之药力,若无所服而行房内,减算三十年。出青童君口诀凡修道之士,服食勿食血物。若食之,使不能去三尸,止可食乾肉耳。见葛洪内篇
  凡学道之士,有疾闭目内视,使心火烧身,身尽存之,使精如仿佛,疾病即愈,若痛处存其火至,必验。出神仙传
  凡修道求仙,不欲见死人尸,损神坏气之极,人君师父亲爱不得已而临之耳,所以道士去世,不事王侯,是无君也。块然独存,是无友也,唯父母师主不得不临丧,致感极之哀,不要性命之伤耳!苟以此故而伤,是以无伤之也。吾其秘之,故口传焉。出神仙传
  凡学仙者,三月九日、六月二日、九月六日、十一月三日,是忌日。若入室不可见女子,六尸乱则藏血扰溃飞越、三魂失守、神凋气逝,积以致死。所以忌此日者,非但塞遏泆逸而已,特以安女宫。女宫在申,男官在寅,寅申相刑,刑杀相加,是日男女三尸出於日朱瞳之中,女尸招男,男尸招女,祸害往来,丧神亏命,虽人不自觉,而形露已损,由三尸战于眼中,流血于泥丸也。若至其日虽至宠之女子、亲爱之令妇,固不可相对。昔先师但修此道而仙矣。复不及至亲,无心者矣,子其慎之。
  凡修道之士,夜卧侧睡,存斗覆身,坐则存日在泥丸,月在脐,临卧两手用双雷诀闭气提缩下部九次,如忍大小便状方睡。如睡觉再作睡,必屈二足,则无走失之患,切宜慎之。
  凡遇甲寅、庚申之日,是尸鬼竞乱,精神躁秽之日也。不可与夫妻同席,大有所忌。
  凡山居修真学道者,慎勿言,有多为山神百精所试,夜卧闭目存眼童子在泥丸中,令内视身神,长生升天,昔刘京亦用此卫。出神仙传
  凡山行必用云笠以皂绢笼之,以障风日尘沙,冬则有雪巾鹿裘,左腋必用鹿皮袋以贮药饵,丹砂拯生救人之物,不可缺,或步行用震灵杖以辟邪气,或乘骡则令童子挟其杖而后随,自是道人标格,不与世俗同也。
  凡山居有幅巾者,俗谓一字巾,以一幅裹於首,布纳草屦。长绦是山中幽隐学道之士所用也。
  凡采药入山,未至山百步,先却行百步,反足乃登山,山精不犯人,众邪伏走,百毒藏匿。出神仙传
  凡行经山及诸灵庙祠问,存口中有真人,字赤灵丈人,侍以玉女二人,一女名华正,一女名摄精,丈人着赤罗袍,玉女二人上下黄衣,所存异乃叱咤曰:庙中鬼神速来,使百邪诣赤灵丈人,受斩死,众精却千里,此是三天前驱使者捕鬼之法。出剑经神仙传
  凡夜行先默念金光咒,出户存己身之光,笼罩其身,念天蓬咒,勤数叩齿,以两指捺人中上鼻孔内则,邪鬼不敢犯。若有鬼现形,则日吾奉天帝勑,主管郑都六天宫门。一日纣绝阴天宫,二曰泰煞谅事宗天宫,三曰明辰耐犯武城天宫,四曰恬照罪气天宫,五日宗灵七非天官,六曰敢司连宛屡天宫,敢有犯我者,女青有律,勿赦,复叩齿。念天蓬咒,则鬼远遁百里,魔无干犯也。
  凡修真之士理发,及饮食、施履屐枕褥,勿令非道之士见其理发,干其饮食,动其履屐,用其枕褥,彼俗尸魄形中之鬼来侵我神也。所以道士栖山林而幽身者,皆欲远兹嚣秽,绝放人间之业,是恐外物凡百犯其性命也,秘之!出神仙传
  朝修吉辰章
  正月
  元日,天中节会之辰,元始天尊登九玄天,太极金书于天帝君,太上老君降现,昊天上帝统天神地只朝三清,东方七宿星君下降,徐来勒真人於会稽上虞山传经于葛玄真人。
  初二日,天曹掠剩下降。
  初三日,太白北斗星下降。
  初四日,开基节,玉晨大道君登玉霄琳房四盼天下。
  初五日,邓白玉、王仲甫二真人同飞升。
  初六日,建玉枢会以保一月之安。
  初七日,谓之上会日,可斋戒,真武下降;四斗帝君下降清行,甘真人飞升。
  初八日,南斗下降。
  初九日,太素三元君朝真。
  初十日,长生保命天尊下降。
  十一日,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三日,三元集圣。
  十四日,三官下降。
  十五日,上元节,天官赐福之,混元上德皇帝降现,西斗帝君下降,天地水三官朝天,翊圣保德真君降,佑圣司命真君诞生,正一静应真君诞生,金精山张灵源真人飞升,上元十天灵官神人兵马无鞅数众与上圣高真妙行真人同降人间,考定罪福。
  十八日,三元内奏之辰。
  十九日,北阴圣母下降,五瘟神行病。
  二十日,南斗星君下降。
  二十一日,天猷副元帅下降。
  二十二日,嗣天师张真人飞升,三尸神奏罪福。
