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
首页 道教文化 神仙传说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道音文化 10年前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道音文化

后土是道教尊神“四御”之一,全称是“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是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后土信仰最早源于古代土地崇拜,据《礼记·郊特性》说:“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放教民美报焉。”古代人们生活有赖大地,故“亲地”,并加以“美报”、献茶,遂有“后土”崇拜,早于对天的崇拜。

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皆祀后土。《宋史·礼志七》:“徽宗政和六年九月朔,地祇未有称谓,谨上徽号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上皇地祇。”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并规定享用同玉帝一样的礼仪规格。宋张君房《云第七签》天地部谓:“三十六上皇,上应三十六天,中应三十六国。如是土皇皆位齐玉皇之号。”后土的职能是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

后土皇地祇与北京地坛祭祀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内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

神库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这组小建筑群是由四座五开间的悬山式大殿和两座井亭组成。正殿叫“神库”,是存放迎送神位用的凤亭(抬“皇地祇”神位的轿子)、龙亭(抬配位、从位诸神位的轿子)和遇皇祇室修缮时,临时供奉各神位的地方。东配殿叫“祭器库”,是存放祭祀所用的器皿用具的库房。西配殿叫“神厨”,是制作祭祀供品食物的地方。南殿叫“乐器库”,是存放祭祀所用乐器和乐舞生服的地方。东、西井亭专为方泽坛内泽渠注水和为神厨供水。南殿及两井亭于清乾隆十四年建成。

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 “皇地祇神” 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谕进行改建,将黄琉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壝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下层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外壝东北部为望灯杆,与其对称的西北部原有瘗坎一处。

后土宝诰

至心皈命礼  九华玉阙,七宝皇房。承天禀命之期,主执阴阳之柄。道推尊而含弘光大,德数蓄于柔顺利贞。效法昊天,根本育坤元之美。流形品物,生成施母道之仁。岳渎是依,山川成仗。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0
道音文化
道音文化官网的主编

猜你喜欢

  • 道教故事:法雷祖师降妖济民
  • 辛丑太岁杨信大将军
  • 乾元观白狐听《皇经》
  • 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
  • 揭开刘晨阮肇游天台遇仙传说的“前世今生”

推荐阅读

黄信阳弘道济世专项基金特种邮票正式发行
1月前
常州市道教协会开展2025年正一派道士升授箓培训考核
3周前
中国道教协会第十七届玄门讲经抄经作品评审会在京举行
21小时前
道不离人,人不离道,论老庄中的“人本观”
2月前
淮安市政协调研组赴都天庙开展“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淮安实践情况”专题调研
1月前
Copyright © 2009-2025 道音文化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浙(2022)0000881 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20号 浙ICP备19052630号
友情链接: 国家宗教事务局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市道教协会 陕西省道教协会 湖南省道教协会 江苏省道教协会 福建省道教协会 上海城隍庙 天然道观 邵阳玉清宫 西安八仙宫
  • 首页
  • 道教热点
  • 专题活动
  • 宗教政策
  • 道医养生
  • 道学经典
  • 道教书画
  • 道教人物
  • 道教仪范
  • 道教图片
  • 道教文化
  • 道教音乐
  • 站内动态
  •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返回旧版