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谐思想初探
和谐之道,生生不息。道教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精神资源。本文试从“与道合一,道性平等”、“身心和谐,逍遥物外”、“三名同心,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太和万物”等教义中探析道教“和谐”思想,以期发掘道教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本文的立意所在。
一、与道合一,道性平等
在现代社会中,平等观念是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之一。追求经济地位的平等、政治地位的平等、法律地位的平等、男女权利的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平等等等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而道教的平等观不局限于此,它是从道生万物众生道性平等的高度观照人间,由自我个体生命修炼的身心和谐,推演到社会平等治道太平,进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种平等思想,无疑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具体来说,在道教的宇宙论中,道生万物,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从天地万物发生的本原来看,它们都源自同一个“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42章)。由“道”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生出“冲和”之气,由它们再产生千差万别的天地万物。从天地万物的共性来看,“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42章),它们都含有“阴阳”,都是由阴阳二气妙合而成。正因为天地万物都源自于“道”,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因此《庄子·秋水》篇中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南华真人庄子这种众生平等的观念,揭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一致性、共生性。
从生命修炼的角度来讲,“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既是道教极其重要的修炼指导思想,也是性命双修、得道成仙后的一种真实体验。道教认为,不仅人能够得道成仙,其他动物“凡有七窍者皆可成仙”,甚至植物山石等等万物有灵,皆可成精成神。其修炼的终极目标,虽有神仙品位高下的区别,但都必需与道合一,因而道性平等。
道教“仙道贵生”修炼观也体现了生命的和谐。生,即生命存在之意。《周易》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认为“生”是天地从“道”那里禀受的最大的德性。关于“生”与“道”的关系,《老子想尔注》说:“生,道之别体也”,“生”是“道的表现形式。”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太上老君内观经》)认为道因生而明,生守道而常。主张通过炼养形体、虚心安神,“要常养神勿失生道,长使道与身相保,神与生相守,则形神俱久矣。”(《元气论》)从而达到生命和谐,生道合一,长生久视。
二、身心和谐,逍遥物外
在道教的生活方式中,修道者尤其注重身心和谐不为物役。
内丹修炼中的“性命双修”原则,即强调身、心的和谐。“性”指人的灵明慧觉,即心性;“命”指人的气血生身,即生命。“性命双修”就是要同时进行心理和生理的炼养,使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共同健康长生,达到身心和谐。被视为“玄门日诵功课”的《清静经》就主张由“清”、“静”入手,去除心身之囿缚。但是由于“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所以主“静”之功,在于遣欲澄心,“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外尘不染,心不为形役,身不为外囿,逍遥于物外。
在社会生活中,道教还讲求心物和谐,不为物役。主张人类不能被自己创造的知识、财富和权势所迷惑和役使,不因贪图名利和物质享受而使欲望无限膨胀,以至丧失了内心的和平安宁和淳朴本性。因此,用形象的比喻说“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根在泥而花在虚空矣”(《重阳立教十五论》),冀求“心明于物外”,入世而超世。
道祖老子针对现实生活中那些奢侈的物质生活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指出“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12章)主张摒弃声色之娱,而保持宁静恬淡的生活。同时还指出:“名与身孰亲?芽身与货孰多?芽得与亡孰病?芽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因此,需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则“可以长久”(《道德经》44章)。既然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节制,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道德经》55章)这都是不符合“道”的,因此身心不宁。
身心宁静还须“和其光,同其尘”,具有“玄同”的智慧。老子《道德经》第56章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为玄同。”“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而达到“玄同”的境界,即“道”的境界。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尖锐的东西是容易断折而不能长保的,把尖锐的地方磨去了,可以避免折的危险。世俗社会中,事物和人们的认识都有相对的一面,人们的是与非、真理与谬误没有绝对的标准,所以庄子提出“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庄子所说的“不遣是非”并不是处世态度上的无原则立场,而是“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庄子·齐物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睨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要求学道之士不露锋芒,消解纷扰,含敛光耀,混同尘世,“处富贵不自大,成功名不自居,广文学不自有,得宠爱不自显”。如此做到“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道德经》49章),则可以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达到“玄同”的境界。这样,就能够消除个我的固弊,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的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见的心境去对待一切人和物,而做到不为物役,身心和谐。
三、三名同心,无为而治
“太平世道”的社会政治思想,是道教追求社会和谐的理想。《太平经》卷18至34《和三气兴帝王法》以“三名同心”表达了治国之道中的和谐理念:“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只有阴阳相须、以和为贵,万物和社会才能有序和谐。