  二十五日,天蓬下降,北斗出游。
  二十六日,北斗出游,翊圣下降。
  二十七日,北极北斗下降。
  二十八日,许真君诞生。
  二十九日,北阴下降。
  二月
  初一日,天正节又名中和节。翊圣保德真君下降,冲应太虚王真君,诚应妙远郭真君同飞升。
  初二日,鲍翊真人於嵩山遇三皇太乙救苦天尊下降,天曹掠剩下降。
  初三日,北极北斗下降。
  初四日,南斗星君下降,六司下降。
  初五日,北极天蓬都元帅下降。
  初六日,东极东华帝君降生。其日建玉枢会以保一月之安。
  初七日,西斗翊圣真君下降,北斗出游。
  初八日,芳春节,太上玉晨大道君登玉霄琳房四盼天下,太素三元君朝真,真武下降,南斗下降,天帝游东井。
  初九日,东斗下降,北阴下降。
  初十日,长生保命天尊下降。
  十一日,大慈大悲天尊普救三界一切众生脱离若难,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二日,尹虔子、张石生、李方回三真人同飞升。
  十三日,中元葛真君诞生。
  十四日,闾丘方远真人飞升。
  十五日,真元节,三教宗师太上老君混元道德皇帝诞生,西斗下降。
  十六日,天曹掠剩大夫下降。
  十九日,北阴下降。
  二十三日,翊圣保德真君下降,北斗出游。
  二十五日,新罗金真人飞升。
  二十六日,北斗出游,虚静冲素徐真人诞生。
  二十七日,北极北斗下降。
  二十九日,北阴圣母下降。
  三十日,大慈大悲大慧真人降现。
  三月
  初一日,九垒土圣君上诣波梨答和天奏陈九地学道德仙人名於四天之主。
  初二日,天曹掠剩下降。
  初三日,荡邪之日,北方镇天真武诞生,葛仙翁上升,太乙救苦天尊下降,北极北斗下降,翊圣真君下降,五方雷神下降。
  初五日,南斗下降,天逢元帅下降。
  初六日,玄洲上卿苏仙君升仙,天帝游东井;其日建玉枢会,以保一月之安。
  初七日,西斗帝君下降,太素三元君朝真。
  初八日,元始天尊降元阳上宫,集会太罗太梵天帝演说灵宝要法,度三界五道一切含灵。
  初九日,真武下降,东斗下降,北阴下降,蓬莱都水使者下降。
  初十日,长生保命天尊下降。
  十一日,消灾解厄天尊下降。#p#副标题#e#
  十五日,元始天尊游玉京元阳上观,集会三界神仙真圣演说道妙;西斗下降。
  十六日,天曹掠剩下降。
  十八日,太上老君下降,太清宫先天元后降现,后土皇地祇降生。
  十九日,南斗下降,翊圣真君下降,北斗下降。
  二十五日,天蓬下降。
  二十六日,翊圣真君出游,北斗出游,杜炳真人升仙。
  二十七日,北极北斗下降。
  二十八日,太乙月孛星君降现。
  二十九日,北阴下降。
  四月
  初一日,天棋节,南方七宿星君下降。
  初二日,太乙虚无真君下降。
  初三日,北极北斗下降,翊圣真君下降。
  初四日,真武下降,太乙救苦天尊下降,天帝游东井。
  初五日,天蓬下降。
  初六日,太素三元君朝真,五方雷神下降;其日建玉枢会,以保一月之安。
  初七日,南斗下降,北斗下降,西斗下降,宜春谢真人升仙。
  初八日,启夏之日,太上玉晨大道君登玉霄琳房四盼天下,太上老君西入流沙化胡,三天无上尊尹真人诞生,葛孝先真诞生。
  初九日,东斗下降,北阴下降。
  初十日,长生保命天尊下降,北斗出游。
  十一日,大慈大悲天尊普救三界一切众生脱离苦难,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二日,玄中大法师下降。
  十三日,三皇帝君下降。
  十四日,紫极洞天纯阳灵宝吕真人诞生。
  十五日,东华洞天正阳灵唯真人诞生,西斗下降。
  十六日,天曹掠剩下降。
  十七日,翊圣真君下降。
  十九日,北阴下降。
  二十一日,天猷下降。
  二十二日,北斗出游。
  二十五日,天蓬下降。
  二十六日,翊圣下降。
  二十七日,北极北斗下降。
  二十八日,太上老君集会三界十极群仙。
  二十九日,北极圣母下降。
  五月
  初一日,延生节,太上老君传三天正法付汉天师,天帝游东井,南极冲虚妙道真君下降。
  初二日,天曹掠剩下降。
