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宗教研究 约翰·希克与他的“宗教多元论”

约翰·希克与他的“宗教多元论”

道音文化 11年前

英国神学家约翰·希克在他的《多名的上帝》一书中认为,我们看到的世间万象背后都隐藏着“上帝”这一最高实体。若借用康德的“本质”和“现象”这对范畴来说,只有“上帝”才是唯一的本质所在,所有的现象不过是这一本质的具体体现。世界上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宗教和信仰现象,不过是不同地域文化中的人们对于“上帝”这一最高实体的认识和经验不同罢了。虽然在不同的宗教形态中,人们把他们信仰对象表述为不同的名字(比如安拉、佛陀、梵天等),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个东西——“上帝”。由此我们可知,在约翰·希克那里,这个“上帝”概念已不专属于基督教,可以被用于任何宗教。在“上帝”面前,任何宗教都是平等的,他们都分有了“上帝”这一本质。如果把各种宗教比喻成爬山,他们最后爬上去的会是同一座山,只不过,他们各自的出发点或选择路径不同而已。这便是约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论”。

约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论”有其良苦用心和深沉底蕴。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每一宗教都试图突出自己的唯一性,“把自身和每一种别的宗教视为一些对抗性的意识形态集团”,坚持着独我的排外的绝对立场。那种由史密斯所宣扬的“一个宗教”的思想只会加大各种宗教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正是出于对上述认识的批判,约翰·希克主张,应打破各个宗教的独特性神话,把各种宗教的分歧最后都统摄在“上帝”之下。在他看来,宗教之间的分歧和差异性并不重要。一方面,人们的认识和意识经验总是有倾向性的,容易受制于既有的认知模式和累积的文化传统语境;另一方面,在人性本质中,我们始终有着对于“同一性”的宗教追求。由此,他最终又回到了“上帝”这一“更高精神实在”, 在他的潜意识中,只要回归到“上帝”,一切分歧和差异性都不是问题。

显然,约翰·希克的这种“宗教多元论”名不符实,因为他只看到了上帝这“一元”。虽然约翰·希克反对基督教作为唯一的拯救宗教,也反对天主教神学家拉纳把一切宗教徒看作“隐匿的基督徒”,但他最后所倡导的“世界宗教共同体”,由于建立在一个“普遍而又不可知”的“上帝”之上,无疑是虚妄的。这种“宗教多元论”毋宁说是一种“宗教一元论”的变形,它看似包容了各种宗教,实则否定或“零化”了各宗教的特殊性。因此这种“包容”如另一位宗教多元论者海姆所言,是“完全表面的,甚至是完全虚假的”。约翰·希克的困境,就在于他所强调的那个“上帝”对各种宗教并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各种宗教都有其经验到的不同实体,我们无法证实或者证伪它们就是“上帝”这一实体。但约翰·希克所说的“上帝”试图消弭这种“经验到的不同”,不承认特殊存在的真实性,因此,他所谓的“上帝”对任何宗教而言,可能都是毫无实际意义的。

在宗教多元化的今天,如果要想寻求宗教之间的对话,首先应承认各自特殊性的区别。虽然约翰·希克明白,“对话的目标不是表面的一致或者信念的淡化”,但他的“宗教多元论”恰恰徒具了“表面的一致”的形式。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持续推进宗教中国化进程
  • 古人艺术世界里的仙山
  • 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馆”背后的文化密码
  • 试析《玄教大公案》的性命双修思想
  • 道教宫观要回应时代变迁

推荐阅读

中国道教协会举办专题讲座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2周前
重庆市道教协会举办2025年教职人员培训活动
1月前
镇江市举行道教教职人员认定考核
5天前
李干杰走访在京全国性宗教团体
2周前
重庆市道教协会赴粤交流
2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