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占地面积仅有五百平方公里,却容纳了五百三十多万人口。这个人口密度大,发展速度快的岛国;拥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干净的地面和高水平的公共卫生。新加坡政府和国民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政府大力推广环保政策,国民积极实践环保措施。同样,二十多年来,新加坡道教总会一直在努力配合政府,引导民众,为新加坡的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新加坡人口数量庞大,族群结构多样,宗教环境多元。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省区的移民远涉重洋,来到新加坡安家落户。伴随着移民的浪潮,护佑各个族群的不同神祗也随之而来。这些民间宗教原本散落于新加坡的不同区域,并无统一的组织。1979年,新加坡三清道教会成立,成为当地各道坛主的联合组织。1990年,新加坡道教总会正式成立,为大量华人民间宗教信仰提供了归属。韮菜芭城隍庙在2003年创办三清宫,成为新加坡第一座正规道教宫观。一直以来,新加坡道教总会和三清宫致力于倡导和推广道教文化,开办道教活动,资助道教研究。在尊重民间宗教信仰的基础上,道教总会秉承老庄思想,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将道教活动和谐完美的融入新加坡社会。
一、道法自然——道教与生态保护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开始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空气污染、物种灭绝、能源枯竭、人口膨胀等等。尤其是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灾害。人类,究竟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已经给出了问题的答案。老子认为“道法自然” 而不是“征服自然”,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一致的:“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在道家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天、地、人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道生化万物,而又使万物长养,但不去主宰他们,一切听其自然。同时,老子主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自然乃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温暖与滋养众生。庄子宣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 既然天地是万物的父母;那么人类对待自然,也应该如同对待父母一般。孝敬顺从父母是华族人的传统观念;面对自然,我们也应该怀抱崇敬和感恩,顺应自然规律,而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后人继承老庄思想,不断追求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其母则怒,上白于父,不惜人年。人亦须草自给,但取枯落不滋者,是为顿常。天地生长,如人欲活,何为自恣,延及后生。有知之人,可无犯禁。
《太平经》以一个简单而思辨的故事告诉人们如何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人们可以采集草木作为燃料,但最好是选取枯萎的草木,不要砍伐正在滋荣生长的草木。过度的攫取将破坏环境,殃及后人。《老君百八十戒》规定:“不得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花草”;这与现代人提倡的保护植被非常相似。“不得妄凿地毁山川”、“不得竭水泽”;这是要求保持水土,防止生态灾难。“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中” ;这就如同政府禁止企业向河流海洋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这些戒律,和现代环保思想十分接近。保护生态环境是道家一脉相承的理念。如今,我们的宗教活动也应该在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展开。
二、尊重信仰——道教总会的宗教活动
新加坡族群多样,信仰多元。道教总会的成立并不是为了限制新加坡的民间信仰,将其一元化。相反,道教总会尊重不同族群的不同信仰,容纳多种神祗崇拜,开展各式法会庆典。道总宫庙往往在重要神祗的圣诞组织庆祝活动,如城隍显佑伯主圣诞、关帝圣君圣诞等等。在新年之际,道总庙宇的资深道长率领信众拜太岁、接财神,并为信众消灾祈福。平日,道总各庙宇宫观也为信善提供香烛金纸,用以供奉神祗,祭祀祖先。同时,道总并不禁止民间个人祭祀。农历七月中元节对新加坡华族民众意义重大。中元节源自于道教,民间认为七月是祭祀亡亲、悼念祖先的日子;民众同时以乐善好施的义举为孤魂超度。二战之后,中元节在东南亚更受重视。除去各间庙宇组织的大型法会之外,国人或是在家中叩拜祖先牌位;或是于组屋周边的露天场所焚烧冥纸,寄托对祖先的哀思,请求祖先的保佑;或是在组屋楼下插炷香绕圈,围筑福田,祈求福祉。六七十年代以来,歌台表演也成为新加坡中元节的重要庆祝方式。道总没有为中元节规定某种单一的祭祀方式,也不拒绝各族群不同的祭祀活动。道教总会试图为新加坡各族民众提供一片广阔宁的精神家园,而非限制各个族群的信仰自由。
然而,丰富多样的宗教活动可能带来环境污染。比如,大量的香烛燃烧,冥币焚化,会造成烟雾弥漫,空气混浊;燃烧残留物会增加垃圾,破坏环境卫生。大型法会、清醮活动中,一次性餐具的大量消耗甚至是浪费同样为生态资源带来沉重负担。尽管如此,新加坡道教总会从未以环保的名义阻断或是限制民众的宗教活动——禁止焚香烧纸或是取消斋醮法会等等。当然,道总更不会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大肆鼓吹祭祀活动,贩售香烛冥币。在尊重多元信仰的基础上,道总一直尝试不同环保措施,实践各种环保方式,为保护生态坏境而不懈努力。