  初三日,北极北斗下降。
  初五日,续命之辰,太乙救苦天尊下降,天蓬翊圣真君下降,真武下降,北斗出游,欻火大神生,叶道元天师降伏婆罗门妖幻救龙尼难。
  初六日,建玉枢会,以保一月之安。
  初九日,太上玉晨大道君登王霄琳房四盼天下,东斗下降,北斗下降。
  十一日,大慈大悲天尊普救三界一切众生脱离苦难,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二日,宁肌节,天真上圣示现之辰。
  十三日,翊圣真君下降,北斗出游,崇宁真君降现。
  十五日,太上老君降现鹤呜山,南极老人星下降,西斗下降。
  十六日,三元采访下降。
  十七日,北斗下降。
  十九日,天地二气交造化万物之辰。
  二十日,翊圣下降,北斗出游。
  二十一日,天猷下降。
  二十五日,太平真君升仙,天蓬元帅下降。
  二十八日,天休节,上元星君下降,北阴圣母下降。
  六月
  初一日,清灵真人下降。
  初二日,天曹掠剩下降。
  初三日,北极北斗下降。
  初四日,翊圣真君下降,南斗下降,北斗出游。
  初五日,天蓬下降。
  初六日,崇宁真君降生。其日建玉枢会,以保一月之安。
  初七日,西斗下降,真武下降。
  初八日,翊圣真君下降,北斗出游。
  初九日东斗下降,南斗下降,北阴下降,五方雷神下降。
  初十日,长生保命天尊下降。
  十一日,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三日,太乙真君下降。
  十五日,西斗下降,冲素真人飞升。
  十六日,南斗下降,潘子真真人飞升。
  十七日,赵广信真人上升。
  十九日,北阴下降。
  二十日,天猷下降。
  二十二日,张元化真人上升。
  二十四日,南斗下降。
  二十五日,天蓬下降。
  二十七日,北斗下降。
  二十八日,十方救苦天尊下降。
  二十九日,桐柏真人九华真妃降现,北阴下降。
  七月
  初日,先天节,太上老君上登太极朝元始祖天尊大帝,西方七宿星君下降。
  初二日,天曹掠剩下降。
  初三日,北极北斗下降。
  初五日,天蓬下降。
  初六日,建玉枢会,以保一月之安。
  初七日,周灵王子乔飞升,南斗下降,西斗下降,真武下降。西王母上元夫人降现於汉武帝,九天应元保运真君降现,麻姑大仙同王方平真人下降,浮丘玿应真君上升。
  初九日,东斗下降,北阴下降。
  初十日,长生保命天尊下降。
  十一日,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五日,中元地官赦罪之辰,天真乾元之节,其日十令威真人救母於北酆,是日奉道者设坛,令道士建醮,荐拔相祢,上升天界。
  十六日,张元崇仙官升仙,天曹掠 下降。
  十八日,韦处元真人升仙,太具母下降。
  十九日,天猷下降。
  二十三日,虞翁生真人上升。
  二十四日,翊圣下降,北斗出游。
  二十五日,天蓬下降。
  二十七日,天帝游东井,北极北斗下降。
  二十八日,西洛刘真人升仙。
  二十九日,天真皇人受轩辕黄帝六王式图六甲三元遁甲造式秘经,北阴下降。
  八月
  初一日,逐甘之日,尹太和真人升仙。
  初二日,太素三元君朝真,天曹掠剩下降。
  初三日,北极北斗下降,翊圣真君下降。
  初五日,雷声天帝下降,朱孺子真人上升。
  初七日,西斗下降。
  初八日,太乙救苦天尊下降,南斗下降。
  初九日,元成节,青华帝君下降,东斗下降,北阴下降。
  初十日,长生保命天尊下降。
  十一日,消灾解厄天尊下降,太斗出游。
  十三日,真武下降。
  十五日,太极玉皇太姥武夷显道真君下降,轩辕黄帝乘龙上升,神功妙济许真君同四十二日拔宅飞升,张谌真人拔宅飞升。
  十六日,天曹掠剩下降。
  十七日,太白星君下降,南斗下降。
  十八日,四海龙王会东方。
  十九日,北斗出游,翊圣下降,田仕文真人及申天师升仙。
  二十一日,天猷下降。
  二十二日,南斗下降。
  二十四日,潜惠彭真人举宅飞升。
  二十五日,天蓬下降。
  二十六日,南极老人寿星现。
  二十七日,北极北斗下降,翊圣下降。