就治国太平而言,以中和之道,君、臣、民三者和谐共处,君明、臣良、民顺“三名同心”、“三气悉善”,是太平长治的根本条件。“君导天气而下通,臣导地气而上通,民导中和气而上通”,君、臣、民三者相得,上下相通共成一国,主张帝王当行道德,黜刑祸,理政应法天地、顺自然。还强调君阳臣阴,应依阳尊阴卑之则,各居其位。阳盛则阴衰,君盛则臣服。阴、阳、和三者相通,道乃可成。“天下立平不移时”,方可达太平盛世。《太平经》追求的理想世界就是无灾异、无病疫、无战争,君明臣贤,家富人足,各得其乐三名同心的太平世界。
“无为而治”是治国安邦和谐的重要方略,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老子讲“为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以“无为”的原则去“为”而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主要是顺从天地自然之道,尊重历史规律,不妄为,不恣意行事,不用过多的法令条规强制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即“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道德经》57章),“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道德经》75章)。因而,“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60章),意谓煎小鱼时不可乱翻,否则会把鱼弄碎。治理大国也一样,如果玩弄权术,频繁扰民,会造成国家混乱。为政者要像天地那样无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2章)。“无不为”,即在遵从自然规律历史规律的前提下更高境界的无所不为、大为。“爱国治民,能无为乎?芽”给老百姓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人民安居乐业,自然达到“为无为,则无不治”。#p#副标题#e#
道教“致太平”的政治理想,“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曾为历史上不少君王所推崇。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以“黄老无为”思想治国,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轻徭役、减赋税、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倡节俭、革律法、尊黄老等一系列措施,到文、景两帝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大发展,一片富足景象,“无为而治”收到明显的效果,成为“太平世道”的成功典范。至今,对社会管理仍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四、天人合一,太和万物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道教主张“天人合一”、“太和万物”。《太平经》中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道德经》16章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也就是要人们去用心认识世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性,维护它的和谐之美。庄子则提出了“太和万物”的思想,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本来存在着最完满的和谐关系,因此人们应该“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
“太和万物”、“天人合一”是建立在“万物一体”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都源自于“道”,万物都有按照道所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道教还十分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认为人也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指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利,应“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64章),不要随意作践自然、毁坏自然。
正是在“万物一体”的认识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太和万物”的主张。在实践中,道教则提出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及“曲成万物”的原则。《道德经》51章云:“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因此,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提出了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
曲成万物的原则,《周易》中有阐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
“天人合一”与“太和万物”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周易》言:“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故《易》六位而成章。”(《说卦》)肯定天道、地道同人道的统一。人同自然界处于和谐统一的宇宙整体之中,人当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周易》还从宇宙整体出发,强调人们的行为与生活当效法自然,提出:“天地变化,圣人效之。”(《系辞》)“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言》)顺应自然规律,依照天地之道行事,则“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同时也是一种观察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它把人与自然视为统一的整体,强调人类应时刻注意同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处。正如《阴符经》所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人作为宇宙万物中的一员,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以人灭天”(《庄子·秋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最后,让我们记住《庄子·应帝王》中的一则寓言:“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这个故事看起来极端了一点,但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则非常深刻。面对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境况,难道不令我们深思吗?芽
总而言之,道教文化中所蕴含的“与道合一,道性平等”的生命追求、“身心和谐”逍遥物外的人生境界、“三名同心”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天人合一”太和万物的生态智慧……无不以“和谐”为主旨。道教的和谐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深刻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