三、保护生态——道教总会的环保实践
(一)有效管理 及时清洁
新加坡民众信仰多元,道总庙宇时常主办各种大型活动,如超度法会,升龛法会,老子诞辰庆祝,各间庙宇的庙庆等等。这些活动场面盛大,人数众多;如果管理不善,往往造成混乱和拥堵。但是,道总的各项庆典法会并未给新加坡的城市运转带来沉重的负担。主办方有效的管理与妥善的安排为维护环境卫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活动之前,主办方要求出席者提前报名,以便统计人数,预留足够的场地、通道乃至泊位。活动之中,主办方会派出专人引导、安排出席者参加各项活动:由何处进入会场,在何处供奉生果,何处焚香点烛,何处叩拜祈福等等;皆有工作人员指导或是明确的多语言标志;保证各项法事都能在既定的日程中有序进行。(上图为新加坡韮菜芭城隍庙在农历正月初九凌晨,组织善信们参加拜天公仪式。)活动之后,主办方当然会负责清扫会场及周边区域,保持环境卫生。故而,大型宗教活动基本不会引发交通堵塞之类的社会环境问题,也没有造成垃圾遍地之类的生态环境问题。
对于庙宇内的个人参拜活动,尤其是供奉香烛,焚烧纸钱;道总庙宇往往进行统一的管理。以三清宫为例,庙宇周围并无其他香烛贩售点,香烛金纸由三清宫统一提供,方便信徒祭拜。三清宫的香烛金纸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更不会向信徒鼓吹,请得越多越好。供奉香烛的数量多少全凭信徒自愿。三清宫给予信徒极大的信任,无人值守时,由信徒自助投币,请香供奉。同时,三清宫为信徒准备了专门的香炉、焚烧桶;并且每日清理,保持卫生。故而庙宇内不会出现烟霾笼罩,香灰遍地的情况。
总而言之,在道总庙宇的有效管理之下,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和谐自然的融入新加坡社会,成为城市文化的亮点而非负担。
(二)文明祭祀 提倡环保
对于新加坡民众的个人露天祭拜活动,道教总会也非常关注。首先,道总提倡民众谨慎焚烧香烛冥纸。当今社会,消费主义风靡,现代人不断追求物质的数量,造成很多浪费行为。这样的消费主义也延伸到宗教领域,人们常常认为,花越多的钱,请越多的香烛冥纸焚烧,就能得到越多的保佑和福祉。对此,道总多年来一直建议信徒理性消费,呼吁民众祭拜时尽量减少香烛金纸的焚烧数量。我曾经在光明日报的采访中提到,如果情况允许,应该让香料、冥纸烧完,不过如果环境有限制,点燃冥纸表心意就好,心诚则灵 。我会青年团的庄光栋道长在联合早报的采访中也表示,并非多烧金纸才会得到神明更多的庇佑,这样做反而只会造成环境污染 。“七月习俗并没有规定信徒们焚烧冥纸的数量,最重要的是信徒有心意。” 另外,考虑到新加坡周边国家每年焚烧树林、桔梗和火山喷发造成的烟霾,道总还与新加坡佛教总会、阿南达弥提雅拉玛泰佛寺共同发函,劝请民众应尽量减少焚烧冥纸和香烛,以避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其次,道总努力通过各种传媒渠道,指导民众正确、安全的焚烧香烛冥纸。上图为道总在《狮城道教》杂志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呼吁信众谨慎焚烧香烛。同时,在本地主流媒体和网路上,如联合早报、facebook,道总也做出了相应的宣传。道总鼓励信众在焚烧香烛和冥纸时,使用市镇会提供的焚烧桶或自备容器,不要直接在草地或是空地上焚烧冥纸,以避免发生火患、破坏公物,或是造成其他居民的不便。道总提醒信徒不要在无人看顾的情况下焚烧冥纸或将易燃品(如:火柴、打火机或烟蒂等)丢入焚烧桶。另外,道总建议居民不要漫天抛撒纸钱。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有越来越多信徒撒冥纸的趋势。道教传统并没有这样的做法,我们相信一些信徒是在观赏海外电视剧时,看到撒冥纸的画面才这么做,并引起其他信徒有样学样。 故而道总特别提醒信徒们,不要把冥纸抛向高空,撒满一地;以免焚烧物过度扩散,影响环境卫生。
再者,道总还与佛教总会等宗教组织共同向新加坡环境局提出建议,要求环境局重新设计焚烧桶,让民众可以更快、更干净的焚烧冥纸。许多信徒和组织近几年纷纷表示,希望能改善公共焚烧桶的设计。目前使用的焚烧桶,开口不够大,每次只能让一户人家或几个人一起使用。另外,焚烧桶是长筒形的,当信徒把大量冥纸丢进桶里,桶内会因氧气不足而排出大量的白烟。桶内火势不够旺,燃烧的过程较慢,排烟量也较多。一些居民或许是因为这样才会随地焚烧冥纸。 道教总会、佛教总会等宗教组织共同讨论后认为,新的焚烧炉应该是长形的,可以让至少两三组人同时使用,焚烧炉的设计也应该更透气,冥纸才能更快更充分的燃烧。目前,改良焚烧桶的请求已经得到了政府的回应,当局建议我们与理工学院的学生合作,设计新的焚烧桶;方便民众祭拜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三)敞开怀抱 接纳新知
道教总会在劝导信众保护环境的同时,也会广泛接纳其他宗教或是非宗教组织带来的环保信息。回教青年专业人士协会(Young Association of Muslim Professionals,简称Young AMP)和倡导环保的FirstFern培训与咨询公司创办人法尔荷(Farheen Mukri)联合编撰了一本实用性极强的环保指南。环保指南除了介绍各宗教对大自然和环保的看法之外,还提供一份了测量环保程度的检查清单,让宗教机构或团体检视各自在节省能源、纸张和净水等方面的效益,从而了解其环保程度及有待改进之处。道总积极实践并且大力推广环保指南中的内容。根据环保指南的提示,道总在举办活动时尽量精确统计出席人数,根据人数合理控制食物和餐具的数量,减少浪费;同时使用以环保材料制成的碗碟。道教提倡简朴节约的价值观,其实和环保所倡导的原则非常相似。道教总会鼓励信徒把节省变成一种习惯,不仅在宗教活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节约资源的环保理念。
四、总结
近年来,在尊重国民多元信仰的基础上,新加坡道教总会一直致力于倡导、推广环保理念,实践环保措施。在环保事业上,道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减少污染,利用便捷的传媒方式宣传环保等等。新加坡道教总会力求为民众创造精神家园的同时,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道总能让道教宫观、道教活动更加完美和谐的融入新加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