  二十八日,四天奉夏天可归元。
  二十九日,北阴下降。
  九月
  初一日,太上道君於玉霄璚房金阙上会东华青帝宫案集灵篇,南斗下降。太素三元君朝真。
  初三日,九垒土皇君上波梨答和天,奏陈九地学道德之人於四天之主,北极北斗下降,栩圣下降。
  初四日,五方雷神下降。
  初六日,建玉枢会,以保一月之安。
  初七日,西斗下降。
  初九日,延寿之日,太上玉晨大道君登玉霄琳房四盼天下,东斗下降,北极下降,东华帝君降现,太上救苦天尊下降,真武飞升,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正一静应真君汉朝第一代天师、并玉府王真人、右侍赵真人、左卿徐真人同升仙。
  十一日,大慈大悲天尊普救三界一切众生,超离苦难,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五日,西斗下降。
  十六日,天曹诸司簿录生死名姓,天曹掠剩下降。
  十九日,日月宫阴阳宫合通之辰,诸天星曜上清元始分地分各照宫位,北斗天帝下降人间纪算人生命录善恶事,北阴圣母下降。
  二十日,天帝游东井。
  二十一日,天猷下降。
  二十五日,南斗下降,天蓬下降。
  二十七日,北极北斗下降。
  二十九日,北阴圣母下降。
  十月
  初一日,成物之日,东皇大帝生辰,王长真人降现,北方七宿星君下降,马元约天师上升。
  初三日,北斗下降,四海九江水府诸龙王聚奏水洞。
  初四日,霞卿真人、桂卿真人、湛然真人、蓬莱真人、妙然真人降现。
  初五日,天蓬下降。
  初六日,天曹诸司五岳五帝注生籍,其日建玉枢会,以保一月之安。
  初七日,西斗下降。
  初九日,东斗下降,北阴下降。
  初十日,太乙救苦天尊下降,翊圣下降,北斗出游,长生保命天尊下降,神霄玉清真王下降。
  十一日,消灾解厄天尊下。
  十三日,南斗下降。
  十五日,下元日,可行道建斋,修身谢过,九江水帝、十二河源溪谷大神与旸谷神王、水府灵官同下人间,校定罪福,下元水官下降检察善恶事,西斗下降。
  十八日,三天奏录之辰,天帝游东井。
  十九日,北阴下降。
  二十日,玄灵通化真人下降。
  二十一日,天猷下降,真武下降。
  二十四日,降圣节,圣母保生天尊降现。
  二十五日,天符节,南极长生大帝降现,天蓬下降。
  二十六日,南斗下降,翊圣下降,北斗出游。
  二十七日,紫微北极大帝下降,北斗下降。#p#副标题#e#
  二十九日,北阴下降。
  十一月
  初一日,王洪范真人升仙,北斗出游,葛仙翁受太一三天金水策书。
  初二日,天曹掠剩下降。
  初三日,太上玉晨大道君登玉霄琳房四盼天下,北极下降,南斗下降。
  初五日,天应节,郊祀神仙降,天蓬下降。
  初六日,建玉枢会,以保月之安。
  初七日,真武下降。
  初九日,东斗下降,南斗下降,北斗出游。
  初十日,长生保命天尊下降。
  十一日,大慈大悲天尊普救三界一切众生脱离苦难,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四日,五帝下降。
  十五日,启福之辰,天帝游东井,西斗下降。
  十六日,天曹掠剩下降。
  十七日,天曹掠乘下降照管人问恶事,北斗下降。
  十九日,三天大法师收降蜀川二十四洞鬼神。
  二十一日,天猷下降。
  二十三日,南斗六司星君奏录主籍,五方雷神下降。
  二十四日,南斗下降。
  二十五日,北斗出游,天蓬翊圣下降。
  二十六日,高真妙果天尊降现。
  二十七日,北极北斗下降。
  二十八日,勇悟施真人上升。
  二十九日,北阴下降。
  十二月
  初日,群仙会蓬莱。
  初三日,束厨司命府君同总玉京太极真人、东海青童君降现,天曹掠剩下降。
  初四日,九垒土皇君上诸波黎答和天奏陈九地学道德之人名,为四天之主。
  初五日,天蓬下降。
  初六日,建玉枢会,以保一月之安。
  初七日,西斗下降。
  初九日,东斗下降,翊圣下降,北阴下降。初十日,长生保命天尊下降。
