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探秘两岸“食福”习俗:纪念“开漳圣王”

探秘两岸“食福”习俗:纪念“开漳圣王”

道音文化 10年前

探秘两岸“食福”习俗:纪念“开漳圣王”-道音文化

道教之音福建讯    3月1日日(农历正月十一),在福建漳州龙文区蓝田镇梧桥村檀林社,鞭炮声不绝于耳,当地正举行着一年一度的“食福”祭祀活动。这也是唯一流传于闽南漳州地区的民间习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食福”也称“吃福”、“十一福”。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漳州龙文区蓝田梧桥村檀林社都会举办大型“食福”祭祀活动。而这里的村民,也选择在正月十一祭拜“天公”(玉皇大帝),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安康。

上午9时,记者在檀林社现场看到,500余袋“福肉”整齐地摆放在祭台前,檀林社村民陆续到达祭拜所在地——“福山”,等候道士“做平安”,遥祭天公。

现年64岁的黄水溪是漳州龙文区道教协会副会长,主持“食福”祭祀活动已有22年。只见其身着道士服,手持供品和摇铃,在盛放着“福肉”的三张大桌间来回走动,嘴里不停念着经文。

外人不懂,以为道士正在给“福肉”超度,黄水溪纠正了这一种说法:“这不是‘超度’,这是给‘福肉’祈福,村民们领走‘福肉’,寓意将‘福份’领回家。”

黄水溪告诉中新网记者,一场法会做下来,大约需要2个小时。“经法师在道壇置爻后,代表‘天公’满意我们的祭祀活动,法会方能结束。”黄水溪所说的“置爻”,是指将两片竹制或木制成的爻置于地面,如果出现一正一反,则寓意吉兆。

上午11时许,在置出爻杯后,“食福”祭祀法会结束。在“福头”的主持下,村民们有序地领着各自的“福肉”、“福汤”、“福香”,回到各自的家中。等拜完家中的神明,一家人便能开开心心地围在一起“食福”,尽享天伦之乐。

据漳州东乡陈氏理事会会长陈建生介绍,“食福”习俗的来源,是为了纪念唐代开漳将领。

史料记载,唐总章二年,陈政率中原府兵南下平息骚乱,其母魏敬随后与另外两个儿子带兵南下支援。当部队行进到檀林时,见这里有座种满檀香树的山坡,魏敬于是决定在此设坛,祈求天兵天将助阵。

随后唐军获胜,军民们在檀林杀猪宰羊,共祭“天公”。村民们感慨托唐军的福才有“福肉”吃,从此,“食福”风俗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固定的节日。人们把那座小山头称为“福山”,每年农历正月十一都在山上分“福肉”,也称为“拾福份”。

檀林社是“开漳圣王”陈元光后裔最主要的聚集地。此后,随着陈政、陈元光的后代向外播迁,并在明清时期大量迁徙到台湾,“吃福”的习俗也在海峡对岸传播开来。龙文檀林食福习俗也于2008年被列入漳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门县美术学会理事、著名雕刻大师李锡福,当日也带领家人来到檀林社感受民间“食福”活动。“台湾也有‘吃福’习俗,但没有这里那么热闹。”李锡福表示,参加完“食福”活动,沾沾“福气”,也把“福份”领回金门去。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观妙入真”:再现700年前的永乐宫“真貌”
  • 李绍华道长:道教戒律建设的时代意义
  • 七月有感(两首)
  • 北大学堂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班举行开班典礼
  • 退养周岁歌

推荐阅读

泰州市道协举办第二届玄门讲经活动
1月前
周口市道教协会举办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坚持中国化 同心正道行”主题学习参访活动
2月前
云南省道协廖东明会长一行到赣州道教界考察交流
3月前
河北省道教协会举办教职人员培训班 推进全面从严治教走深走实
2月前
广州市宗教团体联席会议2025年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3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