  十一日,大慈大悲天尊普救三界一切众生脱离苦难,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七日,太微玄精左辅与太乙夫人降曲勾金坛。
  十八日,三教宗师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降现。
  十九日,北阴下降,五方雷神下降。
  二十日,翊圣真君下降,北斗出游。
  二十一日,诸天真人朝元始三清,五猷下降,南极冲虚妙真君遇仙。
  二十二日,太平护国天尊降。
  二十三日,九天采访使、三元考校天官、五方雷部判官、五岳灵官,酆都观王下降考劾人间一年罪福,大孝大忠者增三纪,昌三世,有功行阴隐者,论功增算昌世,能为人行大方便者,一事增一年,昌一世,百事昌百世,能除害以安众者,除一害增一年,刑官救十人死罪者,增寿一年,常人救一人死者增寿一纪,弃天道,背皇天上帝,毁诸天真,灭中国之道者,生大戎为畜类,不反人身,不生中土;凡子侄孙不孝祖父母、父母、叔伯、父母者,下雷部灭三纪灭形;血属相残者下雷部减二纪;六亲不和者,减一纪;人臣奴仆悖主、欺君,风刀灭身,减三纪;僭越享福过度者,遭剖棺伐信,报受刑,於死后子孙丐绝;作乱叛逆残伤生灵者,灭九族,殃九祖;贼盗杀人,鬼斩其魂,不出一纪,偿三世;杀降王将卒,天夺其算,万神灭形,死无瞧类,殃九族,偿百世;刑官害一人至死者,赴瘟司恶疾部,臧寿二纪,偿一世,过五人者速灭。偿五世,殃三祖;常人害一人至死者,下北酆,减寿一纪,偿一世,未死者减五年。
  二十四日,三界集会之辰,司命上朝,北极下降。
  二十五日,三清玉帝同会之辰,天蓬下降。
  二十七日,北极北斗下降,真武下降,南极冲处妙道真君受道於普度真君。
  二十八日,太上老君化三十六种外道邪魔胡神降伏之日,北斗出游。
  二十九日,三界上真胜游之日。
  三十日,司命下界。
  三会日
  正月七日,名举迁赏会,此日上元赐福,天官同地水二官考校罪福。
  七月七日,名庆生中会,此日中元赦罪,地官同天水二官考校罪福。
  十月十五日,名建生大会,此日下元解厄,水官同天地二官考校罪福。
  其三会之日,三官考核功过,三魂攒送生人善恶。又谓之三魂会日,宜焚香忏过。
  三元日
  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
  其三元之日,天地水三官二十七府百二十曹之神,先於三会日考校罪福,至三元日上奏金阙,以降祸福。其日可行道建斋,修身谢过。
  八节日
  立春: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同梵炁始青天君下降。
  春分:东方玉宝星上天尊同青帝九炁天君下降。
  立夏: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同梵炁始丹天君下降。
  夏至:南方玄真万福天尊同赤帝三炁天君下降。
  立秋: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同梵炁始素天君下降。
  秋分: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同白帝七炁天君下降。
  立冬: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同梵炁始玄天君下降。
  冬至:北方玄上玉宸天尊同黑帝五炁天君下降。
  其日八极天尊天君同下人问,录人罪福,观察善恶。
  五腊日
  正月一日,名天腊,此日五帝会于束方九炁青天。
  五月五日,名地腊,此日五帝会於南方三炁丹天。
  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日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
  十月一日,名民岁腊,此日五帝会於北方五炁黑天。
  十一月八日,名王侯腊,此日五帝会於上方玄都玉京。
  其五帝攒会之日,此日酆都北阴天帝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此日皆累生人,宜当醮谢,须凭法力祭祀,追赎涂苦,一一得福,常日祭祀,不可享也。
  三节
  天节甲午,地节甲申,人节甲子。
  八会
  天会丙午,地会壬午,人会壬子,日会庚午,月会庚申,星辰会辛酉,五行会甲辰,四时会甲戌。
  其节会宜斋戒焚香,醮告星辰,看经拜忏,祭祀先灵,可以延年益算。
  醮星日
  春甲子己巳,夏丁丑丙辰,秋辛亥庚子,冬癸未壬寅。
  初一日,初三日,初五日,初七日,初九日,十五日,十七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二十七日,其日宜醮星告斗。
  考功日
  甲子太乙简阅神祇,庚申三尸言人功过,本命日计人功行。
  其考功之日,又胎光魂以甲子日上诣爽灵,以庚申日上诣幽精以本命日上诣言人善恶,其日宜受符斋戒,呈章拜表,以祈景福。
  望日宜朝谒忏罪,祈恩谢过。
  六斋日
  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食不过午
  三短斋日
  初八日,十五日,三十日。食不过午六丁斋日《春秋命诚图》曰:黄帝请问太乙长生之道,太乙曰:斋六丁,可以成功。《内传》曰:帝誓剪蚩尤,乃斋三日,以告上帝。此斋戒之始也。
  十直斋日按《唐书》云:周伯阳父以此斋授烫宾烦陀阿力王,一月之内要持此十斋。
  初一日,念无量太华天尊,忏杀害物命之愆,免倒悬屠割之报。
  初八日,念玄上玉宸天尊,忏背理循私之愆,免金槌铁杖之报。
  十四日,念度仙上圣天尊,忏损人利已之愆,免铁床铜柱之报。
  十五日,念玉宝皇上天尊,忏恃强凌弱之愆,免飞戈飘戟之报。
  十八日,念好生度命天尊,忏自欺方寸之愆,免穿肠耕舌之报。
  二十三日,念玄真万福天尊,忏面谀背毁之愆,免吞火食炭之报。
  二十四日,念太灵虚皇天尊,忏幻惑愚迷之愆,免镬汤炉炭之报。
  二十八日,念太妙至极天尊,忏故为不善之愆,免冰戟霜刃之报。
  二十九日,念真皇洞神天尊,忏误作伤仁之愆,免烧炙焦烂之报。
  三十日,念玉虚明皇天尊,忏三界冤报之愆,免穿腹塞心之报。
  高宗曰:车胤谓胡僧皆以梵音译之,天尊为佛,罪报为地狱之名,为之十斋。
  正五九月斋
  按窦苹《唐书音训》,其注高祖正五九月不用刑论曰:天帝造以大宝镜,昭四大神洲,每月一移,察人善恶。正月镜照南赡部洲,二月照东胜神洲,三月照北俱庐洲,四月照西牛货洲,五月又照南赡部洲,如此轮转,则正五九月俱照南赡部洲,故於三月省刑法,薄税敛。隋唐以来,具载法律。遇此三月,则禁刑断屠,后人以其有禁刑断屠之条,官中请俸,遇此三月,不支羊肉钱,其实沿唐朝故事,后人相传以正五九月为斋,识者谓此至愚之人为之,稍有聪慧者耻其事甚鄙,自宋以来道家
  革去。。
  帝煞日十名月忌
  此日忌烧香,犯者夺算。正月初二日及庚申,二月初九日及辛酉,三月初十日及庚戌,四月十一日及癸亥�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举办“三月三”民族团结书画展
  • 中国崂山道家书画院召开会议研究制定2025年重点工作
  • 吉林市道教协会书画院召开工作会议并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 崂山道家书画院在崂山太清宫墨香斋举行“庆元旦迎新春送福活动”
  • 上海市松江区道教协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道教中国化书画艺术展正式开幕

推荐阅读

全真教为什么又叫“新道教”?
2月前
安徽省道协举办2025年度拟认定教职人员培训班
2月前
苏州城隍庙进行国家安全专题学习
4周前
镇江市润州道院开展3.12植树节公益活动
2月前
广州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镜清调研赤松宫并走访政协委员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